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TNT炸藥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聽到陳峰的講述之後,趙長星一顆心瞬間火熱。他沒有說話,而是直接開啟了隨身電腦,調取了相關的資料與公式,立刻開始了計算。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當計算結果出現且與陳峰的講述完全符合之時,他長長的出了一口氣。他站起身來,拍了拍陳峰的肩膀,但沒有說一句話。

此時此刻,不需要語言多說什麼。

又一場會議立刻召開。所有成年人或者親臨現場,或者透過影片參加了這次會議。

當趙長星宣佈了陳峰的發現,且人們各自透過自己的驗證證明確實如此之後,會議室之中爆發出了長久的歡呼聲。最終在趙長星的制止之下才平息下來。

“我就說嘛,沒有過不去的坎。”趙長星的神色仍舊輕鬆:“不過大家先別高興的太早。這僅僅意味著我們有了一線可能。在實現這個可能的過程之中,仍舊需要我們付出諸多努力。並且,我們就算努力了,也不一定能收穫到最終的成功。”

人們的神色漸漸嚴肅了起來。

情況確實如此。

可能的意外還有許多。譬如,人們沒有為這顆小行星開通足夠恰當的氣體宣洩出口,這就可能導致反作用力不達標,導致任務失敗。也有可能這顆小行星因為自身結構不夠穩定的作用,影響到了氣體宣洩等等,任何一個意外都將導致最終的失敗。

這僅僅只是一種可能性而已。

“當然,就算只是一種可能性,也值得我們付出全部力量去拼。只是,我們必須要做兩手準備。一方面,拼盡全力去改變它的軌道,另一方面,搬遷計劃要繼續執行!”

“陳峰,錢悅,趙葉……你們五個,還有我,我們負責去制定工程上可行的計劃。剩下的人,繼續執行搬遷計劃!”

“是!”

在趙長星帶領著陳峰幾人的討論與計算之下,工程上可行的方案很快制定了出來。

要在這顆小行星上“開”出恰當的氣體宣洩通道,唯一的手段只能是爆破。透過人力機械作用去開通是不現實的。一是沒有足夠的工程力量,二是沒有足夠的時間。

而爆破的話,核彈首先被排除。因為此刻人們無法製造出氫彈或者原子彈。

聚變發電機當然是有的,但它根本不可能被改造為氫彈。就算能改造,人們也不會選擇這樣做。

它太珍貴了,是現階段能量的主要來源。沒有人能承擔得起損失任何一臺聚變發電機的代價。

核彈不行,那麼就只剩下了化學炸藥。經過分析與篩選,人們最終選中了三硝基甲苯這種炸藥,也即俗稱的TNT炸藥。

這種炸藥除了工藝成熟,製取較為簡單,爆炸威力可觀之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優點:它的分子之中有三個硝基作為氧化劑,不需要外界補充氧氣即可爆炸。這就意味著,人們只需要製造一個容器把它和起爆雷管放進去,然後扔到那顆小行星上就可以遠端起爆了,除了一套簡便的恆溫裝置之外,完全不需要再弄其餘的環境維持裝置,也不需要再攜帶其餘的物資。

而起爆地點也已經確定。

在這段時間之中,人們已經儘可能詳細的觀測了這顆小行星的地質構成和質量分佈,確認了數個地質薄弱點,確認就算以化學炸藥的威力,也足以達成開啟氣體通道的目的。再結合這顆小行星的自轉速率,前進軌道等資料,很容易便可以計算出最終要選哪個地點作為起爆點。

那麼……接下來所需要做的,便是製造出合乎質量標準,且數量足夠的炸藥了。

TNT炸藥可以透過甲苯的硝化製成。甲苯在地球上主要以石油為原料製成,塞德娜星這裡當然是沒有石油的,但可以透過甲醇製成。而甲醇的製造就較為簡單了,可以透過一氧化碳和氫經催化劑製成。

以往趙長星透過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澱粉的時候,有時候操作失誤或者純度不夠,也經常能合成出甲醇來。

以往地球時代,有人喝假酒喝到雙目失明,便是因為假酒裡有甲醇的緣故。

先製出甲醇,再製出甲苯,再用硝酸溶液、硫酸等玩意兒硝化,最終就可以得到TNT炸藥。這一套流程,透過現在已經完工80%的化工廠完全可以製造出來。

只是用量略微有點大。透過小希建模模擬,人們確認,要在起爆點那裡分成三個不同的地方,每個地方分別放置1.2噸、0.8噸、0.72噸TNT炸藥,分別間隔5毫秒時間起爆,才能製造出恰當的氣體通道。

這就是總計2.72噸TNT炸藥了。

造出這麼多炸藥比較困難,但應該可以完成。

“走。”

趙長星沒有絲毫猶豫,立刻帶著手下這幾個工程組的人開始了製造炸藥的行動。其餘人手則仍舊執行搬遷計劃,將各種珍貴的物資帶到火種號飛船裡去。

要造出這麼多炸藥,現在的化工廠之中原料儲備很顯然是不足的。沒辦法,趙長星幾人只得駕駛著太空車在塞德娜星上繼續奔波,到處收集原料礦產。並且,製造這玩意兒危險性很大,一個不小心就可能爆炸。以及,原理雖然簡單,但具體操作起來工藝便複雜了許多,種種因素集合,便令製取進度緩慢了許多。

“24小時不間斷弄吧。”

趙長星立刻便做出了決定。他將化工廠這裡的人分成了三組,每組工作8個小時,24個小時不間斷製取,一定要趕在時間窗口期到來之前完成這項任務。

任務繁重,時間緊湊,工作之中還必須聚精會神,一點差錯都不能出。並且這段時間執行的是戰時管制措施,食物定時定量分配,都讓這項任務更加艱難。

但執行這項任務的人都沒有絲毫怨言。就像執行搬遷計劃的人同樣也沒有因為奔波勞碌與疲倦而有怨言一樣。

在極端時刻,每個人都犧牲一部分自我,以謀求集體的更大收穫,反過來令個體也能更多的獲利,這個道理,每個人都懂。

而似乎察覺到了大人們的忙碌與疲倦,100名第四代的幼兒們雖然不明白發生了什麼,但似乎也自覺的聽話懂事了許多。這讓成年人們看在眼裡,心中更加欣慰,工作起來也更加積極。

時間慢慢的流逝著,在距離撞擊那一刻到來還有大概18天時間的時候,三份,總計2.72噸TNT炸藥終於如約製作完成。可以遠端操作的電子雷管與炸藥容器的製造又用去了兩天時間,於是,在還剩16天時間的時候,一切終於都弄完了。

此刻搬遷工作也進入了尾聲。二號種植基地裡,最後一輪作物被全部收穫,且沒有再播種新的種子。各種自動化種植裝置也開始了拆除並帶往火種號飛船,連各種氣體都被回收了起來。一號綜合基地這裡,所有的牲畜與家禽、魚類都被宰殺,同樣帶向了太空之中以躲避可能到來的災難。

趙長星與其餘幾人駕駛著獵鷹一號和二號飛船,帶著分成三份的炸藥一同前往那顆小行星。在已經提前測量好的起爆點,在一些工具的輔助之下,成功將三份炸藥各自安放在了不同的部位。

最後檢查一遍確認沒有遺漏之後,趙長星等人終於離開了這裡。

此刻,距離撞擊時刻到來還有14天。

改變這顆小行星的時間窗口期,在它撞擊到塞德娜星之前的第七個小時到第五個小時,也即它距離塞德娜星7000-10000公里的時候。沒有到達這個窗口期之前,潮汐效應力太弱,不足以為它內部提供足夠的熱量達成足夠的壓力。過了這個窗口期,氣體噴射的反作用力將不足以推動它足夠大的改變軌道。

於是,人們一邊進行著搬遷工作的最後收尾,一邊開始在擁擠的火種號飛船之中開始了等待。

所有可以在真空之中存在的物資全都放到了飛船外面。唯有必須要特定的環境才可以儲存的物資才會被放到船艙裡面。但就算如此,船艙之中仍舊擁擠不堪。大多數人都沒有固定的休息地點,而是只能在船艙之中打個地鋪休息。吃飯也需要分批進行。

幸虧火種號飛船的維生裝置仍舊足以支援,人們才不虞有缺氧的危險。

時間一點一滴的流逝著,那顆小行星與塞德娜星的距離也越來越近。當小希的模擬畫面之中,那顆原本被標註為紅色的小行星忽然變成綠色的時候,所有人都知道,窗口期終於來了。

但趙長星並未就此按下起爆按鈕。他仍舊在等待著。

小行星之上,那個裂縫口仍舊在日復一日的向外界噴射著氣體。但伴隨著時間的流逝,它的噴射量也開始了緩慢的增加。

而這,意味著它內部的壓力在漸漸增大。

當相關的觀測資料被儀器捕捉到,且傳回了火種號飛船之後,人們再度振奮了起來。

一切都如同計算模擬之中的那樣!它內部的壓力果然因為塞德娜星的引力潮汐效應而增強了!

“那麼,就是現在!”

趙長星毅然按下了起爆按鈕。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