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解圍!【求收藏哦!】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亦或者是在此顯現自己的才能?

趙佶,童貫看向王韜,兩人面色有些古怪,這一幕被武植捕捉到了。

李樹則搖搖頭,王韜這傢伙很愛顯擺,他一點也不意外。

何況李師師的確是才貌雙全,讓人想要表現一番。

只是李樹初來乍到,也不敢太表現,萬一出醜可是要笑死人了。

不過自古文人給一些有名的才女作詩作詞也是常有的事情。

而李師師當著這麼多人的面也不好拒絕,便是行禮留在原地稱謝了一番。

樓中之人拿過來了筆墨紙硯。

這也是獻詩的基本操作,要留下詩詞字跡。

王韜也不耽擱,拿起筆墨在紙上寫了起來,很順暢。

眾人圍繞過來觀看。

給李師師寫詩詞,那自然是讚美,或者是關於愛慕之意的詩詞。

很快,在眾人目光中,王韜寫下來了一首詩詞。

有人按照上面文字念了出來:

秋風清,秋月明。

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

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

這首詩的意思是秋風凌清,秋月明朗,風中的落葉時聚時散,寒鴉本已棲息,又被明月驚起。

朋又盼著相見,卻不知在何日,這個時節這樣的夜晚,相思夢難成。

走入相思之門,知道相思之苦,

永遠的相思永遠的回憶,短暫的相思卻也無止境,

早知相思如此在心中牽絆,不如當初就不要相識。

而在王韜的意思中,他就是為了展現自己的才能,還有今日見到李師師之後的愛慕之情,彷彿今日一見,魂都丟了,但想要得到李師師那是萬難,所以還真不如不要見到。

雖然不是太應景,也勉強符合,表達了自己的愛慕之情。

此詩一出,全場震動。

“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這這這,好詩,真是好詩啊!不愧是舉人!”

“王韜果然厲害,能考中舉人的,沒一個簡單的!”

“王韜兄腹有詩詞,精妙文章,在下佩服!”

“果真是好詩啊!”

現場眾人唸叨詩詞,也頗覺意境極好,即便是李樹唸叨之後,頗覺美妙。

而李師師聽了之後,內心有些古怪,為何?

李師師廣讀詩詞文章,這首詩詞是古人所做,她以前看過。

就在這時,趙佶笑道:“這位兄臺,這首詩詞感覺很熟悉,如果我沒猜錯,這是上朝李白所作的詩詞秋風詞吧!”

趙佶可是藝術皇帝,對於詩詞很是瞭解,這王韜分明就是搬的李白詩詞。

在古代很多詩詞傳播並非想象的那麼廣,多半都是靠書籍,而很多人未必看過,即便看到也不一定記住。

在場很多書生有幾個也感覺熟悉,一時間也沒想起來。

趙佶一說,眾人才恍然。

搞了半天,這王韜是搬李白的?

這……王韜被人點破,臉色有些難看,本來想找個詩詞裝個文才,雖然他自己也可以作詩,但哪裡有李白的詩詞來的精妙。

這還是他一次無意間翻閱李白的詩集找到,本以為眾人不知道,誰知鬧了個笑話。

“你應該是弄錯了吧,這首詩詞……”王韜尷尬,也自知理虧說不下去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行了王韜,就不要狡辯了,這首詩我也見過,你好歹也是一個舉人,居然用這種方法博得姑娘芳心,你莫非以為在汴京,都是偏遠區域的百姓,沒讀過幾篇文章麼,就不要在這裡丟人了!”

立刻就有人站出來笑道。

“呵呵!”

王韜面子上掛不住,便道:“即便我這首詩是李白的,但也沒說不能用別人的詩,好詩詞就應該獻給像李師師這樣的才女,難道這首詩不能代表眾人的心思嗎?

只要是好詩就行,話說回來,在場的誰能做出比李白詩更好的,或者相當的?我想很難吧?我這也是情有可原,將好詩獻給李姑娘而已,有錯嗎?”

王韜有些著急了。

想要挽回點自己的面子,隨後看向趙佶:“這位公子,你能作出與此詩相比的詞嗎?如果不能,又何必如此呢。大家都是樂呵而已。”

趙佶呼吸一窒,李白的詩詞文章那肯定是非常好的,他趙佶雖然有才,在多方面有所研究,也能作詩詞,但想要超過李白的詩,恐怕也不是現場短時間能做出來的。

王韜分明就是為難他,想要讓趙佶當場出醜。

旁邊童貫眉頭一皺。

這王韜,怕是找死!

“對對對,大家都是樂呵,就當玩玩,不過王公子所言也有道理,在場諸位都可以吟詩作對,也不失一種樂事!”

又一人笑道。

“我看就從這位公子開始吧,我觀公子器宇軒昂,想必也是腹有詩詞的才子,獻上一首,在由其他人獻詩,大家共同交流嘛。”

現場眾人議論了起來,將焦點轉移到趙佶身上。

這……早知如此,趙佶就不說了。

這幫人起鬨,趙佶有些尷尬。

趙佶若是作詩無法超越李白,會遭到眾人鄙夷,若是作不出,那更是丟人。

童貫眉頭一皺,趙佶頗為尷尬。

見狀,武植站起來拍了拍他的肩膀。

本來,他是不想出風頭的,因為在這種地方出風頭,未必是好事。

尤其是李師師在此,受到眾人愛慕,你獻詩討好李師師,若是詩詞不好倒也罷了,若是好,就顯得其他人沒面子。

這不是遭人恨嗎。

但武植和趙佶也算是有所交流,眼看這位兄臺窘迫,便出來道:“趙公子之才在我之上,這小聚詩詞何勞趙公子,我作詩一首提供大家樂呵樂呵,諸位看如何?”

“你?你誰啊!”旁邊有人問道。

李樹趕緊道:“這位是咱們清河縣的解元公!武植!”

“武植?解元公?”

此言一出,不知道的人立刻投過來驚訝目光。上下打量武植。

解元公可了不得。

能考上的那都是才能上等之輩。

武植將眾人的風頭拉在他身上,旁邊趙佶這才松了一口氣,坐下來。

剛才差點出醜了。

有武植出面,也算是替他解圍,想不到武植兄如此仗義,沒有讓他當眾出醜。

若是平日玩樂獻詩倒也罷了。

主要是王韜提出要與李白的詩詞相提並論,時間倉促,這要是獻出自己的詩詞,很容易被人笑話。

李樹道:“解元公之才,做詩肯定沒問題,如果解元公能顯露一手,也算是我們的幸運了!”

一男子笑道:“那是,不過能超過李白或者是相當的,怕是很難吧!”

其餘眾人點點頭,而這時,趙三道:“之前咱家老爺就吟詩一首,我看雖然不能超過李白,也是能相當的詩詞了。”

“哦?是什麼詩詞,寫出來讓大家看看?”

“之前所作,就算了吧。”武植道。

“誒,武植兄乃是解元公,之前所作詩詞如果好,拿到現在來,也可以讓大家欣賞欣賞啊。”

“對對對,武植兄盡可寫出!”

立刻就有人筆墨伺候,武植無語。

只好想了想。

隨後彎腰提筆。

寫了兩首詩。

第一首自然是之前趙佶聽聞的,不過武植將烹龍煮鳳味肥鮮,改成了烹羊煮豬。

眾人聚集之地,若是烹龍煮鳳,難免有造反的意境,傳出去可不妙。

第一首出,全場震驚。

因為這首詩詞的確是好,絕對能和剛才王韜的詩詞相提並論。

甚至更應景。

以至於現場傳來陣陣叫好,就是王韜和李樹也是內心一震。

而第二首,武植笑道:“我這第二首,也是描繪方圓之景!”

武植筆走龍蛇,在紙上縱橫揮灑筆墨,很快第二首寫了出來。

立刻就有人念出:

畫橋虹臥汴河渠,兩岸風煙天下無。

滿眼而今皆瓦礫,人猶時復得璣珠。

繁華夢斷兩橋空,唯有悠悠汴水東。

誰識當年圖畫日,萬家簾幕翠煙中。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