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接生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二天,趙長星仍舊按時起床,吃了昨天的剩飯,來到了塞德娜星上開始幹活。

往後的日子仍舊忙碌而充滿希望。在這段時間裡,他重新種上了大米,小米和豆子,把出欄的肉雞全部宰殺儲存了起來又喂上了新的小雞,完成了通訊網路和硬體裝置的安裝與除錯,將相當一部分勞動交給了小希來控制,還完成了第二個無土栽培車間的建造與除錯。

還有,小豬終於從人工子宮之中孕育了出來,養在了畜牧養殖車間專門開闢出來的豬圈裡,魚塘也建好了,放入了魚苗。

第二個無土栽培車間仍舊是100平米的面積,對於這個車間要栽種的作物,趙長星打算做出一些調整。

首先是增加了玉米的栽種。玉米不僅人可以吃,還是優質的飼料,肉雞蛋雞,豬,兔子,魚都可以吃,作用很大。

玉米栽種區長仍舊是九米,寬有四米,其中放置了兩排寬有1.8米的架子。因為玉米太高的緣故,這架子只有一層,總得加起來種植面積有32.4平方米,每一季可以收穫玉米約48公斤。

不過這只是玉米籽的產量,除了玉米籽之外,玉米芯、玉米的植株等,同樣可以磨碎了當做飼料或者新增到營養液裡,絕不至於浪費掉。

其次,大豆的種植區域也將擴大。趙長星同樣將其擴充套件到四米的寬度,也放置了兩排寬有1.8米,分成兩層的架子,總種植面積達到了64.8平方米,每一季可以收穫約55公斤,加上一號無土栽培車間的豆子,每一季總共可以收穫約70公斤。

距離豆油自由已經不遠了。

剩下總計18平米的二號無土栽培車間面積,趙長星原計劃是想種一點小麥,但面積太小了,不值當,乾脆調整成了蔬菜種植區,種上了一點辣椒,一點蘿蔔,白菜,黃瓜,還打算生一點蘑菇出來。

因為每一種蔬菜對於環境的需求都不一致的緣故,他只得將僅剩下的兩米寬度裡,又留出了一條0.4米的狹窄通道,剩下1.6米寬,9米長的面積,則劃分成了五個寬1.6米,長度僅有1.8米的小格子間。每一個小格子間裡都種一種蔬菜。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面積小了,但是種類多了,總的產量仍舊不低。

此刻,人工子宮之中,孩子們已經孕育了差不多八個月的時間,快要出生了。計算了一下時間,發現這些蔬菜能趕得上孩子們的出生之後,趙長星的心中就更高興了。

截止到現在為止,第一期的建設任務已經全部完成。這一共五座建築,完全可以支撐自己和孩子們生存下去。

回顧這來到塞德娜星之後總計九個月的時間,趙長星心中微微有些感慨。

當初自己連澱粉粥都吃不起,一直到現在,那兩個反應釜生成的澱粉自己基本上都已經不吃了,而是都拿去做飼料用,有油吃,有肉吃,有大米有蔬菜,日子真是恍若隔世。

“未來的日子,會越來越好的。”

他心中暗暗想著。

第一期的臨時建築完全完成之後,第二期的永久式建築就要開始動工了。

在規劃之中,第二期的永久式建築,也即正式的人類一號基地,大體來說寬有100米,長有120米,四周延伸出六到十個不等的單獨建築,總面積高達一萬三千多平方米。

這毫無疑問是個很大的建築,趙長星預計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完成。這還是在一切所需建材都已經模塊化生產完畢,他所需要做的僅僅只是拼裝的前提之下。

沒辦法,人手實在是不足,幾乎所有事情都需要自己親手去做,小希在這個過程之中能起到的作用都有限。

等這個建築建完,從地球帶來的建材就基本上用完了,未來再想要建設,就得推動工業化程序,自己生產建築材料了。

如果沒有意外,作為第一代人類的自己,將會在這個建築之中度過剩下的時光。當然,那時候這個基地之中除了自己之外,應該已經有了一千多名其餘的人類。

一個人類一號基地很顯然是容納不下這麼多人的,在趙長星的計劃之中,當人口到達三百左右的時候,自己就該帶領著他們,藉助從地球帶來的裝置,嘗試著進行小規模的、定製化的工業化生產,以繼續擴大基地規模了。

要建設正式的人類一號基地,首先要做的便是場地的平整。於是趙長星首先開著“紅旗”號太空車,安裝上電加熱裝置,首先清除了這一片區域的所有託林還有水冰、乾冰等固體,又將鋼鏟和挖鬥從火種號飛船帶了下來,將太空車按照需求或者改造成剷車,或者改造成挖機,耗費了一個多月時間,總算是完成了地基方面的工作。

之後,他並沒有著急進行下一步,而是匆匆收穫了一些作物——這些作物加上之前儲備的,足夠他吃上至少半個月,立刻回到了火種號飛船之上。

孩子們馬上就要出生了,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他可能都沒有時間降落到地表來了。

依據個人體質的不同,不同的嬰兒出生時間並不一致,但大概都會在接下來十天裡出生。如果沒有意外,今天晚上第一個嬰兒就將誕生。他,將成為這十人之中的大哥。

是的,他是一名男嬰。

匆匆吃過了飯,趙長星洗了澡,小心翼翼的消了毒,換上隔離服,來到了待產室之中開始等待。

小希實時的將一號人工子宮的資料投影到了趙長星面前的螢幕,他則仔細的觀察著,配合著小希的分析,判斷著最佳的接生時間。

當某一個資料增長到預期範疇之後,他下定了決心。

“小希,一號人工子宮,開始生育。”

“好的船長。”

一號人工子宮被運到了趙長星面前。透過儀器觀察著裡面不斷舒展自己身體的嬰兒,趙長星自言自語道:“小家夥,歡迎來到這個世界。”

如何操作人工子宮接生嬰兒這種事情,每一名宇航員都接受過相關的培訓,趙長星自然也是如此。並且坦白說,這種事情並不算難,尤其是在小希的配合之下。

但趙長星此刻仍舊有些緊張。

那畢竟是一條生命。一個很可能在整個宇宙之中,除了自己之外的第二名人類。

那是自己的同胞,在所有物種之中基因與自己最為相似,未來將會和自己說同一種語言,吃同樣的飯,呼吸同樣空氣的……人。

雖然和自己沒有血緣關係,但他同樣是自己的孩子。

回憶著培訓之中學到的知識,趙長星專心致志的操作著,一直到手中那僅有三公斤多一點,皮膚又皺又紅,如同一個小老頭一般,醜到無法形容的小東西口中發出嘹亮的哭聲為止。

趙長星額頭上已經滲出了汗珠。

將其包裹住放到保溫箱之中,趙長星才來得及擦了一下汗。

望著哭了一會,又陷入沉睡的醜醜的嬰兒,趙長星臉上終於泛出了笑容。

“你好啊小家夥。該給你起個什麼名字呢?唔……趙錢孫李周吳鄭王,你是大哥,就姓趙好了,叫你趙……趙葉吧。希望咱們人類文明未來也能開枝散葉,重現往日榮光……”

他已經決定,接下來將要出生的九名嬰兒的姓氏,就按照百家姓來排列了。

接生完畢,趙長星終於捨得開啟存放嬰兒用品的倉庫,將僅剩的那一點珍貴的奶粉取了出來,並燒了熱水沖泡。

奶粉所剩不多,他已經決定,只有一月齡以內的小嬰兒才能吃奶粉,出了月子,就要吃別的食物來長大,將奶粉留給下一批出生的嬰兒。

回想了一下一期建設工程所建設的五座臨時建築,對於養活這些孩子,趙長星還是有信心的。

剛出生的嬰兒食量很小,需要少食多餐,每過一會兒就需要喂一次。人工智慧小希當然也能完成這項任務——事實上,這是它的主要任務之一,其目的便是為了儘可能的解放人類的生產力,讓他們可以將有限的精力放到其餘的事情上去。

當初在地球上,計算機專家結合婦嬰專家們為其擬定了當時水平下最為完美的程式與執行硬體。小希不僅可以完成餵養嬰兒的任務,還能給嬰兒換尿布,擦屁股,甚至還可以陪伴嬰兒玩耍。但就算如此,趙長星還是放不下心,總是控制不住的親自來檢視嬰兒的狀態,並親自給他餵奶。

保溫箱之中,名為趙葉的小嬰兒哇哇的哭著,趙長星小心翼翼的將奶瓶放進他嘴巴裡,他才停下哭聲,吸吮著喝了起來。直到他再次入睡,趙長星才離開。

這一晚,趙長星中間醒了足足五次。以往時候,他可從來都是一覺到天亮的。每一次醒來,就總是控制不住的到育嬰艙去看一看,確認嬰兒沒事才離開。

到第二天時候,第二名嬰兒的各項指標也到了出生的時候。這是一名女嬰。仍舊為其接生之後,趙長星為她起名叫做錢悅,然後當天晚上,趙長星被小希叫醒,接生了第三名嬰兒,之後是第四名,第五名……

一直到十名嬰兒全部被平安接生為止。

此刻,育嬰艙之中如同開了一場交響樂,到處都是此起彼伏的嬰兒哭聲。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