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拯救全人類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星際穿越》的故事並不複雜,而且還是線性敘事。

但又確實比《地心》和《火星》更加複雜。

無論是枯萎病,蟲洞,黑洞,引力導致的時間膨脹,還是五維時空,這些科幻概念單一拿出來並不足以讓人驚訝,但合在一起,貫穿整個故事就確實顯得玄之又玄了。

而且時間膨脹和五維時空直接導致了太空與地球這兩條故事線的時間線錯位,主角能在短時間內同時跟年幼的女兒、長大的女兒和年邁的女兒產生交集。

即便是與陳景行合作過《訊號》、《地心》、《火星》的雷嘉音,合作過《盜夢》的陳昆也都難以抑制自己發自內心的驚豔。

“我之前猜測過《星際》應該比《火星》更靠近未來,但沒想到玩這麼大?”

從《地心》到《火星》明顯時間線是更遠了,科幻的味道也更足了。

不過《星際》的故事之神奇還是大大超乎了預料。

從“魯濱遜飄流求生”直接變成拯救全人類了。

當然腦洞也是一如既往的大,本來以為《盜夢空間》就已經很神奇了,《星際》的故事完全不遜於《盜夢》。

敘事結構沒那麼炫酷了,但奇妙之處有過之無不及,而且乍看起來還是相當硬核的,黑洞導致的時間畸變,什麼萬有引力能跨越維度,都相當的科學,並不是那種毫無根據的想象。

雷嘉音粗略讀完後不僅有些驚訝,更有些感動:“而且我這角色設定的還真挺妙,除了我找不出第二個這麼適合這個角色的演員了。”

雷嘉音的這個角色,前半部分簡直跟《火星救援》的土豆博士相似至極。

都是孤身陷於另一顆星球。

但後半部分的反轉又跟《火星》有種奇妙的呼應。

同樣是有強烈的求生慾望,但卻幹出了反派的事,不僅欺騙地球,欺騙主角,還想殺死主角,埋葬一切真相。

從《火星救援》中有著強烈求生意志的人類英雄,到《星際》為了生存欺騙傷害他人的反派,同樣的求生,但卻走向了不同的結果。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簡直是天生為雷嘉音安排的角色。

因為要是觀眾看的話肯定會第一時間想到《火星救援》,而且也會把雷嘉音代入進《火星》的男主角。

這就會讓觀眾下意識的對雷嘉音這個角色不產生懷疑,從而讓之後的反轉更加有戲劇性,讓觀眾驚喜,也更加印象深刻。

只有雷嘉音演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也能讓演了太空三部曲前兩部的雷嘉音在這第三部中成為給觀眾的一個彩蛋。

這當然會讓雷嘉音認為這是陳景行專門為他設計的角色。

否則這難道是巧合嗎?

對於雷嘉音的感動和感激,陳景行雖然稍作了澄清——在創作劇本的時候並沒有刻意為誰創造角色。

但從雷嘉音的表情來看,他顯然是不信的,只把這話當作陳景行的客氣。

這倒不只是雷嘉音一個人的腦補,其他主演顯然也是這麼想的。

不過雷嘉音到底只是配角。

看完劇本後,陳昆才是壓力最大的演員,當然也是最興奮的人。

雷嘉音轉頭調侃著陳昆:“你現在已經可以想金雞獲獎致辭了,拿到獎盃後讓我沾沾你的錦鯉運哈。”

陳景行的電影對演員的意義和重要性也是分三六九等的。

像《致命身份》、《訊號》、《矩陣》這樣的男主就是純純工具人,靠這個拿獎是不要想了。

《原始碼》和《盜夢空間》的男主也就稍微比工具人強一點。

而《火星救援》的男主光芒更耀眼一些,屬於是有潛力商業獎項兼得的好角色。

要不是遇到《第九區》的張驛,倒了血黴的撞上戛納影帝,雷嘉音的金雞影帝是真的手拿把攥。

金雞獎本身就偏向於主旋律,《火星救援》上映後,媒體都紛紛驚呼這是性轉版《地心引力》,雷嘉音是性轉版吳越,陳景行又要捧出一個獎項拿到手軟的演員了。

雷嘉音真是可以說是“大半年都宣傳我了”,結果等張驛捧回戛納影帝獎盃的時候徹底夢碎。

有了票房的演員渴望權威的獎項榮譽,有了獎項的演員渴望票房。

雷嘉音就是前者。

一線演員更渴望三金獎盃,有了票房加持的影帝獎盃更珍貴。

這也是雷嘉音耿耿於懷的遺憾。

而《星際穿越》的男主在他眼中是不弱於《火星救援》的,甚至更有吸引力。

感情戲動人。

這絕對是個優質的大男主戲。

如果能演好,按照金雞獎偏向主旋律的風格,而且還是講的父女情,簡直精準拿捏評委口味,拿到影帝的可能性還是相當大的。

要知道獎項也是陳昆的痛點。

作為曾經的四大中生之一,誰沒獎項誰尷尬。

陳昆至今仍三金掛零。

出道這麼多年,陳昆自然也能看出什麼是有潛力拿獎的劇本。

《星際》絕對是他拍戲這麼多年來最接近三金影帝的劇本了。

票房成績不用說,如果再能拿到獎項,這麼一部電影就能讓他重回巔峰了。

與他一同比較興奮的還有王晉松。

初看的時候他還有些沒搞懂,經過陳景行細緻入微的講解後才徹底搞懂人物的行為邏輯。

由於地球上爆發了非常嚴重的枯萎病,為了避免滅絕,人類需要離開地球,在宇宙中尋找新的宜居星球。

對此,老教授制定了兩個計劃。

明面上的計劃A,把全人類帶離地球,並送到其他的宜居星球上生存。

暗地裡的計劃B,出去尋找宜居星球的宇航員不再回來,他們攜帶的人類受精卵將會在其他星球上開始新的生活,地球上的人類只能自生自滅。

顯然人類只能接受計劃A。

一旦計劃B暴露,航天部門肯定要完蛋。

要麼共同生存,要麼共同毀滅。

計劃A當然是最好的選擇,但想要實現需要解決一個巨大的問題,那就是如何把全人類轉移到太空中?

多年前出現的引力異常現象,引起了老教授的注意。

他意識到引力可以被控制。

如果引力能夠被控制,把全人類以及巨大的空間站送入太空中就不成問題。

老教授一直在研究引力方程,經過多年的努力,他終於解開了這個方程的一半。

然而由於無法調和量子力學和相對論,這個引力方程還無法使用,需要黑洞的內部資料,需要瞭解奇點才能完全解開方程。

這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老教授已經對此絕望,所以他對大家隱瞞了真相。

他對外聲稱自己很快就能完全解開這個方程,只要找到宜居星球,人類很快就能搬過去。他深知讓人類聯合起來犧牲自我和家人去拯救其他人是不現實的,所以他向全人類撒了彌天大謊。

自始至終,A計劃都是不可能實現的,只是一個幌子。

老教授選擇泯滅了自己的人性,試圖以B計劃來使人類種族能夠在宇宙中延續下去。

幾乎所有人都不知道這一點,只有先前出發去尋找宜居星球的雷嘉音這個角色知道。

這是一個非典型的反派,而且相當複雜。

如何演繹出這個近乎於反派BOSS的愧疚與堅定,痛苦與絕然,深沉與極端,對演員來說是個難題。

這也是老教授這個角色的戲份不多,但陳景行仍舊將其納入到關鍵主演中,能閱讀完整的劇本。

因為這個角色需要演員深入的揣摩劇本。

而這對王晉松而言,自然是個讓人興奮的挑戰。

就算不是科幻迷,對科幻電影不太感冒的他也能立刻意識到這個角色的複雜和迷人之處。

“這確實是科幻電影才能創造出的角色……”王晉松有些感嘆的說道。

科幻的價值之一就是創造出現實題材中很難出現的某種極端情境,從而將人拉到這種極端情境下展示人性。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