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1 造字 述職 戰爭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人人都愛冬天,主要是冬天餓不死人了。放在以前,冬天天冷,獲取食物太難。個別部落殺狗,個別部落殺老人,更慘的先殺老人再殺小孩子,最慘的是,殺了人之後分而食之。

現在不同的,衣食住行等問題都解決的很好,今天更是大豐收,衣食更好。

春節前後,華氏的人也喜歡,這會沒事呀。

有點職務的人都回到了丘城,估計十個月之後,又會有一撥嬰兒潮。

田裡不用幹啥活了,軍隊系統的這時候熱鬧了,夏練三伏冬練三九,牧業的也熱鬧,獸群。

華氏的幾大學校開始掛牌了,原先每天晚上的明堂教室,要轉變職能了。

牌子雖然還都掛在明堂門口,但城裡已經劃出了地方開始建教室。

可以預見的將來,學校將以新的面貌展現在大家面前。

經過幾年的實踐,華氏的教育體系已經慢慢形成,也有合格的講師隊伍,而且這幾年上課的教材也慢慢出來了,不管好不好用,反正是有教材了。

現在掛牌成立學校,倒也自然的很。

長白自然有長白的想法,就憑著他在家裡開小灶,自家的孩子一定能超出同齡人一大截子。

在學校自然能讓他交上一幫同齡的朋友,這些人以後可能成為他的班底。

字的問題,長白認識的字,基本上都教了出去。

象形會意指示,透過這三種方法,巫師們的符迅速的與字相結合相對應。

形聲字開始大量的被發明創造了出來。而且在造字的過程中,各行各業的人都迸發出極大的熱情。以致於需要成立以長白為首的專人小組來審定。

丘窯想著把燒出來的不同顏色都發明一個字去認定。丘牧想著把所有毛色不同的鹿都用不同的字去認定,丘漁也想著用不同的字去界定大小不同的魚。

就連城裡開個理髮店的都在想著不同的字來命名不同的髮型。

井噴呀,這兩年華成的造字運動或井噴,如尿奔。

這個話怎麼說來著?“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長白開講。大家已經習慣了,長白在這種場合下說的話,要是你能句句聽懂了,那你也就是個神人了。

聽不懂沒關係,記下來先,字不知怎麼寫沒關係,標個音先,音都不會標,那就畫個圈先,長白講話結束後,再找別人對筆記。所以木析竹片上OOXX很多XXOO也不少。

長白在上面講話,底下一幫子人拿著碳筆在竹製或木製的板上記錄著。

每人都有厚厚一捆,或為長白語錄,或為老師語錄。

記下來後,回去好好消化,消化了之後,把木板洗洗,下回還能再用。

今天這個會議是個大的吹風會。秉承一貫的傳統,華氏全民皆勞力,雖然有大量的奴隸在,但為了顯示華氏對教育的重視,長白還是決定,全體平民和幹部同志們都應該先重視起來。

所以學校的建設,大家都要參與。

“我個人捐出收藏的典冊十車。。。”長白在上面繼續說。

十車木板竹片,這都是長白這些年知識的結晶,有的是家裡人記錄的,有的是周圍的人紀錄的。

各種各樣的內容都有。有長白練兵的心得,當然了,就是他回憶陶淘時代,他當兵時的生活。

有長白育兒的經驗,這個就是他講給兒子女兒聽的故事彙編,以一千零一夜呀,寓言故事,成語故事為主。當然啥寓言,啥成語,都是他說了算。別人到現在都沒明白寓言和成語有啥區別。

還有長白家裡的菜譜,這都長白做菜的紀錄,也有他指導家奴做菜的紀錄。

當然還有很多玄之又玄,別人完全不懂的東西,比如長白有限的天文地理知識,更有限的數學物理化學知識。

“另外,我個人還要再捐出五個奴隸,他們將在這幾個學校裡服務。。。。”

“最後,我還要再捐出貝錢三千,用來購買集市上的物品,方便學校教學。。。。”

由於事先就通好氣了,接下來陶色又跳出來應和,也要捐這捐那,當然知味的還有別人,接下來知趣的人更多,最後訊息傳了出去,不只是平民,僕從民都捐了錢或物,連奴隸居然都有人認捐。

奴隸居然都有認捐的?長白有點意外。

本來地主家都沒餘糧,現在奴隸家都有浮財。

看來華氏實力是有呀。。。看來明年要不要休養生息一年呢。。。還是直接發動對大水氏的進攻。

建設高潮還沒掀起,但明堂一角已經堆下了不少捐來的東西。啥都有,連吃食都有。

接下來的日子,又是述職人時候呀。各部門人員都在忙總結呀。很多識字的小朋友都被人喊去幫忙,幫著寫總結。

找著一捆打著結的繩子匯報工作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大家都是手執木板或竹片上去講話,而且個別人手上的木板竹片不只一塊兩塊。

雖然這年代的人記憶都很好,但好記性比不上爛筆頭。

長白喜歡有文化的人,至於文化是什麼,很多人不清楚,但講話是拿個木板並時不時的著一下,那就文化人的標示。

所以今年冬天的丘城裡,只要是個男的,腰間都插滿了木板竹簡,不插個板子在腰間都不好意思出門。一時間,除了金屬刻刀成了搶手貨。

炭筆在板上寫字,板插腰間,那黑炭字就會被衣服弄糊了。只有刻下的字和圖才沒事。

為了方便學習和做紀錄,長白早早就讓準備好了刻刀,金屬制品不便宜。可年底大家會手裡還是有錢的,更別說,有機會述職報告的這些大小領導。

這天長白又到了五角大棚,不只是他一人來,整個長老會的成員都來了,聽取丘牧的現場彙報。長白認為,這樣的述職報告更生動。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五角大棚裡有暖氣,四處在燒著柴,有的地方還燒的是炭。

可以肯定的是,五角獸棚裡的獸過的比人還爽呀,冬天有暖氣,它們提前享受到了。

一幫子人以長白為中心,緩慢的在大棚裡移動的,個個都熱的要死。

丘牧也是一熱的要死,身後時不時的有奴隸給他擦汗之類。

他還時不時的示意,把某處門開啟,把某處窗推開,給長白領導造出點對流的旋風,這樣才不至於把長白熱到半死。

“長白,這大棚裡一共有多少獸,已經點清楚了。。。”

“長白,這大棚裡一共有多少種獸,也大致清楚了。。。”

“長白,這大棚裡有多少有崽的獸,也差不多清楚了。。。”

丘牧在照著板子讀,而長白的心思卻飛走了。

五角大棚裡收集的鹿羊等獸,經過清點確認後,發現居然有十三種之多。其中傷人的獸因為腳象石塊,被命名為了石爪獸。除此之外,就是以類鹿和類羊的多些。

長白也及時把命名出了跳羚之類的名字,因為那野羊是蠻會跳的。

不同的獸都被分開集中圈養,五角獸棚裡大大小小百多個圈棚居然都有獸被關著。

“牧呀。這個傳染病的問題一定要控制好呀,病的最大問題就是衛生問題,所以要保持獸棚的清淨,要通風,要喂乾淨的草,要喂乾淨的水。”長白指示。

他的指示都是想當然的,陶淘家裡以前養過獵,但就一隻母豬,養過羊,也就兩隻三羊,雞鴨倒是有養個七八只。全部經驗和知識源自於此。

五角獸棚裡住著一千五六的蠻婦,應該肯定的說,五角獸棚給伺候的很好。

可問題還是有,天天都有十幾只獸死去,也不知是怎麼死的,反正就是有死,好在不象是有傳染病那種大片大片的死。

丘城裡的居民對這幾種獸肉已經吃的膩歪了。更多的獸肉被加工後賣給了周圍的部族,比如大水氏。

冬天平民僕從民有的休息,奴隸沒的休息,奴隸若也有休息,那就不叫奴隸了。

大量的家田水利建設正在開展,大量的房屋正在修建。同樣的,五角獸棚這裡,很多的奴隸都在砍樹之類,來年開春,這些獸會散養分,到時需要一個更大的牧場。

五角獸棚周邊的牧場一次又一次的被放大,反正奴隸們也沒啥事,正好被押著幹活。

聽完丘牧的彙報,一幫人坐馬車的坐馬車,玩雪橇的玩雪橇,一起奔水村,去考察今年船隻建造和漁業。

“今年由於年初蠻人襲擊,對水村的生產造成了極大的影響。。。”水濱一直在模仿長白講話的口氣,現在已經似模似樣了。

“除了每年從河邊撈魚苗之外,今年我們還撈了泥鰍和鱔魚,另外還撈了黑魚。。”

“黑魚?”長白打斷了他的話。

“是的。”

“那個放了黑魚的池塘今年魚養的怎麼樣?”

“回長白話,好象不怎麼樣。”

這說對了嘛,黑魚是食魚的魚,要是塘還能出魚就怪了。

“今年還養了蛙,夏天的時候,有送蛙到丘城。”沒錯,這事大家都記得,還以為是水村組織人捉的,沒想到居然是養的。

下一站是去考察禾氏的水稻種植。

對於種水稻,長白有發言權,他可是在家種了多年地的。冬小麥加水稻,兼種蠶豆,黃豆和油菜。

“今年,禾村還是繼續學習長白的種禾之法。這植苗一事,果然大妙。。。”

“另有拋秧一術,也是很大善。。。。”

“長白與田間養魚,這也不錯。。。。”

“放蛙與田,也極有功效。。。。”

這廝不是在述職,一個勁的在誇長白,而且說的還蠻在理。弄的華小白不好意思了。這種情形以前他常碰到,但也經不住,在長老會成員面前猛捧他。

事實證明,眾多部族在被華氏收服之後,隨著華氏找回了馬,又從海邊帶回了鹽,平了海邊的部落,收了花面氏,最近又打敗了蠻人,趕回了這麼多獸,長白的形象不是一般的高。

述職活動一直持續到過年前一週左右。

新的通告剛透過鴿子散出去。各村的老人,在同意的情況下,都被送往了丘城,在丘城集體養老。

與別的時代不同。這個時代的老人都是知識寶庫。所以,把這些老人集中起來,也方便明天轟轟烈烈的學校教學活動。

老人聚到丘城,對的人對華氏的人來說也是一種衝擊。

這個年代尊老愛小的意識還是有的,這次這麼多老人集中到丘城,又是對尊老的一個推動,不用多說,個個又是都說長白好。

長白倒也沒有象後世的領導人一下,一一接見老人,沒和老人們去握手。

他正忙著和軍委會的商量,來年,到底要不要去對水氏發動進攻。

軍委會的一致意見是打。

長老會的意思是不打,總覺得沒準備好,比如船,比如獸群要消化,比如蠻人要消化。

巫師委會奇怪的表示支援開打。長白的理解是,只有重大的活動,才能顯現巫委會的重要性,最重大的活動就是祭祀,另外就是戰爭。

糾結。糾結呀。

戰爭是聚集人口、財富和地盤的最好的手段。

“蠻人遷過來,應該是被人趕來的吧。”長白問狼桃。

“可能是。”狼桃與熊苗都不敢確定這一點。

事後他們多次研究過了與蠻人頭領談話的記錄,隱約感覺到,可能蠻人是被打敗了,被趕過來的,但又不確定。

“若是被打過來的,那就是說是被有馬的部落打敗,被迫遷過來的。還有,那板上也記了是食物少了。”

“怎麼會食物少了呢,你看那獸群。”

“對噢,以前牛氏也說獸少了。”這個曾經經過大荒原的部落現在不知怎麼樣了。

“要是馬,那就是那個部落有騎兵,蠻人擅舟,而且還是敗了。那個部落不好對付噢。”

“現在軍械庫存有多少?”

“長白,五長還沒配齊金槍金箭呢。”

“還有斧頭,還有狼牙棒。”

“還有千里望。”

這句馬上引來了一大堆的感嘆。

這是個矛盾呀。金屬產量不高,一方面要保證農具,又要保證祭祀,餘下的才是軍事。

軍事又以近衛軍第一,騎兵第二,斥侯第三,更別說還有一幫百人長之類的,普通小兵還是扛著竹槍木棍。

在與蠻人作戰的過程中,大家可是感覺到了金屬武器的厲害了,呼聲很大,要求加大金屬武器的配備呀。

看著大家群情激動,華小白決定,還是忍一年,積累一下吧。(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