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少林木人巷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雖然泥菩薩給雄霸算前程,林陽並不在現場,但林陽推算時間,也知道這時候雄霸肯定在培養風雲,一時半會兒沒有功夫來理會聶人王,雄霸說不定都以為聶人王已經喪命在火麒麟口中。

林陽便跟聶人王一合計,讓聶人王回到北方,組建勢力,勢力名字便叫乾坤閣,取席捲乾坤之意。這也是林陽的惡趣味,雄霸不是叫天下會嗎,帝釋天叫天門,看是誰的名字更響亮!

聶人王號稱北飲狂刀,聶家也是北方的大族,想必財力,人脈都沒有問題。至於武力,等乾坤閣正式通告江湖的時候,林陽一現身,要震懾天下,是很容易的事情。

林陽和聶人王商議完畢,便想了想自己的去處。在風雲位面,要論最猛的武學,當屬達摩創造的摩訶無量,此招乃是由心而發,能夠暴增十倍力量,簡直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論境界,林陽現在要弱帝釋天一籌,若學得摩訶無量,起碼面對帝釋天,可以一戰。

帝釋天的驚目劫,乃是一種以目光殺人的元神攻擊,而且帝釋天不需要藉助任何東西,就能飛行,這是典型的元神境界,元神穩固。

而林陽是大宗師之上,可以藉助道法,暫時的元神出竅,但是元神並不穩固,無法長期外存,這便是半步元神。領悟出劍二十三的劍聖也是這個境界。

半步之差,差在元神不夠穩固,無法長期離體,戰力天差地別。

劍聖元神出竅的時候,身體被移動,瞬間就掛了,這就是明證。

當然,林陽有茅山法術手段,可以利用鎮魂符之類的東西,倒是可以避免這個尷尬的現象。

第二天,林陽便和聶人王兵分兩路,林陽動身前往少林,而聶人王帶著顏盈回了北方。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林陽御劍速度何其之快,少林位於嵩山,不過半個時辰,林陽便到得少林寺上空。

林陽降落在少林後山,在少林寺的後山上果然有一個洞口。

洞口上方赫然刻著一行一尺大小的字:

少林木人巷!

林陽心裡一笑,連個守衛都沒有,慧可對自己的機關術還是自信。

摩訶無量本是達摩所創,但達摩的徒弟慧可卻是武學天分不足,學不全摩訶無量,又擔心摩訶無量失傳。慧可對機關術很擅長,便將摩訶無量藏在木人巷中。

林陽無視木人巷洞口處“擅入者死”的牌子,一步踏入,便進得一條異常狹小的長長通道,通道兩旁,每隔五丈便有一盞油燈。油燈火光搖曳,勉強照耀得通道不那麼黑暗。

對林陽來說,這點黑暗還影響不了他。

林陽行了一會兒功夫,便到了通道盡頭,盡頭處赫然又是一個洞口。

這個洞口左旁,刻著一些模模糊糊的小字,看起來年代甚為久遠,應該是木人巷建成之時便刻上去的。

林陽抬眼看去,只見那些小字寫著:

“要過木人之巷,必先三跪我巷,九叩諸天善神,方能見神見佛,否則必遭天譴!”

林陽彎腰鞠了一躬,嘆道:“我來取達摩前輩的武功,這一禮是敬給達摩前輩的!要我三跪九叩,卻是千難萬難。以後若是少林有事,看在達摩前輩的份上,我盡力一幫就是!”

林陽鞠躬完,便一步踏入洞口,落腳之處正是一個巨大的佛教萬字標記。

這便是木人巷的起點,按外邊小字所說,要從此處開始三跪九叩,方能安全透過木人巷。

林陽當然知道木人巷內有什麼,不過是一道機關,毫不在意,要人三跪九叩,這表明只要低頭,便可以躲避機關。以林陽的武功,當世能夠對林陽造成威脅的機關,基本不存在,而且還是在林陽已經知道的情況之下。

林陽向前走了十丈,便見前方突然有光!

那不是黃昏如殘陽的油燈之光!

而是一道充滿殺氣的慘白強光!

那是一柄整整長逾二丈,重逾千斤的巨大鐮刀,正以雷霆萬鈞之勢向林陽的頭頸之位,橫劈而來。

林陽早有防備,軒轅劍連劈數劍。

劍氣後發先至,衝向那道白光。

“鏗鏗鏗鏗鏗鏗”,接連數道金戈相擊的聲音響起來。

片刻之後,“砰砰砰砰砰”的聲音又響起來,卻是金屬落地的聲音。

軒轅劍何等神兵利器,鐮刀被林陽的劍氣所毀,斷成數段,重重的落在地上。

這鐮刀長約二丈,剛好是這條通道的寬度,左右皆不能閃躲,那麼只有向上或者向下,但通道高度有限,向上是不可能的,唯有低頭,才能閃避。

這是為什麼洞口處提醒來人要三跪九叩,只要一路叩首,由於早已經俯身低首,自然能躲過這必殺一刀。

慧可設計這道機關,便是算準了人心。天下英雄,若然能闖到少林寺木人巷,定然不是泛泛之輩。

這種人怎麼可能輕易向神佛屈膝。

可惜,慧可不知道林陽武功已經高到了一種層次,任何機關,便是再強,也有限度。有人竟然能強行頂著機關前行,這是慧可沒有料到的。

林陽擊毀了這死神鐮刀,接著便繼續朝通道深處繼續前進,又走了上百丈的路程,仍然不見盡頭。

隨著林陽的深入,林陽便越感覺到木人巷深處有一股上天下地至尊無敵的力量在默默的等待著。這是林陽身為半步元神高手的心靈感應。

林陽不知道走了多久,終於到達盡頭。盡頭處是一堵沒有去路的洞壁。

林陽環掃了一眼,盡頭處其中一處暗角,放置著一個半丈大小的水晶圓球。

這顆水晶圓球,晶瑩通透,圓球底部與一水晶所制的八葉蓮華緊緊相連,宛如蓮華所凝聚的一滴清泉。

在這顆巨大的水晶圓球內,又刻著數行小字:

“盡頭未是盡頭,巷末仍是有巷,若要進巷中之巷,心需存經中之經!心中有經,口中有經,眼中有經,足下有經。由經指路,方證菩提!”

這個水晶球表面光滑無比,也沒有任何拼合的痕跡或者接縫,但字型卻在內部。可見,乃是刻字之人的水平,已經到了一個匪夷所思的程度,指力要恰到好處,透球而入,卻不損傷水晶球分毫。

林陽自恃目前還不能夠達到這種效果,可見刻字之人,功力還在林陽之上。

這大半便是摩訶無量的心神力量所操控,端的是了得。

林陽知道這個水晶球便是機關樞紐,使勁將水晶圓球向右一旋轉,這條通道盡頭,驟然生變。

只見連串“轟隆”聲響,在響聲中,面前那堵牆壁,赫然向左右分開。

顯然,這牆壁是一道活門,只要扭動水晶圓球,活門便會向兩旁敞開,露出洞壁內的世界。

那是一個相當寬闊的山洞,洞的最後方,是一列由水晶砌成,寬逾四丈的巨門。

在水晶門的地上,有著數不清的字。

這些字被刻在寬約一丈的血紅方磚上,字型一尺大小。

而這些血紅方磚卻是鋪滿了整個山洞的地面,林陽距離水晶巨門,有六十多塊方磚的距離,便是六十多丈的距離。

林陽倒是可以御劍飛過去,但水晶門明顯和外邊的字緊緊相連,機關一環扣一環,不依照這些字,進去也是沒用。

林陽細細掃視了一眼這些字,雖然排列雜亂無章,但合計共分四行,每行六十六個,正是二百六十八之數。果然不假,正是佛教“般若心.經”的內容。

林陽對佛法並不陌生,佛家最重要的經典,便是“大般若經”,“大般若經”的精髓,卻是體現在一篇僅僅二百六十六字的“般若心.經”之中。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