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3 九一重工的加工中心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雲非整天防著這防著那,整個就給人沒有安全感。

貌似這是生活在風雨飄搖中一般。

但是他們哪裡知道,這個社會並不像表面看起來這麼美好,很多隱藏在黑暗中的齷齪,他們並不知道。

就像雲非把自己九一重工的一些技術連國家部委的人都防著,也不知道他在防什麼。

他們不知道,但是雲非絕對知道,被看那些部位的人,沒有幾個人屁股是乾淨的,很多都是國內一些大家族出來的,他們的家族,或者那些支援他們的家族,都有著不少的實業。往往是哪個行業賺錢,就往哪個行業投入。

葉選美就給雲非說得特別明白,連首都那些大家族的子弟都對著那些高科技公司有著病態的狂熱,更不要說關係到國家國防,並且在民間市場都有著廣泛市場的數控機床行業。

雲非之所以對著所有人都有著防範意識,尤其是那些所謂的上級領導,這都是因為受到點娘的教育。

中國的很多民間傳統手工藝,結果到頭來都被鬼子國家給註冊了專利,老祖宗流傳下來的不傳之謎,都被那些好面子的官員給出賣了!

景泰藍、金箔製造這些都是中國老祖宗流傳下來的不傳之謎,但是卻讓日本人給佔了國家市場。

日本人真有這樣的技術?要是他們能夠研究出來,還需要一直向中國大量進口?

結果等到那些把前來考察的日本人當成祖宗一樣供著的政府領導,命令工廠方面必須不能藏私,認真地給客戶講解生產工藝以及一些關鍵技術。就為了證明中國老祖宗的手藝!

人家日本人就僅僅是參觀考察,得到了詳細的製造工藝,再加上在研究方面的投入,沒有多長時間就把他們以前從來沒有研究成功的東西給搞出來了!

中國的官員,尤其是這個年代的官員,沒有幾個懂得保密意識!

他們根本就忘卻了老祖宗的規矩,很多東西都不外傳!

雖然老祖宗的這樣的做法使得很多的不傳之秘成為歷史,消失了,但是至少不會讓別的國家,別的種族學會,反而利用這些技術來打擊國內的那些生產廠商。

九一重工的生產技術,國外的那些數控機床根本就看不上,當然,這僅僅是在數控機床方面。

在國外還在研究十六位的工控晶片,三十二位的還在進行理論研究的時候,九一重工早就把這中技術運用成熟,並且向著更高的六十四位公共晶片發起衝擊!如果這些東西被那些不知道輕重,為了掙面子的官員給透露出去,九一重工唯一能夠超越國外的那些國家的東西很有可能無法得到絲毫的利益。

以國外的那些有著深厚積累的大型公司的科研攻關技術,很容易在短時間內解決掉它們長時間內都無法解決的技術難題。尤其是在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頭!九一重工的這種晶片,可以讓國外花了十多年時間以及大量資金研究出來的十六位晶片直接淘汰!

“鄧老,這就是我們用來進行總裝試驗以及加工試驗的加工刀庫。由於技術方面以及材料方面的原因,我們的第一代三軸加工中心刀庫裡面只能存放十六把刀具,對於一般的產品完全能夠滿足使用。”這些加工中心,依然沒有加裝外面的護罩,但是看起來更加有科幻的現代感。

泛著金屬光澤的機器,不斷進行自動換刀的機械手,在數控nc程序控制著執行軌跡不斷進行前後左右移動的工作臺,以及快速上下移動,經常性三個軸進行聯動的加工中心,讓老人臉上的皺紋更加明顯。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你們這個加工中心,還有多久才能夠完全試驗成功?”老人只能看個熱鬧,不過看到數臺在自動執行的機床前面並沒有人進行操作的時候,對著雲非問道。

如果所有的工廠裡面都是用這樣的裝置,那一直困擾著中國經濟發展的熟練技術工人的缺口問題,在這些能夠自動加工複雜高精度零件的裝置的面前,都將不再是問題。

兩年前,老人南巡的時候,幾乎每個地方官員都在訴苦——缺人!

尤其是缺那些掌握了豐富理論的研究人員以及有著熟練的技術,豐富的經驗的高階熟練工人!

人才的稀缺,制約了很多地方的發展。

國家早就在研討要放開對人才的壟斷,並且擴大高等學校的招生規模,估計也要不來多長時間就會塵埃落定。

僅僅是這樣還是不夠的。

熟練的技術工人,才是一個國家最為寶貴的人才。

裝置是因素,表面上來看是最為主要的東西,但是人才是最為關鍵的因素。在精密的裝置,沒有與之配套的高階熟練技術工人的操作,也無法發揮到最大的價值。

就拿最為常見的三軸聯動的加工中心來說,如果沒有豐富的機械加工經驗,僅僅只能做一些常規產品。那些對操作技術有著苛刻要求的高階精密複雜產品,不僅僅在裝夾方式上面有著苛刻的要求,在加工過程中同樣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的。

比如薄壁零件,加工過程中,只要加工切削三要素選擇不合理,就很容易讓加工的產品變形。尤其是在加工那些塑性變形量非常大的鋁材、不鏽鋼、紫銅、鈦合金等材料的時候,即使非常熟練的技術工人,在沒有同樣經驗豐富的工藝工程師進行指導的時候,都無法加工出符合設計要求的高精度產品出來。

“呃……”雲非見到老人期待的眼神,卻不知道應該如何回答。

如果僅僅按照國內大多數使用者的使用要求,九一重工的加工中心已經完成了研究實驗。

如果按照一些對加工精度要求很高的精密零件的使用要求,九一重工的這方面研究還差得比較遠。至少,很多用於航空航天的零件,要求加工裝置的精度能夠保證理論加工精度0.001mm以內。

別看至少小數點後面一位數的差異,但是這個難度,提高的可不僅僅是一倍。

“咱們的加工中心,已經比很多國外出口到國內的產品的加工精度高了。至少,咱們已經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三軸聯動。國外由於對中國的技術封鎖,前幾年出口的加工中心,大多數都只是有著能夠自動換刀功能,去只能實現三軸兩聯動,在加工一些複雜的異形曲面的時候,都只能採用仿形加工的手段來得到近似的零件外形,那個加工精度根本就沒有辦法保證。”孫麟對著老人解釋道。

九一重工的產品,如果不是外界壓力太大,再加上工廠的生產產能不足,很有可能一上市就面臨整個世界的數控機床生產廠家的打壓。

所以在沒有完全形成自己的優勢的時候,孫麟也支援雲非這項暫時不上市的決定。

“那你們的加工中心生產成本多少錢一臺?”那個肩膀上扛著兩顆金星,不知道什麼身份的中將對著孫麟問道。

“這個需要看型號。如果是最為普通常見的x軸行程800mm,y軸行程500mm,z軸行程550mm的jy850,生產成本大概是三十八萬;x軸行程1000mm,y軸行程600mm,z軸行程650mmjy1080的價格,大約43萬;x軸行程1200mm,y軸行程800mm,z軸行程750mmjy1280的成本就得要五十多萬了……”孫麟可不管這些人能不能聽懂這些,直接報出了價格。

當然,這些價格,僅僅只是現在按照一年生產銷售三百臺的數量初步估計出來的,而且裡面還包含著上千萬的研究經費。

同樣,這些價格,孫麟也是報的有不少水分的。

能夠跟著老人出行的人,要麼是國防部的人,要麼是後勤裝備總部的人。雲非早就把他們列為了九一重工最為重要的潛在客戶。孫麟雖然知道軍方缺錢,但是雲非往數控機床上面投入大量研究經費的最大動力就是賺錢,如果軍方採購,沒有利潤,保不準這小子就不往這裡面投錢了。

數控機床的研究,越是深入,需要的研究資金越多!

“……”中將無語。他根本就不知道孫麟說的這些東西是什麼。

中將已經把孫麟話中的那個生產成本給自動忽略了,他就認定了這個價格!

“這一臺,就是我們廠研究的jy850加工中心,旁邊挨著的分別是jy1080跟jy1280兩種型號……”雲非見到那個中將臉上露出了疑惑的神情,指著一邊正在自動執行的幾臺機床對著考察團的人介紹著。

這裡面可是有著不少的潛在客戶呢!

對於型號,這些人,沒有幾個懂的,但是他們很多人都跟這些屬於高階貨的東西打過交道,能夠根據機床的大小跟國外進口的加工中心比較。雖然這些沒有加裝外殼的加工中心看起來比起那些國外進口的機床小了很多,也醜陋了很多,但是並不能證明他們不懂得這些東西。

不懂的人,沒有辦法跟著老人來這樣的高科技企業進行參觀!尤其還是對這個什麼都要進行保密的小子的工廠裡面參觀。(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本站)訂閱,打賞,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葫蘆村人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