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絕摩尼教根基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李綱說到最後時遲疑了一下,接著才道:“只是岳飛、韓世忠二將都是不隨波逐流之人,他們兩個恐怕不會輕易歸降。”

武植淡然一笑:“先生放心,他們兩個我自會慢慢對付。”

李綱點了點頭,隨後神色複雜的幽幽一嘆。

他想著岳飛、韓世忠等人都是一等一的良將,怎麼南宋卻會落到如今的這般田地呢?

武植對李綱剛才的一番回答頗為滿意,隨後又與他說了一些治國理念,見夜色已深,便沒再逗留,起身回杭州皇宮去了。

翌日,杭州城檄文四出,招撫江南各州府。

半天後,有個訊息傳來,揚州的守將岳飛竟已棄了揚州,渡江南下,直奔杭州城來,現已走到秀州的吳江地界。

岳飛開始南下之時,杭州城尚未失陷,他此舉的目的自然是全力前來勤王了。

武植聽了這個訊息後,不由的感到有些後怕。

若是昨天的決戰時,城外有韓世忠與岳飛梁軍齊攻,那如今的勝負如何可就難以得知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幸而梁軍從繞道餘杭直撲杭州,到將杭州城攻陷用時極短,岳飛甚至都沒來得及與韓世忠互相通信聯絡,否則韓世忠肯定會再緩上兩天再發起進攻。

岳飛本在揚州與花榮交鋒,卻毅然的棄了城池南下,可見其決斷能力著實不俗。

可惜,他終究的晚了一步,如今杭州城已破,趙構已被俘,他本事再大,又豈能還有迴天之術?

武植讓趙構親筆寫了數封聖旨,送至南宋各各手握重兵將領的手中,勸他們早早歸降。

不久後,武植又得了一個訊息:鎮守江夏的張浚,已向徐寧傳達了投降之意!

這個訊息在這時傳來,那張浚決定投降之時,也當是在杭州被圍攻的時候。

杭州危急的訊息傳開後,岳飛之流選擇領兵勤王,而張浚卻覺得大勢已去,選擇了直接倒戈投降。

二人此舉便能看出探馬各自的為人處事原則,岳飛為了忠義而行,而張浚卻是識時務而為。

張浚也是此時南宋將領中手握兵馬排在前三的,他能歸降武植自然是高興的,當即拜他為樞密院知事,讓他隨徐寧合兵一處前來江南。

徐寧、張浚二人合兵一處後,兵馬總共有七八萬之數,也是快速平定江南的一大助力。

隨後,武植又派了人持榜文到江南各州府中,摩尼教亂軍聚集得最多的地方張貼。

那些榜文中言道,江南如今已歸梁軍管轄,今此地江南各地的賦稅可減免三年,只需摩尼教亂軍放下武器重為順民,便人人可得田地,安家樂業,所犯過錯既往不咎。

但若是仍執迷不悟,那就得承受梁軍的攻伐,到時是生是死,可就不是梁軍能管的了。

這榜文一處,當即便有許多摩尼教的亂軍自信散去了。

普通的平頭老百姓,沒有哪一個是天生就喜歡將腦袋掛在腦袋上造反的。

他們之所以會加入摩尼教,跟著方臘、方天定父子造反,其實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能活命。

方臘之時,百姓深受花石綱荼毒,死者無數,自是紛紛加入摩尼教,也心甘情願的隨他造反,數天內就幾乎全佔了江南之地。

趙構於江南立國後,雖然政策較為清明,但因地盤有限,又要供養相對龐大的軍隊,賦稅卻是極重,故而仍是有不少人加入摩尼教造反。

但這時,武植竟要減免江南賦稅三年,又“人人可得田地,所犯過錯既往不咎”,這對許多人來說實在是有著無與倫比的誘惑力。

因為武植此時給他們的,正是他們加入摩尼教、跟隨方天定造反所追求的!

既然是如此,他們又為什麼還有跟威名赫赫的梁軍作對呢?

武植雖只讓人張貼了一紙榜文,但威力卻比千軍萬馬強多了,直接就擊在了摩尼教的要害上。

此時,方天定還在率眾苦苦攻打歙州。

方天定在起兵佔據了睦州後,就領兵前來攻打歙州,但卻至今未能攻下一城一地。

原來,那歙州守將名叫李顯忠,也是歷史上的一員猛將,故而能在方天定數萬摩尼教的進攻中保住歙州不失。

在方天定進攻歙州期間,李顯忠反而屢屢主動出擊,擊敗過方天定數次,讓他損兵折將,士氣大為跌落。

方天定久戰歙州不下,這時又忽然聽聞梁軍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杭州攻下了,頓時大為震驚。

兩相比較之下,在歙州止步不前的方天定軍立馬顯得無用得多了。

這一日,方天定再次攻打歙州城池無果後,領著兵馬返回了營寨,心中鬱悶無比。

不多時後,方天定忽聞營中喧譁,頓時大怒,派人去詢問發生了何事。

左右的親信離開後很快返回,個個臉色有異。

“稟聖公,武大郎那廝攻破杭州城後,向各州府張貼了榜文……”

方天定皺眉,“什麼榜文值得大驚小怪?”

左右親信於是拿了一張榜文呈上,方天定看了後,頓時臉色大變。

“武大郎這時要絕我摩尼教的根基啊!他真的根本沒打算封我為吳王!”

方天定連忙召集了軍中的謀士武將前來議事。

軍師包道乙雙眼無神,似是已完全失去了銳氣,有氣無力的道:“為今之計,不如向梁王歸順,聖公至少也能得過國公爵位……”

大將鄧元覺立即反對道:“軍師說的是什麼話!我等實力猶存,若能打通至潤州的聯絡,未嘗不能割據江南!”

方天定也十分不瞞的瞪了包道乙一眼。

他是心高氣傲的人,又怎甘心屈居武植之下?

於是他們商談了許久,最後仍是決定繼續攻打歙州,並傳令呂師囊,讓他斷絕梁軍糧道,與梁軍徹底翻臉。

然而在當天夜裡,方天定軍中許多士卒卻因無心戀戰,偷偷逃走回鄉,由於其中還有幾個是看守寨門的主將,故而一夜就走了八千多人!

若不是半夜時方天定終於得知了這個情況,及時採取了措施制止,這一夜還不知會逃走多少人。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