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30億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在“投射式發射臺”已經被證明可以相當程度的提升人類文明的太空投送能力之後,連線在一號太空電梯末端之上的那一截碳納米管纜索,人們已經不打算拆除了,而是直接令其穩定存在,以後需要發射高速飛行器的時候,就直接在那裡發射,省時省力,經濟實惠。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此刻,除了往日經常傳送的太空間諜衛星、平均一年一度的星際導彈之外,它又迎來了一輪新的發射任務。

在這距離塞德娜星地表足足有一萬公裡的組裝工廠之中,值守在這裡的宇航員們熟練的將一枚又一枚星際導彈組裝了起來。不過與以往不同的是,這些星際導彈的戰鬥部裡所裝載的並不是氫彈,而是其餘的一些東西。

這些東西的組裝甚至比氫彈還要簡單。在總計五十枚的星際導彈全部組裝完畢之後,它們就被一同甩了出去,憑空獲得了高達1.83公里每秒的初速度。

它們再一次展開了飛向深空星的旅途。

仍舊是導彈的三級與二級結構陸續點火,在將導彈的總速度提升到每秒鐘18.65公里之後,它們自行脫離了導彈結構,只剩下第一級還在快速的前進。

時間在悄悄的流逝著。大約一個多月時間之後,政府高層官員與戰爭委員會的委員們再度在趙長星的帶領之下,匯聚到了戰備防禦室之中。

武青宏委員主持了這次進攻。這是他自從加入戰爭委員會,成為文明高層之後,第一次主持如此級別的行動。但他雖然略顯青澀,但仍舊堅毅的臉上卻沒有絲毫激動,有的只是沉穩和自信。

在過去一段時間之中,他所提出的這個方案透過了各項測試,在各方面的評審之中俱都取得了令人滿意的結果。這給了他最大的底氣。

“座標校準開始。轉向發動機做補償推進。”

“是!做補償推進!”

自從星際導彈的第三級和第二級被拋掉之後,這足足五十枚星際導彈便在浩瀚的太空之中依靠慣性飛行了六千多萬公里的距離。雖然在最初發射的時候,人們已經做了最為精確的瞄準,但在這麼長距離、這麼長時間的飛行之後,它們的軌道仍舊出現了一定的誤差。

這是必須要做調整的,否則它們可能連直徑高達數百公裡的星球都無法命中,直接就飛到更深的宇宙空間裡去了。

在作戰操作員的計算與操作之下,軌道誤差很快便在間諜衛星、塞德娜星深空定位基地,以及星際導彈上所裝備的中子星定位儀的共同作用之下,計算出了精確的資料。

資料由塞德娜星深空定位基地透過電波訊號以光速傳遞到了導彈之中,透過內建晶片的轉換,迅速的變成了推進資料分發到了轉向發動機之中。相應的燃料迅速分發到位,在自動點火裝置的作用之下,化作熾熱的氣體噴射了出去,並未導彈本體提供了相應的反饋力量。

在反饋力量的作用之下,星際導彈的瞄準方向再一次做出了調整。

這是最後的一次調整了。在此之後,它們將失去改變進攻方向的能力。

“距離深空星地心30.21萬公裡。”

“開啟一級加速!”

星際導彈僅剩的最後一級立刻點燃了自己所攜帶的燃料。熾熱的氣體再一次從尾部噴出,推動著它再一次提升了自己的速度。

“在這個距離上,深空星人應該已經可以察覺到有星際導彈在向自己飛來了。”

按照以往的規律,參考人類自身具備的技術,這個推斷具備相當的合理性。只不過在這個距離上,深空雷達觀測誤差極大,基本上不可能為攔截系統提供有效的資料參考。不管深空星人還是人類,都只能依靠此刻的觀測,提前提出避險預警罷了。

就算這種避險的預警功能,也是在雙方大幅度提升星球防禦系統效能之後才能實現的。以前時候根本做不到。

以此刻星際導彈的速度,要飛行到深空星地表,尚且需要四個半小時左右的時間。這麼長的時間,足夠提出預警,讓人們避險了。

此刻,便有一道刺耳的警報聲在天神號太空基地核心,號稱距離神最近的那處辦公室之中響起。諾力若希看了一眼警報,眉頭立刻皺起。

“不少於30枚星際導彈?人類是發瘋了嗎?要拆了深空星嗎?”

30枚裝載了大當量氫彈的星際導彈同時擊中深空星,毫無疑問會為深空星整體造成十分巨大的影響。永久性的改變深空星的地質結構都不是問題。

但是……這樣做的意義何在?

雖然己方一直在有意的“恢復”深空星地表之上的那些建設,但那些該死的人類,不會愚蠢到認為己方仍舊在星球表面建設什麼重要設施吧?

他們究竟想要做什麼?

這讓諾力若希陷入到了長久的疑惑之中。不過雖然疑惑,他也並未耽誤應該下達的指令。

“讓那些低賤的次人全都返回太空基地吧。它們死了沒關係,不要浪費了飛船。”

想起了那些雖然已經儘可能提升了使用效率,儘可能增加了數量的空天兩用型飛船,諾力若希又是一陣煩悶。

因為這些飛船帶回來的物資仍舊不敷使用,導致各項建設俱都嚴重受限,嚴重影響了文明的發展與恢復程序。

“希望科學聖殿的科學家們早一點破譯那些上古文字,早一點掌握軌道炮的相關技術吧。”

所謂軌道炮,其原理與電磁炮相同,只不過兩者的作用與使用場景俱都不同。電磁炮用於發射小型彈丸,速度是越快越好,主要用於殺傷敵人。而軌道炮則主要用於加速大型標準箱。

它們可以將裝滿了物資和貨物的大型標準箱直接加速到超過該星球第一宇宙速度的速度,令其直接從地表飛到太空環繞軌道裡去。如此,它們便可以完全替代空天兩用型飛船的作用,極大的提升物資轉運效率。

想想看,相比起駕駛著飛船一飛船一飛船的將貨物從地表運到太空,當然是直接將貨物發射到太空軌道更加省事便捷。

這是效率堪比太空電梯的物資運輸方式。在太空電梯因為敵人接連不斷的打擊,不具備建設可行性的現在,軌道炮是唯一可以解決物資桎梏的手段。

“也不知道首席科學官什麼時候才能將那種戰略級武器的製造技術破譯出來。這種只能捱打不能還手的日子……”

諾力若希釋出的這道命令以光速傳遞向了仍舊忙碌在深空星地表的數萬名次人,以及近千艘空天兩用型飛船之中。

古達扎爾滿是恐懼的望了幽深的天空一眼,立刻放下手中活計,連滾帶爬的與同伴次人們一同回到了空天兩用型飛船之中,以最快的速度起飛,逃回了基地之中。

此刻,距離星際導彈擊中深空星,還有大約兩個小時的時間。

諾力若希甚至沒有想過去攔截它們。一是攔截不住,二是,攔截它們做什麼?反正深空星上什麼都沒有,不,有一些新建設出來的空殼鐵皮房子,人類願意炸就炸去吧。

只要操縱好這些太空基地,確保不會太倒黴正好被波及到就行了。

便在這個時候,那些星際導彈已經完成了最後一級加速。這讓它們達到了每秒鐘22.12的最高速。

以往這個時候,已經快要到釋放分彈頭,釋放假目標的時候了。但這一次的情況,與以往似乎有些不同。

在距離尚且有十多萬公里的距離之上,排列在第一梯隊的16枚星際導彈,其戰鬥部之中便發生了一次受控的爆炸。這次爆炸直接將其內部裝載的眾多物質炸了出來。

那是總質量高達30餘噸,數量足足有六千餘萬,一顆質量僅有0.5克的微型彈丸!

這一次,星際導彈戰鬥部之中裝載的並不是氫彈,而是數量眾多的鋼鐵砂礫!

在這一次受控爆炸之中,原本被聚攏在一起的鋼鐵砂礫瞬間四散而開,瞬間便覆蓋了幾乎高達一平方公里的面積。並且,伴隨著高速前進,它們如同一張正在張開的大網一般,覆蓋面積還在急速擴張之中。

而這,僅僅只是第一枚星際導彈。在它身後,還有足足49枚。

這便是武青宏委員提出的新型武器。

人類文明不可能做到在深空星附近使用電磁炮來加速彈丸。但是,可以直接用星際導彈來為它們加速!

不管採取什麼手段加速,都無所謂。彈丸們殺傷的主要手段便是高速撞擊,只要有高速就行。

而……被星際導彈加速到每秒鐘22.12公里速度的彈丸,哪怕一顆僅僅只有0.5克的質量,其動能也高達122千焦!相當於當初地球時代,以火藥作為驅動力的重型狙擊槍子彈的差不多幾十倍!

現在,這樣的彈丸足足有30多億顆。

在內建炸彈的推動之下,它們的覆蓋直徑高達一千多公裡。不僅籠罩了整顆深空星,還完全覆蓋了距離它表面足足200公里範圍之內的所有近地空間。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