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曹操和青州兵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武帝紀》中記述:

“二年春,襲定陶。…………布覆從東緡與陳宮將萬餘人來戰,時太祖兵少,設伏,縱奇兵擊,大破之”

說的極明白,呂布與陳宮領兵萬餘攻擊曹操,而曹操“兵少”!青州兵之外的操兵不足一萬!

明白了這些材料,我們可以想見,這位曹丞相開初打天下的兵,實在是少!對於兵員的急需與渴求有多迫切!而三十萬青州黃巾軍的歸降,就是喜從天降,所以儘管他與這些黃巾餘部的政治立場絕對對立,儘管在開初不聽他號令,但是他也著實的不敢太過於開罪,只以軟化手段著意籠絡。而且,也由於青州兵固有的堅定的宗教信仰,所以,也不把他們分撥拆散給屬下各部將,而是讓他們獨立建制。進一步的說:如果曹操得罪了這些聲勢浩大的青州兵,不要說沒有人為他打江山,這些青州兵拼死的力道也許絕能把曹丞相的其他嫡系家底都給拼光。青州兵也許真的得罪不起!

就某家自己的理解,就曹操與青州兵的“不同”與“相同”來講,青州兵與曹丞相的關係更近似於“友軍”。青州兵與曹丞相事實上是一種合作關係。既是合作,那麼,有所保留是應當的,青州兵儘管被曹操長久的軟化手段所感化,後來拼死效力,但是,終究有個過程,在開初的階段未免有所保留,那麼曹操統一中國的很多可以利用的機會就被有意無意的耽擱與逝去了。倘若青州兵開初就能為曹*戰,曹丞相早早的與袁紹展開決戰,劉備會狼奔何處?比如劉備所依託的劉表,早早的被曹丞相滅了,劉備會鼠竄何方?江東能安然坐大麼?

如果曹操像袁紹一樣,早早的打出反漢、判漢的旗號,鐵定會得到黃巾餘眾的衷心支援,大業可成!當然,反漢的旗號是不能爭取到荀彧這些士族的支援的,更會引發他們的拼死對抗,但是,“英雄盡數屠狗輩”,底層民眾中向來不乏大豪傑,真猛士,善用這些底層民眾的力量,所向披靡!劉邦可做榜樣,朱元璋就是後學!

曹操,你可惜了!

因為曹操的擁漢立場,一開始就可以為之拼死效命的青州兵竟然成了“友軍”!不過我們也應該知道,曹操與青州兵的“合作”在曹操後來征伐四方也立功殊大,這也是大不同於尋常的友軍互助的,這種合作也是用寬容換來的拼死效力,與尋常的“合作”大不同。而且,這樣的合作也僅限於曹丞相與青州兵的合作,換做了其他人,是不成立的。《三國志·臧霸傳》中裴松之的一段註文很說明問題:

“建安二十四年,霸遣別軍在洛。會太祖崩,霸所部及青州兵,以為天下將亂,皆鳴鼓擅去。”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曹*了,臧霸所部軍隊(徐州兵)與青州兵以為曹*了天要塌了,天下要大亂了,所以敲著鼓擅自離去。青州兵眼中只認曹操,不認別的什麼領袖!

對青州兵說了這麼許多,其實就是要說一下結論:

由於曹操擁漢的政治立場,青州兵投降之初對他的幫助是有絕大的保留的,並非一開始就很大,二者之間的磨合浪費了大好光陰,失去了與強勁對手早早決戰的時機,使這些對手有了坐大的時間,痛失了統一中國的時機。

曹操初次起價的本錢極少——五千;二次創業的本錢更少——一千!

不過,曹丞相後來的軍事輝煌多多,憑什麼可以斷定曹操在日後的擴大地盤中就不會擴充更多的軍隊,得到比青州兵更多的兵員,擺脫對青州兵的依賴?

這個就要看看東漢末年到三國鼎立之間中國的殘破光景了。看看曹操起兵之初殘破的中原是否能擴充到很多的兵,殘破的中原能養活多少兵。

當時中原的殘破情形曹操的《蒿裡行》說過:“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連年的戰亂與災荒,更加之猛烈的瘟疫肆虐,中原大地人民大批死亡,人口凋敝。地盤倒是可以憑著打勝仗擴充的,但是,作為組建軍隊提供軍隊物資的人口,卻根本不是朝夕之間可以得到迅速的補充的,必須有長達一代人的時間保持和平安定進行修養生息才可以做到。但是,那個時候的中原做得到麼?

東漢桓帝永壽三年(157年)全國人口五千六百五十萬,到晉武帝太康元年統計人口僅餘一千六百餘萬。這百多年中人口銳減接近四分之三。而且,西晉初年的這個數字,還是在三國鼎立期間相對和平的那六十年裡修養生息後的數字,如刨除了這六十年裡人口增殖的數量,那麼,曹操征討四方的時候,中國的人口又有幾何?中原的人口又有幾何??

在何新《中國歷史與國民意識》中,提到過一個人口自然增值的規律:在沒有大的天災人禍干擾下,約30年人口增值一倍。從三國鼎立到三國歸晉時長60年(220-280),那麼,人口增長翻倍的時間窗有兩個,那麼,假設三國鼎立之出人口基數為一,到250年,人口基數是二;到280年人口基數就是4了。那麼,可以用西晉太康元年人數倒推出三國初年的大致人口數四百萬。在這四百萬中包含了魏、蜀、吳三國人口。

那麼魏國的人口數多少?古籍《通典·食貨》給出了曹魏滅蜀後的人口數字:四百四十三萬二千八百八十一。曹魏滅蜀在263年,上距三國鼎立年份220年,有43年的時差,比照《中國歷史與國民意識》中的那個30年人口翻倍的增值規律,曹魏初年的人口也就二百二十萬多一點。不過,三國鼎立的相對和平期間,也不過是相對和平而已,戰爭這種人禍還時不時的造成大量的人民死亡,最要緊的是瘟疫也在不時地吞噬生命。那麼,在三國鼎立到曹魏滅蜀這43年裡,曹魏人口的增殖數字也許達不到翻倍。那麼,曹魏政權初年的人口數字也許會比二百二十萬還要多一些,到底是多少,這個某家就無知了。

而且,還要注意的是,這個多於二百二十萬的人口數字是曹魏政權的郡縣地方行政系統可以控制的“編戶齊民”的數字。在這些“編戶齊民”之外,還有另一個系統的人口數是不被計算在內的——屯田系統的民戶人口。

曹操屯田的開始,就是為了安置投降的青州黃巾軍的家屬做的安排。投降曹操的青州黃巾軍有百萬之眾,其中降卒三十萬,剩餘七十萬家屬就被安置屯田。還有,曹操在擊敗汝南黃巾軍,奪取其農具耕牛之後,也在許下大規模招募流民屯田,這個屯田的人口數字很難查到,但是,能載於史冊,規模應該不會比青州黃巾軍的家屬少得太懸殊。屯田被曹魏定為定製後,屯田地域進一步擴大,招募的流民人口漸多,那麼,屯田人民的數字加總人口數不會少於百萬之眾。

那麼,合計一下,郡縣管轄的人口與民屯系統的人口加總數字該在三百二三十萬以上。這個“以上”又是多少?某家姑且感覺一下:五十萬。這個數字,大致就是曹操征伐四方後平定中原時,可以被他控制的人口數。之所以說“大致就是”,是因為某家實在查不到更準確的數字了。只能說這個數字接近而已。

那麼,這三百五十(?)多萬的人口可以養活多少軍隊?這可難了,某家還真不知道。有個數字似乎可以做一些沾邊的參考。前蘇聯一個叫C。M。什捷緬科的總參謀長寫了一本叫《戰爭年代的總參謀部》的書,這書的第二冊裡提到了他和斯大林的一次對話。對話裡說二戰時德國的軍事史動員率是百分之十六以上,對這個動員率,斯大林評價道:“這樣大的動員率,不是出於對戰爭的無知,就是出於冒險主義。”

工業化程度極高的德國,創造財富的能力遠不是中國的曹魏時代可比,養兵的能力也遠不是中國的曹魏時代可比。那麼,曹操一方的軍事動員率也絕對是遠遠低於二戰時的德國。那麼,曹操在統一中原後的兵力總數遠遠少於五十萬!四十萬都是大大高估了!在曹操的軍隊中,青州兵就有三十萬。那麼,青州兵之外的軍隊有多少,可想而知。

拿下了荊州,迫降了荊州軍隊,似乎可以大大擴充實力了,但是,赤壁之戰失利,荊州旋得旋失,荊州軍隊也在赤壁之戰中損失慘重,拿下荊州的軍政資源“紅利”歸零。以後的征伐,還要靠征戰中原的舊班底。

曹操離開了青州兵,玩不轉!而青州兵與曹操的政治立場的對立,導致了二者“合作”之初的“不和諧”,從這個“不和諧”到後來的“和諧”耗費若干時光,又導致了劉備屢屢逃脫,江東孫氏的坐大,中國統一的最佳時機錯失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