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龍舟議政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詞雖粗氣,但意卻不俗,倒是符合賈小子的身份……”

待賈環唱罷,李光地看起來還算滿意,點頭點評道。

隆正帝細眸微眯,看著笑的陽光的賈環,和賈蒼贏福兩個小兒一一擊掌。

賈蒼倒罷了,隆正帝不熟悉。

但六皇子贏福……

他從未見過,贏福笑的這樣歡快過。

在那座皇宮裡,在贏福的家裡,他都整日裡怯生生的坐著,安安靜靜。

然而此刻,卻激動的小臉上滿臉通紅,咧著嘴笑的歡實,用小手和賈環擊掌慶祝。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種感覺……真的很好……

有些僵硬的轉了轉脖頸,看著緩緩行駛的龍舟,漸行漸遠的碼頭,兩岸的青山白雪……

相比於那座皇城,那間紫宸閣……

一切,都是那樣的鮮活。

怪道,贏晝如此抗拒為帝,不願一輩子被困在宮裡。

這一刻,隆正帝心中似明白了緣由。

不止贏晝,眼前那個頑的和傻子似的少年,不更是這般嗎?

換做任何一人,有他這樣的條件,想不謀反稱帝都難。

唯獨他……

視皇帝為世間最苦的差事,避之不及。

原來,宮外的日子,果然舒爽……

出了渭水碼頭,距離那座巍峨的神京城越來越遠,周邊的百姓也多了許多。

隆正帝身上蓋著董皇後親手披上的厚厚的狐裘,靜靜的看著他的江山。

這還是平生第一次,他以這樣的心態,來看天下……

正看著,忽地,眼前多了個玩意兒,擋住了他的視線。

隆正帝細眉登時皺起,眼神凌厲的看向作怪之人。

卻見賈環嬉笑道:“陛下,好東西!您用這個瞧……”

賈環一邊說著,一邊將一個金色的銅管,放到了隆正帝眼前。

隆正帝不曉得他做什麼怪,不過因為對賈環的信任,才一時沒發作,睜眼看去,登時唬了一跳……

方才只能遙遙相望的河岸邊,此刻好似忽地移到了眼前般,真山真水真人,竟看的清清楚楚!

“這是……”

隆正帝避開了銅管,面色驚詫的看向賈環,道:“這是千里眼?!”

賈環呵呵笑道:“不算千里眼,最多只能看個幾里。這是臣那個妾室,給孩子們做的玩具。”

隆正帝聞言一怔,轉頭看向賈蒼,果不其然,就見他和贏福人手一個小號的千里眼,正趴在船舷上看的高興!

一時間,隆正帝竟不知該說什麼才是……

李光地在一旁哼哼笑了笑,也舉了舉手中的銅管,道:“陛下莫聽他鬼扯,這個玩意兒,賈小子若沒用在戰場上,老臣給他倒寫個伏字!”

賈環打了個哈哈,道:“順便,順便用到了戰場上……”

隆正帝聞言,瞪了他一眼後,喝道:“整日裡滿口胡言!給朕拿來!”

賈環笑道:“這個是給娘娘的,臣單給您準備了一個別樣的!”

說罷,同蘇培盛點了點頭,蘇培盛一張老臉笑的跟菊花褶子似得,轉身離開了半柱香的功夫不到,就親自舉了個架子回來。

架子上,正有一個比賈環手裡拿的千里眼更大更長的。

賈環接過架子,安放在甲板上,對著隆正帝坐在輪椅上的高度,調整了下支架的高度後,對他道:“陛下,您再看看!”

隆正帝見這個這般大,心裡便知是好東西,滿意的點點頭,湊過臉去看,果不其然,千里眼中的人物更加清晰鮮活。

聽著一旁李光地不滿的怒哼聲,隆正帝心裡甭提多爽快。

不過看著看著,他臉上的得意就漸漸消失了……

原本偏癱正在努力恢復的身體,竟生生板直起來,賈環見之忙道:“陛下,快放輕鬆,這陣兒可繃不得!”

一邊說,一邊將隆正帝往輪椅靠背上扶。

隆正帝臉色變得愈發難看了,回過頭看向賈環,眼神陰沉。

賈環莫名其妙,一旁的李光地和董皇後也都噤聲不解。

隆正帝眼神微微激盪,看著賈環一字一句道:“岸邊的百姓,怎會清苦至斯?!”

賈環聞言,舉起手中的望遠鏡看了看,只見岸邊有不少百姓,大概有三四十名,卻都是衣衫襤褸,這樣的天氣,好些人穿著單衣不說,還不能遮蔽盡身體。

一個個拿著鐵鍬,在挖著什麼,看起來,都有些吃力,很是辛苦……

賈環看了稍許後,沒放下望遠鏡,道:“陛下,看他們的臉色。”

隆正帝深深看了賈環一眼後,再回過頭,對著鏡桶,看向那群百姓。

只是這一看,他鐵青的面色微微一滯……

一旁,李光地也舉著他手中的望遠鏡看著,忽地笑了笑,道:“雖然生活辛苦多艱,可百姓臉上都帶著笑意。

這便說明,他們的日子,有盼頭……”

賈環放下望遠鏡,對隆正帝道:“陛下,百姓艱難了幾十年,這三五年來,雖然漸漸開始休養生息,得了喘息,但想讓他們短短二三年裡,就擺脫貧窮,成為富庶之家,顯然是不可能的事。

但是,只要他們願意出力勞作,最多再有二三年,他們的日子就會大變樣。

當然,臣所言的大變樣,不是躺在家裡就有飯吃,有銀子花。

他們依舊會像今天這樣,辛苦勞作。

只不過那個時候,他們身上一定有完整的衣裳,家裡米倉裡有存糧,箱籠裡有壓箱底的銀子。

百姓最苦的不是勞作,最苦的,是看不到希望,找不到出路。”

隆正帝聞言,嘆息一聲,道:“這些道理,朕難道不比你懂?

只是……

這兩年國庫日益豐盈,商稅一年比一年足,朕原本以為,至少關中百姓,生活會大大加好……

卻不想……

賈環,前幾年你都在南邊折騰,是不是越往南走,百姓生活反而越好?”

隆正帝有些希冀的看向賈環。

賈環卻搖頭道:“陛下,您最好準備好心思。

就算是江南,真正富庶之地,也多在少數的幾塊。

其他地方,頂多也就是溫飽。

再加上這幾年商業最發達的,都是水陸交通便利的大城名城,照顧不到許多小城和村落。

所以他們依舊過著極貧苦的生活。

他們的日子,甚至比關中百姓還苦……

如果不做出改變,他們的艱苦,並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減輕。

哪怕朝廷不收他們的稅,他們依舊苦難。

這不是臣信口開河,李相爺秉國多年,他應該知道,江南有太多小縣城,窮成了什麼樣。

真真是全家只有一條褲子穿……

無論是盛世中,還是災年內,他們都一般窮苦。”

“這到底是因為什麼?”

隆正帝這一刻,真的震撼了,他沒有去問李光地,也知道賈環說的真的。

只是,他從前竟從不知道!!

他能看到的資料,最低一級都是一省一省的糧稅資料。

偶爾能出現一個府的,就一定是出現了很了不得的大事,多半是天災。

至於縣一級的,他從未見過。

也根本不知道,大秦境內,竟還有這樣的事。

賈環笑了笑,道:“因為他們的家鄉,土地太貧瘠。再加上越貧瘠的地方,越是混亂。

天高皇帝遠,貪官惡紳相互勾結,欺壓的百姓幾乎喘不過氣來,只能苟延殘喘,一輩一輩的熬。”

“你還笑的出來?!!”

隆正帝真真震怒了,這一刻,他都有命龍舟折返,回京徹查此事的心思了!

他不重宗室,不重武勳,不重百官,唯重百姓。

卻不想,他最最重視的人,竟生活成了這個樣子!

“陛下陛下……不要急!

臣不是說了,如果不能做出改變,他們只會永遠的沉淪受苦,可如今大秦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的日子,自然會發生改變!

不然您說,這幾年咱們君臣在折騰什麼?”

賈環好言寬撫道。

若是其他事,隆正帝也就讓他哄過去了。

可事關他最重視的民生,他如何肯隨意糊弄過去。

隆正帝看著賈環正色道:“朕為何不知,你有安排這些窮苦百姓的打算?”

賈環講道理:“陛下,想讓這些百姓過上好日子,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脫離這片窮山惡水!

至少,在現在來說,那些地方就是窮山惡水!

留在那裡熬,只能越熬越窮!”

其實何止是現在,就算幾百年後,國家不僅分文的稅不收,每年還財政撥付大量的扶貧錢款至貧困縣,卻越扶越貧。

那樣好的情況下都無法解決的難題,這個時候又能有什麼法子?

只能將這些地方的桌子,全部掀翻!

隆正帝聞言,恍然道:“你的意思是……將那些地勢不美的百姓,都遷移到好地方?”

賈環點點頭,道:“對,就是這樣!

別說江南那些窮鄉僻壤,連關中都一樣。

關中的人口已經太多了,經過百餘年的過重耕種,關中土地愈發貧瘠,養不了那麼多人了。

還有河南、齊魯、湘西等省份。

這世上多的是肥沃的土地,咱們的百姓何苦非要待在那貧賤的地方苦熬?”

隆正帝這下就徹底反應過來了,道:“你是想,將他們都遷徙到海外吧?”

李光地好笑的看著這一對君臣,眼見隆正帝被賈環一點點引到坑裡去,故意使壞道:“陛下,可萬莫被賈小子哄騙了。

黑遼之地開墾出來,再加上商貿大興。

大秦這點子人口,自己都不夠用。

這還沒算西域之地……

若是讓賈小子將人口都誆走了,大秦自己就坐蠟了。”

賈環皺眉狠狠瞪了李光地一眼後,對隆正帝笑道:“這老頭兒真陰險!

他倒也不想想,臣怎會做那樣的事!”

隆正帝狐疑的看著賈環,道:“你到底準備怎麼做……

賈環,正如你所言,天下正在劇烈變革中,朕和老相國,都是即將老去的人了,頭腦不如你靈活。

你究竟如何作想,說仔細了。”

賈環道:“臣開拓海外,不能只一味的依靠武力征服。

強如成吉思汗,打下了大半個世界,最終也不過是分崩離析的下場。”

“那你打算怎麼做?”

這次開口的是李光地,他捏了捏殘須,難得正經道:“你那套法子,老夫平日裡也琢磨過。

但正如你所說,強如一代天驕,都難免身死國滅。

你又能怎麼做呢?”

賈環笑道:“剛柔並濟吧,儘量做到師出有名。

先派人去做買賣,咱們大秦在別處是外國人,越是那種落後的蠻夷之地,人的貪婪也就越不加遮掩。

咱們金山銀海的流著,必有人眼紅……

到時候,就有正義的藉口派兵護商。

然後再談判,爭取獲得駐兵權。

獲得租界,再通商移民……

不止咱們往外面移民,也可以從外面引進許多仰慕天朝上邦,想來大秦賺銀子的外國人,比如倭國和新羅國人。

大秦境內,許多道路都艱難險阻,需要理順。

許多苦寒之地的土地開墾不易,如黑遼西域。

若讓大秦自己的百姓來開墾,怕是會累死很多很多人……

大秦的每一個百姓都十分珍貴,可以勤勞勞作,卻不必將命送在艱險之地。

因此,咱們可以從國外多招一些苦力勞工回來,讓他們來做。

咱們付出真金白銀,便不算壓迫,當然,他們要比大秦的百姓便宜的多……

如此有來有往間,而大秦始終佔據主動。

用不了幾年,咱們就能控制住他們的金銀命脈,武力又遠遠強盛過他們。

又不是粗暴的奴役壓榨他們,反而給他們帶去好處……

臣相信,他們的百姓,終究會認可我們。

隨著他們國內的秦人越來越多,影響勢力越來越大,將異國變成秦土也就水到渠成了。

到那個時候,臣以為,臣打下的疆土,要比成吉思汗佔領的江山,穩固太多。

蒙古人只懂得毀滅,肆意剝削壓迫,卻不懂得創造財富。

所以,註定會失敗。

臣卻不然。”

“那你還不是要打量遷徙大秦的百姓?”

隆正帝聽的怦然心動,不過到底還能壓抑住,回到最初的疑點。

丁口,在過去的幾千年裡,都是朝廷最大的財富。

若是讓丁口大量流失,那朝廷便會流失大量的財富,這是隆正帝不想看到的。

賈環笑道:“至少三五年內,不會大規模的遷移百姓。

臣希望內陸貧瘠之地的百姓,最好都能遷徙到沿海城市。

臣會讓銀行在沿海之地,興建大量的工廠作坊,招手大量的勞力為工。

到時,百姓們不需耕種,只要在工廠作坊裡勞作,就能養家餬口,還能過的很好。

陛下,這些百姓,在現在的家裡,一家能有二三畝薄田就不錯了。

他們一家多則十來口,少則四五口,全靠那點田地吃飯,怎能不窮苦?

一大家子人,只要幾個人就能種完田,其他人只能閒著,無事可做。

這樣的情況,不窮才是怪事。

可去了工廠,一家十口人,就能做十份工,這樣的家子越大,賺到的工錢也就越多。

臣在外面不停開拓海外市場,根本不需擔憂商貨無處可賣。

如此,大秦國內可以不斷加大工廠作坊的擴建。

也就能將越來越多的窮苦百姓解救出來,讓他們能夠憑藉勞動過上富庶的生活。

朝廷還能收到更多的稅負。

至於遷移百姓出海……

短時間內,會以銀行體系下的商賈力量為主,去異國經商。

而朝廷這幾年,要盡最大的努力,讓百姓多生孩子!

可以以減免稅負,減少徭役的方式,來鼓勵百姓。

誰家生養三個孩子,獎勵一隻羊,生五個,獎勵一頭牛!

臣相信,大秦的人口,在二十年內,會出現爆炸性的增長!”

“你能等二十年?”

隆正帝不通道。

賈環哈哈一笑,道:“最多五年!等國內的百姓生了那麼多孩子,只在國內打工,怕是養不好那麼多孩子,只有去外面,去海外拼搏,才能賺取大量財富,養活好孩子。

陛下,大秦如今有一億多人口啊!

十年內遷徙出一千萬,留下的人口至少還有兩億,甚至三億!

非但不會減少,只會更多!

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好時代,也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好時機。

只要抓好了這個時機,大秦就會屹立千年不倒,無敵於世!

咱們君臣必須抓住這個時機,這是咱們君臣的歷史使命!

所以臣之前才對張廷玉直言,換不了眼界就換人,不能與時俱進就下臺!

事關國朝氣運,任何人都不能拖後腿!

誰都沒有這個分量!

至於眼前的這點苦難,陛下根本不必放在心裡。

只要咱們君臣齊心,繼續努力下去,百姓們眼下的這點苦難,只會讓他們懂得珍惜來之不易的機會,日後努力奮鬥!

非但不是壞事,還是好事!

當初若沒城南莊子的數年歷練,焉能有臣今日?

陛下就更不用說了,最地道的寶劍鋒從磨礪出!

所以,陛下萬不可因此而壞了心情,那就太小家子氣了……”

“放屁!”

隆正帝罵了聲後,平息了下因為激動神往而起伏的胸口,轉頭對一直給他揉按肩頭的董皇後,道:“讓御膳房準備些酒菜,今日,朕與賈環……還有老相國,一起喝幾杯。”

……

PS:常在想,如果明清時期,中國不是閉關鎖國,而是選擇走出去,那現在的世界格局,會是什麼樣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屋外風吹涼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