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夢工廠只是一條金魚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葉舒婻看著助理用自己的賬號發出了圖片和文字,說話的語氣中蘊含了一絲擔心:“這樣不就跟夢工廠直接撕破臉了?”

“既然已經做出了決定,最後肯定會撕破臉啊?”一旁的中年男人不以為意:“你們這些小孩就容易被夢工廠的牌子嚇到,陳景行是當紅炸子雞不假,但是他並沒有什麼力量,撕破臉就撕破臉了,夢工廠還能封殺你不成?”

葉舒婻童星出身,從小就浸淫在娛樂圈中,也並不是對影視圈一無所知的新人,知道自家經紀人的話並不是對她的安慰而已,事實也的確如此,這麼一想讓她打消了最後一絲顧慮。

她的經紀人是業內知名的金牌經紀人,沈言昆,捧紅過無數明星演員甚至歌手,曾經有一段時間是京影廠的王牌經紀人,被很多經紀人和明星成為昆哥。

後來自己成立了霍爾果斯星探傳媒經紀公司,成了獨擋一方的業內大佬,當然雖然從京影廠出來了,但還屬於京影系,公司的最大股東也是京影廠。

他的影響力並沒有因為離開京影廠而有任何削弱,反而事業越來越紅火,很多藝人都想到他手下“討飯吃”,那當然是因為他手裡有“飯”,他掌握著非常多的京影資源,他的藝人的臉孔出沒於各個京影參與的影視劇中。

如果說給業內俗稱的“五大”分個級別的話, 國影廠和京影廠這兩個老牌製片廠就是“上二廠”,其他的天潤、江河、聯合院線都只能算是“下三廠”。

相對於國影的超然地位, 京影自從改制後, 引入大量民營資本, 憑藉著公私通吃的優勢,成了國內影視產業的領頭羊, 很長一段時間內,不算分賬片,京影在國內市場的份額甚至還要超過國影。

而以京影廠為核心更是形成了一個非常龐大的圈子, 俗稱“京圈”,哪怕隨著影視市場的膨脹、其他三家民營大公司的發展、網際網路資本的進入以及夢工廠的快速崛起,導致相對優勢在不斷縮小,但至今為止,“京圈”仍舊是國內娛樂圈最大的船, 是人人都想搭上船的造星工廠, 仍然掌握著一大塊的影視資源。

即便夢工廠崛起的高度再高, 但是幾十年的積累和盤根錯節的根系是無法速成的, 圍繞在京影廠周圍的是無數股權交錯的經紀公司、子公司、孫公司以及大小十幾家院線,這是一個觸手涉及娛樂圈方方面面, 從上游蔓延到下游的龐然大物。

如果說夢工廠目前是魚缸中最漂亮最受矚目的那只金魚,那麼京影就是魚缸下層淤泥中的博位元沙蠶。

夢工廠之所以能實現奇蹟般的躥升, 而沒有受到多少挫折,撇除陳景行本人的“天才”和作品本身的質量, 主要原因也是夢工廠始終謹守自身的生態位, 始終只停留在魚缸水最清的上層, 停留在普通人能看見的那一層。

陳景行聰明的維持著“輕裝上陣”,不往重資產的院線伸手,也不往水更深更濁的藝人經紀業務伸手,哪怕投資也是朝著C站這種更輕的網際網路賽道。

即便是複雜的發行業務, 前期也是拉攏網際網路巨頭並引入兩家大公司入股, 每部電影都分蛋糕,就算後面翅膀硬了,也是積極靠攏國影,並且發行費給足, 尊重院線行業的所有明規則與潛規則。

電影本身的質量、一部又一部好作品積澱的品牌形象和觀眾的期待就是他唯一的籌碼,讓壟斷集中程度較低的華國院線無法拒絕夢工廠的電影,除非你不想掙錢,而且與院線關係密切的其他大廠,包括京影也都是受益者。

夢工廠對演員也沒有任何派系的歧視,不管你是哪個公司的,哪個圈子的,我們都歡迎,夢工廠沒有自己的演員自己的明星,不拘你是什麼背景,你是誰的搖錢樹,只要覺得你合適,都會發出片約。

從這個角度上講,夢工廠是給不少公司生產了“搖錢樹”的。

京圈不是一個人格化的圈子,而是許多人許多小團體的集合,夢工廠或許在某些方面損害了一部分人的利益,但也在其他方面給了另一部分人利益。

總之,陳景行和夢工廠並不是抱著我要和你們競爭,我要開闢一個宗派的態度立足影視圈的,夢工廠是來加入你們的,我能為你們培養明星,培養演員,為你們的院線拉來觀眾貢獻票房,我只是一個簡單的內容生產者。

這是其他大廠,包括京影對夢工廠既眼紅又無可奈何的地方。

因為夢工廠的生存模式簡直就是“作弊”,理論上來說安守本分只當內容生產者對於任何一家有野心的影視公司都是沒有前途的。

因為你無法保證你的才華源源不斷,你的作品始終受大眾歡迎,所以任何一家影視公司只要開始做大,他就要向產業鏈上下游伸手,向著水更深也更濁的地方伸手,才能有更多的穩定的利潤產生。

因為挖到金子全憑運氣,但給淘金客賣水穩賺不賠, 而且賺的更多。

賭博一夜暴富也是運氣,開賭場才是一本萬利。

這就是為什麼這麼多影視公司都要做藝人經紀業務, 投資院線, 甚至建影視基地,不斷地往上下游延伸鏈條。

而夢工廠就是那個奇怪的一鏟子下去一塊金子, 再一鏟子下去兩塊金子的淘金客,掙錢之容易之快讓收淘金客“過路費”的人感到詫異而酸苦。

偏偏人家就靠淘金發財,不搶你們的生意,不提供任何給淘金客的基礎服務。

夢工廠這條金魚不將觸手深入淤泥中跟你搶食吃,你也找不到機會教訓他,而他又始終遊蕩在水最清的上層,是魚缸中的明星,是主人在意的喜歡的能給他掙面子的寵物,始終在目光的關注下,你也沒辦法竄出淤泥吞吃他。

這才是夢工廠讓其他影視公司無法效仿的獨特生存之道。

但有一利必有一弊,你要當只活在魚缸上層最耀眼的金魚,不往水深的地方或者淤泥中鑽,那麼你自然就不具備真正的力量。

只有16歲的葉舒婻或許對夢工廠在影視圈的地位還無法真正看清,但是作為出道已久的童星,她對娛樂圈的認識並不淺,這讓她能做出基本的判斷,那就是夢工廠無法拿她怎麼樣。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也許那種沒有資源的藝人如果跟夢工廠翻臉,以後再也接不到夢工廠的資源,那絕對是讓人沮喪的事情。

但是葉舒婻並不是沒有背景的藝人,童星出身的她很早就打上了“京圈”的烙印,而隨著年齡漸大,並沒有長殘,甚至比小時候還要漂亮,演技雖然不算多有天賦,但是豐富的表演經驗積累讓她在同年齡段中顯得相當拔尖。

再加上童星本身具備的一定的國民度,這一切都讓京影很看好她的未來發展,京圈大佬沈言昆更是在去年簽下她,是把她當作未來的當家花旦來培養的。

就連《行屍走肉》的資源其實也是沈言昆幫她爭取的。

陳景行雖然表面上奉行“以才取人”的標準,但是關係戶和資源咖是無法杜絕的,除非是他自己的電影,他親自指定,否則能放到他面前的名單都不會是無名之輩,再說了不是關係戶的演員演技也未必就好於資源咖,陳景行其實並不看重是否是資源咖。

而沈言昆這位金牌經紀人決定在《行屍走肉》臨開拍前毀約也並非是和陳景行有什麼矛盾,當然也許作為京圈大佬,他對夢工廠是有些嫉妒中夾雜著看新生勢力的不屑,但主要原因還是他認為《行屍走肉》已經耽誤了他對葉舒婻的規劃,而且還會拖累葉舒婻前進的步伐。

這是他不能容忍的。

夢工廠的這個專案在他眼中只是一個跳板,一個階梯而已,但夢工廠的做法一次次挑戰了他的容忍度。

……

“開玩笑的吧?”陳景行在辦公室座位上刷著手機看著微博上的九宮格圖片,一臉難以置信的表情:“不會是P的吧?還是苦肉計?”

圖片中九張不同角度的照片組成了九宮格,很明顯的胳膊上青一塊紫一塊,還有肩膀上的紅腫,腿上也有明顯的紫斑,看起來觸目驚心。

坐在桌子對面的是田鑫業和《行屍走肉》的製片人。

製片人臉色陰晴不定,回答有些模凌兩可:“不像是P的,有可能是苦肉計,但是也有可能是真的。”

聽到製片人這樣的話,陳景行就知道這恐怕就是真的:“好傢伙,這麼一發,就連我看了也要以為咱們夢工廠虐待演員呢!”

“我們的動作訓練有這麼‘喪心病狂’?”

製片人連忙回答:“我們的動作訓練都是請的專業教練,甚至有一大半都是從好萊塢請來的,訓練計劃也是對標的好萊塢標準,當然在國內這可能比較嚴格,但是……我只能說,也許人與人的體質是不一樣的。”

陳景行瞭然,他也是拍過動作片的,《矩陣》中幾位演員在開拍前也是經過了很長時間的訓練的,拍攝過程中也很辛苦,磕磕磕碰碰甚至肌肉拉傷都有,這是很難避免的,但其實都很安全,夢工廠學的是好萊塢的電影工業模式,可不是程龍大哥的電影製作風格。

只不過《矩陣》中大部分演員都有拍動作戲的基礎,肌肉條件都在,所以即便皮膚有磕碰的青腫,也可能不明顯,當然人家不脫衣服你也看不見,都是皮肉上的表面“傷勢”,一般誰也不會拿這個說事。

但是葉舒婻童星出身,自小養尊處優,就算拍過古裝戲也不涉及動作戲,更不會涉及到動作訓練,說實話,就算拍動作戲以國內演員的檔期和影視劇的製作工期的緊張,也很少會有片方讓演員接受訓練。

驟然接觸這種專業的高強度的動作訓練,肌肉和皮膚的反應會大一些,這也情有可原,沒有運動基礎的人稍一運動就有可能第二天下不了樓梯呢。

如果從業內的角度看,這些青紫的痕跡沒有什麼大礙,很快就會消失,但是放到網路上,就顯得觸目驚心了。

第二百九十七章 夢工廠只是一條金魚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