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作繭自縛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在科學部部長的講述之下,趙長星漸漸明白了究竟是怎麼回事。

從整體來說,這其實毫無疑問是一件大好事,好到不能再好的事情。對於文明的整體科學戰略產生影響,也是好的影響。

就像,兩種不同工藝的耐熱材料製造方法,相互融合,相互碰撞,最終竟然誕生出了一種名為“強磁高壓惰性氣體”的加工工藝,其製造出的耐熱材料的耐熱性能,在真空之中,從大約一萬攝氏度左右直接提升到了接近1.8萬攝氏度。

這突破不能說不大。

其餘的方面,在人類已有的“高壓線圈”電磁炮製造工藝,與風暴文明的“高溫電場交換”電磁炮製造工藝,便分屬於兩個不同的發展方向。

這兩種發展方向雖然可以製造出效能相差不大的電磁炮,但互相啟發,互相吸取優點、互相融合之下,卻最終讓科學家們研發出了更新型的電磁炮,無論射速還是速度,都再一次大大提升了。

這種事情幾乎遍佈每一個科學體系分支。譬如大型機械制造、反物質生產線、飛船發動機、推進器、食品工藝、化纖材料等等等等,幾乎每一個地方都有因為科技融合而產生飛躍的事情發生。

這還僅僅是在應用科學層面。到基礎科學層面,因為不同的思路與思想碰撞,所產生的飛躍與突破,就更為重大了。

目前,以人類的科技程度已經基本上可以確定,比當前階段,也即三級文明程度更高等級的四級文明,其最為重要的標誌性科技,是無工質推進技術。

四級文明的飛船將不需要攜帶任何工質,便可以實現星際空間的推進。這意味著他們的恆星際航行效率更高,速度也會更快。相應的,其活動範圍也將會大大超出三級文明。

以人類文明,或者之前的風暴文明,從一個恆星遠航到另一顆恆星那裡,通常都需要耗費數百年時間來計算,三級文明的活動範圍,基本上很難超過一百光年。

但進入到四級文明階段之後,這個區域將會被極大拓展,至少也會達到一千光年層次。

而無工質推進技術,之前已經確定的兩條技術路線,也即“藉助量子真空的某些震盪特性實現推力獲取”和“依靠光輻射推進實現推力獲取”之中,後者基本上已經被否定。

也即,突破到四級文明程度的科技,需要從真空之中去尋找。

真空炮這種武器,便是對於真空的某些特性的利用。但很顯然,這種程度的瞭解,遠遠不足以支撐一個文明進入到四級程度。

而,對真空的某些特性進行研究,便牽扯到了基礎物理理論層面。這是一個和應用物理幾乎完全不同的領域。

基礎物理,才是一個文明最為根本,最為重要的根基。

就在基礎物理層面,風暴文明同樣有著絲毫不遜色於人類,甚至略有超出的研究深度。但如果僅僅是略有超出,那也沒有什麼關係,不太重要。

因為人類的基礎物理也在進步。

但是,某些人類科學體系的空白之處,卻是風暴文明的研究重點。

這就十分了不得了。

要知道,那些空白之處,其實並不僅僅因為科研實力才造成的空白,其中也有相當的部分,是思維方式的空白,也即,人類的科學家們根本就沒有想到那裡竟然還有值得研究的地方。

這為人類的科學體系所帶來的便不再僅僅只有資料上的補充,還有科學思維之上的碰撞與顛覆。這對於人類科學的推進便堪稱巨大了。

正是因為察覺到了這一點,察覺到了這些事情的重要性,才有了這一次科學部部長專門向趙長星進行彙報的事情。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趙長星可以察覺到科學部部長表層彙報之下隱含的意思。

如果人類文明想要更進一步,更加強大,有朝一日成為四級文明的話,如果一個同為三級文明的風暴文明,都可以為人類文明的科學進步提升如此之大的助力的話……

鐵血星團那裡,可是有高達十幾個完整的三級文明存在。甚至,當初曾經與人類產生過聯絡的摩雲厲塔爾文明也在那裡。甚至,其中有幾個三級文明,比風暴文明還要強大。

趙長星早就知曉了風暴文明原總統博雅羅的計劃,知曉了他打的什麼算盤。在之前,趙長星對博雅羅心心念念要在強大之後返回鐵血星雲感受並不深刻。現在,在聽到了科學部部長的彙報之後,他才終於理解了博雅羅當初為什麼要這樣做。

現在,那十幾個三級文明都在明處。而,我方在暗處。

鐵血星雲那裡十分擁擠,戰亂不休,幾乎不能讓文明安心發展。而,我方卻可以在不同的恆星系之間自由行動,自由發展。發展一段時間之後,以一個文明對抗十幾個文明,並不是不可能做到。

當初博雅羅便是這樣打算的。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麼不能這樣打算?

這便是科學部部長表層彙報之下所隱含的意思。

趙長星陷入了沉默與思考之中。不知道過了多久,他才嘆了口氣。

“這個戰略太過重大,我無法短時間內做出決定。再說,現在時間還早,我們距離發展到以一對抗十幾的程度還有很長時間。晚一點再說吧。”

需要趙長星思考與權衡的方面確實有許多許多。

譬如,趙長星一直所倡導的便是和平與發展,這種觀念在文明之中也深入人心。但現在,如果為了更好的發展就去侵略其餘文明,這是否與文明的基礎相違背,是否會動搖文明根基?

如果人類文明也那樣做了,那麼,人類文明與風暴文明還有什麼差別?

這大概可以算是另一種形式的作繭自縛。

就算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戰爭的勝負如何確定?如何便能確定勝者一定是己方?失敗了怎麼辦?就算最終勝利了,慘勝怎麼辦?傷亡如此之多的人口,是否會在文明內引起混亂?

最最重要的一個問題是,“文明鬥獸場”這個猜測雖然已經被否定,但,那個未知的超級文明究竟為何將如此眾多的低階文明投入到鐵血星雲,仍舊是一個未知數。己方如果去而復返,是否可能引發某種未知的麻煩?

潛在的收益足夠支撐人類文明去冒這個險嗎?

需要思考與權衡的問題,實在太多太多了。

科學部部長並未奢望此刻便能得到確定的答桉。至少,趙長星沒有直接否決,而是說要慎重思考,這個結果已經不能算壞。

趙長星選擇暫時冷處理這件事情,但此事在文明之中還是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原因很簡單,這種事情根本是瞞不住的。任何一個具備一定科學素養的人,哪怕只是學生,只是普通人,都能從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之中,察覺到融合了風暴文明之後所給文明帶來的變化。

對於這種討論風潮,趙長星也並未採取手段壓制。他只是旁觀著,沉默著,讓其自由發展。

因為便連他自己都沒有下定決心未來會怎麼做。

時間悄悄的流逝著,轉眼間便是上百年時間過去。有了這百年光陰的消化與吸收,原有的,屬於風暴文明的科技體系,終於完全而徹底的融入到了人類文明的科技體系之中。

而這些成果,也真實的呈現在了人們面前。

首先是基因科技。最新型的,可以大規模廣泛應用的完善基因改造技術,將人們的平均壽命提升到了600歲以上。

其實從根本上來說,人類的身體構造根本就不適合活這麼長時間。十幾歲便性成熟,開始養育後代,活到三十來歲便死去,才是這具身體的最佳使用方式。但科技的發展硬生生的改變了這一切。

這在造成壽命極大提升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後患。因為壽命太長,各種各樣古怪的,以往從來沒有出現過的基因疾病開始層出不窮的湧現。但幸好,這些疾病都尚且在控制範圍之內,無法影響到人類整體。

只是人類的醫學界還得要繼續忙碌,繼續研究下去了。

除了基因科技之外,最明顯的提升便是飛船製造工藝。以百年時間來衡量的話,現階段人們所能製造的飛船,無論是整體結構,還是各種效能,譬如能耗,推重比之類,都有了極大的飛躍。

但這還不至於讓人們突破“金星”級飛船,建造出更超出一個等級的“地球”級飛船的地步。因為基礎科技並未實現足夠大的突破。

第三個最大的提升,出現在了人工智慧領域。

超級計算機的算力與可靠性再一次得到了巨大提升,人工智慧承擔起了更多的工作。廣泛意義上的無人工廠——只需要一些維護者即可,完全不需要工人勞作的工廠開始大批量出現。所帶來的後果便是,所生產產品的品質更為穩定,產量也極大提升。

在這個階段,人類文明終於廣泛實現了從體力勞動者向腦力勞動者的全面轉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