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氧礦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孩子們雖然還沒有畢業,但也接受了許多相關的專業教育。做具體的工作可能不行,從理論層面提出一些想法還是可以做到的。

就像趙長星預料的那樣,少年們對這件事情爆發出了極高的熱情。短短一個月時間而已,便提出了上千條具備一定可行性的建議,範疇涵蓋材料、結構、光學等許多個方面。

聚變發電機專案組成員們馬不停蹄的展開驗證,最終吸納了大約幾十條建議,將其應用到了專案之中。

聚變發電機的研發出現了極大的進展,但……距離最終成品仍舊還有一段距離。並且,這段距離不再是某個奇思妙想,某個結構最佳化可以逾越的了。

面對著實驗室之中雜亂的零部件和圖紙,柴誠等人俱都神色沉重。

電力,是驅動一切建設的核心,是整個人類基地的心臟。沒有足夠的電力,基本上什麼事情都做不了。

趙長星隱隱感覺,自己,不,是整個人類文明,遭遇到了小行星事件之後的又一個重要挑戰。

難道真的只能慢慢等待工業水平提升到一定程度之後,再來建造聚變發電機嗎?可是這至少需要幾十年的時間。在這幾十年時間之中,就如此放任人們的時間和精力就這樣浪費掉?

不僅如此,恐怕火種號飛船那裡,每半年增加100個人口的速率也要降下來了。因為如果人口太多的話,趙長星就沒有足夠的食物去養活他們了。

沒有足夠的食物是因為無法建造更多的種植車間。無法建造更多的種植車間,原因便是沒有足夠的電力供應。

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程序都要因為這個原因而被拖慢幾十年時間。基本上一整代人的人生都會被浪費掉。

苦思無果,趙長星嘆了口氣,十分少見的穿上了宇航服,獨自離開了基地,在塞德娜星那充滿暗紅色託林的大地之上慢慢的閒逛。

塞德娜星上的託林實在是太多了,幾乎可以用無窮無盡來形容。它們幾乎充斥了趙長星的整個視野。高山,大地,峽谷,平原,幾乎全都被託林所覆蓋。就像此刻趙長星腳下——這裡原本應該是一條深有上千米的巨大峽谷的,但此刻從外表看來,它與其餘地方的平原沒有任何差異。

無窮無盡的託林已經將它完全填滿。單單這條峽谷,就有至少數百億立方米的儲量。

這是處於太陽系邊緣,寒冷孤寂的塞德娜星在數十億年的漫長光陰之中一點一點積攢出來的。

“這塞德娜星上要是有河流就好了,我還可以造一個水力發電站。有煤也行,那就可以造火力發電站了。離太陽如果近點,太陽能電站也可以。可這什麼都沒有,只有託林這玩意兒,頂什麼用……嗯?託林?託林!”

趙長星眼睛忽然間一亮。

他發現,不僅自己,而是所有人都陷入到了一個思維誤區之中。

面對電力供應不足,新的聚變發電機無法製造的困境,人們首先想的是如何尋找辦法將發電機造出來。在確認這條路走不通之後,仍舊採取了地球時代的思維,想著去造水電站或者火電站,想著去尋找河流、煤炭、石油之類的東西。

這些東西,塞德娜星上自然是沒有的。它上面託林倒是有很多。但幾乎所有人都下意識地忽略了託林這玩意兒。

可是,可是……託林也是有機物啊!託林也能燒啊!

託林主要由甲烷、乙烷等簡單有機物經紫外線和宇宙高能射線照射而成。它是一種混合物。它的熱值,甚至比煤炭還要高一點。

這不是守著金山銀山卻去做乞丐嗎?

滿是暗紅色託林的塞德娜星大地之上,趙長星狠狠的跺了一下腳。

剛想回去進行託林火電站的可行性研究,趙長星忽然間又想起了另一個問題。

他發現,自己仍舊是在用地球時代的思維來考慮問題,而忽略了一件很嚴重的事情。

託林當然是可以燃燒的,用它來造火電站也完全可行。可是,可是……

與煤炭一樣,託林的燃燒也是需要氧氣的。

這個問題在地球時代根本不是問題。因為大氣層之中氧氣幾乎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但塞德娜星這裡,從哪裡去找氧氣?

現階段人類基地裡氧氣其實是不缺的。塞德娜星上水冰有許多,將其融化電解之後就可以大量的製取氧氣。可是,這種方式製取的氧氣用於呼吸、用於工業用途都沒有問題,用來參與託林的燃燒,建造火電站發電,那就不行了。

原因很簡單,電解水也是需要消耗電能的啊!而只要透過一個很簡單的計算便可以得知,這麼做完全是賠錢的。

電解水電解出一份氧氣,將這份氧氣全部拿去參與託林的燃燒,然後發出電來,發出的電再拿去電解水,最多就只能再電解出0.75份氧了。

發的電越多,賠的便越多。

唯一的解決方案,是在塞德娜星上找到足夠的純氧——必須是純氧,不能是氧的化合物。不然,單單將氧分解出來,就需要消耗太多的能源而導致它失去價值了。

可是,塞德娜星上存在純氧嗎?

答案是肯定的。在這些年之中,那十顆地質勘探衛星早就在塞德娜星地表上搜尋了無數遍了,並且已經找到了一些被凍成了固態的氧元素,這被人們稱之為氧礦。

但……它們的儲量太低了。用於日常呼吸還勉強足夠,用於發電廠,根本只是杯水車薪。

最關鍵的問題在於,塞德娜星上似乎根本不具備從理論上具備太多純氧儲量的可能。僅有的這一些氧礦,極有可能是各種機緣巧合才形成的。

“難道火電方案真的行不通?難道真的只能慢慢等工業發展,等新的聚變發電機造出來才能解決這個瓶頸嗎?”

趙長星並沒有就此接受這個局面。他放下了其餘的工作,將全副心神都投入到了查閱資料之中。

他在從理論層面尋找允許塞德娜星這種遠離恆星的寒冷矮行星擁有大量氧礦的可能性。

唯有從理論層面上找到了這種可能性,才有可能以理論為實際行動作出指導。

在漫長的資料庫搜尋之中,一篇看似與此刻困境完全無關的論文之中的一些表述,引起了趙長星的注意。

“我們觀察到,在某些特殊環境下,經由紫外線或者其餘某些高能射線照射,氧元素的某些化合物——譬如水,譬如氧化鐵等,可以自發的產生反應,提純出單質氧……”

趙長星一顆心立刻開始了跳動。他敏銳的發現,這篇論文之中所講述的實驗裡,那所謂的特殊環境,似乎與塞德娜星上具備一定的相似之處。

首先是低溫。塞德娜星上溫度顯然很低。其次是低壓。塞德娜星地表大氣壓力乾脆就是零。再次是長時間的照射。塞德娜星地表,可能已經承受了幾十億年的輻射了……

趙長星立刻開始以此為基點,搜尋更多的相關論文,終於得出了初步的結論。

塞德娜星上,很可能也是存在儲量巨大的氧礦的!搜尋的關鍵點,則是首先要找到大量的氧化物的儲藏點——氧化氫,也就是水,或者氧化鐵、氧化鈉等等都行。

它們必須要儘可能露天,礦脈深度不重要但一定要廣,不能位於峽谷深處之類無法受到宇宙輻射之類的地方。

趙長星立刻在現有觀測資料的基礎上開始了篩選。最終選定了一個佔地廣袤的乾冰礦。

在之前的搜尋之中,這處乾冰礦裡也含有一些氧礦,但因為儲量太低,被趙長星放棄了。但現在,在最新的理論指導之下,這處乾冰礦很顯然具備了更高的價值。

至少值得趙長星去實地探索一番了。

在這段時間之中,路網路基建設此刻已經全部完成。鋼鐵廠甚至已經開始生產鐵軌,開始了初步的鋪設了。在這種情況之下,趙長星駕駛了一輛太空車,在塞德娜星地表上飛馳著,直直朝著那處乾冰礦而去。

清除了表層覆蓋的託林,趙長星那處各式探礦裝置,開始了緊張的檢測。當最終顯示器上出現了一大片陰影——陰影便意味著固態氧氧礦的存在——之時,趙長星一顆心猛然間放鬆,狠狠地揮舞了一下拳頭。

“我就知道,塞德娜星上一定有儲量極大的氧礦存在!”

它們或許形成於數十億年之前,形成之後,又在漫長的光陰之中,被一層又一層的託林所覆蓋。一直到現在,才被趙長星發現了蹤跡。

初步探測顯示,在這一片乾冰礦之中,氧礦儲量至少有上億噸,完全足夠支撐火電廠運轉了。尤其是,它距離生活圈並不算太遠。只要在最靠近它的那個採礦點,再將鐵路延伸不到五十公裡,就可以到達這裡了。

為了一片如此巨大的氧礦,建造一條鐵路專門延伸到這裡,趙長星認為這是完全值得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柴誠,不用再去想聚變發電機的事情了。開始準備建造一個火電站吧,我找到氧礦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