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潘都:殺伐果斷是成王必備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潘都和侖看見, 前方的海域出現了特別奇特的景象,整片海域閃爍著五顏六色的光,閃動的頻率極高。

如果只是大量深海生物集中出現,他們身上的“夜光燈”不會是這樣快的閃動頻率, 並且毫無規律可言。

潘都猜測過, 可能又是某種深海生物集聚在一起, 進行集體繁衍之類的,但很明顯, 並不是。

任何深海生物的閃光都是有一定規律的。

他們進行不同的活動時, 就有不同的閃光顏色和頻率, 但都有規律,不會如此雜亂無章。

深海生物最獨特的, 就是他們的“燈光秀”,所有的深海生物都自帶led燈, 並且都不止一種顏色。

他們的燈光秀, 有時如同夜店蹦迪一樣,有時如同溫暖的小檯燈, 有時猶如星光閃爍。

不同的閃光方式,取決於他們在做什麼,捕獵、進食、玩耍、繁衍、追逐等等,都有不同的光彩。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現在的情況就很特殊,這是一種極其震撼的視覺衝擊,任何不知情的人或者動物, 都會被吸引過去,一探究竟。

潘都和侖的遊速很快,他們幾乎是一瞬間就遊了過去,他們都為眼前的景象感到十分震驚。

這裡有無數的北極霞水母, 他們正在和許多海龜戰鬥,這是北極霞水母和海龜族之間的大戰!

北極霞水母大多數都分佈在北極,雖然其他海域的深海區也有分佈,但總體而言還是集中分佈在北極。

這片海域之所以叫“北霞海”,就是因為這裡的深海區也有很多北極霞水母,是除北極以外,北極霞水母最多的海域。

因此在這裡看到這麼多的北極霞水母,潘都和侖倒也不是非常驚訝。

讓他們感到震撼的是,海龜和北極霞水母之間,竟然爆發了種.族大戰,這實在是不可思議。

高階哺乳動物之間,很容易爆發大戰,因為他們總是在爭奪更好的領海,爭奪配偶、獵物等,甚至爭奪海皇的榮耀。

海洋哺乳動物普遍智商較高,有很豐富的情感,鯨豚類的大腦結構表明他們和人類一樣情感豐富。

他們有“愛恨情仇”,就會有無盡的爭端,這和人類是一樣的,海洋哺乳動物太聰明,他們的社會性極高。

海龜屬於爬行動物,水母屬於腔腸動物,他們都被人類定義為低階生物,一般而言不會發生大戰,只存在單純的食物鏈關係。

因為這種低階動物,他們幾乎不具備特別複雜的情感,水母甚至連大腦都沒有。

不會思考,沒有情感,就不會發生複雜的爭端,只有生存和繁衍的本能。

只不過王者海龜和水母,他們活了太久,具備了一定的思維能力,他們和一般的水母和海龜已然有了本質的區別。

俗話說“萬物皆有靈”,很多低階動物,只是無法和高階動物交流而已,他們與同族之間有獨特的交流方式。

潘都作為海洋生物學家,他知道,很多低階動物其實都有超乎人類想象的複雜情感。

比如水母的“家庭觀念”極強,他們基本上是“三世同堂”、“四世同堂”的生活方式,母體和後代的關係特別緊密。

曾經有人類做了一個紀錄片,專門記錄了人類和章魚的相處,那是一隻很普通的章魚,與平時人類食用的章魚一樣。

那只章魚表現出了極高的智慧和情感,他會用貝殼堆滿自己的身體,避免被鯊魚捕食,他會藏進沙子裡偽裝躲避等等。

最初這只章魚並不信任人類,人類不停的潛入海里觀察他,與他遊玩,逐漸他表現出對人類的喜愛和信任。

章魚第一次試探性的接觸人類,只敢用觸手輕輕的碰觸人類的手指和手背,之後迅速縮回,信任人類後,才變的大膽起來。

這只章魚會趴在人類的胸膛上,用觸手纏住人類的手腕和手指,同人類玩耍,表達對人類的依戀。

每次人類出現,章魚就會很開心的遊向人類,並和人類進行各種親密接觸。

後來這只章魚被鯊魚咬掉了一隻觸手,他渾身泛白,傷口惡化,差點死亡,他靠頑強的意志活了下來。

再次面對鯊魚,他變的十分從容淡定,他躲過了鯊魚一次又一次的捕食。

為了尋找更好的生活環境,章魚“搬家”了,人類找了許久,終於又找到了這只章魚。

人類和章魚“久別重逢”,這只章魚幾乎是一瞬間就認出了人類。

他立即興奮的朝著人類游過去,他趴在人類的胸膛上、臉上、手上,表達著他的想念和開心。

這個紀錄片的名字叫做《我的章魚老師》,完全真實記錄了,人類和一隻普通的章魚,相識、相知、“相愛”的過程。

一隻最普通的章魚,尚且表現出這樣豐富的情感,更何況是活了許久的其他海洋動物。

潘都和侖非常驚訝,北極霞水母和海龜之間竟然爆發了種.族大戰,但他們也不是完全不可以理解。

只是他們從來沒有見過,這兩個種族之間發生如此大規模的戰爭,感到十分新奇。

潘都做海洋生物學家的時候,親自見證過,海星和海蟹之間的種族大.戰。

那片一望無際的海底細沙平原上,無數的海蟹和海星鋪滿了整片細沙平原,那些海星和海蟹疊在一起打架,特別壯觀。

潘都當時就震驚的不行,回到海面上後,他對同事說:

“這是派大星和蟹老闆的種族在戰鬥,他們好猛,也不知道派大星和蟹老闆誰的種族會贏,太有趣了,海洋太有趣了……”

那是潘都剛參加工作,第一次跟隨同事潛水觀察海洋生物。

同事們早就對這些見怪不怪,只覺得“潘渡”這個年輕小夥子真有趣,“潘渡”的到來,為他們枯燥的日常工作,帶來了無窮的樂趣。

潘都一點兒也不怕被同事們笑話“沒見過世面,對什麼都大驚小怪”。

他知道,同事們都很好,搞科研的人都比較簡單,不會為此笑話他。

潘都一直都覺得,他在人類世界的性格只適合搞科研。

他太孤僻,不擅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其他的社會職場都太複雜,搞不了,搞不了。

潘都也是從這一場海星、海蟹的大戰中得到啟發,再低階的生物,都有獨特的交流方式和行為方式。

也許在很多人類看來,海星、海蟹這種連大腦都沒有的生物,怎麼可能發生種.族大戰。

人類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其他的生物,人類劃分出的高階、低階生物,亦是按照人類的標準,而非自然。

潘都現在是海洋生物,他是一隻虎鯨,他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以及認識到,所有的生物都有其獨特性。

即便被人類定義為“低階生物”,他們也有和人類一樣龐大的世界,只是表現形式不一樣而已。

潘都和侖看見,這些北極霞水母的體型都很大,他們傘蓋的平均直徑超過3米,這是真的超大體型。

一般的北極霞水母傘蓋直徑只有一米左右,較大的有2米左右,傘蓋直徑3米以上,就屬於特大水母。

傘蓋直徑在2米左右的北極霞水母,他們的觸手長度就可以達到30-40米長,整體看上去,視覺震撼力極強。

帝極和帝斯是王者北極霞水母,他們的傘蓋直徑遠超所有的北極霞水母,他們屬於特殊個體,不能與這些普通水母相比。

海龜和北極霞水母是獵食關係,北極霞水母是海龜的獵物,海龜是普通水母的天敵,大型北極霞水母和海龜是宿敵。

一般而言,普通的海龜不會捕獵傘蓋超過一米的北極霞水母,只有大型海龜才敢捕獵這麼大的北極霞水母。

潘都和侖當然也觀察到了,這裡的海龜體型都特別大,他們的龜殼直徑都超過3米,和這些水母勢均力敵。

這片海域再也沒有其他的海洋生物,全部都是海龜和北極霞水母,這場戰鬥規模之大,根本看不見盡頭。

所有的北極霞水母都閃爍著七彩的光,並且閃光的頻率毫無規律可言,特別的紊亂。

之前潘都和侖遠遠看著這片海域,景象就特別神奇,整片海域都看不見海水,全部都被混亂的各種光充斥。

更加準確的說,這片海域變成了“七彩的光之海”,這是他們從未見過的景象。

他們見過無數的水母集聚在一起,但那時候水母們井然有序,和現在完全不一樣。

這些北極霞水母用他們極長的觸手纏繞著海龜,有些海龜來不及躲閃,頭部和四肢被纏住,很快就會被毒死。

有的海龜反應速度很快,他們立即將腦袋和四肢縮排龜殼裡面,北極霞水母的毒無法穿透龜殼。

北極霞水母的觸手纏在龜殼上,這些海龜迅猛的翻滾身體,在招叫“死亡翻滾”。

如果北極霞水母不能在“死亡翻滾”之前,瞬間收回自己的觸手,稍微反應慢一點點,他們的觸手就會被海龜扯斷。

大量的觸手被海龜扯斷,這只北極霞水母就必死無疑。

北極霞水母進化成,觸手可以瞬間收回,也是長期和海龜戰鬥,為了保命,而自然形成的完美進化。

潘都看見,有的北極霞水母反應超快,觸手安然無恙的收了回去,慢了一點的水母則因為觸手斷裂太多,而死亡。

這些北極霞水母和海龜,不會害怕潘都和侖,因為鯨類和他們沒有任何利益糾葛,平時也沒有絲毫交集,不會干擾他們的大戰。

潘都和侖當然也不會進入大戰之中,他們在下方海域遊,旁觀這場大戰。

別的深海生物早就躲開了,因為這些海龜和北極霞水母都太厲害,沒有深海生物敢圍觀,怕被誤傷。

即便是抹香鯨和大王烏賊、大王酸漿魷都不敢圍觀。

因為這裡有傘蓋直徑超過6米的超大型北極霞水母,也有龜殼直徑超過6米的超大型海龜,被誤傷,很可能喪命。

傘蓋6米以上的北極霞水母的毒性就可毒死抹香鯨幼崽,沒有抹香鯨族群會冒風險來看這種熱鬧。

潘都和侖之所以如此執著的要圍觀,是因為,他們懷疑帝極和帝斯,以及王者海龜巫,很可能也參戰了。

他們是潘都和侖的朋友,潘都和波塞柱被困在海峽對岸的時候,他們曾給予過幫助。

雖然自從離開北極海域之後,潘都就幾乎沒有怎麼見過帝極和帝斯父子。

但他知道,帝極和帝斯也在全海遊歷,並且經常和他們處於同一片海域之中。

只是作為王者北極霞水母,帝極和帝斯只在深海區活動,深海區太大,鯨和水母之間又沒有天然的交集,就不會碰面。

潘都和侖明白,可以召集這麼多特大型北極霞水母的,只可能是帝極和帝斯。

同理,只有王者海龜巫,才可能召集到這麼多的特大型海龜。

潘都覺得很費解的是,以帝斯和巫的關係,這兩個族群應該不至於發生大戰。

帝斯和巫雖然經常決鬥,表面看上去“針鋒相對”,但潘都知道,他們的關係很好,很在乎對方,他們早就已經打出深厚的感情。

因此潘都和侖更不可能對這場大戰,視而不見,他們必須搞清楚,到底這兩個族群發生了什麼。

這場大戰非常安靜,因為水母的溝通方式,不是發聲,而是透過觸手的接觸傳遞信息。

海龜可以發聲,但他們幾乎不用聲音溝通,他們一般是用肢體語言,以及氣味進行溝通。

帝極、帝斯和巫因為活了太長時間,他們學會了如何和鯨類溝通,相當於掌握了一門“外語”,一般的水母和海龜是不行的。

侖和潘都當然也就無法透過聽這些水母和海龜的對話,得知到底發生了什麼。

在海洋中,鯨豚類是霸主,其他的海洋生物會主動學習如何和他們溝通,相當於人類世界中學習“發達國家”的語言。

大部分海洋生物的溝通方式都比較接近,因此他們學習“外語”的難度並不大,有的甚至可以不用怎麼學習,就能完成簡單溝通。

現在他們所處的深度在500米左右,遠處的海龜和水母打架的深度越來越深。

潘都不禁感慨,虎鯨作為海洋霸主,唯一的缺陷大概就是無法深度潛水。

就連海龜潛入的深度都遠超虎鯨,其他各種鯨類潛水也基本都比虎鯨厲害。

因此部分海洋生物會嘲諷虎鯨是“不會深潛的大家夥”。

即便如此,虎鯨還是海洋霸主,成群虎鯨就是無敵的,他們不會讓獵物和敵方有機會逃到較深的海域。

潘都和侖遠遠看見,帝極和帝斯被一群體型極大的海龜圍困,這些海龜甚至和巫的體型都相差不多。

更讓他們驚訝的是,巫也被很多大型海龜圍困,砰砰砰的巨響不斷,是巫在撞擊著這些大海龜。

不僅如此,很多北極霞水母也在攻擊巫,只是因為有太多的大型海龜在巫的周圍,他們沒什麼機會伸出觸手。

這片海域極其安靜,顯得巫和這些大海龜的撞擊聲特別洪亮,仿若海底驚雷!

潘都猜測,很可能是巫和帝斯的關係太好,巫又是全海洋的海龜之王,這些海龜不能接受他們的王和北極霞水母之王關係太親密。

這就非常類似於,全海洋的藍鯨也無法接受,侖和潘都永遠保持配偶關係。

巫很厲害,這些圍困他的海龜體型和他相差不多,他已經戰鬥了很長時間,撞死了許多海龜,看上去還是很能打。

只有巫自己知道,他已經快堅持不下去,他太累了,只是強撐著不能表現出絲毫的疲憊,否則就會一敗塗地。

這些海龜的體型都太大,他們異常兇猛的撞向巫,巨大的撞擊聲十分可怖。

潘都和侖沒有立即衝過去,雖然他們很想幫助帝斯、帝極和巫,但必須得找準時機。

否則只會幫倒忙,更加激化兩族之間的矛盾,就像之前潘都阻止座頭鯨和虎鯨,必須始終保持冷靜理智。

潘都和侖當然不怕這些北極霞水母和海龜。

他們的體型巨大,戰鬥力爆表,再多的北極霞水母和海龜都無法威脅到他們。

之前帝極和帝斯吸乾了一頭藍鯨,是召集了北極海域所有北極霞水母才做到的,侖的體型太大,再多的水母也對他沒有威脅。

潘都體型雖然遠遠不如侖,但虎鯨的利齒可以比藍鯨更快的弄死水母和海龜。

虎鯨獵殺這些中小型海洋生物的速度,都快過藍鯨。

潘都和侖觀察到,距離帝極、帝斯和巫最近的,北極霞水母和海龜都是體型極大的,距離越遠體型逐漸變小。

當然,他們也處於戰鬥的中心區域,以他們為中心往四周擴散。

侖和潘都的遊速特別快,他們只用了極少的時間,就遊遍了整個戰場。

他們發現,所有的北極霞水母和海龜都已經非常疲憊,他們時不時關注著戰鬥中心的情況。

潘都和侖猜測,這些北極霞水母和海龜,是想得知,巫或者帝斯其中一個死亡的訊息。

只要巫或者帝斯其中之一死亡,所有的北極霞水母和海龜就放心了。

帝斯死亡,帝極就會更加仇恨海龜,巫死亡,自然會有新的海龜之王。

北極霞水母和海龜之間是無法和諧相處的,因為他們是獵食關係,這永遠無法改變。

他們之間的獵食關係,導致他們不能接受彼此的王關係親密,他們要弄死其中一個王,維持這種平衡。

帝極和帝斯從來沒有想過,他們會遇到如此嚴重的危機,他們之中必定有一個會死亡。

他們都無法接受對方死亡,帝極和帝斯都拼命的保護對方。

帝斯感到萬分懊惱,他沒想到和巫成為朋友,會有這麼嚴重的問題。

他沒想到,這些海龜和北極霞水母真敢推翻他們的王,一定要他們之中一個死亡。

帝極、帝斯和巫都看見了侖和潘都,他們不希望侖和潘都捲入進來。

雖然他們心裡很清楚,只有潘都和侖才有能力阻止這場大戰。

潘都和侖聽不到,這些海龜和北極霞水母之間的交談,就完全沒辦法判斷局勢。

他們就等在距離帝極、帝斯很近的下方海域,豎立在水中,隨時準備游過去救帝極、帝斯和巫。

帝極同時用觸手纏住了五大海龜,三隻當場死亡,兩隻及時縮到了龜殼裡。

在這兩隻海龜“死亡翻轉”之前,帝極已經從容不迫的收起了觸手。

帝斯已經非常疲憊,他纏住了三隻海龜,毒死了兩隻,還有一隻縮排了龜殼裡。

這只海龜太大,帝斯太過勞累,反應慢了那麼一點,眼見著這只海龜要開始“死亡翻滾”。

帝極失去了理智,他立即放出無數的觸手,纏住了這只海龜,但他們無法毒死海龜,這樣的行為無異於自己送命。

水母的觸手太過纖細,無論多少用觸手纏住,都無法讓海龜一動不動,只要海龜翻轉,就會同時扯斷帝極和帝斯的觸手。

帝極知道,他這樣做,無疑是送命行為,但他無法接受帝斯死亡,他寧願自己也死在這裡。

他只有這麼一個兒子,他和帝斯一起生活了太長時間,他不能沒有帝斯。

帝斯感到無比的悲痛,他寧願自己以最痛苦的方式死千萬回,也不想帝極因他而死。

巫痛苦的嘶吼著,海龜很少發出聲音,他看見帝極和帝斯馬上就要死亡,他太難過。

他沒辦法幫助帝極和帝斯,他若是撞向這只海龜,只會更快的扯斷帝極和帝斯的觸手。

侖當然也沒法幫他們,他的體型太大,撞過去,會讓帝斯和帝斯的觸手斷的更多。

潘都再也顧不得其他的,他只想讓帝極和帝斯活下來,他不管這會不會加劇兩個族群的矛盾。

他立即衝了過去,狠狠一口咬住海龜沒有被纏觸手的身體部位,咔噠一聲脆響,巨大的海龜直接被潘都咬成兩半。

海龜的體型再大,在十幾噸重的虎鯨面前,也完全不夠看,虎鯨可以輕易咬死他們,就像人類咬花生一樣簡單。

這一切發生的太快,帝極和帝斯都沒反應過來,他們以為自己死定了,沒想到卻是海龜被咬死。

侖和巫也沒反應過來,海龜的“死亡翻轉”太快,連北極霞水母都反應不過來,更何況是虎鯨。

潘都也感到十分意外,他從來不知道,自己的速度可以快過北極霞水母收起觸手。

侖衝向這些巨大的海龜,所有的海龜都感到十分驚懼,紛紛四散而逃,再多的海龜也無法和藍鯨抗衡。

與此同時,侖也在驅趕所有的北極霞水母,他的遊速很快,在這片巨大的戰場橫衝直撞,將他們全部趕走。

帝極和帝斯將觸手收回了傘蓋之中,同時他們變成了類人形態,抱住了潘都。

因為潘都還是虎鯨的形態,帝極和帝斯只能抱住他圓滾滾的腦袋。

潘都滿嘴的鮮血,這只海龜太大,有很多的血,這些血很濃很香。

帝極非常內疚的說:“潘都,你不應該這樣做,海龜的殼太硬,這會傷了你的牙齒。”

潘都連忙說:“不會,我的牙齒連座頭鯨身上的藤壺都能咬,海龜的體型和大鬚鯨比起來太小,傷不到我的牙齒。”

虎鯨的咬合力超強,平時連幾十噸重的大型鬚鯨都能咬,更何況只是區區的海龜。

海龜的殼再硬,在十幾噸重的潘都面前,也相當於人類咬很硬的“鍋巴”,用超強的咬合力就很解決。

只要潘都不是天天咬死很多海龜,偶爾咬一次,絕對不至於傷到牙齒。

帝斯剛才嚇壞了,他的類人身體控制不住的微微顫抖,說話的聲音哽咽不已:

“潘都,如果沒有你,我和帝極已經死了,我不知道該怎麼感謝你,潘都,遇到你和侖,是我們最幸運的事……”

侖還在驅趕著所有的海龜和北極霞水母,這片海域很大,他的遊速再快,也得花點時間才能全部趕走。

巫也變成了類人形態,他抱著潘都的虎鯨大腦袋不停的說:“謝謝你,潘都,如果帝極和帝斯死了,我也不該活著……”

潘都:“你們不用這麼客氣,我和侖不可能對你們見死不救,而且救你們,對我們來說很簡單。”

虎鯨、藍鯨與北極霞水母、海龜之間的實力差距太大,他們干預海龜和水母,如同降維打擊,是再簡單不過的。

他們緊緊的抱著潘都,好一陣之後才放開。

潘都也變成了類人形態,他問道:“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什麼那些海龜和北極霞水母要弄死你們?”

這時候侖也回到了他們的身邊,所有的海龜和北極霞水母都已經被趕走,周圍一片寂靜。

帝極、帝斯和巫詳細的告訴了他們,前因後果,基本上與潘都和侖猜測的差不多。

根據他們的描述,潘都得知,以後不會再爆發這種大戰。

那些海龜之所以不願放棄,也是因為他們知道,這次弄不死帝斯、帝極或者巫,以後就再也沒有機會。

北極霞水母當然也明白這個道理,他們才會堅持戰鬥這麼長的時間。

這次之後,帝極、帝斯和巫就算是徹底安全了,潘都和侖也就不再擔心。

波塞海克族群還在等他們,潘都和侖簡單說明之後,立即向海面遊去。

潘都和侖只說有事要處理,不想讓他們擔心,帝極、帝斯和巫也沒有追問。

深海區太大,帝極和帝斯並不知道赤的族群妄圖對付侖,當然更不可能直到赤的族群襲擊了波塞海克。

潘都和侖先回到了海面,但這裡已經是海洋沙漠的邊緣,他們又往海洋沙漠的中心遊去。

他們的遊速很快,波塞海克族群並沒有等很久,更沒有想到,他們中途還去解決了海龜和北極霞水母之間的大戰。

原本他們阻止海龜和水母的大戰,也沒有用多少時間,這對於他們來說,很簡單。

潘都和侖遊到了波塞海克族群裡,他們一起圍繞著死去的三隻虎鯨,發出一陣陣悲痛的鯨鳴,進行哀悼。

這三只虎鯨的身體已經被撞的嚴重變形,他們都堅持到了潘都帶著外援趕來才死,這樣堅強的意志力是無法想象的。

他們為族群很多虎鯨擋過致命的撞擊,如果沒有他們的犧牲,族群至少會多死十多隻虎鯨。

這三只虎鯨的眼神裡全是驕傲和滿足,所有的虎鯨都以為族群犧牲為榮。

潘都目送著這三只虎鯨沉海,不知不覺他已是淚流滿面。

他哽咽著說:“波塞娜,對不起,我和侖為波塞海克帶來了這麼大的危險。”

波塞娜溫柔的蹭著潘都的腦袋說:“不怪你們,是我沒有當好首領,是我的錯誤決定害了族群。”

潘都更加內疚,他說:

“是我和侖的錯,全海洋的藍鯨都不能接受我和侖長期在一起,赤是因為我們才圍攻波塞海克。”

波塞娜:“就算沒有赤,我作為新首領也會遇到其他的問題,沒有任何一個虎鯨首領在任期間,從來不會遇到危機,這些再正常不過。”

潘都當然明白這個道理,但他還是非常內疚。

波塞娜:“這次也是寶貴的經驗,我們是海皇家族,也必須時刻警惕,如果沒有這次的經驗,我們下次遇到危機,會損失更大。”

侖什麼也沒有說,聽著波塞娜安慰他們的話,侖更加內疚。

潘都變成的類人形態,他眼含熱淚的檢視了族群的每一隻虎鯨的傷勢,侖緊隨在他的身後。

反而是族群的虎鯨安慰著他們,儘量減輕他們的負罪感。

潘都和侖都知道,這種情況之下,他們更不能分開,否則藍鯨會認為,針對波塞海克族群很有用。

這次之後,赤的族群和其他藍鯨,都不會再針對波塞海克族群,反而讓他們徹底安全了。

這些藍鯨會直接針對潘都的族群,因為他們會認為,只有這樣才可能有用。

波塞海克族群和潘都帶來的幾百只虎鯨,他們一起吃掉了獵殺的藍鯨。

當然只吃嘴唇和舌頭,吃飽之後,他們一起離開了這片海洋沙漠。

此後赤和其他藍鯨,果然再也沒有找過波塞海克族群的麻煩,他們直接針對侖和潘都。

原本所有的藍鯨和虎鯨都等著,潘都和侖玩膩了分開,他們卻一點兒分開的跡象都沒有。

這不僅讓藍鯨著急,虎鯨也很著急,他們都不希望潘都和侖一直在一起。

藍鯨和虎鯨一直都在爭奪頂級海洋霸主的位置,並且藍鯨和虎鯨是獵食關係,這就導致他們有不可調和的矛盾。

現在全海洋的藍鯨都要求,侖必須找藍鯨配偶。

他們認為,只要侖找了藍鯨配偶,潘都也會找虎鯨配偶,他們慢慢就會徹底分開,迴歸虎鯨和藍鯨的正常生活。

每天都有很多極其漂亮的虎鯨和藍鯨,游到潘都和侖的族群外,期望潘都和侖選他們作為配偶。

面對如此複雜的情況,潘都和侖都非常沉著冷靜。

侖每天都會遊出去尋找機會撞死赤,他知道,普通的藍鯨不過都是“烏合之眾”,沒有強大的號召力,但赤很危險。

赤很聰明,並且非常謹慎,侖每次發起猛烈的攻擊,他就會帶著族群及時游到極深的深海區。

侖實在太厲害,即便全海洋的藍鯨都對他非常不滿,還是沒有藍鯨敢和他正面剛,他們只能使用“輿論壓力”。

北霞海的藍鯨每天都能看見,侖追殺赤,若不是赤會潛入極深的深海,早就死了。

赤算是唯一和侖正面剛過的藍鯨,現在被侖搞得每天都在生死大逃亡,這讓所有的藍鯨懼怕不已。

潘都還是擔心,殃及波塞海克族群,他幾乎每天都會偷偷跟著波塞海克族群。

他再也不願看到,波塞海克族群的任何一隻虎鯨,因他而死。

透過這些天的觀察,潘都發現,的確沒有任何藍鯨敢找波塞海克的麻煩。

原本波塞海克作為海皇家族,就沒有任何藍鯨群敢招惹他們,赤的族群也只敢把他們引到海洋沙漠再動手。

波塞娜更加警惕,只要不進入海洋沙漠,他們就是無敵的。

同時,潘都也在找機會弄死礁,如果礁沒有害過波塞海克族群,潘都不會要他的命。

但礁的族群將波塞海克族群引到了海洋沙漠,這讓潘都下定了決心,一定要弄死礁。

巖如今在北霞海的威望已經越來越高,甚至做到了可以和礁“平分秋色”,這無疑讓礁更加忌憚。

礁知道,他必須儘快弄死巖,否則就再也沒有機會,甚至過不來多久,他可能就會被巖弄死。

潘都一直藏在暗處,密切的觀察礁,尋找最合適的時機。

礁之所以要和赤合作,也是為了讓潘都和侖面臨全海洋藍鯨和虎鯨的輿論壓力,讓潘都沒有精力報復他。

他要趁著潘都沒有精力報復他,將巖弄死,他過於謹慎,總是想要防患於未然,卻不想弄巧成拙。

礁沒有想到,他觸及了潘都的底線,讓潘都想要先將他弄死,而侖的威望太高,藍鯨只是不滿,不敢真正和他打起來。

這天傍晚,潘都看見,巖的族群從深海區進食完畢,剛回到海面上,就被礁帶領的七八個抹香鯨群團團圍住。

巖的族群有一百多只抹香鯨,礁帶領了七八個抹香鯨群,一共大約有四五百只抹香鯨。

在整個北霞海,巖的勢力分佈在西邊海域,礁的勢力分佈在東邊海域,其餘的海域持中立態度。

巖的族群,這一次從深海區回來,正處於中立的海域,這裡的抹香鯨群不會幫他。

原本巖從來不會在他的勢力範圍外出現,這一次他是想從這裡去偷偷觀察礁的族群,沒想到卻被礁先一步圍攻。

礁帶來的抹香鯨瘋狂攻擊巖以及他的族群,整片海域都充斥著抹香鯨的鯨鳴。

巖感到非常絕望,他知道,他和礁的較量,成敗就在一瞬間,可惜他還是不如礁殺伐果斷。

這樣的情況之下,他們註定不可能贏。

潘都知道,殺伐果斷是成王必備,他看準時機,以極快的速度衝向礁。

礁完全沒有注意到潘都,他只感到噴氣孔劇痛不已,潘都已經將他的噴氣孔嚴重破壞。

周圍所有的抹香鯨都沒有反應過來,他們不知道,潘都是怎麼出現在這裡的,還對礁造成了致命傷害。

讓他們更加不敢置信的是,潘都沒有帶任何一隻虎鯨,獨自就敢闖入抹香鯨群,攻擊抹香鯨之王!

巖這一次抓住了時機,他猛的撞向礁的腹部,礁受了嚴重內傷,再也無法反擊。

抹香鯨們這才反應過來,除了巖的族群,所有的抹香鯨將潘都團團圍住。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