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破紀錄的評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當你迷失在陳景行締造的這部夢幻世界中,你可能永遠不想醒來。”

“燒腦電影的極致!”

“《盜夢空間》是一部資訊極其豐富的電影,它創造了沒有時間思考痛苦與愉悅的感覺。”

“自電影問世以來,導演們一直在努力複製夢想的世界……毫無疑問《盜夢空間》是此類電影的集大成者。”

“這部電影是《007》+《矩陣》的plus版本,在讓人震撼的科幻概念殿堂中,《矩陣》顯得沒有那麼孤獨了。”

“我剛剛寫了這篇評論還是我在做夢?

你讀篇評論的時候你是否在做夢?

我剛剛看到有人給《盜夢空間》打了一星........請告訴我我在做夢!

!”

“如果《致命身份》的男主角是在《盜夢空間》的世界中,應該會有更精妙的而非簡單粗暴的方法解決那些多餘的人格。”

“實在沒什麼好說的,看就完了!”

“有沒有這麼誇張啊?”李寧柏躺在床上刷著手機,突然猛地坐起身忍不住驚呼。

李寧柏是一家網際網路公司技術部門的新入職員工,國慶雖然放假,但作為入職時間還不到一年的新人理所當然的被安排了值班,六號和七號,一共兩天時間。

再加上也不想跟人擠火車,機票也翻了翻的往上漲,李寧柏就沒有回家,而是準備在出租屋裡消磨掉出了值班外剩下的兩天時間。

遊戲打到了凌晨四點,然後一覺睡到接近中午十二點的他昏昏沉沉的定了個外賣,然後就因為上網衝浪而起床失敗。

而讓他發出驚呼的正是《盜夢空間》的影評,確切的說是開分。

夢工廠的影視作品豆瓣評分開分一向迅速。

通常開分慢的作品分好幾種,一種是小透明,熱度不足,真實路人點選和有效評分太少,未達開分標準,這種人數指標不僅是總的打分人數,還有可信評分人數。

不同的使用者按照活躍程度和過往的畫像是有不同權重的。

可信使用者或者說高權重使用者的打分數量不夠會影響開分。

第二種是比較極端,粉黑大戰,分型異常,需要進行大量的人工稽核,剔除可疑打分,甚至進行集中調分。

第三種則就跟劇方片方有關了,雖說不少人都說過“豆瓣分數沒有參考性”這種話,但顯然他可能是對一些個人沒有參考性,但對整個市場,營銷效果來說還是有不小影響力的。

尤其是在口碑越來越成為影視劇營銷重點的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會傾向於參考豆瓣評分來評價一部影視劇的口碑,繼而決定看不看。

而且這些喜歡在豆瓣打分,喜歡拿豆瓣分數說事,或者關心豆瓣分數的網民往往更活躍,在網路上的話語權更大,所以豆瓣評分是真的能影響到市場的。

為了能忽悠來更多的觀眾,在整部劇播完或者電影放映了一段時間後才開分,對於質量並沒有優勢的影視劇片方來說是很有必要的。

所以會有一種現象,高分開的快,低分開的慢。

陳景行和夢工廠自然就是前者,夢工廠本身就是以口碑營銷能力出名的,作為口碑的具象化產物——豆瓣評分,那當然是開的越快越好了,你開的慢了我怎麼吹啊?

而讓李寧柏震驚的正是《盜夢空間》的開分——9.5分!

李寧柏不算是那種很喜歡看電影的影迷,但閱片量也不少,尤其是大學四年,這是很多人觀影的巔峰期,很多人一生中看的90%的電影可能都在這個時間段。

工作之後,他看電影的數量和頻率才大大降低。

不過他自然也是對豆瓣分數有概念的。

電影與電視劇不同,撇除國籍濾鏡、題材濾鏡不說,電影的評分通常是要比電視劇要嚴苛0.5-1分的。

8分以上的電影已經屬於是優秀電影了,即便這幾年有夢工廠這個出品必屬精品的公司,一年的8分國產電影也很難超過一個巴掌,8.5分以上更是一年能有一兩部就算是大年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9分以上的電影更是可以列入經典了。

撇除那種不知名的,基本沒多少人看過的小眾文藝電影,打分人數能有10萬以上的9分電影更是可能幾年也出不來一個,全世界一年都出不了一部。

豆瓣的非動畫電影的最高分9.7,華國電影的巔峰之作《霸王別姬》也才9.6分。

《盜夢空間》這個9.5不僅創造了陳景行個人導演生涯的歷史記錄,更是直接成為了華語電影歷史上第二高分的作品。

這個分數已經配得上一句傳世經典了。

雖然按照常理,大部分電影隨著評分人數的增多會有相應的降低,但9.5這個分數基本不可能降到9分以下了。

陳景行導演的所有八部電影雖然都位列豆瓣TOP250,算是唯一一個有這種成就的導演,但此前的最高分是《矩陣》第一部的9.1分,口碑幾乎不下於第一部的《矩陣Ⅱ》是8.9分。

陳景行也算是世所罕見的那種越是後面的作品分數越高的導演。

而按照這樣的分數,他的這第九部電影毫無疑問算是導演生涯新的的巔峰了。

正是因為知道這個分數有多麼不可思議,李寧柏才會這麼吃驚。

李寧柏是那種大片愛好者,大學期間幾乎看遍了好萊塢大片,對於陳景行的電影,他最喜歡的是《火星救援》和《矩陣》系列,之前的中小成本電影觀感沒有太高。

所以他最期待的還是《火星》這種太空科幻大片和《矩陣》的終結篇。

對於《盜夢空間》不是沒有期待,陳景行的電影總是值得期待的,但沒有特別的狂熱衝動。

所以他也就沒有像《矩陣Ⅱ》上映的時候那樣第一時間買票去看。

反正國慶假期這麼些天,並不急。

他本來是想今天晚上或者明天買票去看的,所以醒來後拿起手機回了幾個微信就上網想看看大家的反饋怎麼樣。

陳景行的電影,影評人和網民齊聲誇讚並不稀奇。

但程度是有不同的。

像這種“偉大的電影”,“完美的電影”,“獨一無二的電影”,“我看過的最好的電影”,甚至是“陳景行導演的最好看的電影”這種評價是不常出現的。

就像李寧柏自己也有且只有針對《矩陣》說出過“這是我看過的最好的電影”這種話。

那時也是國慶假期,他和同學一起在影院看完了《矩陣》後,他在自己的朋友圈激動的甚至有些語無倫次的給出了這樣的評價。

因此在看到有人說《盜夢》是《矩陣》+諜戰的合體plus版的時候,他心裡是有些不服的。

還有電影能比《矩陣》更好看?科幻創意更驚人?

作為《矩陣》的腦殘粉,他都想直接評論反駁這些人知不知道《矩陣》是多麼有深度和里程碑意義的電影。

直到瀏覽了不少影評後分數突然出爐,9.5的分數讓他在原本的不以為然和不服的情緒中多了不少興奮和期待。

看到開分後,他立刻又開啟了某體育論壇。

他不出意外的看到不止自己一個人對《盜夢》的分數感到震驚。

“和老婆孩子一起去看了《烏龍山伯爵》,感覺還行,說一下觀後感吧。”

“看完《盜夢空間》後,還有兩個疑問看有沒有老哥解惑。”

“我發現了《盜夢空間》的五個bug,不服來辯!”

“今晚要和女友約會,國慶檔雙強《盜夢空間》和《烏龍上伯爵》到底怎麼樣?情侶約會適合買哪部電影的票?”

“國慶檔票房預測貼。”

“9.5!

!《盜夢》豆瓣開分了臥槽!”

“有沒有搞錯?!9.5什麼概念?”

“不可思議,9.5分,這是國產最高分的電影了吧?”

“有生之年,9.5分神片誕生!”

“陳導這是越來越妖了?怎麼還越拍越厲害了?”

李寧柏點進了其中一個帖子。

【哈哈,我昨天晚上就發帖說《盜夢》能有9.4分,一幫人還嘲笑糾正我,問我知不知道9.4是什麼概念,我當然知道是什麼概念,還沒看過《盜夢》的你們才是沒有概念!】

【太誇張了,太誇張了!雖然我看影評大概能知道《盜夢》會是一部好電影,但沒想到能到這種程度?比《致命身份》和《矩陣》還高?】

【昨天被朋友拉去看的,我覺得這個分數還是合理的,就是有點費腦細胞】

【陳景行不是一向擅長營銷?還有誰不知道豆瓣是他的?一部動畫片都能刷到9.7,這年頭誰還看豆瓣啊?早沒公信力了,下一部就該10分了,呵呵,《霸王別姬》才幾分?《活著》才幾分?何德何能。】

【黑子真是契而不捨呢,商業片和藝術片是一回事嗎?就夢工廠知道營銷?有本事其他電影也營銷出個9分啊,呵呵,7分都夠嗆】

【別理這條瘋狗,論壇知名夢黑,陳景行ptsd患者,拉黑舉報就完了】

【失策,為什麼我買的是明晚的票啊,我現在好奇的馬上就想看,可是票退不了】

【可以馬上買票啊,明天就當二刷了,相信我《盜夢》值得二刷,第一遍你可能都未必全能看懂,我昨天晚上看的時候第一遍都有點跟不上劇情,不過哪怕還有一些地方看不懂也不影響感到震撼。】

幾個帖子看了一遍後,李寧柏的胃口已經被吊到了極致,迫不及待的開啟了購票軟體。

卻悲慘的發現,距離比較近的影院,今天的場次IMAX影廳和鐳射影廳大部分座位已經被訂完了,只餘位置不好的邊角料了。

“讓你懶!”李寧柏心中哀怨了一下自己沒有提前訂票後,咬牙點上了IMAX影廳第二排邊上的空位。

秉著錢要花的值的觀念,對於他感興趣的大片都通常是直接上IMAX的,畢竟現在電影票也不便宜,要看就要最頂級的觀影體驗,免得留下遺憾。

只是希望電影時長不要過長,讓自己的頸椎太過遭罪。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