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思想衝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武植面色微怔:“你是說這紡紗機是燕雲的人製造出來的?”

我靠!

武植內心一震,燕雲有這樣的人才?

這東西可不是什麼人都能製造出來,誰這麼厲害?

總管大臣笑道:“是的!說來也是巧,有一天我去田地看看農戶的糧食情況,也走訪了一些農戶,結果發現一家農戶中有人研究這東西,還有模有樣,不過成品還沒出來,我看此人鼓搗的像是那麼回事,剛好我們政務司在想著改良,就將此人納入了進來。”

“結果沒過一個月,還真讓他鼓搗出來這麼個神奇東西!”

“出成品後,下官便立刻帶來見大人,讓大人也看看,以後看能不能批量生產!”

“紡紗機可以透過飛梭製造出棉線,而這臺改良的紡紗機可以在生產的同時,還能將棉線上下疊在一起。”

“透過手搖可以不斷製造,在這種效率下,咱們可以大量生產,若是多幾臺效率就更高了!老百姓若是都能用上這東西,咱們燕雲的布匹產量可達到新的高峰!”

武植點點頭,隨後提出了新的想法:“可以批量生產。不過還可以繼續改良,用手搖是透過人力,本相有更好的方法!”

“更好的?”總管大臣有些發懵,這東西已經夠好了,還能怎麼改動呢?

武植:“在燕雲十六州的地界有很多黃河之水,我們要做的就是將這紡紗機換掉人力,改用水力進行製造!”

“透過水力?”總管大臣內心疑惑,聽的雲裡霧裡。

武植笑道:“不錯,就是水力。河流的湧動會產生動力,只要我們將河流的水力連線上紡紗機,就可以源源不斷的製造,不用採取人力這麼麻煩!”

“這是一個工業化的趨勢!”

“那要怎麼連線水力呢?”總管大臣非常好奇。豎起耳朵聽。

感覺武植簡直是奇思妙想,但這能行得通嗎。

武植:“人的力量終究有限,而黃河之水的流動之力是永動的。”

武植將這其中的原理講解了一遍,其實這東西非常簡單。

就是製造一個類似水車一樣的東西,有很多圓形的葉子,放在流動的水中透過葉子的轉動將動力傳遞給軸,軸這邊在透過一些木質或者是金屬轉換裝置傳遞給紡紗機。

這樣紡紗機就會源源不斷的透過水流力量進行轉動,自動製造棉布。

只要黃河之水不停,紡紗機就會一直工作,這樣的效率簡直是一天二十四小時,只要有人時不時看守一會兒,無需人力在那裡不斷的搖擺。

武植說完之後,總管大臣似乎聽懂了什麼,不由雙眼驚愕的看著武相,還有這麼玩?

這……

看到紡紗機的時候,他都從未想過借住水力,武植是如何想這麼遠的?

這簡直就是奇思妙想啊。

這讓總管大臣思想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

主要是他們畢竟是古代人,武植見過的東西多了。

科技的一些動力,齒輪的運用等等,古代知道的人還是不多的。

但經過武植這個思路開拓,在工業的道路上會帶給人更多的想法和創新,人有了這種意識之後,才是真正的工業時代降臨。

現在之所以有人製造這東西,實際是燕雲對於棉布的巨大需求,導致催生了新物的產生。

而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需求更多,會導致更好的東西出來。

但這需要無數人的智慧來開啟,如果有人提前弄出這些東西,無疑會加快大宋發展的程序,會讓百姓們過的更好,更便利。

就好比電,如果古代人有了電,百姓們的生活肯定要比以前好。

因為有了電,才有一切可能。

當然,就是打個比方。

總之一切發展的前提,都因為需求的動力,現在因為大宋有強大的經濟支援,所以這東西出來了。

以後大宋更加繁榮,會催發更多的效率產品。

聽完武植講究這些之後,總管大臣內心受到了洗禮,感覺自己這次收穫頗豐,似乎武植腦海中有無窮的智慧,只是稍微交流了一下,總管大臣便身心震撼。

對武植佩服的五體投地。

暗道這大人物不愧是大人物,儘管大人不做紡紗機,但他分析起來,卻能給人更好的思路。

“大人說的我有點明白了,下官剛才想了一下,黃河之水長年流動,如果借用這種方法完全行得通。

只是這個過程要如何施展,就需要政務司研究這方面的人上點心了,只要理是對的,相信很快我們就能製造出來!”

“嗯!”武植笑道:“這些就交給你們了,不過你們研究起來可能需要一些時日,這樣,我給你畫一張圖,讓你的人按照圖上的做!”

武植說話間,便是來到書房拿出毛筆和紙,三兩下便是畫出了許多齒輪和木杆軸的結構圖。

就是一個大致的動力連線裝置,拿到這張紙之後,只是看了一眼,總管大臣渾身一震:“這……”

這張圖絕對是機密中的機密。

誰掌握了這東西,等於掌握了財富密碼啊!

想一想,你家有十臺紡紗機,你掌握了這些圖紙,在研究出連線物件,在利用水力裝置源源不斷的生產,效率提高十倍,百倍,這能不發財嗎?

當然,他們是政務司的人,這些都是公用的,即便如此總管大臣此刻看武植的目光簡直如看神明!

他的目光深處帶著極致的難以置信。

暗道武相也太聰明了吧?

他不過第一次看到紡紗機,立刻就想到了黃河之水?

提供一個思路倒也罷了,已經很了不起,他居然轉眼就給你畫出來一張即便是他這個外行看起來都覺得完全可行的製造方桉?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也太神了吧?

見到總管大臣震驚的模樣,武植也就是笑了笑,其實他剛才在系統中隨便搜尋了一下,就找到了。

這樣的工業圖多的是。

不算啥大事。

此刻。

總管大臣激動道:“大人不愧是武相,今日和武相交流,下官受益匪淺啊!

大人放心,這東西我一定讓手下儘快製造出來,而且我會讓北方大量生產棉花,然後用棉花製造棉布,提升產量,如果按照這個計劃,那麼大宋的棉布恐怕到時候一大半都要來自於燕雲出產了!”

“甚至咱們可以賣到國外!”

這是一筆巨大的經濟收入。

總管現在也知道自己回去後該做什麼了。

即便不是每一臺紡紗機都能利用黃河之水,但紡紗機也可以大量製造出來用於生產。

總管大臣:“武相,今年咱們不但要種植紅薯,土豆,還要種植大量的棉花,相信咱們燕雲又可以一次大豐收了!”

“對了,還有一件事情!”

“什麼事?”

“就是之前遼國逃走的耶律大石部隊,上次他們來燕雲兌換了紙幣購買糧食,根據下官調查,他們回去還偷偷購買了一些紅薯,土豆種子,想來他們是準備自己種植!”

“哦?”武植倒是笑了笑:“讓他們買吧,購買我們的種子還能促進當地的經濟!”

“況且他們都是遊牧民族,哪裡懂得什麼種植,即便給他們種,產量也不及燕雲十分之一。”

武植搖搖頭。

種植農業是需要技術的,沒有技術不是種不出來,但想要提高產量就需要了。

想要技術,就必須有人手把手的教導和傳授,這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因為很多技術都掌握在政務司農官手中,都是武植傳授,若是誰敢輕易外傳,是犯法,是要削掉官職的。

武植一旦知道,嚴懲不貸。

所以他們學會的可能性不高。

而且不同的種植農產品適合不同的肥沃田地,其中的門道多了。

不是一句兩句能說清楚。

武植:“對於耶律大石這些人的監視不能少,咱們政務司有情報機構,讓他們盯著耶律大石,每隔一段時間都要進行彙報。”

“還有遼國以及西夏那邊都有政務司的人,而你現在回去,只要做好紡紗機的相關工作,將這件事情先解決。”

“是!”總管大臣點點頭。

武植笑道:“還有遼國那邊,我們的政務司體系派過去的人不少,很多百姓不會種植,但這些遊牧民族生產羊毛豐盛,不能丟了。

讓當地百姓繼續產羊毛,價格可以提高,羊毛等物也是大宋需要的,不要因為種植糧食而擱置了這些產業!”

總管大臣一愣:“武相,這羊毛,這……能有什麼用嗎?”

武植目光閃爍:“遼國雖然已經歸於大宋,但他們還有很多潛在的勢力,可能有死灰復燃的苗頭,很多產業都掌握在那些勢力手中,大多都是本土人。

咱們大宋不可能將遼國的生意人全部斬殺,所以採取這種商業的手段,他們大量生產羊毛,我們大宋不斷的收購,可以維持他們的經濟體系。

他們的經濟會和我們大宋捆綁,若是有其他的心思,未必承受的起損失,只要他們依附大宋,時間一長,我自有辦法讓這些外國進行文化浸入,逐漸大宋化。

以後遼國的百姓都心屬大宋,才算是真正成為了大宋的臣民,不然雖然國破,始終不好管理,只好採取緩和的策略!慢慢潛移默化!”

“咱們大宋的詩詞文化,古聖先賢的東西也可以不斷輸送過去!”

想要穩定,經濟非常重要。

讓他們依託大宋,未來自然有的是時機。

武植緩緩道來:“而且大宋也缺少羊毛物資,這些羊毛買過來用紡紗機製作毛布匹,在製作比如毛衣,毛靴,毛褲,加工之後咱們在反賣過去,能得到第二層收益!”

“所以我們不但不虧,反而有得賺。無論是從大局還是利益角度,大宋都是贏家!”

“甚至我們可以高價收羊毛,他們見利之後就會大量出手,待冬季來臨,我們的毛衣毛褲可以禦寒,他們缺少物資,有更好的東西在市場他們不得不買。

而糧食他們更是需要,也可以在大宋兌換購買。尤其是周邊幾個國家,都可以這麼做,只要掌握了他們的經濟,就等於掌握了他們的命脈!”

“時間一長,我們有足夠的文化輸出影響,這些攻打下來地盤才會真正歸屬於大宋!

否則將來一旦出現不穩定的局面,可能又分崩離析了。”

武植說了很多,在一旁站著的總管大臣聽的是目瞪口呆。

這……

收羊毛,製造毛衣在賣出去,這不成了倒賣行家了嗎?

而且武植說的總總,他想來覺得不可思議!

他實在是佩服武植的思維之遠,也不得不感慨,大宋的宰相當真是了不得啊!

其實總管大臣的情緒變化是正常的,武植作為一個現代人,他隨便說一些東西都是奇思妙想,對於這個古代的人來說會產生很大的衝擊,重新整理他的三觀。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