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無視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此時此刻,科學家們哪怕手中有文明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強大觀測裝置,都根本無法找到那一片星雲了。

莊雲偉的判斷,在這個鐵一般的事實面前,得到了相當一大部分的佐證。

那麼……

趙長星看向了已經在這外太陽系的邊緣之地,發展了快要700年時間,擁有了660多萬人口,擁有了由十餘萬軍人所組成的太空艦隊的文明。

它強大卻又虛弱,繁榮卻又衰敗。

但無論是誰,都可以輕而易舉的得出一個結論。

此刻的人類文明,不可能對抗一個可以跨越恆星之間遙遠距離,遠道而來的強大文明。

無邊的絕望如同海洋將人們淹沒。但趙長星仍舊神色平靜,似乎沒有一點負面情緒。

“等待更進一步的分析吧。”

那一團星雲亮起了總計三天多一點的時間。在這三天時間之中的大部分時間,人們都在動用自己所能動用的最強大觀測裝置對準著它,竭盡全力的獲取著那其中蘊含的種種資訊。

此刻,龐大的科學家團隊便在對這些資料展開分析。

五天時間之後,軍事科學院首席科學家莊雲偉再一次來到了人類政府大樓。

今天,他將向以趙長星為首的,包括所有文明管理委員會委員、戰爭委員會委員在內的所有人類高層展開彙報。

“據我們分析,我們認為,如果那‘點亮’了這一團星雲的,真的是離子推進器的話,那麼,我們推測之中的艦隊極有可能並不存在。存在的,更有可能是一艘飛船。是的,只有一艘。”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莊雲偉用儘可能直白的語言,講述了自己的依據。

“首先是不同區域的協同太過一致。就像這支艦隊完全是同一個整體,同時加速,同時減速,多方之間沒有絲毫遲滯。考慮到相互之間的距離所造成的通訊延時,這種動作的難度極高。

其次,就算它們可以做到上述一點,那麼,它們的前進軌道同樣保持高度協同,這就不容易解釋了。那畢竟是一個星雲,其組成物質必然會對不同的飛船具備隨機性的影響,令其航線出現偏差。但我們同樣沒有觀測到這一點。

綜上所述,我們更傾向於認為,飛船只有一艘。”

這很顯然意味著更多的東西和更多的資訊。

人們對此首先感受到的是震撼。

一艘飛船,僅僅一艘飛船,便點亮了一片高達十幾億公里範圍的星雲?

它究竟要多大,其噴射功率究竟有多高,才能做到這一點?而可以製造出這種飛船的文明,其科技實力又該有多麼強大?

莊雲偉繼續說道:“據從深空文明處得到的資訊,我們已經知曉摩雲厲塔爾文明已經掌握了‘正反物質湮滅’這種效率遠超核聚變的能量來源方式。基於此,我們假定平均單位面積,摩雲厲塔爾文明所製造的離子推進器,其噴射功率比我們高一個數量級,再以此進行推算,代入這片星雲所接收到的噴射功率,便計算出,這艘飛船的噴射面積至少高達10平方公里左右。”

10平方公里!

這個數字,讓聽取匯報的文明高層們俱都呼吸一滯。

要知道,這只是離子推進器的噴射面積而已!而很顯然的一點是,飛船設計上不可能只有一個噴射口。所以,這10平方公里的面積必然是分散開的。

那麼,分散開的10平方公里噴射面積,需要多大的尾部面積才能容納?

按照人類此刻的飛船設計學來推算,便是至少200平方公里。就算摩雲厲塔爾的科技比較先進,但也存在著一個極限。

綜合考慮,其尾部面積,可能在80-120平方公里之間。

如果它是正方形的話,那麼,其面積便是大約9公里*9公里,到11公里*11公里之間。

這還未計算它的長度。

如果它具備9*9到11*11的底部面積,長度有個20公里,不算過分吧?

這樣龐大的一艘飛船,單單想一想,便會讓人感覺絕望。

“另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這艘飛船的噴射方向是面對我們星系的話,那麼很顯然,這艘飛船此刻正處在減速程序之中。至於為什麼要減速,就不用我多說了吧。”

會議室之中的氣氛愈發沉重了一點。

為什麼減速?肯定是要最終停泊到太陽系之中來啊。

趙長星此刻正在快速的思考。不過,他思考的並不是有關於這艘飛船的科技,威能之類,而是另外一件事情。

他輕輕的敲了敲桌子,將人們的目光俱都吸引了過來。

“我很好奇,那個摩雲厲塔爾文明只派遣了一艘飛船過來,其目的是什麼呢?”

趙長星的話語引起了人們的深思。

摩雲厲塔爾文明認為,只要一艘飛船就能滅絕人類文明了嗎?

在座各人心中確定,答案不會這樣簡單。

首先一點是,摩雲厲塔爾文明有能力在距離數光年遠的拉蘭德21185星系,就察覺到太陽系之中的智慧生命存在的痕跡,並且大概分析出其科技程度。

其手段也很簡單,只要透過分析地球在凌日之時,地球大氣層的光譜就可以了。

站在拉蘭德21185星系觀測太陽,當地球執行到兩個星系之間時,太陽光便會在穿過地球大氣層後才能到達拉蘭德21185星系。而地球大氣層所為太陽光線造成的變化,便可以揭示地球大氣層的元素構成。

透過分析這一點,分析其中一些微量元素的含量,譬如硫化氫之類,就可以基本上確認這顆星球之上有沒有智慧生命。有的話,科技等級大概是多少。

又或者,如果摩雲厲塔爾文明的科技實力足夠強,就算沒有凌日,他們也可以直接觀測地球大氣層反射的太陽光光線來得出這個結論。

總之,人類的存在是瞞不住的。

但同時,摩雲厲塔爾文明根本不會將人類文明當做對手。哪怕此時此刻,整個文明最有智慧的一批人都在思考該如何對抗他們。

因為人類文明根本沒有資格。

他們會認為,黑洞吞噬太陽的過程,已經足以將如此落後的文明完全毀滅掉。就算偶爾有幾個倖存者繁衍了下來,那又如何?

全盛時期的人類文明尚且揮手可滅,難道還會怕幾個倖存者?

所以,並不是摩雲厲塔爾文明太過自大,自大到認為僅僅派遣一艘飛船就可以滅亡人類文明。更有可能的是,他們根本不在乎人類文明。

他們無視了人類文明。

這艘飛船,只是單純的過來“採礦”的。

這是一艘礦業飛船,最多是一艘武裝礦業飛船。並不是專業的戰鬥飛船。

或許是因為尚且沒有消化吸收完畢拉蘭德21185恆星系的資源,卻又在當前階段需要那種存在於黑洞吸積盤之中的礦產的緣故,在文明主體尚未起航的現階段,就先派遣了一艘礦業飛船,先行採集一些那種礦產拿回去應急。

如此,才會出現這種情況。

“這是我們的機會。”

趙長星點出了這一點。

莊雲偉低頭思考片刻,再度說道:“哪怕是一艘礦業飛船,我同樣不認為,我們,我們的艦隊,可以戰勝它。”

“但我們的敵人,至少已經從一整個文明,變成了一艘飛船而已,不是嗎?”

這是事實。但另一個事實是,對於跳樓者來說,從100層高樓跳下,和從20層高樓跳下,沒有差別。

“莊教授,你們可以分析出,如果那確實是一艘飛船的話,它還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到達我們的太陽系麼?”

“我們有相關的資料。”莊雲偉快速翻閱了一下手中的檔案,說道:“依據那片星雲的光度變化資料,我們大概測算出了它的減速速率和當前速度。結論是,大概在12-18年之後,它就會越過塞德娜星的繞日軌道。屆時,如果它的前進方向仍舊沒有變化的話,它大概會從距離我們8.2億公里的地方掠過。”

“有沒有可能,這艘礦業飛船直接飛到太陽附近開始採集礦產,完全不理會我們,無視我們?”

趙長星低聲說道:“如果是我,我在幹活兒的時候,不會喜歡旁邊有一隻蟲子在飛舞。”

莊雲偉則道:“就算它無視我們又如何?要知道,摩雲厲塔爾文明的主體遲早也是會來的。它們是一個流浪文明,消化完了拉蘭德21185星系的資源,就必然要前往下一個恆星系。既然去哪兒都是去,為什麼不來太陽系?”

趙長星再次敲了敲桌子,制止了人們的討論。之後,他看向了莊雲偉:“莊教授,我希望你們可以暢想一下未來的科技發展,為宇宙之中可能存在的不同文明,按照科技程度與實力,大致劃分一個等級出來,能做到嗎?”

莊雲偉道:“地球時代的科學家就已經這樣做了。卡爾達肖夫指數就是。”

趙長星搖了搖頭:“這太籠統了。我想要更詳細一些的。我想要知道不同等級的文明的標誌性科技是什麼,具備哪種能力,活動範圍有多大,基礎理論大概到了哪一步。”

“好。”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