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功夫熊貓》化身吞金獸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平心而論,《紅海行動》的質量是相當高的,但人對於一部電影總是習慣於對標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超出觀影期待是驚喜,符合觀影期待驚喜度就不夠了。

對於很多影迷來說,他們對《紅海行動》觀影期待的對標並不是《捉妖記Ⅱ》,而是去年暑期檔的《狼牙Ⅱ》。

因為陳景行對吳景的全力支持,還有對劇本的修改意見,讓《狼牙Ⅱ》的場面和劇情有了相當大的提高。

以狼牙特戰隊為主角的《狼牙Ⅱ》在劇情的飽滿程度上完全不遜於《紅海行動》,甚至由於先上映的緣故,《狼牙Ⅱ》給觀眾的驚喜是很難複製的。

這就讓《紅海行動》在影迷的心中,甚至在看過《狼牙Ⅱ》的普通觀眾看來驚喜度不夠。

《功夫熊貓》也同樣如此,僅就技術而言自然是超過《大聖歸來》的,但是從戲劇性和強烈的情感衝擊來說與《大聖歸來》是有差距的。

尤其是夢工廠這一版《大聖》中大反派混沌妖王的野心和行為邏輯讓這部動畫有了相當深刻的立意。

混沌妖王不是僅僅想要在物理上擊敗大聖,那是不夠的,他的對手是齊天大聖在萬妖間傳誦數百載的威名,被億兆百姓代代相傳的名氣。

齊天大聖是一種精神,孫悟空的故事是載體,這種精神這種驕傲透過代代故事的傳頌深植於萬妖與人類心中。

只要“齊天大聖”不倒,天地萬妖就不可能臣服他,不能讓他在東勝神州建立妖國。

東勝神州的黎民百姓也不可能永墮渾噩成為他妖國的食糧。

這是精神的對抗。

猴子的至暗時刻象徵著這種精神似乎要被混沌妖王踩於腳下,所以江流兒身為人類的衝鋒才會顯得那麼寶貴。

而猴子掙脫如來法印上演大聖歸來,也同樣是精神的反抗,象徵著五百年前被天庭鎮壓下的眾生的不甘、驕傲與反抗再度歸來。

《大聖歸來》的電影名字與其內容、立意是高度統一的,是有著強烈情緒感染力。

這也是華國觀眾能被其深深打動根由,齊天大聖在華國人心目中塑造的形象與傳說也能讓華國觀眾很容易便能理解這個故事以及背後象徵的意義,即便可能說不清楚,但肯定是能共情並感受到的。

這也是夢工廠製作的這部《大聖歸來》在豆瓣的評分高達9.0,而在IMDB的評分只有8.1分的原因。

儘管《功夫熊貓》的各方面完成度都非常高,就連音樂和聲音也很出色,華國傳統鼓點在激烈的戰鬥中隆隆作響,石頭碎裂而去,戰鬥隨著每個音樂提示而起起落落,絕對稱得上是一部雅俗共賞,老少咸宜的高品質家庭電影。

但在華國觀眾心目中自然還是《大聖歸來》更好。

這也是有部分影評甚至普通觀眾的反饋中對夢工廠的兩部電影多少有些失望情緒的原因。

不過檔期的競爭根本還是得看同行是否願意來襯托。

而競爭對手們襯托夢工廠電影的能力從不令人失望。

所以《紅海》和《熊貓》的排片佔比仍舊一日高過一日,等到春節假期過去後,《紅海行動》七天報收23.4億,拿到了2018年春節檔票房冠軍。

鈔能力驚人的《捉妖記Ⅱ》則以18.2億緊隨其後。

夢工廠第三部動畫長片《功夫熊貓》14.5億排名第三。

夢工廠沒有任何疑問的再次成為了春節檔的大贏家。

當然《捉妖記Ⅱ》也沒虧,製作成本和天價宣發費用都回本了,而且綽綽有餘,雖然因為口碑爛了,票房潛力已經不大,但最終拿個21億22億的票房還是沒問題的,絕對算得上大賺。

《紅海行動》預計票房大概是32億至34億,《功夫熊貓》的預期票房則超過20億,鐵定會再一次重新整理《大聖》15.8億的票房紀錄。

一部票房有可能超過20億的動畫電影,這對華國電影市場的震動是遠超過《紅海》的。

要知道雖然華國電影的票房紀錄已經超過了40億,但是超過20億的電影仍舊屈指可數,這是“票房炸彈”體量。

對於絕大部分真人電影來說20億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標。

眼下竟然有一部動畫電影能達到這樣的票房,雖說華國電影市場這幾年讓人驚喜連連,但這樣的事實也讓媒體和很多業內人士感到跟不上時代的變化了。

一部動畫電影能取得這樣的成績通常都是東瀛才會出現的事情,在好來塢這樣的爆款動畫也不常見。

《功夫熊貓》雖然有功夫和熊貓這兩個元素,但是個人都能知道這兩個元素加起來也不敵孫悟空的三根毫毛。

《大聖歸來》的15.8億儘管讓人吃驚,但很多人都沒把這部影片歸結於動畫題材,而是將其當成是一部質量上乘的西遊IP的電影,在有些人看來要不是夢工廠犯傻將其製作成動畫,如果拍成真人電影票房還不止如此呢。

都知道西遊IP在華國有多大號召力,年年都有孫大聖,觀眾也不嫌煩,《大聖歸來》的成績不是不能解釋。

可《功夫熊貓》那真是貨真價實的原創動畫,既不跟神話傳說沾邊也不是大IP,20億確實太過誇張。

功夫有這麼大號召力?不可能,華國功夫電影多得很,而且近幾年此類題材行情越來越差。

那就是熊貓?國寶有這麼厲害?

當然一些媒體和網民也能分析出《功夫熊貓》能取得這樣的票房成績的背後原因,試圖證明《熊貓》有望拿到20億的票房不算是普遍現象,是有特殊原因的,不能說動畫電影這個題材已經有了這麼大的受眾。

比如華國確實一直缺乏這種質量上乘的老少皆宜的動畫電影,有孩子的家庭一家老小的觀影需求經過了去年的《大聖》,在今年的《功夫熊貓》被徹底激發了出來。

還有就是同行的“款待”,《捉妖記Ⅱ》也想討好家庭觀影需求,所以在第二部中開始主打萌物小妖怪胡巴,劇情也低齡化,雖然是真人電影但整的跟動畫也差不太多了。

可以說《捉妖記Ⅱ》正是野心太大,想所有觀眾群體都覆蓋,所以雖然CG量不遜動畫電影,但還要保持真人電影的名頭,想要真人與動畫兼得,還要有喜劇元素,還要閤家歡。

結果能力不足翻車,誰都沒討好。

又因為有《功夫熊貓》在旁邊,更是被影評人和觀眾吐槽,整部電影是低齡鬧劇,還不如看《功夫熊貓》,人家動畫都比你立意高,更成熟。

這種評價一半確實也不無道理,另一半也有誇張化的揶揄諷刺的意味。

雖然不知道是誰先發明出這個梗的,但“捉妖記Ⅱ比功夫熊貓還幼稚”,“功夫熊貓是比捉妖記Ⅱ更好的動畫片”的帶有諷刺意味的梗不斷在網路上流傳。

這種相當“險惡”的梗不僅將《捉妖記Ⅱ》拉到了動畫電影的層次,而且還把《功夫熊貓》抬到了超越動畫題材限制的閤家歡電影的層次。

一時間,《功夫熊貓》某種程度上竟然成了《捉妖記Ⅱ》的同賽道競爭對手,一部動畫電影竟然挖起了一部真人電影的牆角。

甚至很多比較關注票房的網民還調侃《熊貓》在發“《妖》難財”。

但不管這背後有多少特殊的原因促成了《功夫熊貓》的票房奇蹟,都無法阻止輿論對《熊貓》的成績發出驚歎。

“《功夫熊貓》票房有望超過20億!動畫電影怎麼才能掙到錢!”

“《功夫熊貓》票房直指20億,讓大部分真人電影甘拜下風,港股初五開盤,背後大贏家三天市值暴增55億!”

“國寶熊貓化身吞金獸,齊天大聖也望塵莫及,熊貓與功夫會是新的IP風口嗎?”

“沒有西遊記,也能創造票房奇蹟!夢工廠要做‘華國迪士尼’?”

“史上最賣座動畫誕生,動畫番劇與電影輪番上演好戲,國漫已經崛起?”

“專家分析《熊貓》大爆有六點特殊原因,夢工廠題材選擇很取巧,一個西遊,一個國寶加功夫,這兩部電影並不能證明國內電影市場對動畫電影的接受度。”

“江河文化製片人微博發文,暗諷夢工廠發動了網路摸黑營銷,《功夫熊貓》靠碰瓷《捉妖記Ⅱ》創造奇蹟?”

“記者發現廣電電子政務平臺動畫備桉名單中出現一部名為《熊貓俠》的動畫電影,疑為企鵝影片投資,熊貓與功夫題材可能會成為動畫新風潮”

“某購物平臺已出現與《功夫熊貓》類似的熊貓玩偶,義烏反應之迅速引發網友感嘆,夢工廠法務部負責人日前接受記者電話採訪,鄭重聲明夢工廠將對侵權行為零容忍。”

就在全國上下關注著春節檔大戰的腥風血雨之時,陳景行已經帶著《功夫熊貓》的導演來到了美國,與《熊貓》的配音們匯合,忙碌著《功夫熊貓》在美國的首映。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