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要去戛納?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在每個裝置和賬戶的切換中,人的真實性格被一點點揭開,文字在螢幕上出現的速度和節奏變化、偶爾的停頓、輸入又被刪掉的資訊,文字撰寫習慣,瀏覽器搜尋記錄等等,這一切背後都是人的細微情感,這是這部影片的真實戲劇性所在。

我覺得不值得糾結什麼《黑鏡》是否變味,諷刺力度是否降低,《黑鏡Ⅱ》作為網路電影自然就要考慮票房和大眾的喜愛,不能僅僅滿足少數影迷的需求,其首開“桌面電影”先河的魄力與創意足以彌補任何缺點。

何況這個本格推理懸疑桉件邏輯嚴密,細節紮實,即便在同型別電影中也屬上乘,如果考慮到夢工廠還能用如此令人腦洞大開的方式完美的呈現了這個故事,起碼說這一集《搜尋》是神作並不為過。】

陳景行看了看豆瓣上的幾個高贊影評,多少有些驚訝,《黑鏡Ⅱ》的口碑之好其實還是有些出乎他意料的。

9.2

這個分數創造了夢工廠包括他自己的電影最高分。

到目前為之,夢工廠出品的電影中最高分是《矩陣》的9.1分,其次是《致命身份》的8.9分。

當然這跟《黑鏡Ⅱ》的五集都是以網路電影的形式播映息息相關。

絕大部分觀眾對網路電影和院線電影的期待都是不同的。

這是由成本決定的。

去電影院一張票就是幾十塊錢,還有交通成本和固定的其他時間成本。

這就決定了觀眾對院線電影的評價標準是相對苛刻的。

而觀看《黑鏡Ⅱ》只需要電腦,甚至只要一臺智能手機,如果是幻世網的會員,是可以直接看的,如果不是會員也不想開會員,付費點播也只需要6元。

觀影成本是遠低於院線電影的。

所以觀眾往往也會更加寬容。

再加上“桌面電影”的形式確實太過新奇,是此前從來沒有出現過的電影形式。

本位面國內外固然有影視劇中出現過電腦桌面或者手機桌面,但全程90分鐘,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桌面,網頁、軟體、滑鼠和鍵盤唱主角的影視作品是真沒有。

越是資深的影迷越是知道用這種極具創新性的方法敘事有多難,影片大半時間都看不到主角的臉,怎麼讓觀眾代入?更別說還要非常流暢的展現一個一波三折的數度反轉的懸疑故事。

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影評和討論都開始關注起影片的製作手法,甚至討論著“桌面電影”能不能成為新的電影型別。

陳景行低估了“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對觀眾和影迷的衝擊。

甚至還有不少影迷粉絲為《黑鏡Ⅱ》的第一集《搜尋》而惋惜,認為這是足以上院線的好電影,如果上影院,一定會成為爆款。

不過陳景行倒並不這麼想,在電腦或者手機螢幕上看《搜尋》這樣的片子的感受和在影院內,在大銀幕上看這樣的影片是完全不一樣的。

就像陳景行曾經說過的《彗星來的那一夜》如果不是在網路上播放,而是上了大銀幕,口碑絕對會大降,票房也不會有多高一樣。

更別說《搜尋》還是“桌面電影”,讓觀眾在大銀幕前看電腦桌面,成績就不會有多高。

觀眾在手機上看一部電影發出讚美“這部電影值得看”和花了幾十塊錢去電影院在大銀幕前看完一部電影讚美“這部電影值得看”的“值得”是完全不一樣的。

而且《黑鏡Ⅱ》第一集首播的成績還是讓他滿意的,幻世網也覺得比較滿意。

播映當天晚上就有接近190萬的播放量。

千萬別覺得這個數字少。

網大的播放量指的是有效播放量,是跟分賬票房掛鉤的,平臺只可能隱瞞,不可能多報。

網劇的播放量是面向廣告商的,所以只可能虛高不可能縮水。

非會員賬號單獨點播付費一次,以及付費會員使用者觀看時長超過6分鐘,這二者相加才算做一個有效播放,或者叫觀影人次。

只不過是在影片平臺觀影。

夢工廠和幻世網籤的是最高一檔S+級別的分賬協議,每一次有效播放都有4.5元分賬票房。

會員有效播放是4.5元,非會員付費點播,6元中夢工廠也能分得4.5元。

這接近190萬的觀影人次對應的就是873萬的分賬票房。

足見夢工廠的號召力。

畢竟這當天的873萬分賬票房的主要組成基本都是衝著《黑鏡》這個IP,或者衝著夢工廠而來的。

《黑鏡》第一季播放到現在也有兩年了,這兩年有越來越多的觀眾都慕名看過《黑鏡》,也給《黑鏡Ⅱ》積累了不少粉絲。

口碑的發酵要到第二天才能大規模發生作用。

而隨著口碑的傳播,之後幾天的分賬票房也相當堅挺,等到《黑鏡Ⅱ》第二集在幻世網雲影院上線的前一天,累計六天半,第一集《搜尋》的分賬票房已經達到了4550萬,觀影人次突破1000萬大關。

要知道此時幻世網付費使用者總數才只有8740萬,幾乎意味著每九個付費會員中就有一個看了《黑鏡Ⅱ》首集。

當然這麼算並不準確,畢竟這上千萬的觀影人次中還有非會員的付費點播,不過佔比不多,只有大概一成。

4550萬的分賬票房也創造了新的網大分賬票房記錄,而且這還不是終點。

雖然經過了一週的時間,基本上對《黑鏡Ⅱ》有興趣的主力觀影人群都看過了,當然未必都是透過正版渠道看的,因此每日新增分賬票房已經回落,但經過幻世網內部的樂觀估計,經過半年或更長的積累,《搜尋》有效播放量超過兩千萬,分賬票房上億並非沒有可能。

因為《黑鏡Ⅱ》後續還有四集,能夠持續提升曝光度並且互相增幅共鳴。

只要後面四集不拉胯,按照首集的標準,《黑鏡Ⅱ》五集,集均票房分賬過億並非只是虛幻。

即便拋卻這些美好的預期,僅從第一集《搜尋》來看,回報率簡直可以讓其他網大製作公司嫉妒到眼紅。

《搜尋》的成本還不到兩百萬,數十倍的收益簡直是絕大多數影視公司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上一個有這種收益率的電影還要追朔到好來塢的一部偽紀錄片《靈動詭影》,在院線拿到了上億美元的成績。

湊巧的是那一部電影也是在偽紀錄片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作品。

就像《黑鏡Ⅱ:搜尋》開創了“桌面電影”一樣。

但《靈動詭影》的創作者是把電影打包賣給了某個小發行公司,然後才在院線進行發行,創作者自身其實並沒有賺那麼多錢。

而且《黑鏡Ⅱ》在幻世網的獨家播放只是國內的網路播放版權,海外的網路播放還是和網飛合作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已經是夢工廠第二大股東的網飛這次和夢工廠的合作相當順利,仍舊採用專為夢工廠設計的在《行屍走肉》已經用過的“訂閱+分賬”模式,預期至少也有千萬美金以上的收益。

當然跟《行屍走肉》這種夢工廠已經分得了超過5000萬美元分賬的全球熱劇沒辦法比。

……

“你拒絕了戛納評委的邀請?”

田鑫業目瞪口呆的看著陳景行。

“喊那麼大聲幹什麼?”陳景行掏了掏耳朵,一副值得這麼大驚小怪嗎的表情,不過還是補充道:“是主競賽單元評審團主席。”

田鑫業翻了個白眼,努力抑制住自己的酸意:“為什麼不接?”

“《盜夢空間》還沒拍完啊。”

“據我所知,《盜夢空間》就剩一點棚內戲了,戛納電影節又不是現在舉辦,耽誤你拍戲嗎?”

“這不還是為了你?”

“……別來這套啊,跟我有什麼關係。”

陳景行好整以暇的看著田鑫業,欣賞他臉色的變化:“我決定讓《第九區》參加今年的戛納電影節。”

田鑫業驚愕和喜悅過後還有點遲疑:“《第九區》是科幻電影……”

“誰說科幻就低人一等了?”陳景行反駁。

“那五一檔不就趕不上了?”

作為夢工廠從《海市蜃樓》就開始統治的傳統檔期,田鑫業知道公司的安排是想把《第九區》放到今年五一檔的,而戛納電影節對參賽作品的要求是首映必須在戛納電影節上,所以如果《第九區》要參加戛納,那麼五一檔肯定是無法如期上映了。

陳景行不是太在乎:“趕不上就趕不上唄,這可是難得的機會,錯過這次機會,誰知道下次要等到什麼時候呢?”

雖說陳景行從建立夢工廠開始就沒想過要在電影藝術領域做出什麼傑出的成就之類的,但陰差陽錯,這麼些年來夢工廠收穫的獎項榮譽還真不少。

夢工廠的新總部大樓已經快要建好,按照陳景行的要求,在進門大廳設定了電影走廊,還有獎項展示窗,這是很多電影公司,尤其是大製片廠都有的。

夢工廠如今金雞、百花之類的獎項已經拿到了手軟,金球獎也有,就連奧斯卡小金人都有11個。

當然這些展示出來的獎項大半都是複製品,真品都被獲獎人藏在自己家呢。

不過這樣的榮譽在國內已經是首屈一指了。

這自然也刺激了陳景行的收集欲,歐洲三大這樣的藝術獎項如果沒有希望,陳景行也不做無用功,他不可能為了收集獎項專門跑去拍藝術電影。

但這不是有現成的還算合適的《第九區》嗎?這已經算是夢工廠的所有電影中最有把握衝擊歐洲三大的電影了,雖然金棕櫚大獎不太可能,但其他的獎項獲得一兩個也算是給夢工廠增加底蘊和積澱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