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新科紅人 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2.4新科紅人(上)

一時間黃浩然變成了1932年4月裡面整個國家最當紅的人物,甚至有一些進步的女文學青年在報紙上刊登文章表示要和這位“抗日英雄”一起啟發和探索她們剩餘的人生道路。

雪片般飛向徐州軍事監獄表示愛慕之情的書信讓徐州市的郵政系統面臨癱瘓,市政府不得不每天抽出一輛貨車往監獄裡面送信件。

黃浩然在牢中的地位變得更加讓人仰視,一大堆的獄卒被黃浩然拉來幫著拆信和回信,黃浩然光是簽名都簽得手腕痠痛無力。

居然有幾個膽大的獄卒藉著黃浩然的名義給這些狂熱的“粉絲”回了情信。

很快這幾封回信中的一封就登上了報紙,人們開始唏噓黃浩然這位“抗日英雄”身在牢獄之中居然還有這般樂觀的精神和對愛情的憧憬!

情信登報的次日,開始有人圍攻徐州監獄,尤其以青年女學生居多,徐州監獄的工作人員從洶湧的人群裡面艱難地衝進來上班,臉上或多或少的都留下了幾道爪痕。

對於這些迫害“抗日英雄”的幫兇,女學生們當然沒有什麼好脾氣,於是鋒利的指甲就成了攻擊的武器!

整個徐州、甚至整個江蘇、整個華東都因為他黃浩然是鬧成了一鍋粥!

局面發展的失控很快就讓南京政府坐不住了。

政府宣傳部的頭頭馬上變成了熱鍋上的螞蟻,辦公桌上的電話響個不停,各級大佬輪番打來追問詳情,4月初的天氣裡,宣傳部長居然汗溼了襯衣。

宣傳部上級動用了群不的人力和物力開足馬力一通調查,發現的確有這麼一個“爭議人物”看押在徐州的監獄裡面。軍法處那邊一直沒有審出個結果。

再查查市面上的報紙,最先刊登關於黃浩然訊息的幾家報社大都是一些不入流的小報,地點分佈的也是天南地北。

只要看一看這些《紫羅蘭日報》之類的名字就知道不會是什麼正經報紙,可文章裡面把黃浩然的事情說的是有鼻子有眼,就跟他們親眼看見了似的!

也奇怪了,這小報記者怎麼關心起時事來了,他們又是怎麼知道這些內幕的?

不過對方是小報也有小報的好處,派些警察跑跑,就能關個十幾、二十家的,還不會引起民憤。

現在仔細想想那些個主流報紙多半是被南京政府對日本卑躬屈膝的態度給氣過過頭了,反正這些日子大家已經對南京政府潑了不少髒水,這一看見新的“罪證”,略微思索一下基本靠譜就給登報發了出去。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結果那些罵的已經有些口乾舌燥、有氣無力的文人們看見了這樣的“新鮮素材”立即添油加醋的推波助瀾,這幾處推手合力,終於製造出了這個輿論的漩渦!

查抄報社的中統特務報告說那幾家小報社都說稿子來源於郵遞稿件,線索就算是斷了。

這幾家小報刊登這篇稿件的動機也是因為最近的主流報紙都是對著南京開罵,搞得像他們這樣以寫風月八卦為主的小報銷量直線下降。

正在為生計發愁的時候剛好有了這樣一篇帶些八卦傳奇色彩的稿件到了手裡,於是就上趕著刊登了,想借這輿論的漩渦分上一杯羹。

結果現在弄得連安家立命的地方都丟了。

中統那邊還說查獲了一封剛剛寄到這些報社的信件,從筆跡上看和之前的文章應該是出自同一個人之手。

不過由於前面的一篇文章引起的風浪太大,幾家報社都害怕了,沒敢刊登!

宣傳部長在心中大罵這些要錢不要命的蠢貨,居然給自己添了這樣大的麻煩!一面趕緊讓手下把事情調查的經過彙總成報告再加上送來的郵寄原稿一起分送到各個大佬的案頭上。

總算是交的了差事!

在上海忙完了淞滬戰事的張治中將軍看見了報紙上面的報道,趕緊找到了當時“抓獲”黃浩然的十九路軍憲兵隊,結果證實了日軍軍事情報的來源正是報紙上的“熱點人物”黃浩然。

張將軍覺得是他的疏忽讓黃浩然蒙受了這樣打的不白之冤,於是馬上提筆寫了一封替黃浩然作保的“呈請”送到了南京國防部和軍法處。

張將軍的報告到了南京,這下政府裡面的要員們開始大眼瞪小眼了!

本來還打算找幾個“證人”給黃浩然扣個罪名堵住新聞界的這些人的嘴巴,這份張將軍的“呈請”一到,栽贓的計劃立即泡了湯!

看來這下真的是抓了個“抗日英雄”回來!還是很能惹事的那種!

最高當局看到張將軍的“呈請”之後,氣的摔掉了手裡面的茶杯,用他那一口浙江口味的官話痛罵軍法處和宣傳部“糊塗”!

這麼個現成的“抗日英雄”居然不知道拿來替政府正面宣傳,現在居然還被民主黨派拿來當作攻擊南京政府的“力證”!

這怎麼能不讓最高當局火冒三丈!

洛陽官邸一樓會客廳裡面,最高當局面前的紅人蔣百里先生正靠在的沙發上品茗。

淞滬戰事展開之後,由於南京離上海實在太近,於是最高當局決定將南京的政府部門移到洛陽官邸辦公,洛陽,算是當時南京政府的“陪都”。

現在樓上樓下的部門都為了料理淞滬戰事的後事而忙的團團轉,只有他蔣百里這個掛著閒職沒有實權的“客卿”悠閒地很。

蔣百里生性散淡,可是他的軍事修養在當時的中國可以說是無人能出其右,蔣百里擔任過保定軍校的校長,還到過德國深造,所以他在最高當局的眼中很有分量!

尤其在軍事理論方面最高當局一直把蔣百里當作南京軍隊中的權威!

這次淞滬抗戰先後調動張治中的第五軍和陳誠的第十八軍赴上海參戰的命令就是出自蔣百里的建議。

宣傳部的一個文書疾步走進會客廳,立正敬禮後遞給蔣百里一份檔案,蔣百里隨手接過來丟在身邊的沙發上,點點頭示意自己收下了。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