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三五章 終之刻(二)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而就在高山信勝與明智光秀返回之時,家中佑筆小瀨甫庵也同樣動了心思,在與豐臣家大戰之前,他本想憑藉一封戰書而流芳百世,但很遺憾的是,主公並沒有接受,只是讓自己簡略的書寫一封,如此一來,以自己的身份如何能在正史中出現,這個以武力為尊的時代,作為文人百年後恐怕很難被人提起,最多也只會說一句小瀨甫庵乃是高山氏宗佑筆,這他哪裡能幹。

等他聽說主公派人前往明國之後,突然眼前一亮,作為文人想要流芳百世,那便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修史,本國歷史自天下大亂以來,便已經徹底失去了記載,若是自己能夠將歷史接續上,日後只要有人研讀,便會立刻想到自己。

再生出這個想法之後,他便立刻查閱資料想要將歷史接續上,可其在出仕之前,身份低微,對天下大勢瞭解不多,並且資料也並不全面,根本無法接續,而這時候他又有了想法,天下之事自己接不上,但高山家之事自己可是門清,所以立刻生出效仿司馬遷著寫高山家史記。

並且又經過一個月的時間,終於讓他把總綱倒騰出來。

在有了總綱之後,小瀨甫庵毫不遲疑的前往天守閣面見主公,想要完成此事,還需有主公批准才行。

“報,主公,小瀨甫庵大人在天守閣外求見,還請主公定奪。”

已經完全放鬆下來的氏宗在聽到小瀨甫庵來了之後,不由感到有些詫異,自己這位家臣可是從未單獨面見過自己,雖然小瀨甫庵身份不高,但氏宗還是給他了個面子。

“屬下參見主公。”當氏宗在正對著琵琶湖的那間靜室出現之後,只見小瀨甫庵連忙行禮說道。

“你此番前來若是為封賞之事,便不必開口了,我自有安排無需多說。”這數月來,不少家臣為了在分封時多獲得一些封賞,皆是找理由見上氏宗一見,想要從他這裡先探得一些口風,自己也好有個準備,一開始氏宗還不覺得有什麼,此乃人之常情,他十分理解,可架不住麾下家臣的數量多啊,這一天一天的求見,根本沒閒著的時候。

所以等見過數十人之後,每當有家臣倆求見,他便直接將此話丟擲,而今天小瀨甫庵前來,他同樣以為是為了此事,所以直接開口說道。

封賞固然重要,但對小瀨甫庵來說能夠在歷史上留下大名顯然更為重要,所以只聽他說道:“主公,屬下並非為此事而來,而是屬下覺得我國史料記載及其混亂,如此一來如何能夠讓主公與家中各位大人的功績被後世之人銘記,所以屬下斗膽想要效仿明國為主公與家中大人著書立傳,所以此番前來乃是請主公允准。”

“哦?原來是這件事。”氏宗聽完,不由點了點頭,對於世人來說,誰不想被後人銘記,他當然也不例外,尤其他想到在後世,由於本國史料混亂,大量的能臣勇將沒能留下姓名或者記錄不詳,甚至除了一個統稱之外,連名字都沒留下,如果真讓小瀨甫庵仿照史記著寫一番,這到是件好事。

再想到這裡,只聽氏宗問道:“可有思路?”

小瀨甫庵聽主公詢問,不由心中大喜,雖然主公並未直接同意,但看其態度也是八九不離十了,所以連忙從懷中摸出一張被疊的整整齊齊的紙,而後說道:“屬下已列出總綱,還請主公過目。”

氏宗見他早有準備,不由微微一笑,接過之後便看來了起來。

不過這剛一看就將眉頭皺了起來。只見上面寫著本紀只有一篇,名目為:幕府將軍本紀,除此之外再無其他,列傳到是不少,有前田利家,蜂須賀正勝,渡邊守綱等譜代家臣,也有柴田勝家,佐久間信盛,長宗我部等外樣家臣,光看名目列傳就有近百篇之多,至於世家人數就更多了,除了他自己外,曲直瀨道三等人外,家中的一些下級家臣也被列入世家之中,再往下便是本家年表,而且並非是從1560年寫起,而是從154年自己出生開始寫。

看到這裡,氏宗感覺有些蛋疼,本紀只自己一篇如何能行,一看就是自己派人著寫的,豈不讓人笑話,再說這上面出現的名目全是本家之人,這到底是史記,還是家史?

當匆匆看過之後,只聽氏宗說道:“本紀若只有我一人,實在是太過單調了。”

“這一點,屬下已經想到,凡是主公後繼之人,都可列入本紀之中,不知主公以為如何?”對於這一點小瀨甫庵早有打算,所以等主公提起之後,毫不猶豫的說道。

見對方會錯意,氏宗只能無奈的說道:“我並不是這個意思,而是向先主信長,豐臣秀吉皆可列入本紀之中,而除此之外,非本家之人例如武田信玄,上杉謙信,三好長慶,甚至是今川,北條等人也可備選,並且其麾下家臣也應該進入列傳,我要的不是本家的家史,而是要將整個時代呈現在後人面前,你懂了嗎?”

“主公,屬下定不辜負所託!”小瀨甫庵聽完大喜道,對他來說這簡直是天大的好事,開始的時候他也想過這麼幹,可怕自己將本家之敵列入其中會引起主公不滿,所以才沒敢幹,現在有主公命令,那就不用有任何擔心了。

半月之後,小瀨甫庵再次出現在氏宗面前,這一次他並非獨自前來,而是帶著一名隨從,和他一起將厚厚兩摞紙張抱到氏宗面前。

“主公,據屬下查閱資料以及回合了如太田牛一等之前各家佑筆,終於做出總綱,其中本紀暫定三篇,列傳七千四百二四篇,世家兩萬三百二十一篇,還清楚主公查閱。”

看著兩摞厚厚的紙張,氏宗心說這還查閱什麼啊,所以連看都不看,便直接批准了。

轉眼又是一個月,各地尤其是西國的戰報不斷傳來,盜匪已經消滅的差不多了,而這時候麾下家臣在氏宗的示意下也擬好了封賞名單,又過兩日,高山信勝與明智光秀也從明國返回,並帶回了象徵身份的金印。

“不知父親深夜招孩兒前來所為何事。”當二人回來之後,氏宗便立刻派人將家臣召集到安土城,他要大封群臣了,只是在即將召開評定會的前一晚,氏宗還是將信勝召來。並直接將那封賞卷宗擺在了面前。

“先看看,對此你有什麼想法?”

信勝不敢怠慢,連忙展開卷宗,上面除了一些客道話之外,正文只有對家臣做出的封賞。

百萬石以上只有兩人:

柴田宗家,佐久間盛政

五十萬石石至一百萬石之間的人就多了,

上杉景勝,長宗我部元親,淺井長政,前田利家,蜂須賀正勝,渡邊守綱,本多正信,真田昌幸。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再往下便是十至五十萬,人數更多,而且高山家的各支軍勢的副統領,軍奉行,以及家中能臣基本都集中在了這一區域。

十萬石以下,高山信勝已經不再仔細去看了,只是匆匆掃過一眼,便將長卷合上。而後說道:“孩兒對此並無意見。”

“好,明日隨我一同前往,分封諸臣!”(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