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海市蜃樓(二合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夢工廠在這個暑期檔除了開始啟動《唐人街探案》的宣發外,還要配合另一部重量級作品進行宣傳。

由孫麗與鄧朝這對夫婦領銜主演的電視劇《訊號》將會在7月中旬登陸芒果衛視的周播劇場。

經過漫長的拔河,最終還是由芒果衛視以9200萬的價格買下了電視臺的獨播版權,每集達到了368萬,是2015年上半年最貴的單集電視版權價格了。

不過整部劇9200萬的版權價格在今年成交的電視劇中卻排不進前五,上半年最貴的劇是胡戈主演的《琅琊榜》,被東海衛視和首都衛視買下,成交價格超過1.9億,單集價格接近354萬——這僅僅是電視臺版權,其網路版權也已經賣出,超過了1.1億。

當然這是沾了《原始碼》光,雖然《琅琊榜》本來叫出的版權價格就很高,但單集價格絕對到不了300萬,制片方一直拖到了《原始碼》的上映才賣出版權的舉動賭對了。

跟電影票房快速膨脹相映成輝的是電視劇版權價格的飆漲,甚至電視劇版權價格的提升速度還要超過電影市場的增幅。

其實原本《訊號》也能賣出一億以上的金額的,條件是允許芒果衛視在播放的時候重新剪輯,將25集擴充套件到至少30集,但被陳景行毫不猶豫的拒絕了,這樣剪絕對會對電視劇的節奏造成巨大的傷害。

《訊號》並不是注水劇,這部劇的質量至少有三分之一在於他緊張的節奏,一旦破壞了整部劇的敘事節奏,也相當於把這部劇往下拉了至少兩個檔次,無論是陳景行還是導演田鑫業都是堅決反對的。

陳景行對夢工廠品牌的格調是有堅持的,那就是做到精品影視劇的輸出,為了一千多萬破壞作品的整個結構對他來說是不划算的。

當然除了賣給芒果衛視獨播版權外,網路版權也早就賣完了,因為陳景行拒絕賣出獨家播放版權,所以各大網絡平臺也不可能出大價錢去砸,但是所有影片平臺加起來的金額還是很可觀的,足有6000萬。

這樣電視臺和網路版權金額加起來超過了1.5億,不僅覆蓋了成本,而且獲得了比較高的收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當然跟夢工廠的電影收益比起來有些不夠看,但陳景行的幾部電影其實是特例,完全是電影中的極少數派,大部分電影絕對達不到夢工廠這樣的收益率,《訊號》電視劇的收益就已經能吊打大部分電影了。

而且還有網播的點播分賬與廣告分賬,即便按照較為保守的數字預測,也能帶來至少5000萬的收益,可以說《訊號》電視劇已經算是個極為成功的電視劇專案——事實上,從陳景行能“低價”請來孫麗和鄧朝開始就已經註定了電視劇在版權收益上的成功,區別只是多少而已。

而《訊號》的導演田鑫業也從忙碌中解脫了出來,電視劇宣傳工作基本都交給了芒果衛視與夢工廠,電視與網路曝光也都是由孫麗、鄧朝和張若勻三個主演來跑,田鑫業長的又不帥,也沒有話題度,自然不用參與電視劇的宣傳。

陳景行秉承著“夢工廠不養閒人,大家的工作都要充實有趣”的原則,沒有給田鑫業放長假的機會,給他壓了更大的擔子。

“電影?陳導,你的意思是讓我拍電影?”田鑫業難以置信的問道。

在夢工廠,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磨合後,基本所有簽約電影人稱呼陳景行都是陳導,高管則是董事長或者老闆,陳景行也並不需要一個董事長的稱呼來增強他的權威。

陳景行點了點頭:“你的鏡頭語言很棒,天生就能端電影這碗飯,不拍電影不是浪費?”

“電視劇事業部不是剛剛成立?我以為編劇組正在完善的那幾個劇本會是我接下來的專案呢。”田鑫業又驚又喜的回答道。

夢工廠成立了電視劇事業部,而且也成立了一個電視劇編劇組,正在寫陳景行交待的幾個劇本,目前田鑫業是夢工廠唯一一個有拍電視劇經驗的簽約導演,所以他一直以為自己還將繼續拍攝電視劇。

當然拍電影他當然不會拒絕了,這也是他一直以來的夢想,只是沒想到機會這麼快就來了。

陳景行遞給了他幾頁紙:“這就是你接下來要負責的電影專案,一部科幻電影,沒有成型的劇本,只有故事架構。”

田鑫業接過紙張認真看了起來。

陳景行交給他的電影專案跟《訊號》是同類題材的電影,在陳景行前世位面的名字是《海市蜃樓》,原版是一部西班牙電影。

只是跟《訊號》無論是電影版還是電視劇版中跨越時空聯絡的工具是無線對講機不同,《海市蜃樓》中的工具是電視機。

故事大概是一個有四歲女兒的女主搬進新家,透過一個廢棄在櫃子中的舊電視機與二十年前的一個小男孩發生了跨時空的聯絡,而這個男孩本來會因為目睹一起謀殺案而死,殺人兇手因此暴露被捕,女主在買這套房子的時候就知道了這件兇案的前因後果,同時她的好友也是這個小男孩的兒時玩伴,也跟她講過這件事。

女主在震驚慌亂中寧可信其有,警告電視機中二十年前的小男孩不要出門,改變了小男孩死亡的命運,但也同時更改了時間線,發生了蝴蝶效應,第二天醒來她在醫院的休息室內醒來,發現人生被徹底改變,不僅沒有與原時間線的丈夫結婚,她四歲的女兒自然也沒有出生,而且可能是沒有孩子的原因,她有時間和精力繼續深造並成為了一名外科醫生。

但最大的問題是她的大腦中並沒有出現現在時間線的記憶——這是與《訊號》電影電視劇版的不同。

她根本不知道自己現在住哪裡,有沒有家庭,生活如何,醫院領導以為她是忙碌太過,得了某種精神疾病,因此暫停了她的執業讓她先回家休息,她找到原世界線中自己女兒上的幼兒園,被告知沒有她的孩子,找到原世界線的丈夫,發現她的丈夫已經結婚,與她只是醫患之間的關係。

同時原世界線中被逮捕的殺人兇手卻一直在逍遙法外。

女主無法接受這樣的現實打擊,事實上任誰一覺醒來發現丈夫是陌生人,自己的孩子消失於世界中,甚至根本就不存在都會承受不住這樣的現實——尤其是自己的孩子一夜之間從世間消失,身為母親瀕臨崩潰的她找到了警局,接案的警官卻並沒有把她的“天方夜譚”當成囈語,而是開始幫她找自己的孩子和自己本世界線的生活。

在警官的協助下,她發現了原世界線的丈夫雖然已跟別的女人結婚生子,但卻屢屢在一家高階酒店與其他女性私會,而且從熟悉的有酒店logo的香菸盒她意識到了,在原來的世界線她的丈夫也在出軌,只不過當時被欺騙的妻子是自己。

女主與警官分開,闖進高階酒店,上演了“跨時間線”捉姦,她的“前世丈夫”雖然在這個時間線跟女主沒有關係,但也害怕被女主散播出去,影響他的家庭和事業,因此在女主的威脅下查到了女主在本時間線的住址——她的“前世丈夫”無論在前世還是今生都是銀行高管,可以查到房貸資訊。

女主回到本時間線的家後發現了她和協助她找回自己身份的警官的甜蜜合照。

原來幫助她的警官就是她現在的丈夫,也同樣是她救下的二十年前的那個小男孩,電視機中那個自稱自己來自二十年後的警告他不要出門救下他的女人深深的印在了他的腦海中,他按照女人提供的說法報警指認殺人兇手,但無人相信,所有人都認為這都是一個孩子的臆想,但他並沒有放棄尋找。

十七年後,他在地鐵中見到了那個曾經在電視機中救了他的女人,並與其相戀結婚,直到三年後,與十七年前那次一模一樣的極光出現,自己的妻子突然來警局報案並露出一副不認識自己的樣子,說她找不到自己的女兒,丈夫也不認識她,他知道因為他改變了女主的人生導致的最害怕的結果出現了。

他努力想讓妻子回覆本時間線的記憶,讓她逐步認清自己現在的生活,而女主也在他絕望的親吻中找回了這個被改變後的時間線的記憶。

但兩條時間線的衝突讓女主極為痛苦,而且她仍舊忘不了自己的女兒,她始終無法接受自己女兒在這個時間線中根本不存在的事實,因此跳樓自殺。

悲痛的警官在新聞上預告持續三天的極光的最後時刻找到了那臺電視機,並與二十年前的自己聯絡上了。

幼時的他在極光出現的第一天已經與女主聯絡上並被告知不要出門,兩天後電視機再次出現異樣,這次跟他聯絡上的卻是二十年後自己,二十年後的自己警告他不要找兩天前救了自己的女人,不要打擾她的生活。

就這樣,時間線再一次回到了原定的軌道,區別只是小男孩在女主的提醒下沒有出門目睹殺人過程,也沒有因此死亡,殺人兇手逍遙法外,小男孩在未來自己的警告下也沒有堅持尋找救了自己的女人。

已經自殺的女主帶著兩條時間線的記憶在第三條時間線醒來,旁邊躺著的是她原來的出軌無數次的丈夫,但她已經認清了其真面目,最讓她高興的是她的女兒回來了。

她跟丈夫提出了離婚,帶著女兒獨自生活,並且按照第一條時間線中有關殺人兇手被捕的線索找到了其二十年前殺人分屍的埋藏地點,報了警,前來處理這起陳年舊案的正是經過了二十年成為刑警的那個小男孩。

警官認出了報案人正是二十年前在神秘出現在電視機中讓他不要出門的女人,也是未來的自己在電視機中警告讓他不要尋找打擾其生活的女人,雖然這些年他也暗中找過她,但仍舊剋制住了自己與其相認的衝動,沒有打攪她的正常生活。

女主也如願實現了孩子愛人全都要的圓滿結局。

簡而言之,這就是一個透過可以穿越時空的電視機救人結果救成自己未來丈夫的故事。

雖然有三條時間線,但結構並不複雜,也沒有玩什麼敘事花樣,所以觀影門檻不高,算是此類科幻電影的上乘之作,雖然有科幻和懸疑的元素,但其本質是一部愛情電影,差不多跟《命運石之門》和《你的名字》是一個型別。

陳景行這次並沒有直接給出完整的劇本,事實上他拿出的這些電影都是要漢化處理的,劇本的完善也是需要時間的,沒有說直接拿來就能用的。

只是他不想再直接提供成品了,劇本的完善也是重要的創作過程,還是要發揮電影人才的主觀能動性,以後他再次從“哆啦A夢的口袋裡”掏出來的就是創意或者只是簡單的故事架構了。

他給田鑫業的也只是漢化版故事的大概主線,同時承諾他可以從夢工廠簽約的編劇中挑選組成《海市蜃樓》的編劇組——當然漢化版後就不應該再叫《海市蜃樓》了,原版中是持續72小時的風暴陰雨天造成了時空擾動,而在這一版中陳景行改成了極光,沒錯,就是《訊號》電影的極光。

相當於將其納入到《訊號》宇宙的一部分了,所以這部電影也許可以看作是《訊號Ⅱ》或者《訊號:海市蜃樓》,其核心設定都是在神秘的極光出現後,使得無線對講機,或者是電視機又或者是其他的什麼東西能跨越時空將過去與現在連上,從而製造出蝴蝶效應改變時間線的故事。

反正《訊號:海市蜃樓》的製作成本並不多,不會比《訊號》電影高——如果沒有請什麼大牌明星的話,很適合給田鑫業這種沒拍過電影的導演練手用,像是《彗星》這種具有商業屬性的小成本科幻電影並不多,有很多小成本科幻片並不具備足夠的商業元素,反而會比較艱澀難懂,服務於一小撮影迷,免費觀看或許還有市場,但是並不具備讓觀眾買票進電影院看的能力。

比如陳景行前世的《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成本比《彗星》還要低廉,有一些喜歡他的影迷製造謠言說其拿到了數億美金的票房——這當然是非常荒謬的謊言,事實上這部電影根本沒有大規模上映,或者說根本就不是合格的院線電影。

進電影院是要花錢的,觀眾掏了真金白銀進電影院並不是為了看哲學名著,一定要有足夠的商業化元素,無論是恐怖、驚悚、懸疑還是愛情、動作、帥哥美女或視覺奇觀,哪怕是催淚搞笑都行,至少要具備兩三種元素才能算是院線電影。

陳景行拍的第一部電影《彗星》選擇網絡發行其實是最優解,一旦上院線,也是很難取得票房的。

大多數低成本科幻電影也就是網路播放,而且還得是免費播放才會有前途,綜合考慮,《海市蜃樓》算是兼顧商業市場和製作成本的優質專案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