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四路攻伐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廣濟軍,定陶城。

宋朝的行政區劃,實施的是三級制,最基本的是:路—州—縣。

與州同級別的還有府、軍、監。

“軍”制始於唐,當時稱“軍鎮”,多設在邊區,只管軍隊不管民政。

到了五代時,“軍”不僅管兵馬,也轄土地、民政,權力極大,形成大小割據地方的藩鎮。

而在宋代時,“軍”又演變為了只管行政的單位,與州府同級,不過由於“軍”往往只有一城之地,實際上的地位是要低於州府的。

這廣濟軍位於濟州、單州、濮州、興仁府、應天府五地中間,是名副其實的五省通衢之地。

廣濟軍的境內只有一座定陶城,因其戰略優勢,在大宋開國之初曾一度有重兵把守。

但天下承平後,廣濟軍的重要性大漸,曾數次廢立過,到了現在時,僅有一個指揮的兵力鎮守,與普通的州府並無差別。

武植自領兵進入單州治所單父城後,當天便繼續進軍,南下去將單州最後的一城——碭城給攻佔了下來。

至此,單州也已被梁山納入轄下,過程可謂輕鬆之極,基本沒付出多大傷亡。

梁山起兵之初,打濟州、東平府、東昌府三地時是奇襲計,傷亡不大,沒遇到什麼像樣的抵抗。

在那之後,打袞州、淄州、沂州等地時,則遭受了畢竟頑強的抵抗,基本是一城一地的拼殺而來的。

但是自攻打萊州以來,由於聲勢已經打響,地方官員皆聞梁山而膽寒,已出現了獻城投降、棄城逃亡的情況。

所以從這時起,攻打起州府來又變得輕鬆許多,就如現在攻取單州一樣。

在全佔了單州後,武植安排下人手把守單父城後,便領兵北上,到了這廣濟軍的定陶城外。

“濮州現在的情況如何?”武植這時向朱貴問了一聲。

朱貴作為總管梁山情報的人,也是會行軍出征的。

他這時答道:“林教頭與樊軍師還在攻打著濮州的治所鄄(juan,四聲)城,城裡的守軍抵抗得甚是頑強,一時不能攻下。”

宋朝官員那麼多,顯然也不是個個都只知逃命的,偶爾遇到堅守抵抗的將領也不出奇。

看來原本兩軍合圍廣濟軍的計劃,也只能是有武植這一路來單獨攻打了。

武植當即下令讓大軍包圍了定陶城,命隨軍的工匠組建攻城器械,準備休整一天後再來進攻。

且說那應天知府、宋城守將的求援書信八百裡加急送往東京,不則一日,來到東京太師府前下馬,門吏轉報,蔡京教喚入來。

原來現在的大宋,但凡是外地急報,都要先投遞太師府,由他來決定是否上報天子。

這並非蔡京主動要如此的,是天子趙佶的旨意。

因為近些年來,常常有急報在天子心情大好時忽然傳到,擾了他創作詩詞書畫的興致,故而便定下了這麼一個規矩。

蔡京是當今天下最擅長揣摩聖意的,至此之後對那些急報,大都是留而不發,報喜不報憂,除非是像方臘造反這種大事,才會找個適當的時機向天子稟報。

當然,所謂適當的時機並不是每天都有的,所以即便是再十萬火急的事情,蔡京也是有可能會拖上幾天的。

這時蔡京看來應天府的急報後,心中頓時大怒,“這梁山賊子當真是煩人,幾次三番的鬧騰,難道就剿滅不了他了?”

自從梁山搶了蔡京女婿給他生辰綱以來,蔡京就已對梁山懷有敵意,期間也曾令人發兵去攻打,但最終皆是沒有結果。

最後時,蔡京也不再理會,畢竟在他堂堂大宋宰相的眼裡,梁山不過是些跳樑小醜罷了,犯不著時刻惦記著。

到了現在時,蔡京才猛然發現梁山的勢頭已是這麼的大,已然威脅到了大宋南京的安危了!

這可已是到不得不解決的地步了,否則若是應天府也被梁山攻下,那天子知道後只怕是要震怒的。

次日五更,景陽鍾響,待漏院中集文武群臣,太師蔡京為首,直臨玉階,面奏道君皇帝,告知了應天府的急報。

天子覽奏後大驚,應天府在五代時是宋州,是太祖趙匡胤任後周歸德軍節度使的所領之地,趙匡胤便是在擔任歸德軍節度使時,權勢步步攀升的。

故而在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年)的二月,真宗下詔認為宋州是帝業肇基之地,升為應天府,後有在八年後以應天府治所宋城定為南京。

從宋真宗以來,大宋的宗廟社稷便是安在了南京宋城,每年皇帝都是要臨幸祭拜天地的,地位十分的重要,絕對不容有失。

這時,有諫議大夫趙鼎出班奏道:“前者往往調兵征剿,皆折兵將,蓋因失其地利,以致如此。以臣愚意:不若降赦罪招安,詔取赴闕,命作良臣,以防邊境之害。”

蔡京聽了大怒,他與梁山可是有著極大過節的,哪能容人招安?

他立即喝叱道:“汝為諫議大夫,反滅朝廷綱紀,真乃猖獗小人!罪合賜死!”

天子道:“如此,目下便令此小人出朝。”

當下天子趙佶便革了這趙鼎的官爵,罷為庶人,永不錄用。

當朝百官見此,誰還敢再奏?

天子又問蔡京道:“似此賊勢猖獗,可遣誰人剿捕?”

蔡京早有定計,不然也不會向天子提及這事了。

他當即奏道:“臣量這等草賊,頃刻起事,不足大慮,可著樞密院命一員大將領兵兩三萬前去討伐。

另外可命凌州團練使單延珪、魏定國,大名府梁中書渡河南下牽制,再令應天府出兵單州,四路兵馬齊出,定能克日掃清山泊!”

天子大喜,隨即降寫符著樞密院調遣。

隨後天子駕起,百官退朝,次日,蔡京會省院差捧聖旨符投凌州、大名府、應天府而去。

梁山早有探子在東京,專門打聽情報。

蔡京請奏天子出兵討伐梁山之事並非隱秘,梁山探子很快便已得知,飛馬回報梁山而去。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朝廷對梁山的新一輪攻伐,又將開始。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