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憶往昔西國攻略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設樂原上的春日已暮,草木欣然,整個連吾川兩岸,已經看不出在十七年前,這裡曾經發生過一場決定天下大勢的合戰。

數百騎人馬正團聚在彈正臺上,當年山內家命令建造的神社如今頗有幾分喧鬧。綠植蔥鬱,籠罩住整座神社。

“十七年前的合戰歷歷在目啊……”坐在神社御洗濯池邊的一名英武男子流露出不符合年齡的感慨。

“當年父親便是在此處作戰的嗎?”另一名青年男子四下探望著神社左近。

“當年彈正叔父便是在這川邊,與岐阜三郎合戰。”

坐著的乃是當代幕府徵夷大將軍,已然改換姓名的足利義秀。站著的則是幕府御側近番頭,新近擔任幕府奏者番,四年前才將元服,受封阿波一國五萬一千貫的姊小路彈正少弼義綱。

“若非叔父,則無有我足利今日之再興。”似乎是坐夠了,足利義秀站起身來,沿著臺原上的階梯往下走去。

“殿下還是不要離開神社罷。”已然英姿俊挺,仰成俊才的樋口秀兼(直江兼續)勸道。

“無妨,海道乃是幕府天領,連海道都不能暢行無憂,何談天下?”

已經另立家門,受封美濃金山六千五百貫的真田昌幸很久沒有回到信濃家鄉,現在也笑著跟上來:“山城守太過小心了些,哈哈哈哈哈。”

除開海津四萬貫高梨氏之外,信濃、甲斐、遠江等處全都成為幕府直領,各地的國人豪族大多打發的遠遠的。

連真田昌幸的大哥真田信綱都被轉封至備前國天神山二萬五千貫,至於足利義秀的小夥伴掛川城主朝比奈義泰則是去了紀州湯川三萬貫,深志城主小笠原義貞改封贊岐半國四萬貫。

松下義政也已經漸次增加至江南佐和山二萬五千貫,連最不起眼的春日義元都封大和多聞山五千貫,擔任幕府京都町奉行。

整個天下在設樂原合戰之後漸次明朗,畿內最有力的抵抗勢力石山本願寺法主顯如上人在見識了能隔絕陸海的上百門大炮,以及為兒子娶到了幕府將軍之女後,即刻退出石山。

按照計劃安排,本願寺需要一分為二,幕府出資在洛陽重建本願寺總本山。但是本願寺政教分離,顯如上人兩子一人還俗為大名大谷氏,另一人則繼續擔任法主。

至於大谷氏之領地,實在煊赫,越前半國五郡外加加賀全國,合計一十八萬三千三百貫,名列外樣大名第二。如此空前龐大的領地在本願寺內造成了轟動,原本對於撤離石山城極為不滿的眾坊官,立刻分派站定,開始抉擇起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和一個法主相比,一個十八萬餘貫的頂級豪強大大名才是好男兒的人生追求啊。

再說幕府只是允諾聯姻,至於和哪個兒子聯姻可沒說準,哪個兒子做大名也沒有說準。

其次北陸一向宗勢力原本就獨立性極強,能夠願意頭上空降過來一個大名?

在越前平定,顯如上人進入北陸之後,從畿內跟從而來的約二萬信眾,和北陸當地的一向宗勢力漸次發生矛盾。

但幕府不去管他!

足利義秀邀請上杉謙信擔任幕府執權,上杉謙信樂意至極,歡心上洛。

臨走之前,召集關東十一萬大軍,趁著春荒,會同幕府使者對北條氏進行威壓。

要麼死!要麼轉封播磨國!

天下的大勢阻擋不住,北條氏慫了,乖乖交出領地,跟著上洛的上杉謙信,成了幕府軍山陽道討伐先鋒。

上杉謙信由於養子以及和山內聯姻的緣故,名列幕府親藩第一席。但是這位大佬上洛後也知道天下平定後,上杉氏可能尾大不掉。

於是在明面上上杉氏不降反升,而實際上其養子能登畠山義春獨立,女婿上野長野業盛獨立,姑父海津高梨政賴獨立。連養父上杉憲|政的養老料東上野五萬貫也獨立出來,交由其親子。

而關東群豪,上杉靜賢老爺子去世後,扇谷上杉義憲任松山城主,這位名義上的山內義勝女婿,倒搖身一變成了幕府譜代。上杉憲勝的末子獨立出來,繼承深谷上杉氏,任河越城主。

江戶太田氏的太田政景和巖付太田氏的太田資正早就分立,但是這對父子一股腦的轉封去相模國。替幕府鎮壓北條舊領,監管地方。

關東、畿內皆定,餘者不必再提,北條家打不過上杉謙信,但是打一個沒有了毛利元就老爺子的毛利家還是很猛的。

在水陸夾擊下,毛利氏以長門、安芸、石見、備後、備中五國二十五萬貫的領地投降安堵。

至於為什麼少了周防和出雲?足利義秀在真田昌幸的建議下,復興了大內和尼子唄!

有這兩個鐵桿反毛利氏的小弟在,就算毛利成了天下外樣第一,也不可能隨心所欲的跳反了。

九州的情況則複雜許多,龍造寺氏在今山合戰擊潰大友氏,島津氏則開始了南九州的攻略。幕府想要插手九州的事務,實則有些師出無名。

所以最終以復興少貳氏和菊池氏的名義,幕府徵調大軍十二萬向九州進發,尚未徹底崛起的龍造寺氏到是兇得很,二話不說就是開幹,一萬多人堵上來,妄圖擊敗登陸的毛利、大內、尼子及幕府聯軍五萬五千人。

結果被海上二百多門艦炮洗地,當場就把提出半渡而擊之的鍋島直茂打死,龍造寺氏的家宰龍造寺信周殿後,被亂軍一刀取了性命,重要的侍大將先後在追擊中戰死。等奔回肥前佐嘉城,龍造寺隆信一把火燒光全城,退往松浦。

松浦黨這種組織本來就在幕府的清除計劃中,就憑他們那些小破船,還不夠幕府水軍的佛朗機銃洗甲板的,都玉碎去吧。

西九州底定,幕府從少貳資賴的女婿築紫氏裡抱了一個屁大孩子,冠以少貳秀資之名,封入筑後半國,實則就是以築紫等地頭安堵。大軍次第進入肥後,準備擁立菊池氏再興家門。

另一邊幕府以土佐一條氏從逆大友,抗拒王師,一條氏在土佐、伊予、阿波的所有被官全部問罪。雖然這明顯是蠻不講理的要求,但是幕府如日中天,是非黑白便也不重要了。四國勢力群裡起而反抗,早在足利義秀預料之中,討伐軍在淡路安宅氏和三好義繼兩位帶路黨的添勢下,直接上島。

席捲!

四國平定,自豐後登島,與進入肥後的西國軍夾擊大友氏。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