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抉擇(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天色逐漸暗淡,紫羅蘭色的夜幕逐漸降臨上阿爾賓。街道上的煤氣路燈開始被工人們一盞盞點燃,但這一次……點燃的路燈卻比以往少的多。

好奇的市民路過的時候詢問原因,而得到的回答卻都只有一句話,“是內政局的命令。”

在回到自己崗位的埃斯科瓦爾指揮下,內政局迸發出了前所未有的高效率。六十多支隊伍乘坐著他們能找到的各種交通工具衝向了紐薩爾的每一個城市。

埃斯科瓦爾“飼養”的每一隻“高等級哥布林”都殺氣騰騰的登上了自己選擇的交通工具。靠近上阿爾賓地區的內政局代表們可以選擇蒸汽馬車,火車甚至輪船。而更遠處的城市則需要藉助紐薩爾郵局的紅色穿梭艦才能快速抵達。

無論這段旅程有多不舒服, 哪怕體重超過四百磅的“高階哥布林”們需要把自己塞進木頭條板箱裡,才能擠進空間極其狹小的紅色郵政穿梭艦裡也在所不惜。

在上阿爾賓裡憋了足足二十年,這些高階代表們早就憋足了勁要去那些該死的鄉下地方好好折騰一番。這一次出發,不僅為工作,更是為了私仇。

上阿爾賓裡的內政局是個窮酸地方,除了免費的食堂和燃料補助以外,明面上的收入幾乎只有外派機構的三分之一。

每一個能從上阿爾賓的重重競爭中殺出一條血路,成功獲得外派資格的內政局員工都贏的非常“艱難”, 甚至可以說是“血腥”。畢竟外派就意味著將會有一大筆內政局的定點資金下發, 而這筆資金的使用幾乎沒有任何監管。換句話說,那些撥付下去的資金幾乎都成了他們嘴裡的大肥肉。

而外派機構的資金佔用比例高達內政局總預算的六成以上——這裡的六成指的是確實發到內政局手裡的現金部分。

所以,派出“高等級哥布林”就成了埃斯科瓦爾掌控全域性的第一個操作。

只有讓各地的內政局負責人全部重新歸於上阿爾賓直派,才能保證各地對於上阿爾賓的一切命令全部遵照實行。

而隨著這些“高等級哥布林”們一起出發前往紐薩爾各個城市的,還有一封由火漆封好的命令。

這封命令由杜桑德本人直接簽發,要求地方郵局中所有的紅衣郵差全力配合這些內政局特派員的工作,協助他們掌控當地民生、市場、倉儲等等情況,並且完成對戰略物資的清點和封存任務。

執行任務時,應當攜帶並且裝備有足夠的武器裝置,並且和負責保護特派員們的樞密院護衛們合作。在保證特派員安全的前提下,盡一切可能、使用一切應當使用的手段完成任務。

換句話說,杜桑德幾乎是受益埃斯科瓦爾派出了六十多名擁有完全生殺大權的欽差。而且這些欽差幾乎各個都煞氣沖天似的。

一場腥風血雨即將席捲整個紐薩爾,而杜桑德現在對於這件事情……完全不關心。

杜尚終於被杜桑德用二十多封緊急信件叫了回來,而現在, 他發現自己竟然是家裡最開心的那個人。

“怎麼了這是?”杜尚好不容易才從無重力的狀態下解脫了出來。在戰艦裡, 就連吃飯都很沒滋味。雖然不明白兒子為什麼要用透過紐薩爾紋章管理處的二十多封緊急郵件把自己叫到家裡來,但面前擺著牛排和一堆好吃的, 他的情緒可是很難低落下來的。

“我要和你們談的內容可能……對食慾不是很有利, 所以咱們先吃飯吧。”整整一天多沒正經睡過覺的杜桑德現在完全不困。他感覺自己的腦子無比清晰銳利,並且震驚。

震驚這個情緒基調已經在杜桑德的腦子裡徘徊了整整半天。自從埃斯科瓦爾向他詳細闡明了“帝國的屠刀即將砍向紐薩爾”之後,他就只有這一種感受了。

啥?帝國要屠殺自己的殖民地?物理上的那種?

每一個開拓貴族私下裡或多或少都互相抱怨過,奧林對殖民地的統治太過粗暴了。高昂的稅率和昂貴的許可費用只是帝國經濟上屠殺殖民地的方式之一。所有的大型企業總部都位於奧林而非殖民地,就是這種屠殺的最淺顯的結果。

更令人無奈的是,帝國完全不在意殖民地的感受。他們甚至不太在意殖民地是否能夠健康良好的發展下去——就彷彿殖民地唯一存在的意義是為了向奧林提供源源不斷的原材料,商品傾銷地和金錢似的。

經濟屠殺對奧林是有好處的,而且這個好處非常巨大。但物理屠殺?

除了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投入巨量資源金錢,並且換來一片廢墟並且讓帝國其他殖民地惶恐不安以外,帝國完全得不到任何好處。

個人行事,或許還能憑藉感情作出決定。但國家不是個人,它是代表著無數人利益的集合,是沒有生命和感情的、傾向於將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機器。所謂國家沒有感情只有利益,說的就是這麼一種“現象”。

因此,從理智上出發,杜桑德並不認為帝國會對紐薩爾揚起屠刀——尤其是在紐薩爾根本沒有任何反叛的基礎和苗頭的情況下。

沒有好處只有壞處的事情,帝國才不會幹呢。

但是,一反常態的埃斯科瓦爾的分析, 讓杜桑德確實感到了不安。而不安的因素來自於三個方面。

按照埃斯科瓦爾的說法,他畢業於奧林大學的經濟和歷史學院。而在學院的圖書館館藏中有一封來自於叛逆者薩爾瓦多寫給時任皇帝查士丁尼陛下的信件。

信件裡, 當時還是大公的薩爾瓦多向查士丁尼陛下問好,並且詢問是否仍然“四月七日”行動。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信件寫成的年份正是薩爾瓦多叛逆的當年,當年的四月二日,皇城遇襲死傷無數。而五天後的四月七日,是查士丁尼陛下在挖空了的奧林第四高峰皮斯克山體中,親手格殺薩爾瓦多的日子。

光憑這一封信件,埃斯科瓦爾就不難得出“叛逆者薩爾瓦多不見得就真的是叛逆”的結論。

而另一方面,埃斯科瓦爾還向杜桑德提供了“薩爾瓦多計劃”的一些線索。這些線索來自於他大學時期的戀人。

他的戀人在畢業後被帝國礦業聯合體招入,在經過了長達十七個月的詳細背景調查後,他的戀人被調入了一個名叫“礦業調查科”的部門。

礦業聯合體對自己的這個部門採取了高度保密的管理措施,所有員工都不能隨意外出。而埃斯科瓦爾的戀人為了和他見面,選擇在一次外出工作中和埃斯科瓦爾私自會面,並且向他吐露了一些工作內容。

礦業調查科的主要工作是評估所有帝國殖民星上的資源種類和數量的自然儲備,並且分析這些殖民地一旦脫離帝國後能否維持獨立發展。

而在礦業調查科的調查中,紐薩爾是自然條件最好的殖民地之一。

“永遠不要去紐薩爾,那顆星球會出大問題。”當時已經準備來紐薩爾工作的埃斯科瓦爾得到了自己戀人的警告,“如果薩爾瓦多計劃實施,那個殖民星上的人至少得死掉一半。”

無論是當時的埃斯科瓦爾,還是現在的紐薩爾內政局局長都不明白為什麼這個計劃會讓殖民星上的人口銳減一半。他結合自己在大學裡聽到的一些傳聞發出了一個猜測,“是不是什麼特別厲害的武器?”

“不是特別武器,阿爾法計劃是用來對付同盟的。”對於埃斯科瓦爾的猜測,他的戀人給與了否定回答,“阿爾發計劃在幾十年前就已經到了可以執行的地步,但是不知道為什麼一直沒有啟動。”

這些內容都是埃斯科瓦爾的一面之詞,杜桑德當然不會輕易的相信這些屁話。別說搞情報的紅衣郵差,就連買菜的大媽都得多比上兩家的價格才會相信這就是最低價。杜桑德當然也不會直接相信對方。

隨後,埃斯科瓦爾拿出了一項足以佐證自己所言不虛的“證據”。

說是他拿出的證據,這多少有點不夠嚴謹——埃斯科瓦爾提供了一個地址,而紅衣郵差在這個地址裡找到了厚厚一沓已經拆開了的信件。

信紙泛黃,上面的筆記都有些模糊不清,但看了其中幾封信的杜桑德卻被徹底嚇著了。

信裡的內容沒有什麼稀奇,只是一位子爵的女兒在和自己的戀人互訴衷腸。畢竟在奧林,中級貴族的子女和自由民通婚也不是什麼過於稀罕的事情。

但嚇著杜桑德的內容是,這位子爵的女兒名字叫埃莉諾·霍爾耶夫娜·沃頓。

埃斯科瓦爾那位在奧林大學裡結識的戀人,是如今的皇太后。

繼續閱讀信件裡的內容,杜桑德還發現了一個讓自己心臟停跳了足足三拍的資訊。

埃莉諾在和陛下結婚前兩個月前,還在和埃斯科瓦爾秘密幽會。而現在的皇帝陛下阿爾弗雷德是個早產兒,他是在那場“皇室婚禮”舉辦後八個月出生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