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大反派是美食家(8)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孟紅梅和老媽住在二舅家裡, 下午二舅媽帶著家裡的孩子都回回來以後, 孟紅梅和於大娣開始給他們分派禮物, 給二老的是布料還有麥乳精兩瓶,老年奶粉兩罐, 一包紅糖,這是孟紅梅準備的。至於於大娣的東西, 肯定沒有這麼好, 不過糕點和麥乳精還是有的。

老太太看見這麼些東西, 趕緊的往二侄女手裡回塞, “大娣, 你這是要幹嘛?不要錢的呀?布料我們要了, 別的就不必了。還有小梅子也是, 買的東西太多了。還有好些親戚要去呢?”

老太太是替母女倆節約, 確實還有好幾家, 於亮就兩個兒子於夏智,於夏勇,沒有閨女, 今天都是一家家的帶著孩子去給他們外公祝壽, 於亮是有公事才沒有去的。都是夏天生的,老爺子又希望他們智勇雙全,就給他們取了這麼一個名字。

於夏智比孟紅梅大哥還要大一歲, 已經娶妻生子,妻子戚鳳,還有一兒一女, 一個七歲的兒子於建國,一個四歲的女兒於佳。

於夏勇和孟紅秀一樣大,也娶妻生子,妻子嚴美霞,兒子五歲於建軍。

二舅媽彭桂英為人不錯,是個賢惠的女人,知人待客沒得說,廚藝不錯,家常飯做的不錯,來了客人一定會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做出一頓好飯菜的。

“嬸,孝敬您的就收下,再不收下,以後我可不回來了。”在自己長輩面前,於大娣也像換了一個人似得,語氣動作都變小了一樣。

老爺子可不管那麼多,孩子家條件他是知道的,還有上次梅子結婚的時候,他雖然沒有去,但是聽兒子回來說過,說小梅子嫁的男人在百貨大樓上班,自己的房子也最大。

侄女婿還和亮子說了,家裡就數小梅子的條件最好,他們以後老了都靠小閨女梅子和大閨女紅秀,兩個兒子願意孝敬就孝敬,不願意他和大娣都不怕。

知道內幕的他也不矯情,拉過侄女和侄孫給的禮物,勸解老伴兒:“算了,孩子們孝敬的,你只管收著就是,她們回來一趟,該去的人家應該都準備了禮物。”

“就是,就是,嬸,別推來推去的,大川,二姑家裡我都有準備禮物。”

“行,聽你們爺倆的。”

於大娣也給於亮夫妻準備的禮物就是兩瓶罐頭和一包紅糖,還有三個侄孫也有糖果和點心,侄兒們不會有禮物的,她是長輩,不興給他們禮物。

孟紅梅就不能,老少都的給,就是兩個表哥也是要滴。

孟紅梅的禮物比於大娣的都要好,也受歡迎,於大娣也不怪小閨女送的東西太貴,自己閨女有錢有票她是知道的。

還有不上班在家裡給人悄悄做菜她是知道的。比上班的夫妻倆都掙的多,出手大方也是看什麼人,母女倆都沒有給鬼子大姨鬼子大舅準備禮物 ,自家被他們收刮還少啊。

孟紅梅從行李袋子裡面拿出來一壺花生油五斤,遞給二舅媽說道:“二舅媽,外甥女準備的東西比較實用,兩瓶麥乳精,您和我二舅中午餓了,就衝點喝喝,這是五斤花生油,這油都不好買,不過外甥女以前在食堂上過班,關係都不錯,聽說要回來,趕緊找人換了十斤,您家裡五斤,我小舅家裡五斤,平時做菜多放點油,只要才裡面有油,大家肚子裡面才有油水,糧食也少吃很多,一樣節約。”

於亮一家人看著五斤裝的白色小膠壺,一看就有五斤多,都滿上口子上面了,絕對的不止五斤。個個眼睛發亮。

油可是好東西,五斤能吃很久的,現在大部分人家做菜的時候都是用油碟子裡面的棉紗在鍋裡刷一遍,就做菜的。根本就沒有油,在孟紅梅看來就是心理作用。家裡用油多的時候還是過節過年的時候,平時就是待客的時候多刷兩遍棉紗而已。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老爺子的關注點不在花生油上面,而是侄外孫女說的和以前上班的食堂關係不錯的問題上,在他看來,都離開食堂快一年了,關係還保持的不錯,說明外孫女平日為人一定是不錯的。

一家人對孟紅梅那是打心眼裡喜歡,這孩子太貼心,是個過日子的好手。

於大川一家人來的時候於亮一家人正好吃完飯,於大娣帶回來一塊臘肉,有兩斤左右,晚上就做了臘肉,孟紅梅見到小舅一家也是很熱情,小舅還不錯,不是個老賴,除了家裡實在是過不下去以外,一般不會主動麻煩自己二姐。

家裡的孩子們也是老實巴交的,不會來事,但是絕對實誠。

孟紅梅沒有偏心,和於亮家裡的都是一樣的禮物,只是於亮家裡多了一對老人,多得了一點東西。

孟紅梅和表哥表弟們說話,小舅家裡有兩個兒子於佑東,於佑南,都比孟紅梅還小,於大川結婚三年以後才有第一個孩子的。

五人都待在一起聊天,都是老表,開始還有一點不熟悉,有點拘謹,後來就放開了很多,熟悉起來。

老爺子和兒子侄子侄女聊天,還關注著孫子孫女們聊天,看著這一代能搞好關系,他也是歡喜的。

於夏智為人穩重,有大局觀,說實話比孟紅梅大哥要優秀,只是生不逢時,當初他要參軍,是家裡不讓的。他聽表妹說,會打獵,也來了興趣,忙問道:“梅子,可是教我們幾個打獵嗎?”

“沒問題,我教你們一些簡單的,不過你們沒有大力氣或者功夫,還是不要上深山,就在外圍轉轉。”

“嗯,我們也曉得,深山是萬萬不敢去的,功夫倒是有一點,我們四個都跟爺爺學過部隊的一些拳腳功夫。。”

“那行,下次你們弄到獵物,送到我哪兒去,我幫你們賣,絕對比你們賣的錢要多,不過不能對外說,你們也是知道原因的,大的不好辦,你們就賣給當地收購站,小的可以偽裝的,就給我弄過去,不虧待你們。”

“好。”四兄弟哪有不願意的,他們知道妹子(姐姐)在食堂待過,肯定是有門路的。

第二天一早,孟紅梅和四個哥哥弟弟一起帶上乾糧一起上山,老爺子吩咐他們中午過後才能回來,他要收拾孟紅梅的鬼子大姨鬼子大舅。

孟紅梅跟著他們上山,這裡的山上她還真沒有來過,一路上孟紅梅教他們怎麼做陷阱,還有怎麼辨別獵物,以及它們出沒的痕跡。

四人聽的很認真,確實是有用心學,一邊教一邊還注意周圍的安全,走到深山邊緣,孟紅梅停住了腳步,不再前行,一個人就是刀山火海也敢闖一闖,帶著四位親人,孟紅梅及時的止住腳步。

精神力在周邊溜了一圈回來,找到一個有獵物的地方,幾隻傻狍子還有野雞,孟紅梅用大塊石頭,直接砸過去,最後兩隻傻狍子三隻野雞,半天的收穫。

“智哥,我們回去吧。”

“行,我們繞路走,先去我家,佑東你們也是一樣,晚上沒人大時候再把東西帶回去。”

“沒問題。”

於夏智換了一條路,從後面繞回去,這點肉,還不能讓人看見,要不得交公,要是一頭大野豬也許他不會這麼做,殺了全村人要麼都吃點,要麼都分點肉。自家也能和小叔家裡得到很多工分,可是這點不夠全村人吃一頓也分不到多少肉,估計還惹得一身腥。還不如不說,兩家人分完得了,自家和小叔家裡還要待二姑和表妹。

於亮家裡,於亮一早就接於大春來到家裡,還有於大山,他也通知了他,於亮帶著於大春回來家裡的時候,老爺子正在教訓於大山,“真是厲害啊,現在會壓榨你妹子了,你爹孃幸好去的早,弄不好現在被你這個不孝子壓榨的不剩一滴血。你說說你是長子長孫,這些年給弟弟妹妹還有家裡的後輩帶了什麼好的榜樣,我看你就是一個自私自利的懶鬼,你以為你妹子是當的大官還是咋滴,居然恬不知恥的要她幫你們兒子招工進工廠,你怎麼不讓你妹子幫你全家都弄進城呢,再讓我知道你還去麻煩你妹子,我打斷你的腿,不知羞的傢伙。”

老爺子罵的狠了,一口氣罵的於大山不歇氣,停歇一下喝了一口水,轉頭看見兒子和大侄女回來了,就對著自家兒子罵:“下次你大哥一家人進城,找你開證明,一定不許開,沒有你或者我進城,不許他們進城,給我好好上工,誰敢不聽話,我打斷他的腿,不信試試。還有你於大春,你幹的好事,逼迫自己妹子,你真做的出來,你真是丟人,還丟到城裡去了,真是不要臉呀。你以後再敢進城找你妹子幫忙,你就別回孃家,不要認我們。”

老爺子一向威懾力,這次更是下功夫的整治兩位侄女侄兒,以前很多事他也不知道,現在知道了就不得不管。侄女一個人在城裡,還有一大家子,也不容易。

一個個的就像著佔便宜,那還了得,大娣家裡有多少便宜可以給他們佔。

還好侄女婿人不錯,聽小梅子說,家裡幸虧是她媽做主,要不早吵翻天了。

老爺子還拿木棍,敲了侄子侄女幾下,手勁不小,打的兩人都流了貓尿。於大山被敲了一下腿,回去的時候是瘸著回去的,也不敢反駁,誰讓老爺子比自己爹孃還兇,每次他們被打被罵都不敢吭聲,越吭聲打的越慘,爹孃在世的時候,管教兄弟姐妹的活都是三叔幹的,這也是他怕老爺子的原因,有了孫子都怕。

於大春也至始至終不敢吭聲,進門就被老爺子呵斥,乖乖跪在地上,讓老爺子打了幾下出氣,要不然越掙扎越反駁打的越重。

打了一頓,老爺子也趕兩人自己回家,誰還管他們吃飯。

孟紅梅是不在現場,要不然得給老爺子鼓掌助威。

下山回到家裡的時候,家裡人都在家,今天也是沒有什麼事,家裡又有事,乾脆都沒有上工,於亮還職權稍稍的變動一下,這幾天休息,農村也不是一直都很忙,不用每天都上工,農閒的時候,大家可以各自忙自己家的事,自留地或者到鎮上城裡打打散工,都是體力活,糧店背糧食,還有煤站抗煤渣。

這些不算投機倒把,也是國家允許的,許多單位都會在農閒,自己單位忙的時候,招散工。工資按天計算。

孟紅梅一行人回到家裡,都讓孟紅梅休息,幾個男的自高奮勇的去後院處理傻狍子。

老爺子也高興的圍了過去,於亮和於大川也跟著一起。

家裡老人孩子都高興,有肉吃,就跟過年似得高興。

在雙河生產隊住了一個星期,母女倆才回去,這一個星期,孟紅梅給兩家都準備了一些獵物,自己回去的時候,洗的乾乾淨淨的尿素袋子裡面裝滿了獵物和山貨,山貨是兩個舅舅準備的。

孟紅梅這些天還悄悄的用基因液倒在老爺子和老太太衝好的牛奶裡面,給他們喝了,不說幾百歲,百歲老人肯定是沒有問題的,有兩座大山,大舅和大姨才有規矩,有人壓得住他們,自家的日子才會過得安穩。

。。。。。。。。。

時光匆匆而逝,轉眼就是1979年,孟紅梅已經是三十多歲的人,家裡也有兩個孩子,一兒一女,絕對是按她都夢想來的,大的是哥哥侯玉麒,小的是妹妹侯玉靈,兄妹倆相差五歲,都已經開始上學。父母身體也好,都退休在家,孟紅梅沒有想著考大學,自己想的是開個飯館。

不過她最近沒有先開飯館,而是帶著錢先去了一趟南方,一人進來很多東西,在大柵欄開始練攤,東西好,價格雖然不便宜,但是態度好,見人三分笑。生意好到不行。

私人生意已經有人做,她不是第一批練攤的,十趟南方跑下來,孟紅梅明面上有錢了。1980年的春天來臨,孟紅梅在百貨大樓附近開了一家私房菜館,一套三進的老宅子,孟紅梅找來老手藝匠人,請他們翻修,維護,前前後後搞了大半年,這裝修宅子,孟紅梅沒有負責都是侯洪兵管的,家裡是老爸老媽幫著管的。

她是一門心思的跑南方,每次去南方都是帶著北方的山貨,還有野味,皮貨,就沒有空手過,一來一回,她沒有少掙。

特別是山貨和皮貨特別受歡迎,孟紅梅還價格給的特別高。就這樣還受歡迎。

房子剛裝修完,依照孟紅梅的習慣是要散味,侯洪兵每天上班之前去一次大宅子裡面開門開窗,晚上下班的時候關好門窗 ,屋子裡面還放滿了各種綠植,都是孟紅梅安排的。

最後一趟從南方回來,孟紅梅賣完東西,正式收手,侯洪兵的停薪留職手續也已經辦好。

夫妻倆都準備大幹一場,孟紅梅做自己的私家菜館,侯洪兵準備賣電器衣服這些,已經看好門面,也在百貨大樓附近,侯洪兵的意思是以後拿下百貨大樓,自己開新的模式百貨大樓。

紅梅小館今天低調開業,第一天來了很多老顧客,都是這些年認識的老顧客,個個都是帶著朋友家人來吃飯的。

“歡迎,歡迎,歡迎,裡面請。”孟紅梅站在門口和侯洪兵一起迎接客人。私家菜館,不對外營業,只招待老顧客介紹的客人。

孟紅梅不想把自己搞的太累,還有保持一些神秘,也是想提高一些店鋪的檔次,越是神秘,人家越願意花更多錢來吃飯。

孟紅梅私家菜館味道好,價格也不離譜,很受人歡迎。

累了一天,回到家裡,兩個孩子都在家,侯玉麒正好已經做完作業,看見爸爸媽媽回來,“爸,媽,累了吧?”

孟紅梅把手裡的拎包遞給兒子,侯玉麒立即上前給接住,掛在一邊,十幾歲的男孩很聽話,放學以後負責接妹妹,回家以後還要照顧妹妹一起做作業。

“麒麒,你作業做完了嗎?”

“做完了。”

“好,出去玩會兒。”

小少年得到父母首肯,才轉身出去到衚衕裡面和小夥伴們玩,剛出去,就看到外面的小夥伴們已經玩的飛起,還有表兄也在外面玩。

“玉麒,怎麼才出來。”

林非看見表弟出來,上前打招呼,出門的侯玉麒可不是在家的乖乖樣,見到表哥,也是不變神色,“非哥,我還要照顧妹妹,等爸媽回家。”

“唉,難為你,還要照顧小不點。”

一群小子混在一起已經開始瞎混,手裡拿著彈弓,對著天空一陣亂打。

還有的開始侃大山,說的都是一些隔壁鄰居家的事。

這時候一位叫著石頭的男孩子說了一件事,引起侯玉麒的注意,他說:“我們家隔壁的院子自從開始租房子給外人住,就來了一對夫妻,也不知道咋的,家裡有孩子,但是他們家的孩子很不正常,要麼悄沒聲息的不說話,要麼有的使命哭。真是奇怪。”

聰明的侯玉麒已經想到一邊去了,他走過去,拉住石頭問:“石頭,是哪家院子租出去的,帶我去看看。”

“好,跟我來,雖是衚衕裡面,但是比較偏。”

十來個孩子都跟著一起去了,確實很偏,在衚衕裡面的還要拐彎進去,小石頭用手指指著一家院子的大門說,“就是這家,以前是兩位老教授住的,現在說住到學校去方便一點,房子就空了下來,租了出來,不過老教授他們一家人回北京也就幾年功夫,兒女們都有房子,這裡面打整的不錯,我以前可是進去過的,裡面很大。。”

侯玉麒知道爸媽喜歡四合院,也喜歡大的四合院,今天一天得到兩個訊息,心裡高興。

大家夥都是好奇跟著侯玉麒來的,可是林非很瞭解自己表弟,知道他不會無緣無故要來看房子,暗戳戳的來到侯玉麒身邊,壓低聲音,小聲的問:“怎麼了,是不是有古怪。”

“嗯,不過不能確定,要先觀察幾天。”

“我幫你觀察。”

侯玉麒好笑的看著表哥林非,表哥的腦子也是蠻好使的。

一群孩子轉悠了一會兒才散去,裡面的人可是一點也不知道,自己已經被一群孩子盯上了。

一群孩子又在外邊玩了一會兒,才各自散去,林非跟著表弟侯玉麒一起回家,他和弟弟現在跟著爺奶住在媽媽的房子裡面,這樣是因為和外公外婆還有舅舅小姨們都住在一起,相互有個照顧。父母在部隊。他們上學去部隊不是很方便。

回到家裡家裡快準備吃飯了,聞著香噴噴的飯菜,侯玉麒自覺的帶著妹妹洗手。

吃完飯,侯玉麒沒有像往常一樣回房溫習功課,而是挨著老媽坐下,侯洪兵抬頭看著不動的兒子,“怎麼啦?”

“一起玩的夥伴說他家隔壁的一個四合院租了出去,可是裡面住的人很奇怪。”

“怎麼個奇怪法?”侯洪兵聽到租出去的四合院就來了興趣,自己附近的四合院幾十年以後都不在拆遷的範圍內,要是可以現在還真的能買下來。

“裡面住的夫妻倆,有孩子,但是要麼沒有聽到孩子的聲音,要麼就聽到孩子大喊大鬧 ,總之很奇怪。”

夫妻倆一聽還有什麼不明白的,人販子唄。膽子蠻大的,居然在城內租房子,活膩歪了吧。夫妻倆對看一眼,才對兒子說,“以後別管了,交給大人。”

“那不行,打擊犯罪,我們孩子也是可以做的。”

他們夫妻以前一直教育孩子們,對於罪犯不能姑息,但是也教育過他們要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去做事。

“小屁孩還打擊犯罪,你這麼小怎麼跟壞人鬥,還是先練好我教給你功夫,你還小不是罪犯的對手。”

“那我也可以參與。”小家夥撅嘴表示不滿,自己先發現的,憑什麼沒有自己的事。

“行,你先帶著小夥伴們觀察兩天,行不行?”

“好。”

父子倆的對話,孟紅梅全程不參與,一直照顧著小閨女,看看小家夥總是趁他們不注意的時候,準備塞零食進書包。她都阻止過幾次了,這孩子還是好吃不改。

有侯洪兵上陣幫忙,兩天以後,就發現確實是人販子,屋裡面都是孩子,缺德的人販子,不知道哪兒弄來的迷藥,一個個的孩子都是昏迷不醒,長期這樣對孩子們的損傷很大,十來個孩子也是小小偵查員,前兩天是他們負責偵查的。

侯洪兵佈置幾個孩子們守住兩處出入口,再派一個孩子去附近的派出所報警,自己在門外守著。

沒有多久派出所的民警就趕了過來,附近的人都認識,民警更是認識侯洪兵,他們原本不相信的,還是孩子說侯洪兵叔叔讓他來報警的,民警才相信。

這兩三天的觀察,孩子們確定人販子都回到了家裡,侯洪兵簡單的介紹一下自己知道的情況,一位從部隊退伍回來的民警,先翻進院子裡面去察看情況。

進去以後四下察看,一間屋子裡面有四個孩子,躺成一排,太安靜了,時間還早,不可能孩子們都睡了,再摸到亮燈的另外一間房間,裡面一男一女在說話。

男:這幾天就這麼幾個孩子,還是少了點。

女:嗯,可是多了不好送過去。

男:不用擔心,到時我聯系人一起弄走。

女:我們單幹的,哪有人。

男:有貨不怕找不到人幫忙。

屋外的民警氣得牙根癢癢 ,恨不得衝進去打死兩個人販子。

不過想到自己的任務,轉了一圈,摸清楚情況,就悄悄開啟院門出去。

在外邊和所長說清楚屋內的情況,所長交待一番,大家才開始行動。

人販子警覺性很高,很快察覺不對,不過事先已經控制好孩子們住的房間,人販子打算拿孩子們威脅民警的打算沒有成,只是掙扎許久,還是被抓住。

沒有後世電視上演的那麼驚險,有驚無險的抓住兩人,連夜提審,孩子先放在侯洪兵家裡照顧,派出所條件不是很好,大家也信任孟紅梅夫妻倆,打商量送到侯洪兵家裡暫且安置,所長是個妙人,派兩個民警一一把小小偵查員們送回家。還當著他們父母的面,把小小偵查員狠狠的誇獎了一遍,家長們也才知道自家的孩子不只是會調皮搗蛋,衚衕裡面長大的孩子,一般都是很調皮的,大人們都在上班,料理家務,孩子們管的太少。只有考試前後才會管管孩子們。

後面的事,侯洪兵不再管,孟紅梅還獎勵了這群孩子們,準備請這群孩子們到她的私家菜館吃了一頓大餐。做了好事就得表揚,孟紅梅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教會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這天十來個孩子穿戴一新,就像往日過年一樣隆重,跟在侯玉麒身後,朝紅梅小館走去。

走了進去才發現,孩子們都發現,裡面好精緻,院子裡面景緻不錯,有假山有小橋流水,還有花草樹木,雖然他們不知道這裡面的花草是否名貴,但是覺得挺好看的。

屋子裡面也是新新的,不像自家那樣,破破舊舊的。

孟紅梅親自做了一桌子菜,有肉有魚有蔬菜還有果汁。

最後一道菜是孟紅梅親自端上來的,“小家夥們,這是最後一道菜,阿姨想給你們吃飯之前拍張照片,你們願意嗎?”

“願意。”十來個孩子都興奮的點點頭,照相好啊,他們都極少照相。

桌子上的大魚大肉正在召喚他們,他們還想早點照完,快點吃飯。

自己家過年也吃不到這麼好的菜。

孟紅梅很注重孩子們的教育,不希望他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被迅速發展的經濟,給扭曲。

快速發展的經濟社會,很多人追求短暫的經濟利益,物質豐盛的時候,忘記填充大腦裡面的精神豐盛,孟紅梅不想自己的孩子們變成那樣的人。

侯洪兵的生意越做越好,擴大經營,他一直沒有停止過對古董文物的收集。

最近在侯洪兵拿下一塊地,正式進軍房地產,每一層都是100平左右的戶型。

孟紅梅的私家菜館生意賺的也不少,主要是生意太好,食材也是精挑細選,還在另外一個區域也買下一套四合院,開了另外一家私家菜館,地方更大,不過孟紅梅的重心還是在老店,離家近。

1985年大年三十

三家聚在紅梅小館一起過年,這些年變化太大,很多單位都出現下崗,還有領一半工資的情況,孟紅秀也想再找一份工作,大家都想找孟紅梅夫妻倆幫忙,乾脆一提儀大家一起過年,首鋼效益還不錯,可是孟朝陽和孟朝夕還是不願意在廠裡幹下去,看見小妹妹夫幹的風聲水起,心裡也癢癢,有些浮躁。

人多分幾桌,才能坐下,孩子們都坐了一桌半,大人們剛坐下,就開始叨叨,直接切入主題,“兵子,你說條路唄?”

“怎麼說路,你們要找到自己的優勢,我們再從這方面商量,才能創業,不能沒有規劃的亂來。”

“那你說說唄,現在有哪些路好走。”

侯家的,孟家的,林家的,都圍在侯洪兵身邊,侯洪兵也是很耐心的給他們說說,目前的形勢,林中華今年也回家過年,他也希望妻子孟紅秀也能出來做些事,這些年委屈她跟著自己住在山裡,現在自己也調進軍區工作,也能讓她再出來做事,不用憋在家裡。

女人們在廚房幫忙,嘴巴也沒有閒住,也在一起問一些她們感興趣的話題。

孟紅秀是妹妹的堅定支持者,林珊珊也知道孟紅梅不會藏著掖著,乾脆敞開問:“梅子,你說我們要是從廠裡出來,幹點什麼好?”

“什麼都能幹,你們如果想安穩上班的,家裡的餘錢也不要閒著,買兩套房子放著,以後也是升值很不錯,要是不願意上班,就可以做些自己擅長的,我姐就可以去南方販些衣服回來賣,珊珊,還有嫂子弟妹你們都可以,可以販衣服,販電子產品,也可以合夥一起,不過賬細要分明,這個只是短暫賺快錢的,等你們有了原始資本以後,也可以做長久的生意。”

“嗯,我們考慮考慮。”

孟紅梅和侯洪兵夫妻倆已經說好,家裡的生意堅決不讓親人們插手,不想以後由親人變成敵人,最後老死不相往來。

而且親戚太多,不能個個都給他們創業基金,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自己先從小成本的生意做起,孟紅梅說的方法是賺錢比較快的生意,也是這個時候說的倒爺。

胡婉秋也想出來賺錢,想想小姑子肯定沒有說假話,以前她也是這麼發家的。

大家也明白,都知道孟紅梅開店之前,也是跑南方進貨回北京賣的。

年後,大家還在過年走親戚,侯家,孟家,林家,三家人都是一對對的夫妻下南方,只有孟紅秀是一個人,不過兩個兒子還沒有開學,也跟著一起。

浩浩蕩蕩的三大家子,隊伍龐大,走之前,孟紅梅還對他們說帶些山貨過去,這些人接著兩天快把附近的農村收刮了一個遍。

侯洪兵的商品房除了給自己留的還有兄弟姐妹們留的,全部買完。兄弟姐妹們也是要給錢的,不過比外邊就便宜了很多,基本上是成本價,孟紅梅也是事先宣告過,只有前兩套房子是這樣的價格,後面的不可能,家裡人太多,要是每套都這樣,她們夫妻也吃不消。

主要是杜絕他們給別人作人情這樣做的,就是雙河村的親人也是得到這樣的優惠,雙河村的二舅舅和小舅舅從分田到戶以後,就開始按孟紅梅的要求種菜,承包山地,種果樹,這幾年賺的錢比孟朝陽他們上班的還多。聽見有這樣好事,當然也願意買房子,不過是以小家為單位買的,紅梅告訴他們第二套別急著買,等明年侯洪兵的開發的別墅區建好以後再買,以後升值比普通商品房要高。

大家都反應過來,是啊,第二套可不得買套大的更划算。

1985年一年,三家都有了新的氣象,孩子們也看著父母們為他們的未來努力,到了暑假,這些孩子們都跟著一起跑南方,看著父母為他們辛勞,也更加聽話懂事孝順。

言傳身教,自己的辛苦當然要讓孩子們看到,不能說自己的辛苦不能讓他們知道,很多孩子會認為父母為了錢不管他們,可是他們哪裡懂得父母創業之初的那幾年,是有多辛苦,回到家裡已經累的不行。

還要兼顧家裡,真的有點難。

有大點的孩子已經大學畢業上班,也不上班,幫著父母一起創業,他們大學學的也不是日後的什麼發展前景很好的專業,孟紅梅和侯洪兵也不阻止。

時間在忙碌中,匆匆而過,侯洪兵的事業王國已經很龐大,發展成龐然大物,在海外港臺都有了分公司,他已經退居幕後,讓兒子管理,自己沒事和梅子到處遊玩,孟紅梅的一身好廚藝傳承給閨女侯玉靈,紅梅小館也交給她,自己已經退休。

八十年代,侯洪兵和孟紅梅就在雙河村買下一塊地基,修了一座唯美的別墅,真的很美。

他們沒事的時候,就過去住一段日子。

現在雙方父母早早的都住在雙河村,沒有事是不回城裡的。

雙河村

於家老爺子和老太太也還在,沒事一群老頭老太太,在一起說說話,百歲老人一點也看不出來,身體硬朗,牙口好,耳不聾 步伐矯健,還能在家裡咆哮曾孫們。

雙河村這些年有孟紅梅夫妻把關,沒有大肆開發,錢是重要,可是自然保護更加重要,而雙河村已經是北京郊區最好的有機生態村,這村裡的土地經過檢驗是最好的富硒地,真正的無價之寶,侯洪兵沒有想過自己佔有村裡寶地,如果是一些商人肯定會土地流轉,自己承包下來。

侯洪兵沒有這樣做,而是借錢給村委,幫助村裡蓋大棚,而且幫助他們找銷路,村裡的有機蔬菜還供給國賓館。

曾經有人問過夫妻倆,得天獨厚的條件,為啥不乾脆自己承包雙河村的土地,那可是能長出金子土地,孟紅梅只是淡淡一笑:“天下的錢是賺不完的,不管是誰承包,村民們都沒有主人翁意識,也沒有安全感,還有一些乾脆會拿著-承包費進城打工,以後城裡人不會種田,農村人不願意種田,大家都吃什麼,靠進口嗎?農田不能荒廢,不管什麼都不能靠國外,只有自己把住自己的命脈才不會心慌。”

孟紅梅始終相信,不管什麼都是自立更生好,不是外國的東西就是好的,也有一些孩子一直認為國外的食品才是安全的,可他們不知道只有自己生產出來的東西才能真真切切的相信。

她從不把命運交給別人保管,她的一言一行影響著家裡的後輩還有許多認識她的人。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