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天地靈音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朱玉壽嘴角微微一抽,玄冥教這些傢伙,再一次重新整理了他對權利的認知。

天璣宮的人,完全可以將所有書籍集中在一起,建一座藏,讓弟子們到藏去看書。

但是她們卻偏偏讓宮女們將所有書籍抄錄百遍,在天璣宮數百宮室的每一座書房之中,都收藏一份。

朱玉壽看著這一排巨大的書架上那數量恐怖的書籍,他完全可以想象,在這種沒有活字印刷術的世界,要將如此之多的書籍,抄錄百分,是一個何等巨大的工程。

而這麼做的意義,不過是讓沒一座宮室之中所住的弟子們,都能夠更加方便的,在自己的書房裡就能看書。

可這百餘座宮室,其實有九成都是空的。

也就是說,這些宮女們辛辛苦苦的工作,有九成其實完全沒有任何意義可言。

絕對極權之下,地位的兩極分化。

由邪道魔宗統治的時代,看起來果然是要比禹帝建立的封建王朝更加黑暗一些呀。

朱玉壽心中略有感觸,但隨即搖了搖頭,將這些傷春悲秋的無用想法甩出腦外。

然後命小蘭將有關歷史和地理類的書籍,儘可能的找出來,開始細細閱讀。

雖然任何世界的史書,最終都是由勝利者進行書寫的,並不能完全盡信,但多少應該還是有一些事實依據的。

透過這些歷史變化,或許能夠找到一些有關於的這個世界的真相。

明亮的琉璃燈下,朱玉壽認真的研讀著,一夜時光,很快過去。

清晨,在洗漱完畢,並吃了一頓無比豐盛精緻的早餐之後,朱玉壽換上了一身玄冥教弟子才能穿的服飾,在侍女的引領之下,來到天璣宮正殿。

這座正殿,與天璣宮其它宮室的奢華相比,可以說是相當樸素了。

除了一如既往的宏偉之外,大殿之中,空空蕩蕩,基本上看不到絲毫的華麗裝飾,連最基本都桌椅傢俱都沒有。。

唯有在大殿正中央,放置著十個白色蒲團。

其中九個排成一排,還有一個,獨自居於主位,正對九個蒲團。

朱玉壽進來的時候,那九個蒲團之上,已經坐了四人,有老有少,其中就有昨日接他上山的俞凡。

朱玉壽來到中人面前,禮貌的打了個招呼道:

“俞凡師兄,這幾位想必也是天璣宮的師兄們吧,師弟朱玉壽,給幾位師兄見禮了。”

俞凡和幾人皆是微笑著點頭,其中坐在最左邊蒲團上的一位中年男子一揮手,道:

“師弟不必多禮,坐下靜候長老吧。”

朱玉壽點了點頭,這方世界和九州大地一樣,以左為尊,朱玉壽作為小師弟,自然在最右邊一個蒲團之上盤膝坐下。

不過他剛剛以靈覺暗暗窺伺那位大師兄,發覺此人修為已經達到了洗髓境大圓滿的極限,似乎只差臨門一腳,隨時就能夠突破至罡氣境。

這玄冥教的入室弟子,到真是頗有幾分真材實料。

接下裡,又有四人進來,都是直接坐在了各自的蒲團之上,也沒有喝俞凡他們打招呼,一副頗為冷漠的樣子。

朱玉壽正納悶的時候,只見他們面前那個蒲團之上,忽然亮起一道金色氣芒。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好精純的能量。”

感受著金色氣芒之中,所蘊含的精純力量,朱玉壽不禁暗暗驚心。

這道金色氣芒,彷彿已經和整個天地融為一體。

彷彿一道雖原始,最純粹的日精月華,在朱玉壽面前亮起。

它似乎純粹,無暇到了極點,卻又充滿了殺傷力。

縱然是他目前手下最強的高手衛莊,全力施展的劍氣,也絕對不可能給人這樣奇特的感覺。

金色氣芒不斷凝聚,最後,化作一道虛幻的身影,面目清晰,毫髮畢現,竟然便是那位樊長老。

“見過長老!”

俞凡等人見狀,也不起身,只是坐在蒲團之上,彎腰見禮。表現的頗為隨意。

朱玉壽自然也樂的不用起身行禮了。只是心中暗暗震驚,凝氣成形,且神形具備,這究竟是什麼手段?

樊長老的虛影點了點頭,金色的目光自朱玉壽等人身上一一掃過,最後定格在朱玉壽身上,道:

“玉壽,你剛剛入門,日後要努力修煉,不得懈怠,墮我玄冥教威名。”

“是!”

朱玉壽一臉鄭重的點了點頭。

樊長老神色微微緩和,然後道:“既如此,那麼今日講課開始。”

當樊長老的虛影說完這句話的時候,他整個人的氣質都為之一變,彷彿變得如天地日月,星辰山海一般,虛無而又博大。

那虛影的形象依舊是樊長老沒錯,但在場之人,卻又十分清晰的感覺到,眼前之人,絕對已經不是那位樊長老了。

隨著“樊長老”虛影嘴唇不斷張合,一道道玄奧無比的聲音不斷在大殿之中響徹。

眾人皆是閉目沉思,那聲音彷彿擁有某種魔力一般,讓人彷彿置身於混沌未開之界,體驗天地萬物的形成、演化。

而樊長老的聲音不大,但聽在眾人耳中,每一字,每一句,都彷彿盤古開天,人世間的第一聲巨響一般,振聾發聵。

但仔細體味,卻又彷彿什麼都沒有,那不是人類目前所知的任何一種語言,而是直指世界法一切則本質的靈音。

聽到第一個字,朱玉壽便感覺彷彿整個靈魂都被針刺了一下,卻是心中一驚。

知道這聲音之中蘊含著天地間無上奧秘,凡人聆聽,必然就會受到天地反噬,若是修為定力不足,受這天地之間,總總變化虛像所惑,難免要身受重傷,甚至傷及武道根基,也未嘗不可能。

朱玉壽雖然自我壓抑了修為,但是一身根基卻是還在,而且他曾經經歷過融合帝流漿的過程。

經歷過藍晶玉通靈的萬載時光,靈魂韌性絕非尋常武者可比。承受這天地靈音,倒是綽綽有餘。

只是他並非這一方世界之人,對於這個世界的法則,多少有些排斥之感。

一時間悠揚的講道之聲盪漾開來,如小浪碧波,傳遞開來。

俞凡等幾位親傳弟子,皆是各自運轉功法,將心神契合至那蘊含天地至理的靈音之中,體悟天地之謎。

並將之與自身體悟一一印證,並且很快便逐漸沉迷其中。

可是聽在朱玉壽耳中,卻是多少有些格格不入之感。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