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王軒的嘴,騙人的鬼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原來你是這樣的王軒。”

在王軒三次發表了同一版本的獲獎感言之後,網上被這句話刷屏。

這自然只是調侃。

事實上,王軒的舉動不但沒有讓其人氣減少,反而人氣更高了。因為這樣的王軒更接地氣啊。

以前的王軒才華橫溢,高冷,但神龍見首不見尾,感覺不好接近,就好像天神,虛無縹緲,只可遠觀不可褻瀆。可王軒在音樂盛典上的表現,無疑讓其從天神變回了常人。

原來王軒也跟他們一樣懶啊。甚至王軒比他們還懶呢。最起碼他們在音樂盛典這樣的場合,如果獲獎,肯定會精心構思一段獲獎感言。。

王軒倒好,直接用一份相同的作品感言領了三次獎。這是得多懶才能幹出來的事情啊?

魯玉和張躍都有些錯愕。王軒不理會二人的錯愕,領完獎,發表完感言,鞠躬,下臺,流程非常嫻熟。畢竟第三次上臺領獎了嘛。

看到王軒下臺,魯玉和張躍倒也沒有叫住王軒。

叫個屁啊!

“你走你走,不要在這裡礙眼”,這才是魯玉和張躍最想對王軒說的話,就連現場的很多音樂人都不想看到王軒。

這可是年度最佳作詞作曲獎啊,作曲界的最高榮譽,多少音樂人終其一生都在追求這兩個榮譽呢,結果這貨隨隨便便就獲得了,偏偏完全不當回事,嘴上說獲獎有多麼多麼激動,感言內容卻全是敷衍。

這叫現在的音樂人情何以堪啊?

然而魯玉、張躍以及現場很多音樂人不想看到王軒的希望註定要落空了,因為接下來音樂盛典要頒發的是年度最佳編曲獎。

而比編曲,誰是《東風破》的對手啊?

《東風破》為何被譽為劃時代的歌曲?便是因為編曲逆天啊。其編曲首次將華國古典樂器二胡和琵琶完美融入西方流行樂器中,開創了華國風的先河。

所以作為《東風破》的唯一編曲人, 王軒又獲獎了。

“好麻煩啊,每次都是屁股都沒坐熱就得上臺了, 這作詞作曲編曲獎就不能合併成一個嗎?”王軒起身的時候對助理翁勇吐槽了一句。

“.....”翁勇聞言無言以對。

王軒旁邊還坐在不少音樂人, 其中就有頂級作曲人香菜、藍光和安格。作為排名在前十之外的頂級作曲人, 三人入行多年,香菜就只拿到過一次年度最佳作曲獎。藍光則只拿到過一次最佳作詞獎, 安格則只拿到過一次最佳編曲獎。

所以他們做夢都想收集另外兩座獎項啊。

看到王軒出道一年就集齊了年度最佳作詞、年度最佳作曲、年度最佳編曲獎,三人羨慕得直流口水,結果王軒居然嫌棄?

特麼的, 你知不知道你拿到的是什麼獎啊?那可是作曲界的三大至高榮譽獎啊!多少作曲人終其一生的追求。你不想要可以給我們啊!

而且怎麼合併成一個啊?作詞、作曲、編曲就不是同一個概念好嗎?

其實,常人眼中的頂級作曲人其實是一個籠統的稱號。真劃分起來,頂級作曲人應該分為頂級作詞人、頂級作曲人、頂級編曲人才對。

有些作曲人作詞非常牛逼,但作曲編曲都一般, 這類頂級作曲人就是頂級作詞人,業界又管他們叫做“詞爹”。比如另一個時空,方文山、林夕就屬於“詞爹”。

而有些作曲人作曲非常牛逼,作詞和編曲都一般,這類作曲人才是狹義上頂級作曲人, 業界又管他們叫做“曲爹”。比如另一個時空的顧家輝、盧冠廷就屬於“曲爹”

而有作曲人作詞作曲都一般,但根據別人作好的曲子編曲非常牛逼, 這類頂級作曲人叫做頂級編曲師,業界同樣用“曲爹”稱呼他們。比如另一個時空的洪敬堯、鍾興民、張亞東就屬於頂級作曲師。

業界的頂級作曲人,其實大多跛腳。作曲、作詞、編曲都非常厲害的頂級作曲人是很少的,所以你往往能夠看到一首歌曲的作曲人、作詞人、編曲人各不相同。

當然, 作曲、作詞、編曲都非常厲害的頂級作曲人還是有的, 比如另一個時空的黃霑、李宗盛、周董, 就屬於全能型頂級作曲人。

但這類作曲人真的很少。

所以音樂盛典才會分別設立年度最佳作曲獎,年度最佳作詞獎、年度最佳編曲獎,目的就是獎勵在這三個方面本年度表現最佳的作曲人。

所以聽到王軒的話語, 三人直翻白眼, 誰知這時王軒還說了一句挑戰幾人神經的話:“啊勇啊,要不然你替我上去領獎唄,我上臺三次了,實在懶得動了。”

就是這句話, 讓香菜等人恨不得矇住王軒的頭, 打王軒一頓。

太欠揍了!瞧瞧!這說的是人話嗎?

看著旁邊的人看過來的詫異目光,翁勇好想裝作不認識王軒啊。

代領是不可能代領的,翁勇趕緊將王軒推了上去, 他決定了,下次王軒如果參加這種頒獎典禮,如果被提名,他絕對要親自為王軒設計一份獲獎感言。

不然真是太丟人了。誰能想到他心中哪個無所不能的王軒,居然會在獲獎感言上掉鏈子啊?

果然,不出翁勇所料,也不出主持人、現場觀眾、音樂人、電視機前的所有觀眾所料,王軒在接過年度最佳編曲獎盃之後,發表獲獎感言時,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原來的味道。

“感謝CCTV,感謝音樂風雲榜,感謝生我養我的父母,感謝支援我的觀眾朋友,是你們讓我收穫了我人生中的第四座音樂獎盃。

真的,非常感謝大家的支援,獲得年度最佳編曲獎對我來說很不容易。為了《東風破》的編曲,我花了很長很長時間,精雕細琢了好久,腦袋瓜都差點想禿了,才完成了《東風破》的編曲工作....”

“等等,王軒老師,不好意思,原諒我打斷一下,因為我現在有個問題非常想問你。”魯玉將王軒打斷。

“你說。”

“你為《東風破》編曲到底花了多長時間?”

“很長很長。”

“很長很長具體是多長?一直聽你說創作《東風破》的過程有多麼不易,不是精雕細琢了好久,就是腦袋瓜差點禿了,我現在真的非常好奇,相信現場的嘉賓觀眾朋友肯定也非常好奇,對不對?”魯玉向現場觀眾問道。

“對!”

“能不能不說?現場那麼多厲害的前輩,我怕大家打擊。”王軒道。

“不會的,大家只是好奇,肯定不會打擊你。”

“那好吧,既然大家好奇,我就說一下,《東風破》的編曲挺不易的,花了我兩個多小時吧。”王軒說。

“.....”

魯玉和張躍聞言無語。

現場的所有音樂人,作曲人無語。

現場觀眾無語。

電視機前所有觀眾無語。

“我尼瑪!所以你管2個多小時稱為很長很長時間?”

“說的那麼不易,不是精雕細磨了很久,就是腦袋瓜都想禿了呢,結果就這?”

“我呸!”

“故意的!這傢伙絕對是故意的!”

“我承認我被他裝到了,尼瑪,那可是劃時代的編曲啊,居然只用了兩個多小時。”

“還說怕大家打擊,我看他是怕大家受打擊才對吧?”

“新千年以來最高級的凡爾賽,你學會了嗎?”

“學廢了學廢了!只能說有才華真的可以為所欲為。”

.....

李濤看了身邊人的反應以及網上的評論撇了撇嘴,心說都不想打擊你們。

軒哥兒說用了兩個多小時你們就真以為用了兩個多小時啊?特麼的,這兩個多小時已經包括編曲錄製,合成成品了好吧?若只是在曲譜上編曲,只用了十分鐘不到才對。

確切地說,《東風破》這首歌的主旋律和編曲部分,王軒是一起完成的,加起來用了十分鐘不到。

但現場的作曲人都打擊到了。

就連古嘉輝和黃湛都感覺有點受打擊。《東風破》這首劃時代的歌曲,他們自然研究過的,越是研究,越對王軒的奇思妙想震撼,佩服。

因為哪怕將《東風破》研究了個透徹,他們現在還是作不出能夠與《東風破》媲美的歌曲啊,頂多就是三分之二的水準。

原本以為《東風破》的編曲應該花費王軒很長時間才對,結果人家說只用了兩個多小時。再對比他們照著《東風破》的思路去模仿,都只模仿了個大概,能不受打擊嗎?

也別說現場的音樂人了,就連主持人魯玉和張躍都感覺自己受到了暴擊傷害。

“所以王軒老師,你管2個多小時叫很長很長時間?”魯玉忍不住問道。

“對啊,兩個多小時啊,難道不長?沒看到我連腦袋瓜都差點想禿了嗎?”王軒說。

“可得了吧,我只看到你滿頭黑髮濃密得很,沒有半點禿頭的跡象。”張躍忍不住吐槽。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那是因為我年輕,扛禿!”

張躍聞言無言以對,現場的音樂人無言以對,在場以及電視機前的而所有觀眾無言以對。因為王軒確實挺年輕啊,年輕得有點過分了。

“王軒,我好奇地再問你一個問題,《東風破》的作曲你用了多久?”魯玉又問。

“想聽真話還是假話?”王軒問。

“啊?這還分真話假話嗎?”魯玉詫異。

“因為我覺得真話你們肯定不想知道。”王軒說。

“不會的,問你問題,肯定想聽真話啊。大家說對不對?”魯玉又向現場問道。

“對!”

“那叫真話吧,我想想,《東風破》的創作應該用了10分鐘左右吧,具體多久沒算過。”王軒說。

“多久?”魯玉愣住了,以為自己耳朵出現了幻聽。

現場很多人也愣住了,同樣以為自己出現了幻聽,因為他們貌似聽到王軒說《東風破》的創作只用了10分鐘左右。

“10分鐘左右吧!”王軒又重複了一遍。

這回魯玉聽清楚了。

現場的音樂人也聽清楚了。

現場觀眾和電視機前的所有觀眾也聽清楚了。

久久無言。

然後現場一片譁然,網上彈幕瘋狂。

“我尼瑪!10分鐘啊,《東風破》這首劃時代的歌曲,王軒創作時居然只用了10分鐘,這還是人嗎?特麼的,我直接傻了。”

“真狠啊!有才華真的可以為所欲為!”

“怪不得王軒說大家肯定不想知道答案了,因為這答案會將大家打擊得體無完膚啊!”

“與王軒相比,突然感覺樂壇那些頂級作曲人都是渣渣啊。”

......

“《東風破》的作詞呢?又用了多久?”魯玉又好奇問了一句。

現場很多音樂人很想堵住魯玉的嘴。心說大姐你別問了,你問個問題簡單,王軒回答問題也簡單,但我們受不了這個打擊啊。

“也是10分鐘左右吧,哦,《東風破》的作詞、作曲編曲其實是一起完成的。”

果然,王軒的答案又讓現場的絕大多數音樂人自閉了。

還是雙重打擊啊!

“不對啊,你剛剛不是說編曲用了兩個多小時嗎?”魯玉疑惑。

“因為需要錄製以及後期合成啊。”

“也就是說,《東風破》的編曲其實你也只用了10分鐘不到,只是後期錄製和製作加起來用了兩個多小時對吧?”魯玉追問。

“可以這麼理解。”

“得,這回是三重打擊了!”現場的很多音樂人心說。

而網上彈幕紛飛,熱鬧非凡。

“6666!我現在說王軒YYDS應該沒人反駁了吧?”

“反駁個屁啊!那可是《東風破》啊,一首劃時代的歌曲,王軒作詞作曲編曲加起來居然只用了十分鐘不到,這是人能幹出來的事嗎?”

“這貨懶歸懶,一份獲獎感言用了四次,可這才華簡直要溢位天際啊。”

“凡爾賽也很厲害啊!”

“王軒:論作曲我是專業的,論凡爾賽,我也是專業的!”

“確實被他裝到了。”

“管他呢!兄弟們,口號喊起來!”

“王軒YYDS!”

.....

“好的,感謝王軒老師的配合。”魯玉說道,相當於對王軒下了逐客令。

其實她還有個問題想問王軒,《東風破》的音樂製作,用了多久?但估計又是一個打擊人的答案,所以想想還是沒問。

反正魯玉現在絕對不信王軒製作《東風破》用了很長很長時間的鬼話了。

王軒的嘴,騙人的鬼!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