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本末倒置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江許靜靜地看著眼前滿臉雲澹風輕的陸潛,那種理所當然的表情,一股煩躁就湧上心頭,惡狠狠地瞪了陸潛一眼。

“這是激將法,對吧?”

“小子,我過的橋比你走的路還多,你還太嫩了,這種伎倆,就沒有必要在我面前耍了,我說不行就是不行。”

那麼,陸潛呢?

沒有否認。

不僅沒有,而且還認真點頭,“確實,江許老師厲害,一眼就識破了,這就是小伎倆。老師果然是見多識廣,所以,老師肯定還有解決辦法的,對吧?老師這樣的人物,怎麼可能如此輕易就說不可能呢。”

“多掉面子呢。”

嘻嘻。

說完,陸潛還展露一個笑容,朝著江許豎起兩個大拇指。

江許:……

注視著陸潛,江許居然被噎住了,一口氣堵在胸口,吐不出來也吞不下去,差點就要沒有緩過氣來。

最後,終究還是沒有能夠忍住。

“草。”

江許惡狠狠地罵了一句粗口,又又又蹬了陸潛一眼,但再也沒有理會,轉身邁開腳步,大步大步離開。

遠遠地,就可以聽到江許失去控制的聲音在迴盪。

粗口。

粗口。

還是粗口。

罵罵咧咧,根本剎不住車,江許暴跳如雷地破口大罵,整個攝影棚裡迴盪著他的聲音,眾人噤若寒蟬。

然而,陸潛呢?

笑容滿面、怡然自得。

視線,看看江許,再看看陸潛,在兩個人之間來回移動,最後雞皮疙瘩開始瘋狂尖叫,不寒而慄。

就在此時,陸潛就抬起頭來,掃視全場。

嗖嗖嗖。

所有人連忙低垂腦袋,迴避視線,唯恐一不小心眼神交匯,然後就會產生“與美杜莎對視”的慘烈後果。

人人都在竭盡全力隱藏自己的視線,匆匆邁開腳步,越發勤快、越發賣力起來,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

“陸潛最新未命名專案”,已經正式投入前期籌備,所有準備工作有條不紊地展開,但人們就已經深深感受到了其中的困難和挑戰,陸潛的腦海裡似乎有著源源不斷的奇思妙想,對每個環節都提出嚴峻挑戰。

看看江許就知道了,編舞環節,按道理應該是相對簡單的,畢竟他們不可能編排一堆高難度的舞蹈,然後將演員們肢體表達能力的笨拙暴露無遺,這樣自曝其短的事情沒有人會做,所以編舞需要相對簡單。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然而,誰都沒有想到,電影開篇的第一場集體舞蹈,就給江許提出一個巨大難題,令人懷疑人生的程度。

事實上,又何止是江許呢?

陸潛也不例外。

嘴巴上,陸潛不斷提醒江許,應該繼續挑戰繼續嘗試,但內心裡,陸潛也正在對這場戲做出重新評估——

電影開場的第一場戲,陸潛設定了一場群戲,一鏡到底,真正的一鏡到底群戲。

以一場群戲,奠定電影的基調,同時寥寥數筆勾勒出城市景象,這就是陸潛的野心。

鏡頭,從進入蘭川的高架橋開始,分別聚焦在暫時不認識彼此的男主角和女主角身上,但不是關於他們的相遇,而是他們兩個人各自準備進入蘭川,結果卻因為工作日的擁擠交通雙雙被堵在高架橋上。

難以想象的超級大塞車。

在堵車的漫長時光裡,然後,有人開始跳舞,最後演變成為所有人離開駕駛座,一起在高架橋上跳舞。

包括男主角和女主角。

簡單來說,兩位主角只是引子,真正的焦點是群像,是關於這座城市的群像。

正如陸潛所說,這場戲的計劃是兩百名演員,並且動員超過一百五十輛汽車,在蘭川進行實地拍攝。

陸潛準備申請拍攝許可證,將一座高架橋封鎖起來——拍攝“死侍”的時候就想要嘗試的事情,這次終於需要付諸行動,而且不是在慶城,就在蘭川;屆時,整個劇組可能超過四百個人,擁擠在高架橋上。

而且,一鏡到底。

想象一下,鏡頭從一個人開始,從點到點,而後擴散到一小個群體,並且在不同群體之間輾轉騰挪,每個群體都展現出不同風貌和不同特色;最後演變成為整個集體,將高架橋乃至於蘭川側寫納入其中。

經歷過“死侍”的拍攝就知道,這場戲的排程和構圖難度多麼離譜。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死侍”的一鏡到底,只是一個框架,哪怕不是嚴格的一鏡到底,也沒有關係。

但這次,陸潛準備拍攝一次嚴格的一鏡到底,沒有拼接也沒有瑕疵,整個劇組所有部門全部調動起來。

從表演到編舞,從攝影到音響,從燈光到排程,方方面面都需要完美契合,不容許瑕疵,否則可能就要推翻重來——

一鏡到底,一次拍攝可能需要三天到七天的準備,但一點失誤就需要重新開始。

難!

超出想象的困難!

難於登天的那種難!

也難怪江許爆發了。

就連江許這樣的老資格都說“不可能”、“做不到”,可想而知其中難度了。

這也引發陸潛自己的思考。

他需要如此大費周章嗎?

嚴格來說,這場戲,和故事無關,存在與否,不會影響電影的整體,和敘事、和人物等等全部都沒有關係。

也就是說,這場戲的用途,純粹就是一種“電影感”的展現,從排程到構圖再到視聽層面的全方位享受。

但是,代價是什麼呢?

彩排可能就需要一週到兩週,乃至更多;正式拍攝,至少也需要一週。

也就是說,這裡就需要花費三週甚至更多時間。

藍夏電影節的截止期限還高高懸掛在頭頂上。

哪怕撇開藍夏不說,花費如此多時間、如此多精力以及如此多成本,就為了拍攝製作這樣一場錦上添花的戲份,值得嗎?

而且,付出如此龐大的代價之後,拍攝效果如何?是否能夠達到預期?又是否能夠和電影的主體完美契合?

全部的全部,都是未知的。

在陸潛看來,他希望這場戲能夠畫龍點睛,但現在的關鍵就在於,“龍”都還沒有畫出來,就開始想著“眼睛”,這算是本末倒置嗎?

又或者,如果一定要拍攝的話,是否能夠調整檔期,先拍攝電影主體,然後將這場戲放在最後進行?

但這樣的話,一個重重的包袱就始終沉甸甸地壓在胸口,是否可能會影響電影拍攝的心態呢?

毫無疑問,這樣一場一鏡到底的戲份,是陸潛短暫導演生涯裡,最困難最挑戰最野心的一次嘗試。

陸潛按照自己的本心,完成構想、付諸行動,但真正來到實踐階段,重重困難卻讓陸潛也開始反省思考。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七七家d貓貓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