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逐鹿大時代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蒼天已老,皇天當立。神州浩土,王權霸業。”

洪鐘大呂,震動九州,雲霄穹頂,十六字憑空而現,氣海四處翻湧,霓虹霞光璀璨,更有八卦印記,隨著老者念罷三次,煙消雲散。

天地俱變或在旦夕之間,各方勢力如是一聞,猶遭晴天霹靂,皆是蠢蠢欲動,就連那些久居深山的老怪,亦是按捺不住。

一時間,九州四方凡是修煉推衍神通之人,無不使出看家本領,逆天而行,意圖窺測天機。

天道受到冒犯,蒼穹雷動,厚重的雷雲遮蔽天日,寂滅的氣息籠罩著大地,彷彿眨眼之間,九州就會被漫天的雷電淹沒,化作人間煉獄。

倏地,四面八荒降下數十道天雷。

也不知誰又這麼大的本領,竟然引得天道降下比四九雷劫還要恐怖的天雷,倖存者能有幾何,不得而知。

中州蜀山,清微真人負手而立,於山巔之上,仰望蒼天,掐指演算著天機。在他的身後,蜀山四大長老玄真、蒼古、青松、淨陽神色頗為凝重。

清微真人掐指的速度漸快,臉色也漸漸地蒼白起來,推演到了緊要關頭,天空忽然降猩紅的雷柱,奔著清微道長的頭頂轟去。四大長老臉色大變,聯手施展神通,浮塵揚起四道真訣,凝出一朵盛開的荷花。

轟的一聲巨響,荷花被天雷轟散,四位長老後退丈餘,臉色泛起一陣潮紅。

眼看著被削去六分威力的天雷將要落到清微真人的頭頂,四位長老相互對視一眼,凌空飛起,聯手施展出陰陽六合防禦陣訣,一束金光迎向天雷,相撞之際赫然呈現出一塊陰陽八卦陣圖。

陣圖中,陰陽魚瘋狂旋轉,那天雷似是受到牽引一般,灌進陣圖之中。

四九天劫尚且讓任難以招架得住,更何況這天雷的威力強過四九天劫何止一星半點。即便蜀山四大長老聯手施展的陰陽六合防禦陣訣只吸收了天雷的四成威力,但眼下維持陣圖穩定已是非常吃力,更甭談化解天雷的恐怖力量。

不多時,金色的陣圖開始顫動,猩紅的天雷力量已經蔓延出來。蜀山四大長老臉色煞白,額頭滿是汗珠,一口腥甜湧到嗓子眼,四人再難支撐,齊抬手朝著天空拍出一掌,四道雄渾的真力將陣圖送上雲霄。

轟的一聲巨響,雲層炸裂,氣流奔湧,颶風呼嚎。偌大的蜀山劇烈顫抖,山體出現裂紋,巨石滾落,毀了不少年代久遠的建築。

“咔嚓咔嚓……”山巔金光一閃,護法大陣被迫,三清道祖神像出現裂紋。

蜀山四大長老大驚失色,想要阻止,無奈三清道祖神像依然坍塌,悲愴之下,跪在只還有半截身子的神像前,老淚縱橫。

清微真人手忽然停了下來,雙眸暗淡,悽愴道:“難道蜀山數千年基業真要毀於我手?”

說著,嘔出一口鮮血。“掌門師兄!”四大長老連忙起身走了過來,玄真長老問:“掌門師兄,這世道真要大亂了不成?”

“天命如此,世道劇變,風起雲湧,我蜀山恐怕從此要沒落下去了。”清微真人似是蒼老了十歲,語氣透著無奈。

青松長老說:“我蜀山師承三清道祖,乃是玄門正統,師門若是有難,歷代祖師豈能坐視不理。掌門師兄,祖師可有指示?”

清微真人搖頭苦笑道:“唉,諸位師弟,我以大夢春秋之術嘗試與上大天聽,奈何幾位祖師不曾入夢。劫數已定,人力難為啊!”

蒼古長老素來是個暴脾氣,一聽蜀山有難,當即怒火中燒,“哼!管他天命為何,既是劫數,便有化解之法。只要找到那應劫之人,一劍斬殺,這劫數自然化解。”

“蒼古師弟,那應劫之人天機已被遮蔽,人海茫茫,哪裡去尋。”清微真人無奈搖頭,長嘆一聲,又說道:“想當年祖師入夢傳信說蜀山有難,我原以為用九龍奪嫡大紫薇星術奪取九州道門氣運壯大鎮壓蜀山氣運,便可在這場浩劫中獨善其身。哪曾想,自攫取了天道宗的龍脈那一刻起,我蜀山便再無置身事外的可能。”

一直沉默不言的淨陽長老忽然說:“掌門師兄,要消災解難其實不難。應劫者,天命之人,身具奇能,出現時或有異象。”

“淨陽師弟說得不錯,只要我們詳查九州各地,但凡有符合應劫者條件的之人,直接打殺。我就不信,那應劫者還有三頭六臂不成。”

“蒼古師弟,你這喊打喊殺,哪有半點修道之人的樣子。”

蒼古長老是個火爆脾氣,殺心破重,清微真人一直拿這個師弟沒有辦法。

“師門有難,還管他什麼勞什子的清修。依我看,寧可錯殺一千,也不能放過一個。”蒼古長老不以為意,忽地想起門下弟子半年前的奏報,一拍大腿道:“聽聞天道宗有個叫葉無量的小子,曾經還打著蜀山旗號招搖,縹緲峰論劍大出風頭,對抗雲州道盟,弄得滿城風雨。短短一年時間,他讓苟延殘喘的天道宗起死回生,統一雲州北部道門勢力。我看這小子,肯定就是應劫之人。”

青松、玄真和淨陽三位長老點頭稱是。天道祖師道統絲毫不弱於蜀山,追根溯源,說兩派一脈相承也不為過。一個小輩弟子,短短一兩年時間,就成長到與雲州道盟抗衡的地步,讓人不得不往應劫者的方面去想。

“此事還需謹慎明察,畢竟當年奪取天道宗的龍脈是我蜀山理虧,如果那小輩不是應劫之人,或能為我蜀山所用。”

四位長老沉吟片刻,不約而同地點頭。清微真人抬頭看了看陰沉的天,獨孤博不日便將在永州稱王,各州蠢蠢欲動,意圖效仿者必不在少數。“當年魔門東進計劃失敗,經過百餘年韜光養晦,來勢必定洶洶。諸位師弟,九州已失其一,其餘八州斷然不能再丟。大敵當前,各州應勠力同心,切不可再生亂子。玄真、青松、淨陽,你等速去聯絡各州道盟主事,讓他們以蒼生為念,便宜行事。”

“掌門師兄心懷高遠,只怕各州道盟損公肥私,不能體會掌門師兄一片苦心。”玄真長老面露憂色,永州就是血淋淋的例子。永州局勢複雜,數百年來永州道盟主事人換了一批又一批,對蜀山陽奉陰違,耍盡心計以權謀私,長此以往,臨近各州道盟誰願意做冤大頭,不計得失地相助永州。這也導致魔門勢力壯大,永州道盟孤立無援,行事顛倒,最終引火燒身,淪落至獨孤博的走狗。

“玄真師兄所慮不無道理。這些年各州道盟橫行無忌,行事愈發放肆,弄得天妒人怨,下轄管理的宗派道門實力又發展迅速,早已有了取而代之的心思。旁的不說,就說雲州道盟,如果不是太虛觀自命不凡,野心勃勃,雲州如何能走到今日分崩離析的地步。現如今獨孤博統一永州,開了千百年以來宗派統領一州的先河,再讓各州道盟唯蜀山之命是從,怕不是件易事。再有,幽州道盟一向式微,州內大小事幾乎都有幽都王說了算,保八州不丟,我看吶,難!”

淨陽捋著鬍鬚,神色有些無奈。幽都王與獨孤博實乃一丘之貉,因忌憚以九州道盟勢力,才未對幽州道盟動手,但自封為王,其野心不言而喻。如今獨孤博給幽都王送了一份大禮,就像一塊巨石砸進了幽州這方平靜的江湖之中,將幽州道盟勢力或吞併,或趕出幽州是遲早之事。

蒼古長老不屑道:“哼!我看他們就是太平日子過久了,忘記了我蜀山與各州道盟當年是如何拯救這天下蒼生的。淨陽師弟,蘇聖那邊你不必理會,師兄我親自跑一趟。他若敢說半個不字,看我不滅了他。”

青松笑道:“蒼古師弟,那蘇聖修為近乎與掌門師兄比肩,你要是有本事殺得了他,幽州道盟何至於在他蘇聖面前忍氣吞聲?”

“師弟,你……”蒼古長老一時語塞。

“行了。蘇聖要的無非區區一州而已,如若他關鍵時刻能助我們一臂之力,便是將幽州送給他又有何妨。太虛觀仗著師承西昆侖自以為是,雲州的事就讓他們自己折騰去吧。如果不能為我們所用……”

清微真人頓了頓,捋著鬍鬚思忖,太虛觀弟子由於修煉太虛經的緣故,亦正亦邪。“太虛觀心意二脈之爭由來已久,必要時候給他們送份大禮。涼宣洛靖四州不足為慮,倒是平州,你們莫要忘了鬼隱的謫仙人李醉,這麼多年一直隱居在大雪坪,他是何態度該去探一探。”

“是。”

※※※※

平州好似熔爐,煉得天地間白銀萬萬,蒼茫素雪,人跡罕至。

向北一馬平川,直至極北之地方有萬丈大雪坪向西綿延千里,直至涼州崑崙山。

放眼望去,當有“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之意象。

大雪坪之巔,有一儒俠劍客素衣如雪,側躺於青松石上,高舉酒葫蘆,張口飲著烈酒。

寒冷的勁風吹得鬢髮飄飄,怪異的是那落下的酒水卻不受半點影響,懸若銀線穩穩落於素衣俠客的口中。

“飛雪切玉劍,落日明珠袍。烈酒侍豪俠,逍遙不君王。”素衣俠客快哉直呼“好酒”兩聲,坐起身來,酒葫蘆穩穩落於石上。繼而高喝一聲“劍來”,只聽錚的一聲脆響,一道寒光破雪而出,射於近前,定睛瞧去,竟是一柄平平無奇的鐵劍。

素衣俠客握住劍柄,迎著凜冽的寒風勁雪舞劍高喝,風姿綽約宛若游龍,何其飄逸出塵。光影橫斜,劍花紛飛,雖無氣勁,然風雪不得近身三尺。漸漸地,莫過二十三招後,劍勢陡然轉疾,大雪坪上只見殘影來去。倏地,劍勢似是緩了下來,天上地下,出現數十素衣俠客舞劍的身姿。

“錚錚劍骨傲風雪,冽冽美酒迎故人。”忽見一道身影走向大石便,拿起酒葫蘆仰天便飲,與此同時天上地下素衣俠客舞劍的身姿卻是愈發多了起來,當真教人不禁拍掌稱奇。

打了一個酒嗝,素衣俠客清道一聲“破”,便見天上地下無數身影合為一處,寒劍旦指蒼穹,周遭風雪澎湃洶湧,化為一條銀雪蒼龍直奔天際而去,龍嘯之聲震得整個大雪坪雪潮隆隆之下,轉眼露出了翠綠蔥蔥之色。

“隱兒,還不出來。”

青松冠頂赫然出現一道身影,原是位十八九歲的少年。

少年劍眉星目,器宇不凡,腰間別著一把三尺青鋒。少年飛下大雪坪,身姿與那素衣俠客一般無二,飄逸優美。

“徒兒拜見師傅。”

素衣俠客微微一打量少年,臉上露出滿意之色,“不錯,這十年你勤修苦練,劍道終有小成。鬼隱宗日後交於你手,為師也可放心。”

少年聞言之初還有些驚喜,十年磨一劍,能得師傅的認同甚為不易,可聽說師傅要將掌門之位傳授於他,不由神情一緊。師傅修為卓絕於世,而且身體素來康健,說此話到底是何意?少年問:“師傅,您要離開大雪坪?”

素衣俠客倚著青松,飲了口酒,問:

“隱兒,你隨為師練劍多少年月了?”

“徒兒三歲跟師傅學劍,至今已有十六載。”

“十六載?沒想到靖州一行距今已經過去十八年了。”酒葫蘆遞到嘴邊,又頓住了。素衣俠客有些感概,盯著少年看了片刻,從袖中掏出一塊滄海祥雲紋玉佩遞給了少年。

少年木然接過玉佩,見這玉佩北面有“李”一字,瞳孔猛地一收,他抬頭看著素衣俠客,滿臉的詢問之色。

“不錯。此玉佩與你的身世相關。十八年前,為師遊歷靖州,路過靖江水畔時聽一嬰孩啼哭。找到你時,襁褓裡還有這塊玉佩。也許這便是你我師徒註定的緣分。為師在靖江水畔等了三日,不見你的親人來尋你,才將你帶回大雪坪傳授劍道,等你長大成人,自己去尋找身世下落。”

“師傅,我……”李隱看了看手中的玉佩,欲言又止。

李隱打記事起急跟在師傅身邊,有時候一個人在大雪坪深處練劍練得累了,偶爾會想想記憶一片空白的父母,也困惑過父母既不願養,為何要生。不過同門手足皆是些無父無母的“野孩子”,師傅又將他們視為己出,因此這麼多年來心裡也不覺得彆扭。

然而當真相突然擺在面前時,李隱反倒不知所措。被父母遺棄,他不知該恨,還是原諒。他們若疼愛我,當初又何必將我拋棄,現在去找他們真的好嚒?

“一個劍客,當是快意恩仇。瞻前顧後,猶豫不決,焉能稱為劍客。隱兒,你既能來這世間走一遭,對你爹孃當心懷感恩,縱然他們有萬分不對,也不該心懷芥蒂。何況當年之事,真相未明,你身為人子,豈有不查明之理。何況眼下亂世之秋,邪魔作祟,身為一個劍客,更該下山闖蕩,除魔衛道。”

“多謝師傅教誨,徒兒謹遵師命。”

“天道有常,不必強求,一切隨緣。你下山去吧。”

李隱攥緊了玉佩,對著師傅拜了三拜,化作一陣清風消失在大雪坪的漫天風雪之中。

瀟灑不羈的素衣俠客,不,準確說是鬼隱宗宗主——一個在莽莽大雪坪之上與詩酒為伴的隱士,一個讓蜀山掌門清微真人都要忌憚三分劍客,李醉的臉上流露出了複雜的神色。

是不捨,是牽掛,更是擔憂。

李醉偏頭看著南方,天空層雲激盪,隱約有道人影,於是飲下一口酒,感慨道:“連我這大雪坪都如此喧囂,九州還有寧靜之地嚒?”

※※※※

洛州的玲瓏山的石棧道上,公冶班戟父子拾級而上。

公冶元明很是意外,魔門雄踞永州,如今各州道門正積極應對接下來的大亂時局,而公冶班戟非但不急,竟還有閒心帶他來無色崖觀景。

拾級四萬階,直登望心亭,公冶元明已經氣喘吁吁。如若不是因修行打下的根基,換作一般人早就累死在半山腰。

公冶班戟瞧著大口喘氣的公冶元明,笑了笑,說道:“元明,你可明白為父的良苦用心?”

公冶班戟沉思片刻,回道:“爹爹是要告訴孩兒,道無常形,人生處處皆是修行。”

“修行一途,天資固然重要,但若持才傲物,不知腳踏實地,終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你放眼看這九州大地,滾滾紅塵萬萬年,多少才華出眾之輩湮沒在歷史長河之中。真正能夠登臨絕頂,得道成仙者又有幾何?修道如此,治世亦不外如是。治一州尚難,何況乎九州。”

公冶班戟轉身盯著自己的兒子,動盪亂世,覆巢之下無完卵,他實不願公冶元明意志繼續消沉下去,更不願老祖宗留下的祖業後繼無人。他道:“元明,為父知你素有治世之心,然九州動.亂,你當何所為之?”

“爹爹,孩兒……”公冶元明欲言又止,他有治世之心不假,可除了這玲瓏山,洛州還有他的立錐之地嚒?洛州凋敝,亂世中必是諸州相爭之地,而他再無可能回到洛州道盟,又如何能發號施令,發動一州力量抵禦外敵呢。更何況連魏如萱這段感情都處置不了,蒙受奇恥大辱,淪為笑柄,又有什麼資格談治世救民呢。

公冶班戟是過來人,並沒有接著問下去。有些事他能做,但有些事還得公冶元明自己處置。

山風依舊,朝露潤澤,望心亭卻是分外安靜。公冶元明望著亭前的心石怔怔出神,恍惚間想起十年前洛州城中偶遇的那位大和尚,“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當初公冶元明聽到這四句偈言不覺得有什麼,但見那佛口面善的大和尚擋在身前,只道是為化齋的遊僧,於是贈了幾錠銀錢,便揚長離去。而今四局偈言浮現,頓覺得痴了。

公冶元明忽然回過味來,那大和尚哪是為化齋而擋他去路,所曰佛經意有所指,實為度他脫離苦海而來。“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心中反覆念著四句偈言,對於魏如萱的求而不得漸漸釋然,不甘、怨恨、憤怒種種情緒就如塵埃一般被掃去,鏡臺明亮。

“元明這是……”倚亭望遠的公冶班戟忽覺得有股綿長祥和的力量落地生花,轉身一瞧,先是一愣後松了一口氣,捋著鬍鬚,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公冶元明從未像現在這般輕鬆舒坦,覺著過去二十年整日兒女情長頗為虛度。心結一解,神魂也自然鬆弛開來,周身竅穴大開,壓抑依舊的真氣洶湧澎湃地在奇經八脈之中奔襲,原本在修行上許多捉摸不透的地方都豁然開朗。

不知不覺,公冶元明的境界突飛猛進,半步進入合體之境。

“爹爹,孩兒想明白了。愛恨嗔痴,俱為虛幻,百生百世,彈指即過。當下亂世,身為修道之人,應以天下蒼生為念,濟世救民。”公冶元明目光堅定,浩然正氣充盈,“非常之時,須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平定天下。孩兒自負才幹,唯魄力手段不足,孩兒願下山尋一明主輔佐,為蒼生,也為我玲瓏堂子弟尋一條出路。”

公冶班戟連叫三聲“好”字,眼眶微微有些泛紅。“元明吾兒,你能有此開悟,為父甚慰。”說著,公冶班戟將一封信箋遞給了公冶元明,“玉虛山不日要召開聚義大會,吾兒,你覺得當去不當去?”

公冶元明看完信箋內容後說:“玉虛山借聚義之名,不過是想收攏人心罷了。魏世伯雖有心效仿獨孤博自立為王,但過於老成持重,於各州勢力間周旋尚能勉強應對,若要逐鹿九州,問鼎天下,他不行。”

公冶班戟好奇地問:“哦?魏湛不行,那誰有資格與群雄爭鋒?”

公冶元明沉默片刻,開口道:“天道宗,葉無量。”

“葉無量?”公冶班戟訝異,心中甚慰。公冶元明不因私仇而影響判斷,足見是真的放下洛水一事。“年輕一輩中,葉無量的確是佼佼者。只不過那小子亦正亦邪,教人難以捉摸。”

“能提出‘天下為公’‘為人民服務’此等高論,芸芸眾生中莫過他葉無量一人而已,其韜略遠見可見不俗。爹爹,像他這樣的人是正還是邪呢?”中華修道院發起的思潮運動已經進入洛州,公冶元明雖然意志消沉,但近些日子也並未閒著,晝伏夜出,喬裝打扮嵌入到中華修道院思潮運動學子在洛州的落腳點,聽他們講述濟世救民的新論,目睹著那些躊躇滿志的學子在臺上昂揚激動批判著當下諸州的問題,針砭時弊,號召群眾能夠團結在一起,為蒼生謀福祉,建立新的天下。

起初,公冶元明對這些學子的高談闊論有些不屑,甚至認為建立統一的武裝力量,打破道門割據的局面是非常極端的思想,然而看著臺下那些人,不論是尋常百姓,還是道門修士,無論是上了年紀的,還是弱冠之年的,他們心裡好像燃起了一團火,眼睛裡都透著亮,這是非常稀奇的事,至少公冶元明在洛州道盟治世的這些年裡,也鮮有見到。

因此,公冶元明不得不耐著性子,深入瞭解到底是一股什麼樣的力量,能夠讓那群人腰桿挺得都比以前直了。即便他們現在依然活在社會的最底層,經受著各種各樣的磨難,但臉上竟會洋溢起笑容。

一個文明的先進與否,重點是人性,那些在社會中最渺小、最容易被忽視的群眾是否得到真正的關懷。縱然中華天道院宣揚的論調,公冶元明不能完全苟同,但對一手建立中華天道院的葉無量也高看了幾分。

“吾兒認為他是明公?”公冶班戟問。

“雲州內亂,豪強紛爭,外又有靖州趁火打劫。葉無量是不是明公,還得看有沒有本事收拾那爛攤子。一家不掃,何以掃天下。”公冶元明笑笑,將信箋和請帖收起,“爹爹,玉虛山的聚義大會您不便去,就讓孩兒代勞吧。”

公冶班戟點點頭,父子兩望著壯麗秀美的洛州大地,各自懷著期盼。

※※※※

江南景色,秀潤多姿。

歸心似箭的葉無量,在一片煙雨霏霏中,都不禁生起了駐足的心思。梁詩音不得不放慢飛天梭的速度,好讓葉無量夠著艙邊,領略中州這片大好山河的鍾靈毓秀。

葉無量伸手接著細雨,“好姐姐,那天機老人是何方神聖,他就從未出過錯麼?”

九州每當災劫降臨時,天機老人總會提前預知禍福,提醒世人應對,而且從未出錯。如果將天機老人預知禍福的本事歸功於天機閣的大天衍神通術,而天道還容許這等窺探天機的神仙術法存於凡世,這豈非怪哉。

梁詩音打著一把油紙傘,望著江上的醉人煙雨,渺渺帆影,百感交集。重見天日難,回到過去更難。原想著回到雲州,清除百花谷吃裡扒外、賣主求榮的奸徒,守著祖宗基業過些太平日子。哪曾想好巧不巧的,人還未到雲州,天機老人的偈子就懸於青天,傳遍九州。

“蒼天已老,皇天當立。神州浩土,王權霸業。”一百年前的禍亂還未根治,江水未平有風波再起。天機老人值此檔口公佈大天衍神通所推演之數,其心為何不得而知。便是並非天命,但有此偈子在,足以讓人心惶惶,天下梟雄望風而起。

天機老人的偈子何曾出過差錯,梁詩音想想便是一陣頭痛。數日前,葉無量還信誓旦旦地說“歷史車輪滾滾向前,時代洪流浩浩湯湯,一個屬於天下蒼生的大變革時代真的要來了。”起初,梁詩音只當葉無量故意找些聳人聽聞的由頭譁眾取寵,現在細品,其論雖高,卻不失洞察。

只不過這個大變革的車輪到底會駛向什麼方向呢?

葉無量杵著下巴,望艙外煙雨,心裡想著收拾雲州的亂局,對天機老人的好奇不過順嘴疑問,倒不在意能否得到回應。

梁詩音微微偏頭,瞧著人畜無害的葉無量淋雨戲雨,嘴角微微揚起一個弧度,將油紙傘向前送了送,暗自說道,此刻倒像是個孩子,可真要作起壞來,還真不是一般人能應付得了的。誰能想到像他這樣任性妄為的人,竟有超乎人想象的遠見,心裡還裝著那些尋常百姓。群雄爭鋒,他能站在權柄的巔峰,開創一個新

紀元嚒?

獨孤博那麼看重他,興許這小壞蛋還真有些天賦異稟也說不定。

良久,梁詩音忽想起葉無量的問題,有些不好意思,說道:“九州道門中專研習推演之術者不在少數,凡有些道行的也都會些。然能窺探天機,推衍九州氣運走向,準確下批語出偈子的唯有天機閣的大天衍神通之術。天機閣座於九州,鮮與外界聯絡。天機老人神龍見首不見尾,即便是我也未曾一睹真容。不過千餘載以來,事關九州氣運的傾覆災劫也有兩三次,天機老人從未出過岔子。”

“照這麼說,那天機老人沒有千歲,也有七八百歲,若非神仙人物,豈能有這壽元。”葉無量絲毫不覺得意外,天道都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關照的人,哪能是凡人。

獨孤博的修為已然超越大乘境,至少也是個地仙般的存在,而這天機老人恐怕更不好說了,轉頭又輕嘆一聲,“好姐姐,看來這人間絕非我等想的這般簡單。”

“是啊。蒼穹之下,九州莫過一隅。誰又能說得準,這四海以外沒有像九州一樣的地方。便是我等這些道門,道統最初起源於何地,又有幾人弄得清楚。太虛觀傳自崑崙西王母一脈,然橫貫永平二州的天下第一山崑崙山當真是上古中所記載的西王母居所崑崙山嚒?”

百花谷的藏經有關道統傳自上仙百花仙子一事也只寥寥幾筆,而且傳道之處與今日道場所在出入甚遠,這也是困擾百花谷歷代谷主的一個謎團。天機老人壽元幾何,梁詩音絲毫不覺為奇。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各家道統傳承不同,興許便是有秘法神術,仙丹妙藥能助人長壽,逃避天道的懲罰,打破大乘境後便要迎接飛昇的陳規。

葉無量想想覺得也對,那刻在天魔井石壁上的天魔功和七絕技何嘗不是獨孤博想要讓他看見的,這沒看見的東西有多少,也只有獨孤博自己知曉。畢竟天魔宗創派祖師得的是準聖冥河老祖的指點,若有些個秘法也不足為奇。

不過,像天機老人這樣的奇人異士,葉無量還是想著找個機會見上一面。

一路無話。飛天梭宛若流星在長江上空飛掠,行至中靖雲三州的交界處時,葉無量忽然想起那死去的白蓮教教主飲無恨,“倒是讓巫蠱教舒坦了不少日子。”起身立於船頭,抬頭仰望著西南方向,軒轅神劍在手,意念神識直衝雲霄,破開天道設下的無形屏障。

西南一碧如洗的天空驟然層雲翻滾,隱隱間有二十餘道黃氣似魚兒般遊行。其間體形碩大者有七,勻稱著有十,渺弱者不下十條。最是奇特的莫過於最外側那條弱小的氣運黃魚,像是個敬小慎微的狐狸,緩緩地逼近其他的黃魚,吞噬著黃氣,其體外纏繞著的三道細弱遊絲的猩紅,正以肉眼難查的速度增亮。

葉無量眉頭微微皺起,轉臉望向東方,只見一條猩紅大魚正吞噬著雲州道門的氣運。幡然回過味來,巫族與人族不同,這氣運所呈之色自然也有所不同,但不知那妖族精怪的氣運又是何般顏色。巫蠱教與五毒教本是一脈同源的巫族,五毒教眾在雲夢澤浣溪血脈肉身,與十二祖巫取得精神感應後,巫蠱教的氣運也隨之水漲,竟也能吞食其洛州道門的氣運。

確定了代表巫蠱教氣運的黃魚,葉無量舉劍便要斬去。梁詩音不明所以,連忙攔著道:“你抽什麼風,自己身體什麼情況不清楚嚒?”

“白蓮教作惡多端,飲無恨手上不知沾染多少鮮血,此皆巫蠱教之過。我若不削了巫蠱教的氣運,如何讓那些死去的亡魂安息……”說到這兒,葉無量忽然頓住,笑得有些愴然,“我忘了,那些死去的人連輪迴的資格都被剝奪了。”

梁詩音震驚,緊張地握住葉無量的手,斥道:“削除氣運豈是人力所能及。天道自有法度,你專擅行逆天之舉,若惹怒天道,你命還要不要了。天底下像巫蠱教這般作惡多端的門派比比皆是,你能削得了一個,削得了一百、一千個嚒?”

葉無量沒有回話,緊緊地握著劍,眼神異常堅定。

梁詩音見他不為動搖,苦口婆心的勸道:“即便你有此能力,天道不予以計較,但你有沒有想過,各道門領袖得知此事會如何自處?難道你要與天下道門為敵,你或可自保,那你的同門、你的至親好友又該如何自保?”

葉無量轉身,覺著梁詩音不苟一笑的模樣甚是有趣,笑道:“好姐姐,你是在關係我嚒?”

梁詩音白了他一眼。若非是那一聲好姐姐,準要揍他個滿地找牙。嚴肅地問:“我的話你到底聽進去沒有?”

“好姐姐的話,我豈敢不聽。”葉無量噙笑,點頭似小雞啄米,然這神念直逼向巫蠱教的氣運黃魚,軒轅劍兀自朝著西南揮去,玄黃功德自劍身噴湧而出,化作一輪彎月斬斷氣運黃魚。

“你……”梁詩音氣得不知說甚是好,望向西南,直覺天際一顫,層雲似燃爆煙花,卻是瞧不見那宣州諸道門的氣運景象。

葉無量稍稍驚咦一聲,見那巫蠱教的氣運黃魚形散後,周遭黃魚欲來搶食,於是啐了一句“想白嫖,小爺可沒那麼好相允的”,掌中托起混元金鼎。

口訣念罷,混元金鼎嗖的脫手飛出,吸收巫蠱教的氣運。宣州其他道門的氣運黃魚如同咬了鉤一般追過來,要與混元金鼎爭搶氣運。混元金鼎哪裡容得他們放肆,也不管主人是何想法,便如老饕一般,來者不拒。

不過數個喘息之間,宣州諸道門的氣運已經被吸取了三四成。葉無量也怕宣州道門問責,硬是將混元金鼎招了回來。

“你這狗東西,是想害死老子不成。”葉無量不由分說地數落,掌中的混元金鼎嗡嗡地晃著,似在說“它們搶我的氣運在先,沒把它們悉數吞了,已經很給你小子面兒了。”

葉無量冷哼一聲,將混元金鼎收入體中,轉身看著目瞪口呆的梁詩音,憨笑道:“見笑了。這傢伙向來不聽我話,方才若非及時制止,怕是整個宣州道門的氣運都要被這吃貨給吞了。”

梁詩音愣了半晌,丟下一句“此物不要輕易示人,否則將引來殺身之禍”,便走進艙內,操控飛天梭繼續駛向雲州。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不就是一尊破鼎,把她嚇著了?”葉無量撓了撓頭,也朝著艙內走去。

這抬腳剛要邁進艙內,臉色卻忽然大變。雖輕易不得動用真氣,但境界在,神識和敏銳強度絲毫不減。明顯感覺到北方有一股強勁的能量波動正迅速襲來,軒轅劍錚的一聲又出現在手中,“好姐姐,快,全速前進!”

“想跑,未免也太晚了吧。”

這時,一個身穿紫衣道袍,金冠束髮,手持一根包漿拂塵的老道擋住了去路。老道面容威嚴,用輕蔑的眼光打量著葉無量。

出家人頭戴金冠,著服華麗,傲慢無理,端的不是一個清心寡慾之人。葉無量心裡這般想著,絲毫不怵,問道:“尊駕是何妨神聖,為何要擋在下去路?”

老道見葉無量敢直視於他,毫無半分禮數,一甩浮塵,冷哼道:“你就是最近在永、雲兩地搞風搞雨的葉無量?”

老道目光移向了軒轅劍,眼中閃過一縷難以察覺的異色。心道,雲州道盟連這平平無奇的小子都收拾得,當真是一群蠢材。軒轅劍這樣的功德聖物,飲無恨那個廢物用了二十年都不能使其認主,竟讓他撿了個現成的便宜,倒也是命好。

葉無量見老道語氣傲慢,眼神一刻離開軒轅劍,便也沒什麼好脾氣,直言道:“搞風搞雨談不上,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誰想逼在下做不願意的事,那在下自然以命相搏。閣下風塵僕僕來此,不會只想與在下飲風打屁吧。別浪費時間了,開門見山吧,閣下到底是何目的?”

老道三屍暴跳,瞪著葉無量,怒斥道:“你竟敢如此狂悖無禮,可知天機子見了本尊都不敢放肆。小子,本尊問你,方才可是你削了宣州道門的氣運?”

“你既知道,何必明知故問。你不說明來意,就請離去,我還有要事要辦,沒空跟你在這兒扯閒篇。日後若想討杯水酒喝,歡迎來無量山做客。”梁詩音都看不到氣運具象,而這老道卻能看出宣州道門氣運被削,葉無量心裡頗有幾分忌憚。

“混賬!你這小子好生無禮,真以為本尊不敢殺你不成!”老道氣紅了眼,揚起拂塵便朝葉無量掃去,磅礴的清氣攜排山 倒海之勢奔湧向前,葉無量不敢擅動真氣,只得依靠軒轅劍之威,連退三步後一劍劈下,劍身湧出的功德金光化作一道凌厲劍氣,伴隨著龍嘯之聲,迎了上去。

兩股氣勁相撞,迸發出強悍的波動,力量反震回來,葉無量抗受不住,撞在船艙的門上,“噗嗤”噴出一口鮮血。

曾經多少雷劫都不能傷先天神魔體分毫,老道只是輕描淡寫的一擊,便將葉無量打得出血,可見這老道起了殺心,也下了死手。

“牛鼻子,老子與你無冤無仇,你卻要我性命,這梁子今日結下了。”葉無量啐了一口血沫,雙目運出嗜血的紅光,欲要解開封印,與老道拼命。

“大膽!不識抬舉的東西,願想留你一命,沒想到你已墜入魔道,本尊豈能留你!”

老道怒目,身形一動,便已到了葉無量身前,手上掐出一道訣,便朝其胸口拍去。

封印還未解開,葉無量胸口如遭重錘,鮮血噴出,整個人如同一發炮彈被老道排進了船艙之內。

老道緊跟著掠了進來,抬手掐訣,又是一掌朝著葉無量的天靈蓋拍去。

千鈞一髮之時,倩影浮光掠影,梁詩音接住葉無量,轉身與老道對了一掌。

梁詩音瞪了還欲解開封印的葉無量一眼,將其護在身後,“蜀山的戊雷轟煞掌果然名不虛傳,尊駕想必就是蒼古真人吧。”

“哦,你竟認得貧道。”蒼古真人有些詫異,打量著暮紗遮面的梁詩音,一邊在腦海中搜尋著對號入座之人,一邊說:“道友可知降妖除魔乃是我正道眾人本分,這小子修行魔功,與魔門至尊獨孤博交情匪淺,日後必是為禍一方的邪魔。道友不動手也就算了,為何還要護他?”

“他於我有恩,我必要護他周全。蒼古真人若要動手,我必先他而死。”

蒼古真人臉色陰晴不定,真要與梁詩音拼個勝負,他必要吃些虧。想他還有任務在身,左右思量,開口道:“好!道友知恩圖報,今日我便放他一馬。小子,他日我必上無量山取你狗命!”

“沒想到天下第一道門中州蜀山的長老,如此抬舉我這個初出茅廬的小輩。”葉無量聞言,放聲大笑,指著蒼古真人的鼻子,咬牙切齒道:“我說過,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你要取我性命,我便在無量山恭候大駕!”

蒼古真人冷哼一聲,拂袖離去。

梁詩音撫住中控晶球,真氣洶湧灌注,約莫著一刻過去,飛天梭終於駛入雲州境內。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噗……”

暮雲面紗被鮮血染紅,梁詩音像是被抽去了一身的力氣,栽倒在地。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