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區別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招聘到一些真正有用的人才,讓振興科技的步子邁得更大,這個是王忠的想法,也是高德江的心願,更是李振興的振興科技擴張的必經之路。.org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李振興也是知道,單單依靠王忠和高德江他們兩個人,管理偌大的振興科技公司,已經是力不從心了。

振興科技要想快速地發展,那麼必須要招收一大批的有能力的有識之士,更要招收一大批的技術工人。只有人員齊了,儲備的力量足夠了,振興科技才能夠更快地飛速發展起來。只要是吞併或者是建立工廠,那麼,技術核心的人員以及技術員管理人員都是不可缺少的。

振興科技公司現在有飼料一廠和飼料二廠,現在就是兩個廠子人休息機器不休息,都供不上需求量,現在的振興飼料賣的實在是太火爆了,簡直火爆到了人們都難以置信。

飼料廠需要大量的人員,肥料廠那邊更需要大量的人員。除了振興食府那個**核算的產業暫時不需要太多的人手之外,都好像是嗷嗷待哺的嬰兒,繼續能量的補充。如果不能快速地補充上人員,振興公司是沒有太多上升的空間的。

振興公司一直也在招聘,可是,招聘卻只針對於技術工人和一些具有管理經驗的人員,而且都是小規模的招收,在振興集團甚至是連一個人力資源部都沒有組建。

辦公室裡面的人員更是少得可憐,以至於王忠和高德江兩個人忙碌得要死。都沒有人照顧。兩個人都是屬於那種典型的工作狂性質的人,現在有了他們大展拳腳的機會,要不把公司做大做強,他們簡直就是寢食難安。

倒不是兩個人想賺多少多少錢,最主要的是,他們兩個人需要證明他們自己有能力,想讓其以前嘲笑他們的人看到,他們的能力有多強。

如果振興公司只是安於一隅,那麼,現在的水準就已經夠了。

但是。李振興和王忠以及高德江都認為,現在的振興公司雖然還是一條小魚,可是,眼見著就要成長為大魚,甚至是要魚躍龍門的。

振興科技公司如今發展到了這樣的一個地步,那麼也就是說,振興科技今後要成為世界上的巨無霸的企業的。

正是因為這樣,振興科技必須開始招收招聘,和儲備一些人才和技術工人了。要不然。振興公司就是想擴大,也沒有那種實力了。

振興科技的發展前景絕對是江城這邊最巨大的。單單因為振興科技的強勢崛起,就讓國家農業部已及四大部委在江城這邊投入了四十個億,建立兩個超大型的科研基地。

單單就這兩個單子,就會讓江城收益無數,更別說今後江城這邊的高科技園區了。以前江城這邊的領導是擔心高新科技園區建築起來以後,沒有企業到這邊來。

現在倒好,國家在江城高新科技園區邊上建立了兩個超大型的科研基地,那麼,現在不無意外。就是江城的領導不出去宣傳,也是會有無數的企業蜂擁而至,到這邊來發展工廠。

能夠和超大型的科研基地毗鄰,那絕對是天大的喜事。只要是做高新科技的,沒有不喜歡和這樣的有實力的基地來做鄰居的,單單在這個超大型的科研基地邊上,就會比很多企業多出來不少的優勢。至少在科技創新或者是出現問題的時候,能夠快速地找到人來幫助解決。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每當科研基地推出好專案的時候,會有很多公司和企業受益。如果毗鄰著科研基地。那麼,隨便在科研基地裡面聘請一個兼職的科學家,今後的路都是會越走越寬的。

招聘會如火如荼地召開著,根據王忠的要求,會場分為兩部分,李振興這邊是屬於大學畢業生的求職,而對面則是那種高階技術工人招聘。

王忠在和李振興研討的時候,對於大學生這塊一直不看好,收人的比例王忠壓得極低,甚至是達到了五比一的一個比例,也就是說,招收五個技術工人的同時,招收一個大學生。

在王忠的眼中,那些個大學生沒有什麼經驗,都是泛泛空談之輩,不說個個都是趙括,也基本上是差不多了。他覺得,與其找回來一批這樣沒有經驗的人,還不如直接招聘一些有經驗的老手。

可是,李振興在這個問題上卻持有不同的態度,雖然現在的大學生和王忠形容的差不多,可是,畢竟大多數的大學生都是優秀的人才,只要是公司好好培養,李振興覺得應該沒有什麼問題。

可是,李振興的說法卻被王忠極度的質疑。

王忠的解釋很簡單,就那麼兩句話,把李振興也是問得啞口無言。

王忠說道:“大學生很多都是優秀的人才不假,可是,現在的大學生總是一山望著一山高,到公司裡面來任職的話,無非就是混個工作的經驗。

只要是有地方開出來比他們現在薪水高,比現在的工作環境好的地方,那麼他們就會毫不猶豫地跳槽。

對於現在的這些個大學生來說,根本就沒有之前大學生或者是老百姓心中的那種歸屬感。

他們這批人大多都沒有什麼遠大的理想,一般想的都很幼稚很簡單,那就是,誰給我的工資高,誰給我的待遇和環境好,誰就是我的金主,和你們公司簽約也不是簽署的賣身契。

現在國家的勞動法那麼健全,頂多我少要那麼一個月半個月的工資就算了。這些個錢,跳槽過去的公司或者是企業,用不到多少時候,這種損失就補充回來了。而在這個上面遭受到最大損失的是我們企業,白白地浪費了時間精力和青春,卻白白地為其他的企業做了貢獻。”

正是這些個原因,王忠反對多招收大學生的崗位,一個大型的企業想要發展,還得是找那些個專業的技術人才。

辦公室裡面需要的人員也不用太多,無非就是負責調配等一些工作需要人手,其他的能夠不用就不用。王忠的想法是此時個人企業應該說是最正確的想法了,他們私人的企業公司不是國企,他們沒有義務去養,那麼多不幹活卻拿錢拿得比任何人都多的,無用的傢伙。

以前王忠就說過,為什麼中國的國企在國有的時候賠錢賠得一塌糊塗,而變成私企以後,卻能夠賺錢賺得一塌糊塗就是這個原因。

在國企當中,幹活的一線工人只有三分之一,其餘的三分之一是屬於配套的清閒的工作,而拿錢最多的三分之一卻是那些個什麼活都不做的領導。大學生進入私企,有多少人是想到第一線去做生產的?應該說是微乎其微。他們不做生產,甚至是連配套的工作都不想做,就只是簡單地想到辦公室裡面做領導。在他們的眼中,只要是當上的了領導,那麼,今後一切所有的問題就解決了,可是,他們想不到的是,私人的企業需要那麼多大爺,需要那麼多人到這裡勾心鬥角嗎?

李振興雖然不完全贊同王忠的話,最主要的是,李振興一直就有著一種想法,只要是能夠把大學生培養成長,又何必估計那麼許多呢!

可是,李振興對於王忠的解釋卻也無法辯解。他們現在做的是企業,做的是公司,不是政府,更不是紅十字會那種慈善機構。李振興如果真的明著和王忠說,我不在意這個事情,只要是大學生沒有工作,真心實意地找工作,那麼,我們應該給他們一個機會。那麼,王忠一定會把這個提議完全否掉的。

現在振興科技才剛剛起步,就是想要做那種事情,至少也要等到振興科技真正崛起起來以後吧!想要做慈善事業,想要做那些個事情其實很簡單,只是,在這個時候絕對不能夠那麼去做的。

如果真的按照王忠所說的事情,那麼,公司本身就相當於一個帶培訓的機構了。

培養出來了人才,資金和人力物力沒少花,可是,還沒有等給公司或者是企業帶來任何的收益呢!人家嗖地跳槽跑了,你就是想找到這樣的人你都找不到。

而如果按照王忠的說法,聘請一些歲數稍微大一些的學歷不高的人呢!他們會很在意現在的這個工作,不光是能夠以廠為家,不光是能夠真心實意地跟著公司的腳步一步一步往下走也是差不多少的,和那些個大學生比較起來,流動性也就是那些個所謂高才的大學生的三分之一,甚至還要少上那麼一些。

李振興微闔著眼睛正琢磨著一些事情,就聽到耳邊傳來了一句悅耳的聲音。“請問,您這邊招收辦公室的員工有什麼要求啊?”

李振興定睛一看,他的身前不知道什麼時候居然站了一個十分漂亮的小美女。這個小美女的歲數不大,大概和李振興的年紀差不多,一看就是個美女。

ps:感謝郝達的評價票,謝謝支援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