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來自山城的“馳電嘉獎”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延州,窯洞內。

煙霧瀰漫,主席及黨內元老都翹首以盼八路軍總部發來的電報。

一名幹事急匆匆的走進窯洞,興奮的喊道:“首長,電報,前線發來的電報!”

主席接過電報,其人紛紛湊到跟前。

“好啊, 好啊,這是一場振奮人心的勝利,中國軍民太需要這場勝利了!”主席抬起頭來,臉上洋溢著笑容。

“百團大戰,這名字名副其實,不僅打破了日軍的囚籠政策,同時打破了關於咱們八路軍遊而不擊的謠言!”

“主席, 我看可以致電南方局的同志在山城宣傳一下!”伍豪同志建議道。

“可以!”

當日, 中央軍委致電八路軍總部:“百團大戰振奮人心,類似這樣的戰鬥是否還可組織一兩次?”

同一天,中央軍委在關於下一步軍事行動問題的指示中,要求八路軍、新四軍集中主要注意力打擊敵人,應仿照百團大戰的先例在山東、華中組織一次至幾次有計劃的大規模的對敵進攻行動。

在華北則應擴大百團戰役,到那些尚未遭受打擊的敵人方面去,用以縮小敵佔區,擴大根據地,打通封鎖線,提高戰鬥力,並在山東、華中繼續發展人民軍隊之數量、給予200萬友軍與大後方以及敵佔區千百萬人民以良好的影響、給予敵人向重慶等地的進攻計劃以延緩作用。

山城,黃山官邸。

“校長,我軍統局洛陽站於前幾天就發現了八路軍兵力頻頻調動,只不過茲事體大,雨農不敢擅專,責令其詳細調查, 結果八路軍與昨晚就發動了對日軍運輸線的破襲!”戴春風彙報道。

早在百團大戰之前,八路軍總部為避免誤會, 就透過秘密渠道與國軍第一戰區的衛長官進行了聯絡,但是......

話音剛落,軍政部部長何英欽快步走向常凱申的休息室。

推門而入,才發現軍統局的戴春風早已在內。

對此,何英欽並不意外,要知道軍統可是常凱申的眼睛,自打抗戰以來,實力膨脹的不是一點半點,現在已經插手到軍隊之中。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校長,有兩份電報,一份是八路軍於今早上報的在華北一系列軍事行動的彙報,另一份是第一戰區發來的關於八路軍戰況的的調查報告!”何英欽小心的觀察著常凱申的表情,見到其臉色正常,偷偷的松了一口氣。

常凱申看過電報,臉上出現莫名之色,不知道想到了什麼,良久才發聲道:“如此精兵良將,可惜不能為我所用!”

“校長多慮, 我黃埔子弟,不比那八路軍遜色, 在校長的領導下, 上下一心,定可成就黨國大業。”何英欽臉色一正,恭敬的說道。

“不錯,我黃埔子弟多才俊,都是黨國干城!”常凱申面帶笑容的說道。

“敬之,關於八路軍在華北的一系列作戰你有什麼看法?”

何英欽心神一定,知道常凱申問的不是這個,而是試探他對日方的態度。

抗日戰爭中,隨著武漢會戰的結束,中日進入了相持階段。日本****終於發現三個月內佔領中國之大話是多麼地不切實際,而此時的常凱申也是被打得精疲力盡,被一路敗北,把政府遷到了山城,戰事暫時得到了僵持。

日本方面此時想要快速解決中國問題,從單方面意圖完全依賴其軍事手段的破產,自然開始導向以政治威逼為主,軍事策應為輔的策略。

1939年12月份,日本企圖逼迫常凱申屈服的“桐計劃”構想,進入了試探性的實施階段。

“桐計劃”是日本強迫中國接受東北滿洲國獨立現實的;一份以“聯合剿共”為名義的所謂中日友好停戰協議。

因為涉及到東北主權,此計劃一直在秘密進行中,而常凱申最後的底線恰恰就是想讓中日回到七七事變以前。

正當常凱申準備在長沙圍繞“桐計劃”,進行所謂三巨頭會面之時(常、汪、板恆徵四郎),百團大戰打響了!

常凱申集團發現這一戰役,存在著可以擴大協議中方利益的機會,而暫時終止了“桐計劃”。

接著就是隨著日本方面徹底與德意簽訂了軸心國協議後,迫使美英結束了對日的綏靖政策,開始對中國大力支援。

“桐計劃”此時才胎死腹中,常凱申自然倒吸一口涼氣,慶幸自己的老辣狡猾而躲過了政治上的一劫。

在1939年的下半年,常凱申發起的冬季攻勢並沒有取得實際戰果,中日戰線依然維持了不變。緊接著從1940年4月開始到6月底,德國進攻並佔領了歐洲的法國、比利時、荷蘭、丹麥和挪威,國內親德親日的聲音抬頭。

這一形勢刺激了日本,他們為加快“桐計劃”的步伐,發起了棗宜戰役並佔領了宜昌,直接威脅著山城。

同時又迫使美英法對日的綏靖,讓英法封閉了中緬、中越西南國際大通道。

經濟上封鎖、軍事上進攻並以宜昌為基地,對重慶等大後方採取了針對性,旨在磨滅中國軍民抗日鬥志的大轟炸。

對於這一切主席一針見血的指出:“日本企圖以截斷中國西南交通迫使中國言和,而常凱申沒有外援將不能繼續抗戰,所以中國抗戰有和平妥協的可能。”

由於美英為了讓自己全力應付德國,以及維護自己對日巨大貿易的利益(美國賣鋼鐵和石油給日本,英軍艦商船甚至幫日本運送日侵華物資),居然按照日本的“調門”調停中日戰爭。

8月20日,百團大戰按照命令正式打響,日軍被這一“挖心”戰略打了一個措手不及。同時也讓蔣集團看到了日本軍事上進攻重慶,多少帶有虛張聲勢的泡沫,從而促使其在關鍵時刻停止了“桐計劃”的進行。

而另一方面,常凱申看準了美國必然會參戰,於是又開始準備保存實力,便於日後好好對付延安。

“校長,八路軍的破襲戰無異於一記強心劑,可以撲滅黨國內部的不和諧的聲音!”何英欽說道。

“四億國民抗戰的意志是堅定滴,我們不能讓八路軍專美於前,要讓各戰區查遊擊戰術要旨,們效仿八路軍的戰法,讓國民看到政府抗戰的決心!”常凱申內心對八路軍更加忌憚,但是該蹭的熱度一點也不能少。

常凱申還給各戰區將領發出訓令,要求他們效仿八路軍的戰法:

查遊擊戰術要旨,即在準備充分、行動秘密與偵查周到,而其基礎,則在對敵後各地區民眾加以組織和愛護。

各戰區應以十八集團軍此次在正太、同蒲、平漢各路之遊擊破壞動作作為法則,擬定自本年九月至十二月止之持久計劃,加強敵後游擊戰,專以鐵路、公路、水路各交通線與兵站、倉庫、飛機場、汽車、汽油棧等實施有計劃、有組織之長期破壞。

在此遊擊期間,其第一要務,務使敵軍不能抽調在各地區之部隊,破壞其十月間秋季攻勢,造成我軍有利形勢。

常凱申也“馳電嘉獎”:

貴部窺破好機,斷然出擊,與敵甚大打擊,良用嘉慰。除已電飭其他有關戰區積極出擊,以策應該部作戰外,仍希督飭所部積極行動,勿與敵喘息機會,徹底斷絕敵交通,為要。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