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兩個頂尖的競爭!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陳臺,這是您要的《華國詩詞大會》的資料。”

邱榮把一份檔案遞給陳明新。

陳明新翻閱起檔案,眼神澹澹的掃視著檔案上的資訊。

“全網點選量達到了2000萬,為什麼網上的評分這麼低?”

“這件事情說來話長,評分都是小學生刷下來的,不過在主流媒體對於這檔節目的評價都挺高的。”

邱榮解釋道。

陳明新聞言沒有再繼續問下去,辦公室就這麼安靜了下來。

過了幾分鐘, 陳明新合上了手中的檔案。

感嘆了一句。

“徐文這樣的人要是在我們江浙臺,江浙臺用不了多久就會成為華國第一電視臺,拍的了紀錄片也做的了節目,簡直是全能型人才。”

“徐導確實是天縱之才,放在別人身上200萬就算是能夠做出一檔節目來,但是想要拿到這麼好的成績, 只怕也是白日做夢, 也就徐導能夠做到。”

邱榮笑著接了一句。

陳明新聽著默默的點頭。

雖然他奉行的觀念是預算少節目多, 以小博大的產業模式。

但這個博大也沒有奢望能夠博到全國同時段收視第一的成績。

而且他自己心知肚明,就算他簽下200萬一檔節目,一次性製作10檔,也不一定會有這麼大的影響力。

說到底還是看人的能力。

陳明新起身來到茶水臺旁邊,放入茶包,泡好兩杯茶。

一杯放到了邱榮面前。

“你不是參與了《華國詩詞大會》的製作嗎?不妨說說看對徐文的感受。”

接過陳明新遞過來的茶,邱榮雙手捧著茶杯底座,緩緩說道。

“對於徐導一開始我認為他跟旁的名導沒什麼區別,陳臺你也知道,我合作過不少的名導,可是漸漸的我就發現了徐導不一樣的地方。”

“別的導演在籌備一個專案的時候,通常都是自己有一個大框架,然後團隊的人集思廣益,在製作的過程中不斷地給節目添磚加瓦。”

“可是徐文導演不一樣, 從第一次開會開始,徐導對所有的方向都有安排,什麼型別,什麼內容,徐導心裡都有自己的標準,我們更像是工具人。”

陳明新一愣,邱榮的話讓他有些不敢置信。

“那你們全程就沒有提出過自己的意見嗎?我讓你去《華國詩詞大會》是讓你學習徐文的製作節目的模式啊,你不會什麼都沒有學到吧。”

“我說的是真的,我在整個節目過程中,我學習到了很多,但是要說學到徐導製作節目的模式,我.....”

邱榮苦笑著搖了搖頭。

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幫助。

陳明新一開始送邱榮去《華國詩詞大會》的節目抱有的目的也很簡單。

那就是希望邱榮能夠跟在徐文身邊,學習一下節目的製作模式。

陳明新自己也知道自己跟徐文沒有什麼情分和交情,要把徐文挖過來基本很難。

所以才動用了去偷師的心思。

結果邱榮反饋過來一個自己沒有學到的答桉。

讓陳明新有些無語。

“你倒是說的乾淨,合著我這麼一番大動作全部都是白費。”

陳明新沒好氣的說道。

邱榮搖了搖頭。

“陳臺,我不是為了撇清自己,我說的是真的,也許跟徐導交好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沒必要一定掌控在身邊。”

“行了,這件事情我自己有自己的想法,你先出去吧。”

陳明新顯然不願意再聽邱榮的話,揮了揮手讓邱榮走了出去。

邱榮還想要說些什麼,但最終什麼也沒有, 嘆了口氣離開了陳明新的辦公室。

邱榮離開之後,陳明新又重新翻閱起先前邱榮給他的這份檔案。

一邊看腦子裡思緒在飛快的轉動。

......

知足常樂公司。

張敏一邊接著電話, 一邊塗著指甲。

若是員工看見這一幕絕對會驚掉下巴。

但這也是張敏的小秘密,在沒有工作亦或者是放鬆的時候,她就會比較不在意形象。

雖然現在已經是女總裁了,但是她骨子裡還是那個電視臺的小導演。

用她此時哼的歌來說就是。

“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女,沒有一絲絲改變~”

歌曲沒有哼完,敲門聲卻響了起來。

張敏連忙放下搭在辦公桌上面的腳。

穿上鞋子,整理了一下衣服之後才開口。

“進!”

推門而入的是張敏新招的一個助理。

“敏總,這裡有一個採訪邀約....”

助理話還沒說完,張敏就眉頭一皺。

“我不是說過午休時間沒有什麼重要的事情別打擾我嗎?現在一個採訪邀約而已,你直接等午休後再處理不行嗎?”

“可是您不是說緊急的事情....”

“採訪能有多緊急?我說的緊急的事情是那種要求馬上就給出答覆的那種。”

張敏沒好氣的說道。

助理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轉身就要走出去。

張敏隨口問了一句。

“對啦,是哪家雜誌還是節目的採訪邀約?”

“是易鏡老師工作室的。”

助理隨口答道,剛說完就看見張敏的表情頓時就變了。

整個人立馬嚴肅起來。

“蹭”的一聲就站了起來。

“怎麼不早說!你應該在接到電話的第一時間就告訴我啊!”

“可是您不是說採訪都不重要嗎?”

助理有些驚訝。

張敏搖頭說了一句。

“那也要分人,有的採訪不重要,但是有的採訪很重要!易鏡的採訪就很重要!”

說完踩著高跟鞋就走了出去。

那到底是重要還是不重要啊。

助理很委屈。

他們都說老闆難伺候,看來是真的啊。

張敏一路風馳電掣的離開了自己的辦公室,走了幾步直接來到徐文的辦公室。

彼時的徐文正在看著自己桌上的一份檔案發呆。

看見張敏走進來了,抬起頭問道。

“怎麼了?”

“易鏡要來採訪你了。”

張敏激動的說道。

徐文眉頭一皺。

“who?”

在華國每個行業都有一些厲害的人,往往當別人說起這些行業的時候都會用一個代表人物來做代指。

比如醫學的鍾南衫、娛樂圈的鞏固等等。

而在紀錄片界,徐文也成為了這個代指的人。

能夠被大家第一時間想起來的,基本上都是在這個行業做到登峰造極的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在記者界,易鏡就是這樣一個人物。

早年在中心臺工作,短短幾年憑藉許多段出圈的採訪成了中心臺第一記者。

本來有機會坐上主播的座位,後來卻突然辭職去了米國。

結果在米國也是混的風生水起。

推出的個人採訪節目常年保持著高收視和高點選。

是目前在歐美極受歡迎的採訪節目之一。

可以理解為異界版的魯預有約。

重點是這個易鏡有約採訪的物件都是比較大牌的。

有各國的政要,站在巔峰的藝術家,商界名流之類的。

娛樂圈的人能夠上她的採訪的,基本只有拿過小金人的才可以。

而之所以讓張敏格外激動的是,目前來說從易鏡成立這檔訪談節目開始。

在華國的娛樂圈只有兩個人上過她的訪談。

一個是演員鞏固,一個是在海外十分有知名度的導演李桉。

而這兩個人可以說都算是年齡比較大的了。

在年輕一代中,目前還沒有任何一個人上過易鏡的節目。

因為要上她的節目成績和人氣缺一不可。

而這個成績是按照在海外的影響力來算的。

這也是為什麼張敏在聽到易鏡要採訪徐文時候表現的這麼激動。

而易鏡的採訪這麼多人喜歡看的一個原因就是。

易鏡的話十分有誘惑性,不管多麼堅強的人只要到了易鏡的節目。

基本上用不了多久就會吐露心聲,說出一些真實想法或者爆料。

這一點不管是鞏固還是李桉都是深有體會的。

可以說,易鏡的節目就跟慎刑司一樣。

不吐出點真東西是不可能的。

就在徐文剛知道訊息沒多久。

這則訊息也被流傳到了網上。

一個是目前頂尖的紀錄片導演。

一個是頂尖的記者。

針尖對麥芒,能夠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十分的引人期待。

網友們一時間議論紛紛。

“天哪!易鏡要採訪徐文啊。”

“這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就是,按照徐文現在的成績和知名度,上這個採訪不是遲早的事情嗎?”

“聽說易鏡問的的問題都比較犀利,我倒是很細帶易鏡會問出什麼樣的問題。”

“哎哎,什麼時候播出啊,求個連結啊。”

......

網友們對於播出的時間很期待。

但是殊不知,現在的徐文還沒有見到易鏡。

“化妝師,你把他這邊的粉底多打一點。”

“這個頭髮,你弄一下,這邊太塌下去了。”

“口紅就算了吧,不然上節目顯得太娘了點。”

......

張敏麻利的吩咐著。

而徐文需要做的就是安心的坐在椅子上。

接受著不知道是什麼東西,往他臉上和頭上畫。

對於什麼易鏡的採訪,徐文倒是沒有表現出太多的激動。

只是一檔採訪而已。

一開始他甚至都不願意接受這麼一檔採訪的。

他也不需要這檔採訪來幫他增加人氣或是什麼。

但是當胡曉晴知道他接受到了易鏡的邀約之後,激動的一定要徐文答應下來這個採訪。

還說什麼易鏡是她的偶像。

當初她之所以離開胡瀟身邊,就是看了易鏡從中心臺離職的經歷。

女朋友有要求了徐文自然不能不答應。

於是便有了徐文現在坐在這裡。

“我跟你說啊,易鏡這個人說話會給你挖坑,你自己小心應對啊,不該說的不要亂說啊!”

張敏小心翼翼的叮囑著徐文。

徐文笑著點了點頭。

“我也沒有有什麼不能說的秘密啊。”

“我就是這麼叮囑你,別人都說易鏡的眼睛就跟照妖鏡一樣,就算不想說,也不要撒謊。”

張敏還是很慎重的說道。

另一個房間。

“易姐,這個徐導,好像真的沒什麼黑料哎?”

助理翻看著蒐集過來的資料忍不住說道。

此時正坐在鏡子面前坐妝發的女人笑了笑。

“記住了,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乾淨的,每個人心中都有小秘密,越是沒有黑料的人,反倒是有更多料,說不定今天徐文就要在我的節目上栽跟頭也說不定。”

“可是我聽圈內人說,徐導很會講話,情商很高,不一定會自爆吧。”

助理將信將疑。

易鏡笑了笑。

“拭目以待吧。”

幾分鐘後。

會客室。

“你好你好,我是易鏡。”

一個梳著魯預同款髮型的女人熱情的跟徐文打招呼。

徐文也同樣伸出手。

心中忍不住犯嘀咕。

長得跟魯預老師是真像啊,不會就是魯老師穿越過來了吧。

......

“這邊就是我們的辦公區域,我們的同事們平時就是在這裡辦公,那邊是會議室。”

“這邊就是我們我的茶水間。”

“你看這個是我們的休息室。”

徐文帶著易鏡在整個公司參觀。

一邊逛還一邊介紹。

在中間易鏡時不時會提出一些問題。

但是主要還是以聽徐文介紹為主。

期間那雙眼睛就沒有離開過徐文。

十幾分鍾後,兩個人一人一杯咖啡坐在了公司外面大樓的臺階上。

在他們不遠處有攝像大哥蹲著拍攝。

這也是易鏡的要求。

太近的鏡頭會有壓迫感。

“這一路走來,累嗎?”

易鏡抿了一口咖啡看著徐文。

徐文深吸了一口氣。

“嗯....怎麼說呢,可以說累也可以說不累。”

“是心累對吧,你一個人需要操持太多的事情。”

易鏡十分自然的接了一句。

徐文一愣,有些意外的看了一眼易鏡。

“你為什麼會這麼覺得?”

“剛才在你的公司,我其實一直在觀察,我發現你們公司的運作很有意思,你是你們整個公司的核心,你布置任務,你交代方桉,你提出主題,所有的一切都是你為主導。”

易鏡一番話直接點破了徐文的公司模式。

難怪剛才在參觀公司,觀察徐文跟同事相處的過程中,易鏡沒有太多問題。

原來都在觀察。

徐文心中冷笑。

試探性挺能藏啊!

“但是有時候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實。”

徐文笑了笑。

他還不習慣對一個陌生人吐露心扉。

易鏡笑著點了點頭,又提出一個問題。

“是的,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實,那麼在你拍攝的這麼多作品中,你更喜歡哪個時期的自己?”

易鏡的這個問題沒有問徐文喜歡的作品。

而是問徐文喜歡什麼時期的自己。

這倒是徐文心中準備的那些官方答桉一時間說不出來了。

“我..更喜歡收錢時候的自己。”

徐文開了個玩笑。

心中對這個女人警惕起來了。

他開始相信之前那些在節目上自爆的名人不是喝醉酒了。

易鏡撲哧一笑。

“我們都喜歡收錢的時候,不知道徐導喜歡的是剛開始工作收錢還是現在收錢?”

“為什麼會這麼問呢?”

徐文反問了一句易鏡。

易鏡深吸一口氣。

“不同時期的收錢代表的是不同的心境,剛工作時的青澀,變成工作久了變麻木了,只能靠收錢來安慰自己。”

“我沒有這麼多想法,只要是收錢我就挺開心的。”

徐文松了松肩膀。

易鏡沒有做出評價,反倒是繼續說道。

“在徐導你的作品中,其實一直存在著一個讓我不理解的事情,那就是徐導你多變的風格。”

“從你推出第一部紀錄片以來,似乎就沒有相同的作品,好像在你腦中藏著另外一個世界的記憶。”

“你只是把在另外一個世界看到的紀錄片給搬運過來一樣。”

易鏡輕飄飄的一番話落在徐文心中。

令他毛骨悚然。

這女人說的話也太準了吧!

“雖然以上都是我的猜測,不過我還是像請徐導你回答一下,你為什麼會拍一部作品換一種風格?”

易鏡目光炯炯的盯著徐文。

想要把握住徐文的一舉一動。

說吧!

把你心中想要說的都說出來吧!

易鏡對於自己這個問題很有信心。

徐文深吸了一口氣,露出一個微笑。

“因為我的腦海裡就是有許多的陌生記憶,這些記憶讓我拍出了許多不同的風格的紀錄片。”

易鏡愣了一下,隨後撲哧一笑。

“徐文還真是個幽默的人。”

“謝謝。”

這個女人不好對付!

這個男人不好對付!

兩個人的心裡同時冒出一個想法。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