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章,遊皇陵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西*是十三朝古都,建城3100多年裡當了1100多年的都城。

上面一座城,下面城摞城,只要在西*動土,大機率就會變成考古。

走在一條路上,左邊是漢墓,右邊是秦墓,搞工程的時候如果沒挖出點什麼,當地老百姓都不信。

作為“千年古都”這個詞的終極詮釋者之一,這裡的每一寸土地都會提醒你腳下藏著的歷史厚重感。

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正踩在誰的墳上,運氣好的話出門散步都能發現考古現場。

地上文物看山西,地下文物看陝西。

施工隊施工的時候。

經常能出土各種陶俑、陶器、瓷器、銅器、鐵器等文物,勤勞的考古隊員們春節都要加班。

曾經有個工程,經過文勘避開大量地下遺蹟之後,在城市規劃圖上劃了一條地鐵線路,然後還是挖出來1356座古墓,海市便利店的密度都沒這麼大。

在這種地方開挖機,多少都要懂點歷史,挖到的墳是什麼等級,有經驗的施工人員看一眼就知道個大概。

有人曾在自己工作的工地上,看到考古人員挖出距離地表接近20米的古墓,當場斷定是漢朝的。

傳說他們的地鐵往前挖一公里,700米是考古隊拿著鏟子跟刷子幫忙挖的,有時施工隊幹三天,考古隊接著幹一個月。

俗話說江南才子山東將,陝西黃土埋皇上。

這裡似乎就沒有荒地的概念,野外露出來的半截磚頭都可能是文物,狠貨多到當地博物館都快裝不下了。

像西漢皇后之璽這種鎮館之寶,就是一個小學生在放學路上從土裡踢出來的。

“別的博物館裡東西是一件一件的,陝博裡的都是一堆一堆的”

不僅如此,漢高祖劉邦的墓因為太大,像個大土包。人們還經常去那裡挖野菜。或者是把幾百年歷史的銅錢串起來當跳繩用。

秦始皇他爸的墓在當地人看來就是個土包,一般都去那邊放風箏。

“九十年代去野外撒泡尿都能衝出點東西來”

“如果你從西*到咸陽走渭北環線,經過的全是王侯將相的墓。”

給這裡加個蓋子就能直接變成一座博物館,他們就是擴建一下機場,都能擴出3500多座古墓來。

可以說西*絕對是考古界的中流砥柱,以一己之力即可滿足大量考古系學生的需求。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甚至不用說考古專業,當地每所大學跟文物離得都不遠,各個校園裡都有自己的古墓:

西*郵電大學建設長安校區時,一次性發現了600多座,八成以上是秦墓;

西*理工也被本校學子稱為皇家理工,因為在曲江新校區裡挖出了唐朝公主李倕的墓;

西*財經大學可能喜歡直接一點,把秦始皇的奶奶挖出來了。

西北政法大學對此更有發言權,在學校裡挖到了自家祖師爺張湯的墓,法學院還會有學生去給張老爺子值班。

有知情人透露一到期末,墓前就會出現各種貢品,越到晚上貢品越多,還曾出現過健胃消食片。

希望祖師爺能給自己保佑,這可比那些許願樹靈多了。

網上流傳出來的這些段子是真是假他不知道。

但是他的意念在附近晃悠的時候,五十米方圓的範圍內,他便發現了三座古墓。

沒有動這裡面的東西。

沿著道路熘達著,時不時的還能看到有人上班或者下班的人群。

三三兩兩的。

路過一些街道的時候,他順便個自己開了一些“證明”。

這些證明到時候都能用到。

因為他不準備用自己的身份回去。

好傢伙!

這次他真的見識到了什麼叫墓陣了。

走了兩公裡不到,就讓他發現了一百多座古墓。

這些古墓一般都是距離地表七八米的深度,少量只有三四米。

一路上走到城外人煙稀少的地方,都沒有看到盡頭。

這要是把所有墓都修一個鼓包出來的話,估計這裡就和墳場差不多了。

不愧是十三朝古都啊!

看的太多,有點麻木了。

而且這深更半夜的,腦海中全是這一片片的棺槨,看著還是有點滲人的。

隨後他進了空間,吃了點東西,便在空間裡睡了一覺。

第二天早上。

他來到火車站,拿出自己的兩封介紹信和自己的知箐證明,買了一張前往徽省的火車票。

時間是下午兩點的。

但是他並沒有準備現在回去。

將火車票收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出去換個面具,又重新買了一張前往京都的車票。

時間是晚上十點。

隨後他便出了城,開著車向著郊區行去。

他的目標是秦皇陵。

前世都沒有看過,這次路過了,怎麼也要去看看。

反正也不遠。

而且現在還沒有被挖掘出來,看到的都是原汁原味的。

車子開了一個小時左右,才行駛到驪山附近。

將車子收起來,他便向著裡面走去。

皇陵南依驪山,北臨渭水之濱。

南面背山,東西兩側和北面形成三面環水之勢。“依山環水”正是皇陵最主要的地理特徵。

此時的皇陵還沒有被開發出來,只是被列為文物保護區。

裡面已經有少量的人過來參觀。

走在主幹道的路上,青石板的道路兩側有著不同形態的動物和人物的石凋。

就像古代上朝時候道路兩側站立的人一樣。

一直向著山上走去,兩邊都是一片的荒地。看上去一片荒涼。

不像後世那種人工種植的草皮和規劃好的水泥地。

走了很長的路,才到達皇陵的正位。

這是一個呈覆鬥形的石質建築,高大概有50米左右。

皇陵附近有人看守,都是一身黑色的中山服,有點像這個時代的老師。

對方見周小川過來,也沒有上前詢問的意思。

不過當他要靠近的時候,卻被勸阻了。

“這裡不能靠近。”

周小川聞言輕哦一聲,便向著四周走去。

此時還有人帶著眼鏡,手裡拿著相機在附近拍照。

應該是這個時代的文藝工作者。

雖然不能進去,但是他還是能看到裡面大概的情況。

雖然一次不能看全,但是轉悠了一圈以後,整個皇陵的情況全都在他的腦海裡。

裡面還沒有被開發出來。

但是裡面的寶貝那真的叫多。

地宮的中央躺著一個棺槨。

四周各種金銀銅熔鍊出來的亭臺樓閣,以及各種裝飾。

各種陪葬品無數。

看的他有點眼熱。

裡面的各種器物拿出來都是寶貝啊!

不說這價值了,就光這些材料就是一筆天文數字。

壓下了自己的心跳,他向著四周散去。

顯露在外面的皇陵只是一部分,四周那些荒地,還有很多的寶貝。

四周轉悠了一圈,發現了很多的葬坑和墓室,大大小小多達數百個。

轉悠了大半圈,他終於來到了兵馬俑的地方。

此時地表看上去就是一塊荒地。

但是底下卻有著千軍萬馬。

各種陶俑和陪葬品。

最後他還是沒忍住。

空間裡多了一個彩色的陶俑。

心裡默唸著,來都來了,總得給我一個紀念吧。

四周全部轉完。

他看了看皇陵背後的驪山,都說真正的皇陵是在這深山裡。

不過他最後還是沒有去。

看到這裡他已經有把這裡掃蕩一空的想法。

到時候可別真的忍不住了。

從這裡面拿,還不如在市面上收,沒那麼鬧心。

實在不行等改開以後,去友誼商店裡去掃貨。

那裡的東西都是大開門、傳承有序的寶貝。而且很多都是名家的作品。

重要是……便宜。

傳言唐寅的一副真跡在那個時候才幾百美刀。

那些稍微差點的便宜點的只要幾十美刀就夠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