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超級文明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該等級文明的最主要特徵,便是反物質。基於此,該等級文明基本上可以確定會將反物質應用到武器系統之中。

相比起2級文明,他們的飛船可以造的更大,速度更快,武器威力更高,可以對2級文明形成碾壓態勢。

如此,深空文明最終被摩雲厲塔爾文明滅亡,就容易理解了。因為摩雲厲塔爾文明就是一個較為典型的3級文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4級文明,無工質文明,或者稱之為超星團級文明。

我們認為,在3級文明巔峰的時候,離子推進發動機的潛能會被挖掘到最高,具備最高的效率和推動力。在這個時候,文明必然會開始開發更先進,更為節省能源,效率更高的推進器,以圖獲取到更高的速度和活動範圍。

而,在當前科技體系內,常規推進方式範疇內,已經無法再找到比離子推進更為高效的推進方式了。唯一可以達成比離子推進更為高效的推進方式,只有一種,無工質推進。

無工質推進目前距離我們尚且較為遙遠,我們無法推測出這種推進方式的具體技術細節,有的僅僅是兩個猜想。

一,藉助量子真空的某些震盪特性,透過特殊的影響方法從這其中獲取到前進的動力。

二,光輻射推進,也即透過向後方噴射高能量密度的光子,來實現推動航天器向前前進的目的。因為光子的靜止質量為零,這種推進方式便也同樣可以被稱之為無工質推進。

關於能量來源方式,4級文明是否仍舊依靠大規模的可控核聚變為能量來源,並透過反物質作為儲能‘電池’,我們目前還無法做出推測。我們並不知曉到達4級文明的高度之後,基礎理論的突破,能否帶來更加高階的能量來源方式。”

“5級文明,光速或超光速文明,或者稱之為旋臂級文明。

在5級文明之前,0-4級文明的航行速度,全部被限制在光速以下。但在5級文明階段,我們認為,他們將有能力打破光速限制。但至於打破光速限制的具體技術細節是什麼,我們無法做出太過精確的推測。

目前的猜測僅有一個,也即阿庫別瑞度規。簡單來說,既是令飛船前方的空間收縮,令後方的空間擴張,令飛船在一個區間內乘著波動前進。這個區間便是所謂的‘曲速泡’,令‘曲速泡’帶動飛船前進,便可以獲得等同於光速或者超越光速的航行速度。

不過,雖然阿庫別瑞度規在數學上是可行的,它符合愛因斯坦的場域等式,但其計算結果可能沒有物理學上的意義,也不一定表示真的能夠建造這種裝置。

因為這種假想機制暗示了負的能量密度,因此需要質量為負的物質參與,才能將其造出來。如果‘負物質’並不存在,這種引擎的存在就可以被證偽。

我們無法確定未來的超光速航行是否真的以這種方式實現——也有可能宇宙之中根本就不存在這種技術。但如果真的有掌握了這種技術的文明存在,我們便將其劃分為5級文明。

而支撐這種航行方式的能量來源是什麼,我們暫時無法推測。因為在我們的認知之中,能量轉化效率高達百分之百的正反物質湮滅就已經是上限。而很顯然,正反物質湮滅並沒有辦法支撐這種航行方式。

因為掌握了該種技術的文明,其活動範圍可以高達數千甚至上萬光年的緣故,我們也同時稱之為旋臂級文明。”

“6級文明,蟲洞文明或者河系級文明。

單純的超光速航行,哪怕航行速度高達光速的10倍、100倍,雖然這已經是我們無法想象的超級科技,但面對起廣袤的宇宙空間,仍舊顯得太慢太慢。我們認為,在曲率航行之上,極大可能還存在著更為高階的航行方式。

這種方式,我們目前幾乎沒有任何理論儲備,但已經有所猜測。蟲洞、空間摺疊、空間跳躍等,俱都是對這種航行方式的描述。

在這種航行方式的幫助之下,航天器的航行速度甚至已經不能再用多少多少倍光速來衡量。它甚至有可能達成兩地之間的瞬時通行。我們認為,這種等級的文明,其活動疆域毫無疑問可以達到一整個河系之多。所以,我們也稱之為河系級文明。

6級文明再往上,那就不是我們現有的技術和理論水平可以推測的了。”

望著手中這份檔案,趙長星沉思了許久許久。

這是人類文明對於可能存在於宇宙之中的超級文明,以及其科技方式的最為瘋狂的暢想。

在此之後,趙長星又召開了數次會議,宣佈了一系列重要的決定。

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毫無疑問就是在現階段徹底改變文明發展策略,以“發展為先”,更改為“戰備為先”了。

無論如何,面對一艘礦業飛船,如果它對己方抱有惡意的話,那麼,總歸是要試著反抗一下的。

在現階段,趙長星並未選擇公佈“摩雲厲塔爾文明的一艘礦業飛船極有可能正在靠近太陽系”這件事情。畢竟,無論推測多麼合理,這都有可能是一次誤會,有可能那並不是一艘足以點亮整片星雲的超級飛船,而只是人們在自己嚇自己而已。

在獲得切實的證據之前,沒有必要公開它從而引起文明混亂。

於是,在大多數人對此並不知情的情況之下,全面的戰備行動開始了。

有更多的工廠被劃入到了軍工廠的範疇之中,有更多的人被招募到了軍隊之中。社會資源開始悄然向軍工領域傾斜,社會建設活動在不知不覺之中停止。

戰備行動以各顆矮行星為核心,人們開始在十幾顆矮行星的各處建造一座又一座電磁炮炮臺,建造一座又一座激光炮基地——在當前階段,適合實戰的激光炮已經開發成功了。

以整體戰略思維來看的話,一顆矮行星,同樣可以看做成是一艘無法被摧毀的巨型太空戰艦。在未來的戰爭之中,它們說不定會起到出乎預料的效果。

除了固定的軍事設施建造之外,人們還建造了眾多的間諜衛星,將其如同拋灑砂礫一般扔到了太空之中。在各顆矮行星近地軌道,人們還建造了眾多的太空堡壘。

戰鬥飛船的建造也進入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峰時期。一艘又一艘的飛船從船塢之中下線,交付軍方,然後交給了早已提前訓練完畢的戰士們,立刻就形成了戰鬥力。

位於木星系統之中,負責為塞德娜星這裡提供資源支撐的人們,同樣也暫時放緩了向塞德娜星傳送物資的任務,開始了大規模的戰備行動。

在這種情況之下,時間飛速的流逝著。在距離觀測到那一片“反射星雲”之後第13年,人們得到了有關摩雲厲塔爾文明礦業飛船的切實證據。

是的,人們所期望的奇蹟最終並沒有發生。點亮了那一片星雲的,確實是一艘龐大的飛船。

效能相比起以往提升了許多倍,且日夜對準那個方向,時刻不敢放鬆的太空望遠鏡陣列,真實的拍攝到了它的身影。

雖然只有一個像素點大小而已。

但這同樣可以毫無疑問的證明這一點。

於是,在越來越多人透過生活之中的點點滴滴,察覺到文明正在悄然改變的現在,趙長星公佈了有關這艘飛船的事情。

不出趙長星預料,這件事情的公佈立刻便在文明之中引起了恐慌。但在趙長星的強力壓制之下,並未鬧出什麼亂子。

生活仍在繼續,戰備也在繼續。

最新的精確預測顯示,那一艘巨型飛船的到來時間,大約在3年之後。而它的軌道,在過去那一段時間之中也悄然產生了一些變化。

此刻的它,將會直接降臨到塞德娜星附近,而並不是如同以往所預測的那樣,從距離塞德娜星8.2億公里的地方掠過。

這很顯然證明,摩雲厲塔爾文明的這艘礦業飛船,打算如同趙長星當初所說的那樣,在正式開始幹活之前,先毀滅掉在旁邊嗡嗡作響的小蟲子再說。

至此,人們不得不丟掉了最後一絲幻想,最後一點僥倖。

戰備工作仍舊在快速的推進之中。此刻,以塞德娜星為核心,十幾顆矮行星俱都已經化作了戰爭堡壘。只需要十幾艘便足以滅亡當初深空文明的新式戰鬥飛船,此刻更是已經增加到了3000艘之多。

這時候,伴隨著雙方之間距離的縮短,空間望遠鏡陣列終於拍攝到了那艘飛船的真實影像。

它確實只有一艘飛船。它的外形大概呈現出不規則的長方體形狀,較為扁平。人們在它的表層隱約看到了眾多凸起、凹陷與溝壑,但並沒有看到旋轉結構。

似乎它並不依靠自轉來生成重力。又或者,它根本沒有人造重力系統。

它的尺寸也大概如同當初人們所預料的那樣,其長度足足高達26公里,寬度則有17公里,高度有6公里左右。

無論從哪裡看,它都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龐然大物。

趙長星再一次召集了所有文明高層。

“在戰備行動之外,我們還需要另一件東西。”趙長星淡淡的說著:“我們需要一艘比這艘摩雲厲塔爾文明的飛船,更大、更先進,至少是4級文明造物的飛船。”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