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動能交換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是的,早在近百年前,早在當初還處在那個遺蹟之中,趙長星下定決心要建造新的中微子望遠鏡,儘可能多的收攏遺蹟文明留在這裡的那些殘骸,以及儘可能的獲取那些重力炸彈之時,趙長星就預料到了能源不足的這一天。

區別只在於能源不足的程度。

是嚴重不足,甚至於遠航號飛船徹底無反物質能源可用,連維生系統都無法維持,還是略微不足,雖然生活艱苦,但仍舊可以勉強維持?

這取決於運氣。更直觀一點說,是遠航號飛船的故障率。

因為故障率越高,便需要更多的人從冬眠之中醒來,消耗的物資與能源便越多。

綜合來看,現階段的能源不足水平還不算太高,也即,運氣還算是不錯。

面對小希的彙報,趙長星輕輕的點了點頭。

“這一天總要來的。既然已經來了,那麼……暫停減速吧。總不能看著人們被渴死餓死。”

伴隨著趙長星的命令,遠航號飛船尾部,那總噴射面積高達十平方公里的熾熱尾焰,便緩慢降低了自己的亮度,一直降低到了連原本十分之一都不到的程度。

這意味著它的推進功率也降低到了相應的地步。

雖然按照這個減速速率來算的話,遠航號飛船毫無疑問是無法停留在拉卡伊9352星系裡的。

如此,便有眾多的反物質能源被節省了出來,被挪用到了更為關鍵的維生消耗,以及故障排除消耗之中。

而在這之前,便已經有許多被封存的核聚變反應堆被啟用,也一同開始向外界供應了能源。

相比起正反物質湮滅,核聚變毫無疑問是一種較為低效的能源獲取方式。在正常的航行方式之中,人們很顯然不會考慮它,也不會刻意儲備聚變燃料。

有那些載荷空間,還不如多儲備一些反物質。

但現在,實在沒有辦法了,也只能在嚴格限制人們用水量的前提之下,挪用出一些水來,電解出氫氣之後拿去聚變了。

時間便在這種情況之下悄悄溜走。遠方那顆星辰,也越來越亮了。

此刻,遠航號飛船已經順利越過了這顆恆星的邊界,也即奧爾特雲地帶。根據理論計算,它的奧爾特雲之中的物質總量,大約會相當於十顆地球。

這毫無疑問是很多很多的物質。但很遺憾,遠航號飛船在穿越奧爾特雲的過程之中,沒有尋找到任何宏觀物質。

唯有精密裝置告訴人們的,有關物質密度在快速提升的資料,才能讓人們較為直觀的感受到與恆星距離的拉近。

這裡已經可以算是恆星附近區域。此刻遠航號飛船之外的空間,雖然仍舊可以算是純度極高的真空,但空間之中平均每立方厘米的粒子數量已經高達數萬。

如果那片遺蹟位於這裡的話,那麼,試圖透過中微子望遠鏡探測渺子的方式來尋找那些重力炸彈的方式就已經行不通了。

長達數百年時間的慢慢旅途,已經快要接近尾聲——如果人們可以再度減慢遠航號飛船的速度,令它足以被這裡星球的引力所俘獲的話。

在遠航號飛船此刻已經近乎油盡燈枯,在此刻所有清醒著的人們所承受的壓力高到了極限,精神與身體也都到了極限,隨時都有可能崩潰的現在,無法停留到物資充裕的星系之中,便毫無疑問的意味著文明的滅亡。

趙長星與文明領導者們俱都清楚這一點。此刻所有人都清楚這一點。但此刻遠航號飛船仍舊維持著極低的減速速率,仍舊沒有增大功率。

當這顆恆星的亮度增加到比金星還要亮出數倍的時候,遠航號飛船以高達每秒鐘近千公裡的速度,掠過了這個星系類似於太陽系柯伊伯帶的物質結構,然後直直的向著那顆位於星系中央的龐大恆星衝去。

這個星系之中也是具備眾多小行星與彗星的。

因為內部三顆大行星,與恆星本身的引力交戰作用,它們逐漸被驅逐到了星系的邊緣,並匯聚在了那裡,最終形成了一條類似柯伊伯帶的結構。

在這其中,質量在一萬噸之上的星體,至少也有十萬顆以上。

但很遺憾,這個物質密度仍舊太低了。遠航號飛船沒有絲毫波瀾的穿過了它,沒有從這其中獲取到任何補給。

在這個過程之中,那位於遠航號飛船十萬公里之外,始終被遠航號飛船拖曳著的空天穿梭船掙脫了纜索的束縛。

它以比遠航號飛船更高的加速度,自行開始了減速與轉向,並開始向著三號行星飛去。

就算能源再不足,令這樣小的一艘飛船進入軌道,人們還是可以做到的。

越過了柯伊伯帶,或者稱之為小行星帶、彗星帶,總之是一個意思,在這之後,遠航號飛船繼續前進,繼續向著恆星衝去。

然後,3號行星、2號行星、1號行星的軌道也被相繼越過。

此刻,拉卡伊9352星在肉眼看來,已經增加到了如同磨盤大小。在經過消光之後,人們甚至可以清晰的看到這顆恆星邊緣處,那些如同極光一般向外延伸,隨著猛烈的恆星風四處飄蕩的日珥結構。

龐大的遠航號飛船,在恆星面前如同塵埃一般渺小。不,甚至連塵埃都算不上。

便在這個時候,以低功率執行了數年之久的推進器,終於開始了全功率運轉。只不過它此刻的推進方向已經改變了。

在它的推進之下,遠航號飛船向著恆星的一側開始了猛烈的轉向。而在這個過程之中,來自於拉卡伊9352星那龐大的引力,作用到了遠航號飛船之中的每一件物體,每一個人,每一臺裝置,每一個原子之上。

宇宙之中的大質量星體,既可以用於減速,也可以用於加速。區別只在於軌道的選擇而已。

此刻,遠航號飛船的主控室之中,趙長星與一眾文明領導者、科學家代表等俱都神色嚴肅。

在他們面前是一副巨大的螢幕。上面顯示著拉卡伊9352星的全景圖,在旁邊則顯示著一連串的資料。

在遠航號飛船的其餘地方,六十餘萬名飛船運營維護人員已經各自就位,做好了隨時奔赴戰場的準備。

看著影象之中那噴薄著無盡力量的恆星,看著那不斷變幻的資料,已經垂垂老矣,似乎下一刻就要倒下的莊雲偉教授不由得感嘆了一聲。

“我以為,依靠大質量星體進行加減速的事情,對於我們,我們這種級別的文明來說,已經不會再出現了。沒想到,現在我們竟,竟然還是需要靠,靠這種方式來完成最後的減速。”

面對這種情況,人們也只能在心中各自嘆息。

毫無疑問,依靠大質量星體進行加減速這種事情,通常來說只存在於航天器速度較低,燃料極少,需要精打細算,能節省一點就節省一點的初級文明身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因為它們固然將有限的燃料利用到了極致,但太墨跡,太浪費時間了。

對於掌握了可控核聚變,以及更高階別的正反物質湮滅的文明來說,有那個時間,多帶點反物質比什麼都好,才沒有那麼多時間去浪費。

“這裡溫度太高,輻射太強。希望咱們遠航號這艘破船能扛過去。”

人們在心中默默的祈禱著。

此時此刻,那六十多萬名工程師與技術工人等,已經開始了奔波與忙碌。

浩瀚的太空之中,龐大卻又渺小的遠航號飛船劃出了一道弧線,在最近距離僅有四百多萬公里的地方,優雅輕巧的掠過了這顆恆星,在改變了自身軌道的同時,速度也極大的減緩了。

藉助那無處不在的引力場,遠航號飛船與拉卡伊9352星之間,再一次完成了動能交換。

此刻,那被改變之後的軌道,指向了這個星系之中2號行星附近。

“開始全功率減速。”

趙長星下達了命令,於是飛船尾部再一次開始了猛烈的噴射。在這噴射之下,遠航號飛船遠離這顆恆星的速度再一次開始減緩。

於是,它便在太空之中,恰好與2號行星“相遇”。並藉助這次相遇,又完成了一次動能交換,並順帶著再一次改變了自己的軌道。

這一次,它的軌道,指向了原定目標3號行星的方向。在一段時間的航行之後,它與3號行星再一次相遇。

此刻,它不僅軌道是合適的,速度也是合適的。於是,在這經過嚴密計算,一環扣一環的變軌與減速之後,它終於順利的泊入到了3號行星的環繞軌道之中。

當小希最終報告出這個結果的時候,主控室之中,人們臉上俱都露出了笑容。

在遠航號飛船的其餘地方,歡呼聲早已響徹聲音所能到達的每一個角落。

在某一處故障處置現場,戴雲飛滿是疲倦的放下手中的工具,蒼白消瘦的臉上終於露出了一絲笑容。

“終於到地方了,終於可以得到物資補充了,終於可以吃肉了啊……”

在這一刻,他似乎已經聞到了紅燒肉那迷人的,足以讓人瘋狂的香味。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