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0章 正義之師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光時亨很快反應過來,好像被人碰了下,他低頭一摸,臉色大變:“我的錢袋。”

出使是有油水的,昨天黎維右還賞賜了三人一些禮物和銀兩。

劉宗周沒拿,光時亨和周鍾拿了,光時亨來時,還帶了個大錢袋,早就準備好了。

沒想到突然在街被人摸掉,他大驚,趕緊追上。

劉和周也只能陪著追上。

兩人那跑的動,很快就看到光時亨遠遠追到前面。

拐過一個彎後,就看不到人影了。

等他們找到時,光時亨被人一刀捅倒在地,血流如注。

這個讓崇禎不要跑,自己第一個投降的大明‘忠臣’,終於死在異國他鄉。

光時亨被盜賊所殺,劉宗周和周鍾大怒,向當廷發作,施壓力,要求捉拿兇手。

但短時間內,那裡找的到兇手,這個時代又沒攝像頭。

鄭梉隨便找了個罪犯代替,將其斬首。

但明使在升龍被殺,也是大事。

其間劉宗周多次出言不遜,指責他們,說他們野蠻不化,需要多學仁義之學,體會大明仁義。

還要升龍派使者去京城,向大明賠禮,說明清況。

因為劉宗周也慌啊,他帶兩個人出來,回去死了一個,怎麼向丁毅交代。

鄭梉忍氣吞聲,願賠大量銀財,劉宗周自恃清正,當然不接受。

不料周鍾私下又接受了。

當廷再對時,被鄭梉指出,劉宗周又氣又怒,差點吐血。

此時雙方已經算不歡而散,說什麼都沒有用。

劉宗周這人是一根筋的,周鍾私下收錢,讓他感覺大丟大明的顏面,當眾怒叱鄭梉和周鍾。

這下鄭梉也是要臉的,好歹也是一國之主,終於被激怒。

他下令把劉宗周直接轟出去。

劉宗周聞言大怒,當場怒罵,說其蠻荒番夷,敢與大明上邦對抗?太失禮了。

殿中有個武將實在受不了,上去就是一個大嘴巴子。

此次出使,徹底失敗。

鄭梉拒不接受大明聖旨,並把劉宗周和周鍾轟出升龍。

當時有很多武將叫著要殺了他們,還是鄭梉按奈住。

可失去後黎朝的支援,兩人無馬無銀又無糧,舉步維艱。

回來的路上,劉宗周一病不起,沒到廣東就死了。

周鍾好歹年輕點,歷經九死一生,於四月中旬才回到廣東。

訊息傳到京城時,京城滿朝文武大怒,太子震怒。

蠻荒小國斬使驅逐,大明威嚴,蕩然無存。

輔政鎮北王丁毅卻道,天下剛定,百姓需要休養生息。

但‘天下事’報紙傳遍京城,其中過程曲折離奇,把安南如何羞辱大明寫的無比不堪,百姓們看了紛紛大怒,民間各種叫嚷,要求出兵攻打安南。

朝野一心,皆上書要求發兵。

丁毅無奈,於六月決定,發兵安南。

但其實在五月份時,李定國在欽州斬旗祭血,痛斥了安南的不仁義,舉兵三萬,號稱二十萬,以正義之師的名份,在數千船隻的幫助下,浩浩蕩蕩,從海上出發。

------------

崇禎十八年(1645)五月。

大員新任總督許爾顯正站在碼頭一座城堡上,用望遠鏡眺望遠處。

趙大山被抽去打雲南,許爾顯現在為大員總督,仇震泰駐守呂宋。

常年居於海外,許爾顯也習慣了現在的生活。

去年丁毅派人問他,要不要調他回大明,任駐鎮總兵,許爾顯想了想,還是決定留在大員。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他大員有三個妻子,一個漢人,一個大員的番人,還在呂宋又娶了個葡萄牙人。

但丁毅也對他道,以後不管在那,海外的,五年必換,大明境內四年要換。

許爾顯還是挺高興的,至少還能再呆五年。

喜歡呆在大員,是因為許爾顯親眼看著大員一步步壯大,越來越強。

他記得很清楚,剛和丁大人到大員時,這邊人員不到兩萬,地盤不如一個縣。

而如今?

許爾顯慢慢轉身,把望遠鏡從海上緩緩移向大員內部。

只見海面上川流不息,遮天敝日的船隻正在進出大員三個巷口。

因為大員現在越漸發達,來往的船隻太多,已經從以前兩個港口又新建了一個。

最近更因要調動船隻和兵員物資進攻呂宋,大員這邊船隻如雲,漫無邊際,有些船在海邊要排隊半個時辰才能慢慢靠近。

大員島內更是人口密集,僅目前許爾顯控制的地盤,大概有一百萬人口。

當年丁毅離開大員時,離現在已經有五六年,中間再也沒有來過。

當時大員人口才二十多萬,控制的地盤佔四分之一左右。

之後趙大山步步進逼,逐步攻佔,經歷五六年後,終於在今年一月,徹底攻佔了全大員所有地方。

現在除少數生番逃進一些難以深入的深山,繼續負隅頑抗,整個大員基本被明軍佔領。

大員四大平原盡在許爾顯手上。

許爾顯根據丁毅的政策,把番族遷移到平原,分田囤田,分組、村、鎮等編戶,加上這數年的不停移民,以及自身的生育發展。

目前大員漢人達到六十多萬,蒙古和女真大概在六萬多,原居民(即生番和熟番,現在許爾顯他們叫原居民,不準公開叫番族,以拉籠他們)大概三十萬,還有近萬歐洲人也在大員。

整個大員人口已經破百萬,並新建了員北城(臺\北所在地)、基籠城,南中城,三個新城,俱是可以容納十幾萬人的大城市,目前還都沒有完工。

大員發展迅速,可用日新月異來形容,絕對是許爾顯引以為榮,甚至願意在此奮鬥一生的地方。

“大人,山東的船來了。”新任命的大員臺南總兵郭破石這時低聲向許爾顯道。

另一側的是南中總兵陳之慕,趕緊指向遠方:“長生級,像是新的。”

許爾顯轉過望遠鏡,仔細看了下,遠處一艘新的旅順級三級戰列艦,艦身上有編號008。

現在丁毅的水師裡,長生級、濟州級、大員級三種級別,都是三級戰列艦。

分別代表了旅順造,濟州造,大員造。

但三種三級戰列艦,又各有不同。

前期其實都是一樣的,也都叫長生級,但在崇禎十六年後開始改變,現在的製造標準已經不一樣。

長生級減少了炮的數量,增加了船甲厚度,增加了人口載重量。

新的長生級三級戰列艦,把火炮從48門,改成36門,但全部都是42磅的重炮。

船身板甲厚度加重了一部份,防禦力更強,內部空間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東西,降低炮彈儲存,滿載可以帶五百名步兵。

長生級主要用於近海活動,包括運輸物資。

因為船身比較重,不適合遠海,通常是從旅順到日本朝鮮,還有大員這樣跑一跑。

濟州級更改也很大,只有十二門42磅炮,船身板甲無增加,因為大量消減火炮和儲物裝置,滿載可以帶八百名步兵,純屬用來當運兵船了,而且船速比長生級要快。

大員造的還和以前差不多,經過這幾年的改進,火炮數量什麼基本沒變,可用來遠洋作戰。

跑到呂宋,甚至歐洲都沒有問題。

許爾顯從火炮數量中,看出有艘新的長生級三級戰列艦過來了。

最近大量的戰船在廣東和大員還有泉州三地跑來跑去,運輸兵馬和物資。

這艘新的長生級,應該也是來幫忙的。

“我看到阮總兵了,走,去迎接。”許爾顯看到阮思青在船頭。

阮思青現在是浙江水師總兵,駐守舟山和松江。

最近幾年跑商的都是別人,阮思青逐漸退出,他也很少到大員來。

阮思青來大員,通常是代表丁毅。

許爾顯等人趕緊往碼頭上去。

很快等到阮思青下船。

“哈哈,許大哥。”

“思青。”兩人也是老兄弟,大員和呂宋是阮思青跑的最多的地方,兩人相擁而抱。

阮思青現在也三十多歲了,越見成熟和穩重。

他和大員諸將都很熟。

大員的兵馬兩年一輪換,但是統兵大將,在前面都沒換,因為這邊情況特殊,需要熟悉當地的大將。

隨著現在把大員全面征服,丁毅決定以後五年一換統兵大將,現在才是第一年。

“王爺怕你們船不夠用,我帶了三艘剛出廠的大船,給你們運人運物資。”阮思青笑道。

“哈哈哈,最近這邊海域,全是我們的船。”許爾顯大笑。

他們手中有鄭芝龍留下的船,還有自己原本的船,加上徵用國內商人的船,最近有數千船每天在廣東和大員,泉州三地跑。

“動靜這麼大?安南那邊會不會知道?”阮思青問。

“知道也沒有用,我們堂堂正正的兵馬,任何陰謀詭計也擋不住。”許爾顯對他們的兵馬相當有信心。

現在已經不是永樂年間,丁毅的兵馬比朱棣的兵馬不知強多少,無論裝備還是個人素質。

“小米薩的一萬番兵已經到了廣東,後繼我打算再動員一萬番兵,必竟打山地戰,用他們比較好。”許爾顯還準備一萬預備兵馬,萬一前線不利,可以增援。

眾人邊說邊走,阮思青也問:“現在這邊兵馬幾何?”

據許爾顯道,現在大員這邊,本部有兩萬漢軍,一萬五千番軍,一萬蒙古和女真聯軍。

呂宋有五千漢軍,五千番軍和當地土著聯軍。

大澳省有兩千漢軍,五千蒙古女真番軍聯軍。

共有兵馬近六萬二千。

這次打安南,被調走一萬番軍,一萬漢軍,五千蒙古女真軍。

打安南的三萬兵馬,有兩萬五千都是大員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