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潘都:這玩意兒過於可怕嚶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這三只藍鯨都已經很老, 並且他們的族群解散,別的藍鯨群也不會收留他們,這讓他們很難存活。

藍鯨的平均壽命100歲左右,壯年期很長, 基本上可以持續到60-80歲, 三隻藍鯨已超過百歲。

這意味著, 就算三隻藍鯨不將潘都和侖引來這裡,不論是自然死亡, 還是被虎鯨捕獵, 他們都活不了多長時間。

野生動物的壯年期都很長, 特別是海洋生物,各種鯨豚類即便年老之後, 仍舊很厲害,直到他們死亡。

比如, 虎鯨和藍鯨在自然老死時, 身體素質都強壯到可以孕育幼崽,也就是說, 他們終生可孕育。

這就是他們作為頂級海洋霸主的神奇之處,即便他們年老後,也就是不如年輕時厲害而已,實際上身體還是很好。

不過雌虎鯨會表現出,和人類很像的“絕經年紀”,也就是大部分雌虎鯨到了這個年紀就不會再生育。

一般而言這個年紀是在45-60歲, 基本上沒有雌虎鯨超過60歲還在生崽。

雌虎鯨選擇在哪個年紀後不再生崽,主要取決於她過往幼崽的存活率,以及族群的強大程度。

族群越強大,幼崽存活率越低, 雌虎鯨不再生崽的年紀就越靠後。

比如波塞海克還是海皇族群,戴麗可以生到60歲,甚至更大的年紀。

戴麗現在才四十多歲就不再生崽,是因為她的幼崽基本上都存活了下來,並且六隻崽子都很厲害,她不需要再生。

如果因為各種意外,戴麗的幼崽順利長大的僅有兩三只,她就會繼續生崽。

當然越強大的族群,幼崽存活率越高,但海洋勢力總是瞬息萬變,遭遇突發狀況等,都可能導致幼崽死亡。

虎鯨之所以到了一定的年紀就不再生崽,是要將族群有限的養崽資源留給年輕的雌虎鯨。

一個族群的“資源”是有限的,不能無限制的生崽,否則就會導致每只幼崽分配到的資源嚴重不足。

虎鯨很聰明,幾乎不會發生,族群生了太多的崽子,最後養不起,這種極端情況。

人類有時候在這方面,表現的還不如虎鯨明智,越是社會底層的人類,反而生的越多。

這些底層的人永遠不會明白,一個家庭的資源有限,為何要將無辜的小生命帶到這世間來受苦。

虎鯨尚且懂得“控制繁.衍的獸.性.本能”,絕不會亂生一堆崽子,某些人類卻不懂這個道理,這是多麼的可悲。

越強大的族群,資源越充足,即便是年老的雌虎鯨也可以生崽,因為養得起。

這也是為什麼越厲害的族群,雌虎鯨“絕育”的年紀越晚的原因。

不過越厲害的族群,越注重每一隻幼崽的培養和教育。

這些族群更不會“亂生”,會為每只幼崽提供最好的成長環境。

虎鯨在“控制生育”這方面做的很好,他們終生可孕育幼崽,但他們不會亂生,會根據族群的條件“量力而行”。

所有的族群都會儘量,為幼崽提供好的生存環境,從來不會因為生了養不起,而拋棄幼崽。

阿沙辛實屬例外,阿沙家族的經歷太複雜,阿沙辛被族群厭惡,才會多次被拋棄,但最終他還是在族群長大了。

如果阿沙家族對阿沙辛沒有厭惡的情緒,即便再難,他們還是會養大阿沙辛。

在生物學上,是否能夠生育,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身體是否還足夠健康。

虎鯨和藍鯨等終生可孕育,就證明直到老死,他們的身體都是很健康的,只是不如年輕時厲害而已。

這就是野生動物的優越性,他們需要永遠保持健壯的身體,才能在殘酷的自然競爭中活下來。

三隻藍鯨已經非常年邁,但他們的身體還是很健壯,他們可以遊很快,只是沒有年輕時的耐力持久而已。

他們將潘都和侖引到這裡後,就累的不行了,再也遊不動,他們就等著被潘都吃掉。

侖憤怒的質問:“為什麼要害我們?!”

其中一隻藍鯨十分淡定的說:

“尊敬的藍鯨之王,我們太過年邁,馬上就要死了,還不如為全海洋的藍鯨做點事,讓自己死的光榮而偉大。”

潘都和侖其實已經想到了這一點,全海洋的虎鯨和藍鯨都在阻止他們在一起,這三只藍鯨就想弄死他們。

他們死亡之後,虎鯨和藍鯨的關係就會回到從前那樣,這三只藍鯨會認為自己死的很值得。

侖沒有再問什麼,直接撞死了其中一隻藍鯨,另外兩只要留著,等潘都餓了再撞死享用。

虎鯨幾乎不吃腐肉,均是現殺現吃,這兩隻藍鯨都老了,逃不出侖的看管,當然可以先留他們一命。

等潘都餓了的時候,再撞死吃最新鮮的,侖這樣想。

侖不停的蹭著潘都的身體說:“對不起,都怪我太衝動,我們不該追過來,我們一定可以遊出去……”

潘都安撫著他:“不怪你,我們怎麼能想到,他們居然知道如何遊到這裡,讓我好好研究一下,一定能遊出去。”

雖然這樣說,其實潘都的內心慌的一匹,人類憑藉高科技定位系統,都遊不出這種海域。

潘都只是不想讓侖太過擔心,首先心態不能崩,否則就真的沒有一絲活下來的可能性了。

這段時間,偶爾就會有這種年老又沒有族群的藍鯨,他們會各種言語挑釁潘都和侖,他們想要被潘都咬死,被侖撞死。

因為他們原本就很難活下來,還不如死的光榮偉大,他們認為只要可以罵醒潘都和侖,必將“名垂海史”,死的超值。

年老的藍鯨總是這樣來他們的面前找死,潘都和侖已經習慣了。

他們當然以為這次也一樣,就想撞死這三只藍鯨,萬萬沒想到,會變成這樣。

最慘的藍鯨就屬於那些年老後,族群突然解散的藍鯨,失去族群的庇護,他們很快就會被虎鯨群捕獵。

年輕的藍鯨可以被其他族群接納,老年藍鯨是拖累,基本上不可能找到願意接納他們的族群,只能等死。

海洋哺乳動物幾乎都是群居,就是為了提高存活率,老弱病殘只要有族群就會被庇護,一旦失去族群,很快就會死亡。

藍鯨和虎鯨族群,都會庇護老弱病殘的成員,不會拋棄他們,但一些弱小的族群總是會被迫解散。

這些族群基本都是因為沒有強大的首領,總是守不住領海,被四處驅趕,總是吃不飽等原因,惡性循環。

族群的鯨不斷的被捕獵,甚至因食物不足被活活餓死,族群成員越來越少,最終不得不解散,各自另尋“出路”。

年輕健壯的鯨當然能夠比較輕鬆的尋到出路,老弱病殘就基本算是被判了“死.刑”。

因此無論對於任何一個族群而言,強大的幼崽都特別重要。

首領年老之後,有強大的新首領繼任,這是保證族群永遠繁榮昌盛的基礎。

侖安撫著潘都:“快吃吧,你一定已經餓了,我們藍鯨不怕餓,不用為我擔心。”

潘都只想著一定要儘快遊出去,如果侖餓死在這裡,就算他遊了出去,他也不知道活著還有什麼意義。

這時候他才深刻的明白,侖對於他來說,太重要,他不能沒有侖。

其實潘都知道,就算侖死亡,他最終遊了出去,他還是會苟活下來,每天痛不欲生的活著。

畢竟他還有父母和哥哥姐姐們,還有侖和他親生的崽子,這些支撐著他,但他對侖的想念只會與日俱增。

侖不僅僅是他的配偶,他出生就跟著侖一起生活,雖然斷奶後回到了波塞家族,但還是經常回到侖的身邊。

他和侖的感情實在太深厚,潘都絕對無法接受,侖有任何的意外。

潘都的進食速度很快,他將這只藍鯨的舌頭和嘴唇吃的一乾二淨,吃的很撐。

他咬斷了這只藍鯨巨大的雙鰭,丟在最顯眼的淺海區海底細沙平原之上,相當於做了標記。

如果在這片海域迷失了方向,不知不覺又游回了這裡,至少可以知道遊錯了。

隨後潘都讓另外兩隻藍鯨,馱著這只藍鯨的屍體,跟著他們。

這裡沒有任何其他的海洋生物,潘都不願意浪費,如果他們沒有及時遊出去,這只藍鯨的其他肉也可以吃。

潘都甚至想著,如果三天後他們還沒遊出去,他會嚼碎了這些藍鯨的肉,讓侖吃。

雖然藍鯨不吃這些肉,只吃磷蝦和浮游生物,但在極端環境下,能吃一點是一點,能多活一天是天。

潘都知道,侖吃了這些藍鯨的肉,很可能會非常不適,但肯定是吃不死的,總比活活餓死好。

他們強迫自己保持冷靜,不能亂了心神,一旦慌亂起來,那就更不可能遊出去。

潘都和侖非常認真的辨別方向,鯨豚在茫茫大海中航行,從來不會迷失方向,但在這裡,他們的方向感失效了。

鯨豚類是透過,堪稱黑科技的“回聲定位系統”,辨別方向的,他們會發出超聲波,並接受超聲波來判斷方向。

潘都猜測,這片海域極可能是具有很強烈的“磁場”之類的,鯨豚進入其中,無法發出和接受超聲波,以至於迷失其中。

同理,因為被極強的“磁場”所包圍,海洋生物無法進入這裡,除非從“磁場”的小缺口進入。

海洋生物失去方向感,他們會覺得,這片海域是自己剛遊過的,或者不是自己要去的方向,永遠無法進入其中。

潘都認為,這有點類似於“鬼.打.牆”,即便這片海域就在眼前,但幾乎沒有海洋生物可以游進去。

只有在北霞海生活了一百年以上的海洋生物,才可能知道,如何躲避磁場,進入這裡。

但只要進去就出不來,知道路徑的也就越來越少,誤打誤撞遊出去的可能性極小。

這片海域沒有任何一座海島,潘都猜測距離這裡最近的海島,應該都在3000公里以外,這是很可怕的距離。

茫茫大海之中,沒有海島,海底地形幾乎一模一樣,又失去判斷方向的能力,還沒有吃的,這極為致命。

潘都知道,在人類世界中,除了百慕大,還有一片海域與這裡很像,那裡被叫做“尼莫點”。

那裡沒有任何海洋生物,被人類當做“飛船墓地”,很多回收的“空間站”,都在此沉海。

埋葬在這片海域最大的航空站,要數前蘇聯的和平號空間站,除此之外,還有三百多艘飛船的殘骸。

尼莫點位於,南太平洋環流所圍海域的中間位置。

來自於各大陸、海域的養料完美避過這裡,以至於沒有任何海洋生物可以生存。

尼莫點和這片海域最像的就是,沒有任何海洋生物,沒有海島,距離最近的海島都有幾千公裡。

沒有參照物,又失去了方向感,幾乎不可能遊出面積如此大的海域,這就像盲人絕對不可能走出沙漠。

就算他們始終按照一個方向,一直遊,還是會因為沒有參照物,無法判斷是否始終保持著同一個方向。

很可能會遊著遊著就又遊了回來,或者總是在這片海域的不同地方打轉。

潘都根據百慕大和尼莫點的特徵,努力分析著,如何才能遊出這裡。

他們遊了許久,侖和潘都牢記著,他們遊過的所有海底的地形,這是唯一可以判斷方向的辦法。

潘都記得,尼莫點正好位於兩個大陸板塊的斷層區域,海底有極深的板塊斷裂層,這是最特殊的海底地貌。

這種很神秘的海域,一般都處於比較特殊的地質結構之上,潘都認為,這裡應該也位於兩個大陸板塊的斷層區。

即便這片海域的所有海底地形都差不多,很難分辨方向,但他們只要找到這個海底斷層區,就離遊不出不遠了。

他們從傍晚時分,游到了午夜凌晨,一直保持著同一個方向不停的遊。

直到潘都和侖同時看見,被他們丟棄在海底細沙平原上,非常新鮮的巨大藍鯨雙鰭。

這充分證明,他們又游回了起始位置,這一夜晚算是白遊了。

潘都和侖都感到很絕望,明明是按照同一個方向遊的,怎麼又遊了回來。

另外兩隻還沒死的藍鯨說:“你們別白費力氣了,沒有鯨可以從這裡遊出去。”

潘都和侖,自然沒有搭理這兩隻藍鯨。

他們非常痛恨,這三只藍鯨,但他們沒有精力和時間折磨報復,必須得抓緊時間遊出去。

潘都努力回憶著,他們遊過的海域,到處的海底地形都差不多,就連各種大型鯨的骨架多少都差別不大。

侖:“我們換個方向,從反方向遊出去。”

潘都:“侖,無論我們怎麼遊,都會迷失方向,永遠都會被困在這裡。”

侖堅定的說:“不會,我們一定能遊出去,潘都,你遊累了,就趴在我的腦袋上,我頂著你遊。”

潘都:“侖,我們得先找到海底斷層區,認真感受海水暗流的方向……”

雖然他們會在這裡迷失方向,但海底暗流的方向不會錯,海底斷層區會影響暗流的走向,這樣就可以找到斷層區。

潘都知道,即便他們找到了斷層區,還是很難遊出去,但已經接近邊緣,至少會容易一點。

侖極其溫柔的蹭著潘都:“嗯,好。”

隨後,他們用了接近一天的時間,終於找到了斷層區,潘都和侖非常開心。

潘都在這裡咬死了第二只藍鯨,吃掉了他的舌頭和嘴唇。

他將這只藍鯨的屍體,遺留在了斷層區,因為他們會不斷的回到這裡,將這裡作為參照物,不停的換方向遊。

這相當於是唯一可用的座標,其他的地方,他們都無法精準的游回去。

只有這裡,他們可以根據暗流的方向,每次都能精準快速的游回來,再不斷的換方向嘗試,就可能遊出去。

他們沒有做任何的休息,更沒有睡覺,繼續遊,找尋出去的途徑。

成年鯨幾天半個月不睡覺都沒有很大的影響,當務之急是遊出去,不能做休息停頓。

他們只有三天的時間,就算潘都可以為侖咬碎藍鯨,侖吃下去也支撐不了多久,藍鯨無法消化這些肉。

接下來,潘都和侖不停的往返於斷層區,不斷的換方向,但還是無法遊出去。

第四天凌晨,潘都吃掉了最後一隻藍鯨的舌頭和嘴唇。

侖已經四天沒有進食,若是普通的藍鯨早就已經遊不動。

最後被潘都吃掉的藍鯨是累死、餓死的,潘都沒弄死他,看見他死亡之後,就立即用他來填飽肚子。

潘都瘋狂的撕咬藍鯨,想將肉弄碎了,給侖吃。

侖卻說:“潘都,我們藍鯨無法消化這些肉,我還能撐住,我們繼續找出路。”

潘都:“不行,你必須進食,不管能不能消化,先把肚子填飽,不然你會餓死累死。”

侖:“藍鯨每次要吃太多,你咬碎這麼多的肉,要花去太多的時間,我吃下去還是會死,只有我們儘快遊出去,我才可能活下來。”

潘都當然明白這個道理,他心想,再次回到這裡,說什麼也要為侖咬碎這些肉。

於是他們繼續尋找出路,第五天中午,還沒有遊到斷層區,侖就已經遊不動了。

藍鯨的體型龐大,消耗也極大,更何況他們還一直在快速遊動,侖能堅持這麼多天,已經是奇蹟。

潘都作為虎鯨,當然馱不起侖的藍鯨本體,他不停的蹭著侖說:“侖,快變成類人形態,快……”

侖變成了類人形態,潘都用虎鯨身體馱著他,同樣可以遊的很快,他們沒一會兒就回到了斷層區的海面上。

潘都剛把侖從身上放下了,侖就變成了藍鯨本體,這時候已經是傍晚時分。

侖氣息微弱的說:“潘都,別浪費時間,你也撐不住多久了,我們必須有一個遊出去,我們的小崽子需要你。”

潘都堅定地說:“我馬上去嚼碎那些肉,你吃了,我們一起遊出去,相信我,這一次我們一定可以遊出去。”

侖:“我吃了那些肉,還是無法遊出去,我們藍鯨根本消化不了這種肉,我會死的更痛苦。”

潘都:“至少可以暫時填飽肚子,侖,這次你一定要聽我的。”

侖:“我任何時候都可以聽你的,這次不行,潘都,吃了我,你才有力氣遊出去,別再耽誤時間。”

潘都已經一天多未進食,又一直在快速遊動,他很餓,但他就算是餓死,也不會吃侖。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侖:“別難過,潘都,我們都有了自己的小崽子,想想我們的虎鯨幼崽和藍鯨幼崽,你必須活著。”

潘都眼神堅毅,語氣無比的堅定:“我們都必須活著!”

侖的氣息非常微弱,他說:“潘都,快,別再耽誤時間,虎鯨天生就吃藍鯨,別難過,被你吃,是我最開心的事……”

這時,潘都聽到深海區傳來極其強烈的“聲波”。

根據這個聲音的強度判斷,該生物至少比藍鯨的體型大兩倍以上。

潘都不敢置信,這片海域連微生物都沒有,怎麼可能有如此龐大的海洋巨獸在此生活,他吃什麼?!

侖的意識已經很模糊,但他也聽到了這個極強的聲波,他知道,發出聲音的東西特別危險。

潘都知道,人類在尼莫點也觀察到了這種極強的音波,人類根據聲波特徵判斷,該生物比藍鯨的體型大兩倍以上。

人類一直沒有找到發出該音波的超大巨獸。

後來便認為是沉海的“空間站”某樣東西發出的聲音,但大多數科學家堅定認為,這是活的生物才能發出的音波。

潘都曾經和同事研究過,他們無數遍的分析該音波,也找不到任何可以長到這麼大的海洋生物。

侖無法聽出這是什麼海洋生物發出來的聲音,但可以肯定該生物體型特別大,很可能一口就能吞下虎鯨。

潘都認為,按照聲波判斷,這個巨獸吃虎鯨,大概就像人類吃雞爪一樣,咯嘣脆,就這麼容易!

侖立即變回了類人形態說:“潘都,快,離開這裡,這個東西很危險,到安全的海域,你再進食。”

潘都立即馱著侖的類人身體,以極快的速度逃離,只有距離這個聲波越來越遠,他們才能稍微安全一點。

侖心裡很清楚,潘都只有吃掉他,填飽肚子,才有微弱的可能游出這片海域。

因此他不能被這個巨獸吃掉,必須被潘都帶到安全的海域,給潘都吃,否則潘都會餓死。

潘都的遊速很快,但那個超強的音波一直緊隨在他們的身後,似乎越來越近,潘都被逼出了極限潛能。

他從來不知道,自己可以遊的這麼快,而且還是在餓的不行的情況之下。

潘都太餓太累,他感到腦袋特別昏沉,眼前也越來越模糊,但那要命的音波卻還在不斷的逼近。

他現在只是憑藉本能在快速遊動,意識已經越來越模糊,只有一個念頭,遠離這可怕的音波。

也不知又了多久,潘都突然眼前一亮,他看到了朝陽下金燦燦的小島!

潘都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甚至覺得這是不是臨死前的幻覺。

那可怕的音波還是緊隨其後,潘都立即變成了類人形態,將侖抗在肩上,異常艱難的走上了小島。

侖的類人身體很重,但好在潘都有虎鯨的力量,即便他餓的頭暈眼花,仍舊可以扛得起來。

潘都看見,這是一個連綿不絕的群島,這樣大規模的群島,上面一定有老虎等陸生猛獸。

但是他們別無選擇,只有穿過島嶼,他們才可能獲救。

潘都扛著侖的身體,搖搖晃晃的衝進了茂密的島上叢林,他還是可以清晰的聽到那可怕的音波。

那音波沒有再逼近,停到在了群島前面的海域,畢竟這麼大的東西,肯定無法上岸,潘都終於感到安全了一點。

侖已經進入了深度昏迷,但他隱約知道,他們似乎來到了島上,因為周圍不再有水流。

這時,潘都聽到虎嘯聲傳來,並且越來越近,還不止一隻老虎!

如果他沒有處於極度飢餓,馬上就要昏過去的狀態之下,潘都肯定不會怕這些老虎,他已經有了虎鯨的力量,可以打。

但是現在他知道,打不過,一隻老虎勉強可以對付,這聽上去是十多隻老虎。

潘都感到非常絕望,他拼命的跑,但很快就被十多隻老虎團團圍住。

他發出極具威脅性的鯨鳴,這些老虎暫時被鎮住了,但其中一隻特別厲害的還是朝著潘都撲了過來。

潘都一拳打過去,虎鯨的力量自然很大,正中老虎的額頭,鮮血頓時流了出來,老虎瞬間斃命。

其餘的老虎被嚇的愣住了,與此同時潘都再也支撐不住,暈倒在地。

侖強迫自己醒了過來,他用自己的身體完全壓住潘都,他沒有力氣,只能這樣保護潘都。

這群老虎圍著他們打轉,不斷的嗅著他們的身體,即便他們已經不能動,老虎被嚇住,還是有點發憷,不敢立即攻擊。

其中一隻老虎張開血盆大口,咬向了侖的腦袋。

這時,戴麗和海克以極快的速度跑了過來,他們兩三下就打死了幾隻老虎,其餘的老虎嚇得四散而逃。

戴麗和海克聽到,不遠處的海邊傳來極為可怖的音波。

這是他們從未聽過的音波,但他們知道,能發出這種音波的生物,體型一定特別巨大。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