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寫給人類最初探索宇宙之精神的情書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史詩般的太空冒險,一個人的決心,人類的決心,在可以想象的最惡劣的環境中為生存而戰,”——《新快報》

“一部科幻電影,重科學,但更重於表現人類大腦在任何情況下工作的能力。”——《南方都市》

“雷嘉音詼諧的表演使這部電影既有趣又緊張,而陳景行在火星、地球、情感、政治、科學和幽默方面的平衡讓人驚歎,《火星救援》並非《地心引力》套路的重複之作,這部太空科幻鉅製昭示著人類理性的精神和無畏的勇氣。”——《參考消息》

“《火星救援》是一封寫給人類最初探索宇宙的精神的情書。”——《經濟日報》

“影片從精神層面來說,在電影宏大的故事設定、紮實的科學設想和蕩氣迴腸的敘事下,觀眾能看到人類作為個體的向死而生的勇氣,作為整體的團結協作,不畏艱險的高尚,整部電影是對意志、智慧和人類勝利的最高考驗。”——《光明日報》

《火星救援》不僅只在華國首映,同時也在暹羅、馬來西亞、韓國等國首映,隨後將會在一個月的時間裡陸續在五十幾個國家和地區進行公映,同時北美地區也會在10月中旬進行上映。

有了《地心引力》的鋪墊,有了太空三部曲的噱頭,《火星》的發行還是比較順遂的。

太空電影並不少見,《星球大戰》和《星際迷航》更是持續了數十年的大IP,風靡全球。

但顯然沒有人會認為《地心》、《火星》這樣的太空電影和《星球大戰》是同一型別的。

這樣的近未來硬科幻的太空電影是稀缺品,僅僅是一部《地心引力》並沒有讓人看膩。

陳景行在多次採訪中透露的,還有夢工廠在宣發中捆綁的“太空三部曲”概念毫無疑問是成功的,他讓《火星》在有自己獨立故事的情況下享受到了《地心》續集的紅利。

當然能不能再創輝煌,或者說延續《地心》的輝煌還要看電影本身的口碑和質量。

《地心》帶來的紅利也伴隨著負擔。

因為《地心》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創造了一個標杆,視聽奇觀,人物塑造,極致的鏡頭語言,緊張到讓人喘不過氣來的劇情,無論是文戲還是武戲基本都達到了完美的平衡。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否則也不可能斬獲多項國際大獎。

對於《火星救援》來說,有了《地心引力》的洗禮,觀眾對這類硬科幻太空題材電影的審美閾值和觀影期待都會有提升,同樣的視覺奇觀對觀眾的衝擊力就沒有那麼大了。

因此《火星》不說拉胯,只是稍微平庸一點就會讓觀眾有失望的感覺。

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口碑的反饋是相當快的,因此首映的第二天,其他參加了首映的明星,影評人,還有看了午夜場的普通觀眾都釋出了他們的感受。

很多主流媒體,甚至官媒也都不吝讚譽之詞的對《火星》進行了高度評價。

不過對於張澤俊這樣的普通網民來說,主流媒體的評價不太有參考意義。

他只會為這麼大的場面而感到驚異,又是人民日報,又是光明日報的,《地心引力》都沒這麼大排面,之前在暑期檔創造了票房紀錄的《狼牙Ⅱ》最開始也沒這麼大排面。

通常這樣的電影都是上映一段時間後,取得了不俗的影響力和票房後,口碑也過得去,有影響力的官媒才會給予認可。

不過考慮到《火星救援》從頭至尾都有航天局的影子,“航天日”都是打著《火星救援》的招牌進行航天知識科普宣傳,沒準這些新聞都是早就提前準備好的稿子呢。

張澤俊並不是陳景行的粉絲,最多只能算是路人粉,作為工作繁忙的上班族,他也沒時間去付出太多精力去喜歡某個明星,更別說是幕後的導演了。

要說真有能夠讓他不考慮太多,無腦進電影院貢獻票房的導演也就是星爺了,給他童年甚至大學時光帶來了很多快樂。

不過星爺的《美人魚》,還有今年春節檔的《西遊伏妖》讓他情懷略有褪去。

而陳景行的電影有的他很喜歡,比如《矩陣》和《地心引力》,有的則看不下去,比如《彗星》、《致命身份》,覺得一般般,甚至故弄玄虛。

《地心引力》是他在電影院看的,而且還是IMAX影廳,給了他很大的震撼,是他體驗過的最強的視聽奇觀,音樂和畫面無一不絕,當然劇情在他看來是有些簡單,電影時長也短,不過瑕不掩瑜。

豆瓣這些評分網站,在他眼裡也都是文藝青年、裝逼飯的聚集地,和他尿不到一個壺裡去。

他對電影評價最信任的還是某籃球論壇,籃球和nba是他孤身一人在大城市工作之餘的唯一愛好。

剛進入論壇,他就看到了在首頁上已經刷屏《火星救援》,往常都是籃球和足球天下。

以論壇網民年齡和愛好來說,這幾年能在這個主要使用者是男性的論壇上刷屏的電影要麼是漫改大片,要麼就是夢工廠的電影。

“《火星救援》午夜場觀後感,內有微劇透!”

“我是抱著看《地心引力》火星版的期待去看的,還有雷嘉音在《地心》中死的太突然太冤了,我真的特喜歡他扮演的那個樂觀又堅強的航天員。

感覺陳景行似乎確實是想要補償觀眾的遺憾,所以雷嘉音扮演的男主角給我的感覺真的很像《地心》他扮演的那個角色,很樂觀,很幽默,不過《火星》真的和《地心》完全不同,整個風格都不同。

特效沒有《地心》那麼震撼,但是我個人覺得比《地心》更刺激更好看,更加有娛樂性。

最大的特點就是太硬核了,感覺改名叫《火星生存指南》更合適,我是文科生哈,反正我是覺得不明覺厲,男主能用你想象不到的科學辦法解決一個又一個問題,用智慧來克服看似無法克服的困難的感覺讓人感動,也讓人歎為觀止。

我不知道《火星救援》中的科學是否準確,在感覺上是相當準確的,我想一定是對知識的信仰支撐我繼續看下去的……

所有的情節都是科學的勝利,我就不劇透了,總之是十分精彩,建議文盲還是不要觀看了(狗頭)。

如果你是科幻迷,不用猶豫,絕對是必看的,如果跟《地心引力》相比,我更喜歡《火星救援》。”

【樓主謙虛了哈哈,其實一點劇透都沒有,我也是午夜黨,反正是放假了,不用早起上班,看完後激動的睡不著,我準備今天晚上再刷一遍!】

【樓主安利讓我好期待,我也是買的今天晚上的票】

【真這麼炸裂?比《地心引力》還好看?隔壁有個帖子說比不上《地心引力》,全程對話比較多,又是火星又是地球的,看得雲裡霧裡,看了一半睡著了,說特別失望……】

【隔壁那個樓主太困了吧應該是,或者對理科對太空相關的知識太貴乏了,反正我一個文科生看的津津有味,雖然很多東西感覺不明覺厲,但沒什麼看不懂的,當然必須得帶腦子看,不帶腦子可能看不懂。

除此之外就是可能視覺奇觀確實比不上《地心》,但敘事節奏和信息量感覺比《地心》更強,不過最後那段營救的過程真的震撼,電影院裡看的讓人起雞皮疙瘩。】

【我覺得《火星救援》和《地心引力》都有那種陳導獨特的浪漫美學,只不過是不同型別的浪漫,但沒有高下之分,樓上說的影片最後那段真的浪漫極了】

【不是說《火星救援》是航天部門看《地心引力》火了所以交給陳景行的任務片嗎?而且為了票房還故意宣傳成《地心引力》的續集,主演也一樣,這種攤派的任務電影能好看?水軍死戶口本哦】

【你從哪聽說的這些謠言?仔細去查查,《火星救援》立項的時候《地心引力》還沒上映呢好吧,《火星》本來就是陳景行計劃好的太空三部曲的第二部,再說了任務電影就一定不好看?《湄公河》不好看嗎?你才是黑水軍吧,不過陳導的電影是你能黑的動的?】

張澤俊刷著各種有關《火星救援》的帖子,越刷越興奮,雖然有覺得《火星》無聊、看不懂、太多專業名詞或者不如《地心引力》的聲音,但總體而言還是少數,絕大多數都是讚美的帖子和評價。

雖然有人抱怨看不懂,但並非看不懂情節,而是對其中的科學設定看不懂,張澤俊並不認為自己會看不懂,大多數人都對自己的智商有信心。

而且“《火星》劇情太硬核了,腦子得一直轉才能跟得上”的評價反而激起了他更大的興趣。

其實光是《火星》不輸於《地心》,甚至比《地心》更好看的評論就已經讓他下定了買票的決心了。

還得是IMAX,從《地心引力》開始他就嘗到了IMAX的甜頭了,哪怕IMAX票價讓他微有些肉痛。

“不是吧?”

張澤俊看著手機螢幕上一片密集的紅點,幾百人的影廳只有邊邊角角還有些座位,連著換了幾家影院,雖然也有稍微空一些的,但基本中間的最佳觀影區域都沒有空位了。

“早知道幾天前預售的時候直接訂上呢……”張澤俊有些後悔,好幾天前他上購票軟體的時候差點就買上票了,只不過出於謹慎考慮,準備等電影反饋出來後,視口碑而定買不買票。

“唉。”張澤俊嘆了口氣,已經被激發起觀影期待了,再等兩天怕是防不住劇透了,只能含著有些後悔的心情選了個第二排靠邊的位置,安慰自己“沒事,先過過癮,等再過幾天人不多了再刷第二遍。”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