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內部職位調整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工業區的事情安排完,接下去項楊才去農墾區。

這個其實是最難安排的,整個從事農業和養殖業的人員,一共四百來人,包括新加入的,幾乎佔了人口限制規模裡的一半。

畢竟人口限制裡面的,才是真正的勞動人口。

而真正的技術人才並不多。

說白了,農場人多,擁有核心技能的人卻並不多,這裡沒有太多能人,也是最容易被替代的群體。

小孩子如果想找點事做做,也大多會來農場幫忙。

可見這裡所需要的技能水平了。

因為廢土移動城市農業屬於室內農業,利用了太多城市功能的特性,跟外面的農場完全不同。

也沒有太高深的農業技術,原本的農業也算看天吃飯的行業,而這裡卻不需要太關心天氣問題,也不需要太關心蟲害之類的事。

反而最需要的是怎麼利用城市功能,以及怎麼配合城市的移動計劃。

但民以食為天,農業在任何地方都是關鍵行業,是養活整個城市的核心所在。

在移動城市內部,農業作為一個大區域設施,不像工業區那樣還可以選擇裡面的工廠,並自己建立額外的工廠。

農墾區,其內部的所有單元設施,諸如農場、魚塘等,全部是自動獲得的,沒有可選擇性,佔用面積也最大。

雖然是大區域設施,但卻分開位於很多完全分離的地方,甚至從最低的一層,到最上面的一層都有。

這也造成了管理的困難,核心工作裡不用什麼太多的技能,卻需要比較高階的管理人才。

這就是原因所在。

項楊也考慮了很久,去工業區前就通知過農墾區的各主管和小組長,在第一層農場的釀酒廠集合。

農場是沒辦公室的,全部是生產和儲存用設施。

自己打造的釀酒廠作為了半個農業設施,設立了一個辦公室,也作為那邊開會、安排工作的場所。

畢竟,釀酒廠跟整個農場的關係太緊密了,原料也是直接從這裡獲得,自己弄的廠選址在這裡,自然也不是隨便做出的選擇。

項楊直接去那邊。

人員已經全部過來了,就等他到來。

項楊也一樣公佈了農墾區將設立大區主管的計劃,主管所有稻田、果園、菜園、各類養殖場、魚塘等所有農業設施。

並提拔鬱海宇擔任這個大區主管。

主要是鬱海宇在海上城市擔任過農業技術員,也是魚田,蟹田等共生養殖方面的專家,在水稻種植和漁業養殖上面都比較內行,屬於技術型人才。

從進來後的工作表現,也證明了他是個好學的人,管理水平也可以。

“咦,居然不是王燕。”

“王燕還是只負責所有農場吧。”

項楊才剛剛認命完鬱海宇這個大區主管,底下不少人心裡就納悶了起來。

在農場被升級為農墾區前,所有農場都歸王燕管理,也包括各個養殖場,但事實上,除了稻田、果園、菜園等用到農地的設施外,魚塘養殖場等並沒有直接的隸屬關係。

只是在城市移動的時候,由王燕安排各種出行計劃。

說白了,由她協調整個農業設施方面,因為整個農場和養殖場都沒什麼太高階的人才。

像魚塘和養鴨場的澤地生態系統,也是由阮世傑妻子幫忙搞起來的,這些有技術含量的東西,農場自己的人也根本搞不定。

但阮世傑妻子是學者類研究人員,並不屬於農場的人,也不歸任何農場的管理人員管轄。

農場和各類養殖場聚合,升級為農墾區,並出現畜類養殖場後,整個農業系統變得極為複雜。

因為不僅僅是所有農業類設施聚合在農墾區裡面,農地數量變多後,更是分開散佈在更多的地方。

縣級後,神龍城達到了十二層,一些不同農墾區之間的距離更是相當的遠。

而養豬場、養雞場也變得規模更大。

鴨舍升級為養鴨場是有提示的,但養豬場和養雞場的規模增加,卻沒有任何提示。

另外,畜類養殖場名稱是畜類,但其實是針對牛羊之類的放牧家畜的,雞鴨豬類並不算。

這個設施的場地是一大片草地,位於魚塘澤地生態系統邊,也緊靠養豬場和養雞場。

跟雞鴨豬類不同,牛羊養殖太不划算。

因為廢土城市的所有家畜都是圈養的,比工業化圈養當然更加自由些,但仍然是圈在一個地方養殖的。

雞和豬佔地面積最小,養鴨場佔地面積次之。

但因為養鴨搞了澤地生態系統,跟養魚,養泥鰍等澤地生物共生養殖了,所以變得也比較有利。

養牛羊佔地面積最大,這是放牧的特性,即便圈養,也得給一個更大的地方,那麼大的一片草地,可說極為浪費。

所以廢土世界養牛羊的城市很少,如果不是升級需要設施利用度,如果不是羊毛製品仍然有不少的市場,畜牧業都很可能會絕跡。

神龍城也沒有大規模養牛羊,只是象徵性的買了些牛犢和綿羊,以養綿羊為主,因為可以提供羊毛,給他們的紡織廠提供原料。

羊毛衣服在廢土也算得上是奢侈品了,反而皮衣跟棉布製品差不多,只是普通的衣服。

當然,數量也不多,因為使用棉花更加廉價。

養的那些牛也不是出售的,自己消化,改善飲食品類為主,有時也可以作為耕牛等用用。

而畜類養殖場也有大部分被改造,一部分變成了養豬場。

另外更大的一部分變成了澤地,用來養鴨了,現在他們也出售烤鴨和臘鴨。

雖然沒有特定的工廠,但臘鴨、醃菜,鹹鴨蛋,臘腸之類的製品,他們都會製作。

因為儲存時間也更久,這個大部分生存了一段時間的城市都會。

所以,在進入縣級後,重新設立了一個統籌的上級主管,由唐明擔任,負責所有養殖業。

也就是跟王燕的農場主管並行的,沒有隸屬關係,只是在出行計劃安排上,仍然交給王燕。

這方面唐明搞不定,唐明是那種對水產極為熟悉,包括海產和淡水魚類養殖,生物特性等,對雞鴨豬之類也算可以。

但安排複雜的計劃,他就不行了,這點鬱海宇比他厲害,在時間管理上要高明很多。

這也是為什麼提升鬱海宇為農墾區大區主管的原因。

農墾區大區主管可不是原來的農場主管和養殖場主管了,這是真正的主管所有農業設施的。

其他人的驚訝也在這裡,如果有可以提升的職位,他們絕對會認為非王燕莫屬。

不是鬱海宇的能力和資歷不行,而是在農場所有人眼裡,王燕的地位很高。

看起來很年輕的一個大姑娘,但做事穩重,有條不紊,不管出現什麼情況,基本不會慌亂。

平時也給人一種高階經理人的印象,遇上問題時,看到她過來,也都會覺得可以比較容易被解決了,就像一個定心丸般。

儼然已經是整個農業方面的主管。

所以,鬱海宇突然變成了她的主管,讓其他人都有點不適應。

王燕倒是沒什麼感覺,別看平時外表很鎮定,很沉穩,一副大姐大,有責任我可以抗的派頭。

但她其實也很吃力的,不是工作太難,而是設施太大,人太多,事情也太多,農場裡面,各種瑣碎的事,比工業區那邊不知道要多出多少了。

而在廢土世界生存了這麼久,她比大部分其他人更清楚一點,除了城主外,其實其他城民本質上沒太大區別。

作為城市的螺絲釘,還有什麼區別呢。

多掌握一點技能,唯一的好處,也就是在城市毀滅的時候,遇到其他城市可以有更大的機率被接收,也就是更大的機率可以繼續生存下去。

但事實上,在城市被毀滅的時候,遇到其他城市過來的機率都極小。

一旦城市毀滅,大部分情況下,裡面的人都要完蛋了。

而王燕對神龍城的生存能力,也有足夠的自信,這來源於這些時間,項楊的能力表現,還有神龍城的實力。

所以,做什麼職位,她其實是最不在乎的。

不是她沒野心,事實上,在泰拉的時候,她的野心可不小。

而是,這裡並不是泰拉,已經沒有所謂的職業生涯,也沒有了所謂的出人頭地,有的只是依賴移動城市生存下來。

她是個極為清醒的人。

項楊也發現了在場一些人的異樣表現,但他並不在意。

作為城主,他有絕對的掌控力,也有絕對的想聽取外人意見的意願,因為集思廣益總是沒有錯的。

但在場沒有人向他提出建議。

只說明,他們只是並不習慣鬱海宇的職位比王燕高。

而不是因為鬱海宇沒有這個能力,也不是王燕的職位如果低於鬱海宇,會給農墾區帶來某種損失。

何況,項楊的職位調整還沒結束呢。

“今天開始,將正式設立後勤保障部門,負責城市執行計劃和城內各設施之間的協調,城內餐廳、診所等後勤保障設施,跟戰士部門之間的配合。”

等於,原來王燕擔任農場主管時,參與城市出行計劃的安排,被剝離了。

以後農墾區主管不負責這方面的工作,只利用後勤保障部門提供的城市出行計劃執行。

農墾區的一些會影響到出行的狀況,也呈報給後勤保障部門,讓這個部門來具體安排,以及規避一些可能會遇上的,跟出行計劃產生矛盾的事情。

也就是說,農墾區主管的職責將只侷限在農墾區,他的所有能力也都只侷限於生產和種植安排,而沒有其他方面的任務了。

“還有,除了武器彈藥之類作戰物資外,整個物資倉庫,冰窖等物資儲存設施裡的物資排程,也歸後勤保障部門負責。”

項楊繼續說道:“後勤保障主管的層級等同於大區主管。”

這是跨大區域設施的職位,涉及到農墾區,工業區,還有飲食、醫療等各種事務,層級高是肯定的,否則會搞不定。

“由王燕來擔任後勤保障主管之位,原來的農場主管職位,由王麗英接任。”

等於王燕正式脫離農業方面的設施,做其他事情去了。

而王麗英之前是菜園和葡萄園主管,雖然以泰拉的標準,沒上過大學,屬於文化程度不高的那類,但跟大部分原住民比起來,她也算是高學歷了。

因為原住民的受教育程度是很不平衡的,沒那麼系統,一些知識很深奧,一些眾所周知的簡單知識卻未必懂。

說白了,大部分人偏科嚴重。

王麗英大大咧咧,親和度極高,人緣也極好。

原住民跟新人類在行為習慣上,多少是有點不同的,平時也難以走到一起。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敬佩跟關係好是不同的,譬如大部分人都很敬佩王燕,但王燕真正的朋友並不多。

但對王麗英來說,完全沒有這種隔閡,她不管在新人類裡面,還是在原住民裡面,都吃得開。

這也是一種能力,管理農場這種職位比較適合她。

因為忙起來很忙,需要大群人的調動,甚至要其他設施的人去幫忙,閒起來卻很閒,也經常要去其他設施幫忙。

以前人少的時候,項楊來協調。

現在人這麼多,事情也多了,項楊就忙不過來了,王麗英這個左右逢源的老大姐人設指揮起來會事半功倍。

“原來如此,王燕也升遷了,擔任了另外的一個同級主管。”

“我就說嘛,鬱海宇升職了,王燕怎麼會不升職呢。”

在場的人豁然開朗。

王燕卻知道,她的工作難度提升了不少,農場事情雖然很多,但都是些雞毛蒜皮的瑣碎小事情。

現在她的工作職責變的很集中,她很清楚城市執行計劃的難度的,因為她接觸過。

以前城市出行,或其他突發事情的安排,她更多是報上農場這邊的狀況時,提個建議給項楊參考。

現在她卻成為計劃的核心安排者之一了。

項楊也不管其他人的想法,繼續安排了一些工作,主要是鬱海宇和王麗英提升後留出來的位置。

還有王燕主管的後勤保障部門的其他人手。

最後,離開前,項楊也吩咐王燕和鬱海宇,下午三點去控制室開會。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