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 爛片無疑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地球往事》開拍還算低調,除了陳景行的影迷和主演們的粉絲比較關注之外,沒有多少人注意到。

《疑犯追蹤Ⅲ》仍然掛在全網熱度前列,關於這部劇的話題討論、影評解讀和二創作品仍在延燒。

就連電影市場暑期檔的熱度也被其壓制。

從《天鷹戰士》熱度褪去後,暑期檔的電影就再沒有能掀起大眾討論,進入輿論中心的影片了,幾部各個型別的國產電影口碑有好有壞,但並沒有出現大體量的票房巨頭。

就連分賬大片《不義聯盟》票房也只有十四億,雖然仍舊是這部漫改大片除了北美市場之外的第二大票倉,但華國市場對好來塢超英題材的冷澹已經顯露了出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到了暑期檔下半場,終於又有一部大片將要亮相。

《長空之王》

江河文化與國影聯合出品,由空軍和航空工業集團指導拍攝的空戰大片。

也是繼17年《飛鷹出擊》後國內的第二部空戰軍事電影。

雖然導演此前沒有拍過軍事題材的電影,但監製是韓涵,主演是一線演員洛辰,此外還有影後周東雨的特別出演。

聲勢很足。

“怎麼把《李延年》定到這時候呢?這不正好撞人家槍口上?”

一間拍攝大棚的片場內,雷嘉音喝著運動飲料,站在陳景行身旁問道。

這不是《地球往事》的片場,而是《特別機動隊》的片場。

《地球往事》先拍的是大船上的戲,用的是《狼牙Ⅲ》斥巨資搭建的郵輪,改造了大半個月後成為了《地球往事》“審判日”號的場景。

“審判日”號在夢工廠魔都影視制作基地的一號棚,《特別機動隊》同時也在二號棚內拍攝。

《特別機動隊》拍完棚內戲後就會轉戰港島,拍攝外景戲。

畢竟《特別機動隊》中那個賽博朋克的城市除了港島沒有第二座城市更適合做背景了。

既然相隔不遠,他也就抽空來探一下班。

陳景行搖了搖頭:“爛片無疑,不定到這時候定到什麼時候?畢竟是暑期檔,大盤在這裡。”

一旁顏曉月穿著緊身衣活動著身體,聞言好奇:“你看這部電影了?聽說江河還挺重視的,到現在物料都沒放出幾個。”

雷嘉音半開玩笑的篤定道:“肯定問洛辰了唄,別人問他肯定不說,陳大師出馬不手到擒來啊,說不定《死在火星上》就是他洩漏情報換來的呢。”

春節檔前,陳景行在一檔宣傳《星際穿越》的節目間隙就探問過雷嘉音關於《烽火雲山》的情報。

陳景行連忙否認:“《烽火雲山》是《烽火雲山》,畢竟是任導的作品,我也不敢掉以輕心啊,《長空之王》這電影還用得著我舍下這張臉去刺探啊?”

《烽火雲山》的導演任建祥是國影的老資歷了,也是電影圈的前輩,製片監製導演過不少電影,不乏大片。

《烽火雲山》在前世位面又沒出現過,陳景行要說不憷也不可能,所以才放下身段跟雷嘉音刺探。

不過《長空之王》在他心裡可遠沒有這種分量。

《特別機動隊》的導演寧衛強剛剛處理完手頭的事走了過來,聞言也附和道:“這部電影投資太小,製作班底不怎麼樣,我也不覺得能是部好電影。”

陳景行點頭補充道:“公司幾年前也考慮過空戰電影的專案,當時空政找來過,韓涵也找來過,雖然我都沒答應,不過當時是評估過的,拍攝難度很高,一部水準之上的空戰電影製作成本至少要投入3.5億,這是最基本的。

《長空之王》對外號稱2.5億,實際上不到2億,算上宣發預算差不多能到這個數字,工業電影投入了不代表有收穫,不投入肯定不會有收穫。”

《長空之王》的原本專案其實就是韓涵的《天空製造》。

16年的時候,韓涵甚至找來過夢工廠。

當時韓涵正是憑藉《後會無期》、《乘風破浪》飛速崛起之時,雖然比不上陳景行,但也不比陳四成勢頭弱。

當時不僅豪情壯志的立項了《三重門》,還跟風要拍攝一部科幻航空電影,名叫《天空製造》,甚至已經找上了國影,國影也有意向投資3-4億來支援。

畢竟當時《湄公河》、《原始碼》這一幹準工業電影都已經面世,且反響很好。

陳景行的《地心引力》更是在暑期檔亮相,在國內外引起了轟動。

結果後來國影沒有掏錢,韓涵又找到了夢工廠,彼時陳景行正在西疆閉關拍攝《火星救援》,是夢工廠的一位製片人接待了韓涵。

聽完轉達後,陳景行就喪失了興趣直接拒絕了。

《天空製造》的劇本自然是沒有的,不過韓涵講了大概的設定,很有種《絕密飛行》的既視感,主角是未來某種更加先進的空天戰鬥機。

只是可惜,韓涵雖然在小鎮青年、兄弟和賽車這三板斧上頗有些天分,但對科幻題材實在是不擅長,對於這種科幻背景的設定和故事架構沒有一丁點的天賦。

就好似前世位面《魔都堡壘》那種玄幻風下的科幻愛情故事,對他們來說科幻就是跟鄭淵潔筆下一個隨便的童話設定差不多複雜的一個沒頭沒尾的簡單科幻背景,加上自己想講的故事。

反正就是莫名其妙出現一個仙藤了,或者出現一個可以超大氣層飛行的還樂此不疲玩狗鬥的空天飛機,不是不能有這些設定,但世界觀跟不上就顯得太懸浮。

沒想到這回獻禮,韓涵的《天空製造》改頭換面重新以《長空之王》的面目立項拍攝了,當然科幻元素也取消了。

雷嘉音有些可惜:“我之前其實還挺期待的,能在大銀幕上見到J20,聽說還是實拍空戰。”

“他要是不宣傳J20,還能讓人有點期待。”陳景行回道:“五代機都是超視距作戰,超視距作戰的空戰電影首先就不符合商業電影邏輯,當然安排五代機狗鬥也不是不行,不過……”

即便是前世位面阿湯哥的《壯志凌雲Ⅱ》也迴避了五代機。

只是最後還是忍不住來了一把F14大戰並殲落兩架su57的狗鬥高潮……

嗯……陳景行都覺得未來也許可以在《狼牙Ⅳ》上來一把吳景開J8大戰F22的劇情。

總之就是五代機的超視距戰鬥模式註定不合空戰片的胃口,非要開著五代機來狗鬥對劇情安排的合理性要求就很高了。

所以《長空之王》的J20註定也就是噱頭,當然就算整幾個試飛鏡頭也算有吸引力。

“而且空戰實拍技術難度太高,我們都夠嗆,如果不請好來塢的人,恐怕需要比較長的時間來探索成熟的拍攝技巧和方式,這部電影才拍攝多久,滿打滿算還不到三個月。

而且其實主要的空戰鏡頭都是綠幕拍攝,並不是什麼實拍,按照這個預算,大概最後的鏡頭不會比《飛鷹出擊》真實多少。”

《長空之王》的特效工作雖然不是由夢工廠負責的,但也是曾經承接過夢工廠一些外包工作的特效工作室,特效行業就這麼大,大家都互相知道對方的專案。

“當然,這些都是細枝末節,最根本的是劇本,《長空之王》的編劇和製作班底基本不可能拍出好電影。”

這才是陳景行最篤定的依據。

就算《八佰啟示錄》這種譭譽參半的電影,參與劇本創作的也都是在業內有過硬作品的編劇。

編劇這個圈子是真不大,只要看看《長空之王》的編劇過往的作品你就不可能對其抱有什麼期望。

寧衛強頗有同感:“這倒是,編劇圈子不大,有能力承接工業電影的編劇不多,這是咱們國家工業電影的一根關鍵的短板。”

他與夢工廠簽約前,在天潤影業也呆了有小二十年,混出頭來後雖然地位不低,但也沒出產過什麼佳作。

到了夢工廠,開始負責《疑犯追蹤》系列,現在又執導了科幻大片,這才體會到了名導的風光。

核心原因便是夢工廠的劇本創作水準。

商業電影領域,非創作性導演還是很多的,不代表他們沒有水平,只是缺好的劇本。

他和田鑫業都是如此,普通觀眾經常會把關注焦點放在明星演員身上,但其實決定一部作品水準的主要還是編劇和導演。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