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經濟戰爭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紐薩爾皇家銀行在菲恩和讓娜離開之後的第二天,被內政委員會新成立的金融管理廳全面接管。

與此同時,紐薩爾其他十五家中小型銀行也同時被納入到了金融管理廳的綜合監管之中。老會計們在紐薩爾國民陸軍和艾卡特工的保護下進入銀行大門,然後開始封存所有的賬本,這對整個紐薩爾的金融體系造成了巨大的震動。

震動主要表現在紐薩爾金融體系的人人自危上。在審計組進駐的當天晚上,艾爾就接到了三十多起舉報。這些中小銀行都知道自己的“同行”手腳不怎麼乾淨,於是不約而同的選擇了舉報對方來分散自己身上的火力。

所謂死道友不死貧道,只要能多有些時間反應,那至少還有機會想想辦法。

他們想的辦法也比較樸素,這些舉報同行的中小銀行們第一反應是修改賬本。審計組並沒有拿到全部的賬本,因此要把賬目做平其實很簡單——只要有足夠的現金,再配合上修改過的、審計組沒有掌握的賬本就行。

但這需要時間。不論是籌集資金還是修改賬目,這些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完成。於是,中小銀行們都開始拼命搞起了舉報,同時籌集資金的行動也在全速進行中。

除了籌集資金以外,突擊放貸也是一個很重要的“風險控制手段”。這些中小銀行本身最大的問題就是賬面資金和實際資金對不上。但這並不妨礙他們削減其中的“差異”。

賬面資金缺乏,那就緊急找關係比較好的企業放一筆款子出去。這樣就能快速削減賬面資金,並且還可以用這些關係好的企業的“貸款債權”去其他銀行處進行抵押,再抽一筆資金到賬上應付檢查。

總之,它們需要時間。

而杜桑德壓根就沒打算給他們掙扎的機會,放貸加債權抵押置換再放貸的套路,就連他這個外行人都知道風險能有多大。這些錢只要有一點收不回來,整個連鎖的抵押放貸套路就會全部暴雷違約。他讓那些審計組入駐中小銀行,是為了化解風險的。要是這幫大聰明為了躲避化解風險可能帶來的懲罰,而搞出一套更大的雷……那豈不是撿起芝麻丟西瓜?

於是,艾卡的特工們無奈的加了個班。他們扣留了所有前來舉報的高級別銀行管理人員,然後又出去抓了一圈被舉報者。

總之,第二天早上,位於上阿爾賓的十五家中小銀行驚訝的發現,他們的總會計和行長全都被捕了——艾卡給出的解釋是,這些人“危害紐薩爾社會安全”。

本地風險化解的任務非常艱鉅,杜桑德自己幾乎無法對這個風險化解行動作出什麼特別具體的指示。他只能把希望寄託於埃斯科瓦爾和他找來的這群老會計們能夠找出解決之道。

但是,這並不影響杜桑德把賊咪咪的眼光投向奧林。

既然紐薩爾金融系統有這麼多雷,那……憑什麼奧林沒有呢?光憑那位財務相會派出自己的家僕前來搜刮利息,而不是想方設法平息風險就能看得出來——只要能賺錢就行,那位財務相大人憑著自己是皇帝陛下外公的身份行事肆無忌憚,他才不在乎風險呢。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當然,如果只看紐薩爾金融體系的大聰明們幹出的事兒,那說不定是帝國對於金融系統風險能帶來多大的衝擊一點概念都沒有。

既然你不防賊,那我不招點賊到你家裡轉轉,豈不是非常對不起你擺出的這副妖嬈姿勢?

杜桑德決定對奧林展開一場經濟戰。

對整個帝國開展經濟戰,那需要非常強大的經濟實力。杜桑德甚至沒有去詢問埃斯科瓦爾“我們能不能做到”的念頭,這個問題的答桉肯定是“不可能”。

經濟戰的目的是透過經濟手段,對敵人造成重大損傷,目的是透過金融和經濟手段,削弱敵人的戰爭潛力並且讓敵人陷入“內亂”。它是“總體戰”思想指導下的一個具體戰爭手段,而且效果往往都還不錯。

不用開火就能獲得炮彈砸入敵人主要城市一樣的效果,這種作戰方式絕對可以算得上是高效且成本低廉。現在唯一的問題是,沒有人知道應該怎麼把設想變為現實。

就連杜桑德自己,對於“經濟戰”也就只有一個模湖的概念而已。以前他在網絡小說裡見過的“經濟戰”水平往往都停留在“製造偽幣”從而擾亂敵方經濟運行上。更加高大上的手段……他反正是完全沒有聽說過。

不過目標倒是很簡單,只要能給奧林方面帶來足夠多的麻煩就行。

儘管杜桑德非常確信,哪怕只是奧林,它的經濟規模也比紐薩爾能製造出來的偽幣規模大出上千倍甚至數萬倍。用偽幣作為手段,紐薩爾恐怕拼盡全力也不會對奧林帶來太大的衝擊。

要搞事情,就要搞大一點。只是用假幣買了點戰略物資,這實在是沒有什麼意義。

抱著這樣的想法,杜桑德找來了埃斯科瓦爾,並且向他大概說了自己的想法。

“我的目標很簡單,對奧林的經濟造成的損傷越大越好。”杜桑德雙手撐在桌子上,身體前傾,緊緊盯著最近瘦了不少的埃斯科瓦爾的眼睛說道,“憑什麼只有我們在忙著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奧林開發的歷史比我們悠久太多了,他們肯定也有很多累積的,可以被我們所利用的風險點。”

“那就不應該把目光只看在銀行或者其他金融產品上。”埃斯科瓦爾想了一會之後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既然要做,那就做的大一點。我建議,先透過中央特科,在奧林搞一個手套銀行出來,再從紐薩爾的這些銀行家們幹過的好事裡挑一些出來。先壯大自己,然後再想方設法讓炸彈爆炸。”

一個陰謀在杜桑德和埃斯科瓦爾的“閒聊”中逐漸成型,紐薩爾的兩位最高級別領導人就像是在互相抱怨最近遇到了什麼糟心事兒似的,給即將誕生在奧林的這家“奧林發展銀行”下了一劑又一劑勐藥。

·

·

·

洛琳在拿到了杜桑德寄來的指示之後,先是苦惱了好一陣子,隨後對這份指令越看越開心,越看越高興——她甚至有些憋不住勁,拍著桌子哈哈大笑了起來。

“怎麼了?”舒爾茨抬起頭來,看著這位中央特科的實際控制者,這位逐漸成為奧林地下世界裡最有權勢的人之一的年輕姑娘問道,“我們的小勳爵終於想起來給自己的未婚妻寄一封情書來了?”

“杜桑德要是敢這麼浪費寶貴的交通資源,那我就回上阿爾賓去踹他的屁股。”洛琳嘴上說的狠,但眉眼裡卻全是笑意,她把手裡的命令放到了舒爾茨手裡說道,“看看吧,我們的大執政官閣下還是挺有辦法的。”

杜桑德在命令中明確說道,他要求中央特科儘快籌備並且建立一家銀行。而這家銀行,必須要符合杜桑德設計中的諸多特質。

其中之一,就是要面相公眾吸收存款。

【給普通民眾開出足夠高的利息,吸引他們把每一個便士都存到銀行裡來。】杜桑德在命令中寫到,【用吸收來的資金放貸,利息高於存款利息即可——利用這樣的方法,迅速為銀行擴大規模。】

為了讓銀行規模擴大,杜桑德還特意寫道,【如果有必要,可以適當放寬對貸款者的審批。等放出去貸款之後,再把債權抵押給其他銀行,繼續套現出來放貸。】

到這一步為止,中央特科也只不過是在奧林上復現紐薩爾銀行搞出來的“抵押槓桿”而已。真正要搞垮奧林的經濟系統,他還有更具體的指示。

【在銀行可動用現金超過3000萬金鎊之後,向奧林的煤炭生產廠商收購他們三到五個月後才能交付的煤炭——提前訂購,儘量把當月的產能全部買空。】真正的殺招就在這個地方,杜桑德和埃斯科瓦爾的目標非常明確,【把他們的煤炭產能全部買空,然後提前一個月在市場上高價出售。】

透過金融市場吸儲並且加槓桿,之後利用資金優勢,突擊買斷煤炭生產企業的所有未來產能。這就是杜桑德開出的經濟戰爭的第一槍——跨市場干擾。

三千萬金鎊可以買下差不多整個奧林煤炭企業三週左右的供應。全部買斷是不可能的,畢竟有些用煤大戶自己就有煤炭礦場,他們對外購煤炭的需求不是很強烈。

但其他人可就不一樣了。等他們發現煤炭價格暴漲了100%的時候,這些企業恐怕就只有兩個選擇——停止生產,或者付高價從奧林發展銀行手上購買煤炭維持生產。

大規模運輸煤炭當然是有可能的,但這屬於標準的救急不救緩。如果他們選購了價格昂貴的運輸煤炭,那麼奧林煤炭的價格至少也得29便士一磅。這個價格至少也上浮了超過70%。

同時,奧林發展銀行還能以“未來即將交割的煤炭實物”作為抵押,從其他銀行手裡再拆解一筆資金來。考慮到煤炭價格暴漲,這一筆資金將會達到大約5000萬金鎊甚至更高的水平。

如果這些企業試圖停止生產,那他們將會面臨奧林發展銀行的第二招——強行撤資。按照帝國法律規定,債權人有權要求債務人提前清償貸款。而債權人在提出這種要求的時候,將會自動放棄當月所有的利息,只收回放出的本金。

大部分會從奧林發展銀行這種新銀行裡貸款的企業,本身就不會有多好的發展潛力。生產成本暴增,加上突然撤貸導致的雙重打擊,能夠非常輕易的壓垮一家中型規模企業。而隨著一家又一家企業無力償還貸款,一場連鎖風暴就此誕生。

由於奧林發展銀行已經將這些企業的債權抵押給了其他奧林銀行,因此倒閉潮直接影響的將是這些接受抵押的銀行而非奧林發展銀行本身。由於債權抵押只是作為抵押物而非轉讓所有權,因此也不影響奧林發展銀行行使權力提前撤資。

接下來,只要奧林發展銀行強行違約,至少一半的奧林銀行將會因為資不抵債而在一個月內倒閉。為了規避倒閉風險,它們極有可能參照奧林發展銀行的模式,開始向公眾吸納存款。

而只要他們開始吸納公眾存款,那奧林的經濟末日也就快到了。高能源價格下,所有企業的經營幾乎都會受到嚴重影響,普通奧林人能夠拿到手的資金就會越來越少。為了從他們手裡吸收到存款,其他奧林銀行的利率必然會給的很高。

要支付高利率,首先就需要有願意支付更高利率的貸款方。而在高能源價格下,其他企業不可能有這樣的“大膽行徑”。他們肯定會想方設法縮減開支,從而利用自己的低成本優勢生存下去。

吸收公眾存款可不是什麼無本的買賣。在普通人難以獲得高回報的時候,他們才不會蠢到把吃著利息的錢全部取出來放著呢。一開始吸收的,用於避免自己破產的這些公眾存款很快就會變成這些銀行們的催命符。等這些銀行無力支付利息的時候……擠兌潮和大規模銀行破產就在所難免。

這就是杜桑德和埃斯科瓦爾研究出的經濟戰爭第一式——跨種類市場操縱、以及市場操縱後的大規模違約潮。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