第1010章:一句話,激起千層浪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影片放完,看著在場所有專家一副震驚的神色,陳淵絲毫沒有感覺到意外,但他沒有在意。

回到膝上型電腦前,陳淵準備將設計圖調出來,詳細給大家介紹一下。

這個時候,一個對陳淵不是很熟悉的專家突然站了起來,臉色嚴肅,語氣凝重:“這個事情可不是開玩笑的!在13年的時候,武直20已經進行了試飛,19年在航展上公開亮相,可以說,武直20的整體已經確定下來了。”

這個專家的語氣十分堅決。

他雖然與陳淵不是很熟悉,剛開始對吳老等人將他這個直升機設計的門外漢拉近武直20的研究專案時,也提出過不滿。

這是國家的重點項目不是小孩子過家家。

看到陳淵在半年的時間內飛速成長起來,他漸漸的改變了一些想法。

這個小子有衝勁,學習能力強,悟性好,很多地方自學就能學習明白,一些問題也是一點就通。

尤其是在之前的一個多月,陳淵提出的幾個問題,他都有些難以解答了。

在他看來,只要陳淵願意,甚至可以成為下一代武裝直升機研發的學術帶頭人,就算被委以總設計師的稱號都不為過,但不是現在。

神色凝重的專家看著陳淵道:“我們這些科學家聚集在這裡要做的,就是最佳化火控系統、動力系統、武器系統,都是一些小修小補的工作,而不是對武直20的整體設計進行大刀闊斧的修改!”

專家的臉色很難看,陳淵剛剛放出來的模擬影片,明顯修改了武直20的很多設計,將一些他們這些專家引以為傲的設計都進行了修改。

不僅是站起來的這一位專家,在座的還有一些專家也難以接受陳淵的新設計。

這代表著他們忙碌了這麼多年的工作,被別人一張設計圖給完全否定了。

而且,他們回想著剛剛影片中模擬出來的那架武裝直升機,那甚至可以當成一個全新型號的武裝直升機了。

這些東西可不是開玩笑。

武裝直升機各個系統都是進行過定位的,很多更改看上去很簡單,卻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可能連內部的線路都需要重新設計。

這種情況下,設計圖還能大改?

唰!

陳淵的目光掃過吳老三人,看著他們欲言又止的樣子,就知道他們心中在想些什麼。

在臺上停頓片刻後,陳淵道:“外形卻是做了較大的改變,在很多細節方面,我也做了一定的修改,絕對能夠讓武直20的效能有一定提升,大家別忘記了,武直20可是寄託了我們的希望,所以,它必須足夠完美,這才是我們應該做的追求。”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聽著陳淵的話,在場的眾人全都陷入了一陣沉思。

沒錯,他們聚集在這裡,幾年如一日的對武直20的各處細節進行推敲,目的不就是讓它能夠成為炎國新一代武裝直升機的典範,與牛仔國同臺較量。

為了解決攻克一個技術難關,他們可以幾十個人在實驗室裡連續工作上十幾天,甚至連吃喝睡覺都在實驗室。

他們如此努力,為的就是能夠讓武直20更加完美。

現在,一個看上去更好的設計出現,雖然推翻了他們之前的很多設計,真的不值得去嘗試一下麼?

有的專家動搖了,已經開始考慮陳淵這個設計的可行性了。

“等一等。”這時,又一個專家站了起來,看著陳淵,“雖然你還沒有提供任何資料,但僅是看影片建模的體型來看,這架武裝直升機一旦製造出來,重量肯定要超過了10噸了吧。”

陳淵點了點頭,說道:“沒錯,根據我的計算,這架武裝直升機的最大起飛重量,可以達到14噸。”

14噸?

在場的所有人眉頭全都皺了起來。

原本設計的武直20,最大起飛重量剛剛達到10噸,這已經是現有發動機能夠提供的最大升力,而且還需要配合上那個精心設計過的氣動佈局才能做到。

而且滿載的武直20無法從艦船上起飛,因為戰艦的顛簸和海面上的大風,很容易影響它起飛時的狀態,削減起飛時能夠提供的升力。

不過,眾人對於這個起飛重量倒還算滿意,畢竟如今服役的武裝直升機中,隔壁的米28最大的起飛重量,也不過是11.4噸,而牛仔國的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最大起飛重量更是只有11噸。

炎國作為後來的追趕者,能夠讓武直20的最大起飛重量達到10噸,已經很不容易。

可陳淵拿出來的那個影片模型,竟然說最大起飛重量14噸,這已經不是超越了,這簡直就是對其他勢力的碾壓啊。

所以,他們對陳淵提出的這個資料根本不相信。

陳淵清楚這些人在想些什麼,以他們的設計水平,10噸已經是他們的極限了,但他不同,他的直升機設計能力,已經達到了高階精通,可以說是這個世界上武裝直升機設計第一人。

他的眼光和格局,已經領先了他們一大步。

正如網路上那句話說的一樣,領先世界半步是天才,領先世界一步是瘋子。

很多時候,不是你得想法出現了錯誤,而是其他人的眼光根本無法跟上你的思維。

陳淵站在大屏幕前,道:“這些年以來,我們製造的所有裝備都在模仿,從蘇制武器,到歐制武器,小到步槍子彈,大到飛機坦克,無不是按照他們的設計仿製而來,甚至連我們的武直10,都有著大量借鑑的痕跡。”

在場的人無不認同地點了點頭。

炎國的軍工科技起步比較晚,模仿則是學習成本最低的一種方式,不僅能夠快速培養出一批自己的人才,還能加強國防建設。

不過,他們也都明白,模仿和借鑑,很容易陷入別人的誤區之中,最後連走出來的機會都沒有。

武直10就是一個例子。

從各種資料過來看,那是一款還不錯的武裝直升機,可仔細研究卻能夠發現,它上面的很多設計,都是借鑑來了,甚至連一些缺點都借鑑過來了,因為當時無法改進。

陳淵繼續說道:“這一次,我將武直20進行了全新設計,它不僅僅要與AH64阿帕奇、米28競爭,而且還要超越它們,成為真正的低空之王。”

一句話,激起千層浪。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