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西遼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是年正月末,金主完顏晟遣大將完顏宗翰至雲中(今山西大同)調兵遣將,動作頻頻,意圖已是十分明顯。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宋朝天子趙佶得知這情況後,頓時大驚,一面派人出使金國,一面急詔童貫復起為樞密使,讓他宣撫河東。

童貫得詔後,卻是已生病為由,拒不受命。

趙佶知童貫之意,於是再下詔書一封,以遵神宗遺命為由,封賞童貫為廣陽郡王。

童貫見終於得償所願的得封王爵,便再沒推辭,立即動身赴任。

而於此同時,西夏人又舉兵侵宋朝的武、朔二州之地,竟是有意配合金國的舉動。

宋朝的官員感到有些奇怪,派人打聽之後,才知道那西夏國的皇帝李乾順竟已自降王位,向金國稱藩稱臣了!

如此一來,金國已然是效仿了以前遼國“聯夏攻宋”的策略,在大勢上先取得了優勢。

這一變故確實是宋朝上下都所料不及,因為在宋金聯合攻遼時,西夏還曾出兵救援過遼國,跟金國打了幾場仗。

誰知沒過多久,這西夏人就對金國的態度來了個大轉變,直接成為了金人的藩國。

其實這也並非多不可思議的事情。

國與國之間,向來沒什麼交情不交情、敵對不敵對的,一切還是以利益說話,古今不變。

西夏當初之所以會選擇出兵救援遼國,是基於唇亡齒寒的考慮。

而現在,遼國已是苟延殘喘,而金主完顏晟為了拉攏西夏,還賜予了他們雲中以西二千裡地,這可是西夏的拓跋族故地,他們又怎會有不投靠金人之理?

宋朝唯有匆匆派譚禛遣兵去防禦西夏,數次交兵,不能使西夏人退兵。

不久,金國以宋接納張覺為由,正式出兵攻佔了宋朝的應、蔚等州,驅逐了宋朝守將大臣。

童貫到了太原後,首先做的一件事便是秘密約遼主耶律延禧來降。

原來,天子趙佶得知遼主耶律延禧在夾山過得甚是困窘後,便想誘他來宋朝加以利用,好號召遼國的臣民,許以皇帝之禮,地位猶在燕王、越王之上(神宗之子,王位最尊),住所三千間,女樂三百人。

遼主耶律延禧這時已困窘到了吃穿都憂愁的地步,見趙佶開出的條件甚是優渥,便大喜的答應了,遂率部離開夾山投宋,童貫出太原接應。

但是走到半路時,遼主耶律延禧身邊有許多大臣都覺得宋人懦弱,不是能投靠,接連勸諫。

去年與童貫大軍的交戰,遼國上下可是都對宋軍戰鬥力“印象深刻”之極。

耶律延禧被勸得多了,也有些遲疑了,於是沒有再往太原走去,復走陰山,其國舅詳衰蕭達不也又率部分兵馬投降了金人。

這時,還在遼主耶律延禧的身邊跟隨他的只有不到四千戶,兵騎總數不足萬餘,但他的荒淫卻依舊,還經常強佔部下之妻,惹得天怒人怨,引發了數次暴亂。

最後時,因糧食將近,耶律延禧只得率部陰山,欲投奔西夏,偷偷潛行數日,以冰雪充飢,夜宿民居。

走至應州新城東六十裡處時,終為金國將領完顏婁室等所擒獲,送至上京,降為海濱王,穿女人衣服在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陵墓附近刷馬廄、鏟馬糞,數年後才病死。

至此,曾經稱霸一時的遼國,就這樣宣告了滅亡。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遼國的國祚其實並未完全滅亡。

遼國宗室、因向後兩此領兵擊敗童貫大軍而名震天下的那個耶律大石,這時還在延續著遼國的國祚。

當初,耶律大石隨蕭後離開燕京,走北古口投奔遼主耶律延禧,耶律延禧因恨耶律淳登基之事,便下令賜死了蕭後。

這事使得隨蕭後來投奔的一眾人馬都心寒不已,耶律大石作為當初擁立耶律淳的人,更是坐立不安了。

事實上,耶律延禧便是讓他的樞密使蕭伊寶對耶律大石日夜監視,意欲找個機會將他剷除了。

耶律大石自是不願坐以待斃,某一日忽然發難,殺死了樞密使蕭伊寶等人,率鐵騎三百西走,最後到了西域北敦城落腳,旬又進駐北都護城。

經過一番走動後,耶律大石得西域七城十八部落的擁護,得精兵萬餘,置官吏、立排甲、具器械,開始征討西域各國。

耶律大石率兵所過之處,敵者戰而勝之,投降者則安撫之,兵行萬里,歸降者數國,得牛羊駝馬不計其數,最後還打敗了西域的數國聯軍十餘萬人,威震西域!

幾年後,耶律大石將會登基為帝,國號依舊為“遼”,史稱“西遼”,因崇尚黑色,民間多以“黑契丹”稱之,上尊號天佑皇帝,世稱葛兒汗。

耶律大石建立的這個西遼,在中亞、西域一帶是鼎鼎有名的,一度十分強盛,還曾打敗過那時最為強盛的塞爾柱帝國。

若非是後來遇到了縱橫歐亞大陸的蒙古人,這西遼的國祚只怕還會一直延續許久……

雖是如此,但耶律大石建立的這西遼畢竟主要活動在中亞、西域,他此時四周仍有許多敵人,根本無法干預到東亞這邊的戰局。

甚至他這西遼國,還是要到數年之後才會為宋、金所知道。

金國見遼國已滅,再無別的顧慮,就此便一心想要南侵了。

當然,宋朝畢竟是個大國,沒人覺得他是能輕易擊敗的,故而做足了充分的準備。

四月七日,金主下詔,命其諸將南伐,以奪取河東、河北,飲馬黃河為作戰目標。

金主以完顏杲兼領都元帥居京師,以完顏宗翰為左副元帥,先鋒經略使完顏希矣為右監軍,左金吾上將軍耶律餘睹為右都監,自西京(今大同)南下攻太原。

金主完顏晟又命六部路軍帥達蘭為六部路都統,舍音副之,以完顏宗望為南路都統,揀摩副之,以劉彥宗為漢都統,會合奚族、契丹、渤海等兵約六七萬,自南京平州先攻大宋的燕京六州之地。

宋、金之戰,於是一觸即發,天下大變,已是近在眼前!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