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2章 裂縫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一百人對六千人,或兩千人對六千人,難嗎?

戰場上的強弱不是靠人數來定義,還有地勢、士氣、裝備、指揮、後勤等等。

金軍兩萬就能擊敗七十萬的遼軍,這不是奇蹟,而是這兩萬人本就強於七十萬人。這時,人數是最沒參考意義的一項數值。

只把人數作為衡量標準,是極為偷懶的行為。

偷懶容易敗,甚至死。

而且不是誰都有能力指揮五千人、六千人。

能管一百人吃喝拉撒睡,能力就算遠遠強過普通人了。

沒有足夠的指揮才能,人越多隻會越混亂,一碰就崩,甚至不等敵方來打就能崩潰。

陸小酉只能指揮兩千人。

他的精力能顧得上兩千人正面、兩翼、後軍不會有破綻,能確保萬一遇到埋伏能應對得過來。

若兵力再多,他就顧不過來了。

會亂。

他覺得蒙古人真的很厲害,鴉兵撒星陣這種無比混亂的陣容都能保持指揮。

他卻連指揮兩千騎兵衝鋒都做不到,只能向元軍營地逼近。

是逼近,不是衝鋒。

河西軍排成陣列,緩緩前進,前排的騎兵舉起盾牌、長槊,端起弩箭、霹靂炮。

每走五十步,還停下來調整一下陣型。

騎兵打出了步兵的笨拙。

但沒有破綻,兩千人既像一個人,又像是兩萬人。

在這大漠戈壁,平時打仗都是騎兵橫衝直撞,真是少有人見過這種呆戰。

對面的元軍將領大概也是看得有點懵,心想“你們怎麼過來得這麼慢,不怕我們跑了嗎?”

再想,又覺得不對,於是心想“你們兵力少,應該是你們跑啊。”

可還是覺得有哪裡不對……

當河西軍越來越近,軍容士氣帶來的壓迫感推到面前,誰該跑這個問題他們終於找到答桉了。

又一陣號角聲響起。

南面,又有將近一百騎開始向這邊衝鋒。

是衝鋒,不是逼近。

氣勢比那兩千人還要兇狠。

元軍將領們見了,不由心想“你們這麼快衝過來,不是為了送死的話,是怕我們跑了嗎?”

一顆頭顱被舉起,蒙語、畏兀兒語的喊叫聲分別傳來。

“高昌王火赤哈兒已死!你等叛軍還不束手就擒?!”

“火赤哈兒已死!”

“……”

壓迫感還在堆疊。

元軍漸漸開始亂了,將領們不確定對方的虛實,不能馬上做出決策。士卒們不知道要做什麼,越來越慌。

“咴咴咴。”

有不馴的畏兀兒戰士翻身上馬就逃了,他是嚮導,自己就能找到路回高昌城。

他為了戰利品才來打仗的,這一仗就算打贏了,有戰利品嗎?打得贏嗎?高昌王都死了。

跑了怎樣?

他又沒有戶籍、兵籍。

嚮導一逃,登時又是一陣塵煙。

鳴金聲也馬上響起。

“宋軍兵力太強!回高昌城!”

戰場上進進退退最正常了。

可怕的不是退兵,而是當一道退兵的命令下達的同時,還有一道進攻的命令傳來。

“殺過去!為亦都護報仇!”

“殺啊……”

元軍有兩個部分,一是高昌王的怯薛軍,包括向東去追輜重的一千人;二是普通的畏兀兒戰士,原本負責封鎖阿里不哥,被火赤哈兒臨時調過來。

火赤哈兒死了之後,這些軍隊暫由他的弟弟“阿而爾·的斤”統領。

不過,也就是名義上是這樣的。

一時間,更需要為兄長報仇、也更需要奪兄長首級去爭王位的阿而爾怕了,徑直撤軍。

他不算太無能,至少還鳴金了、下令了,而不是自己當先跑。

火赤哈兒的怯薛將領卻下令迎了上去。

親兄弟未必有義氣,心腹將領卻有忠心。

結果,命令衝突,一團大亂。

“彭!”

混亂之中,選鋒營騎兵衝到面前,甩手就是一枚霹靂炮,炸得場面更亂。

……

殺向營地的陸小酉看得都有些迷湖,心想對面將領就這個指揮水平,怎麼就有勇氣統率六千人?

~~

風蝕谷,站在土丘上觀戰的李瑕心思已從戰場上移開。

沒什麼懸念了。

這次殺到西域來,遇到了一些泛泛之輩。

進攻就是有這樣的好處,敵方或愚蠢或平庸的人都是在腹地,要進攻才能遇到。不像防守時,遇到的都是忽必烈派遣來的大將。

所以一定要來。

遠看,忽必烈無比強大,彷彿馬上要控制歐亞大陸了。

遇到這種對手不能怕,一定要走近、瞭解。

走近了,才會看到大蒙古國這個龐然大物已經有一條條裂縫,它的根基已經在成吉思汗建國將近六十年的時間裡開始腐朽。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瞭解了,才知道該怎麼利用這些縫隙……

今日這一戰,便是他到西域後出的第一招,風蝕谷外的小小一戰。

那接下來,便要看各方勢力對這一戰的反應了。

李瑕望著大漠,眼裡彷彿看到了整個西域的局勢圖。

阿里不哥,在西面的羅布泊,敵我關係暫時還不清楚。

兀魯忽乃,在陽關西南駐紮,想要會盟,但其處境怕是並不太好。

阿魯忽,在更西南方向的於闐,未必是忽必烈死忠,那就未必是他李瑕的敵人。

合丹,應該還在西北方向,別失八理與羅布泊之間,這是忽必烈的直屬兵力,必須除掉。

此外,還有阿力麻裡、高昌城,以及別的地方散佈的蒙古諸王、各部族首領的勢力……

等各方都知道他李瑕來了、還除掉了高昌王,必然有人憤怒、有人忌憚、有人驚訝、有人畏懼。

不論怎麼樣,必然給出反應。

有反應,就會有衝突,就像一個將裂未裂的陶瓷,每一塊瓷片都想要動,它們之間的縫隙就會越來越大……

考慮著這些事,李瑕對接下來的局勢有了更清晰的把握。

不管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少,他始終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要怎麼做……

“給你看看。”

李瑕把望筒遞在一旁的德蘇阿木手裡,走下土丘,準備去接收更多的俘虜。

他腦子裡規劃的已經是一個月、甚至一年以後的事,因此十分篤定。

德蘇阿木卻還沉溺在今日的危險之中,因李瑕深陷重圍時的鎮定、調兵滅敵的從容而驚為天人。

他抬起望筒,有樣學樣地向北面看去,嚇了一跳。連忙拿下望筒又看了一眼,才重新對準。

視線裡,選鋒營的將士繞著敵軍奔了兩圈,等河西軍殺上、敵軍左支右絀了,才斜斜殺入敵陣。

一杆大旗倒了下去。

望筒再抬高了一些,天與大漠的交界處,阿而爾的敗軍一點點消失在風沙之中……

德蘇阿木覺得手裡的望筒真是個神物,覺得秦王麾下將士真是天兵天將。

他無比慶幸自己做出的選擇。

~~

殺喊聲在身後漸漸遠去。

阿而爾回頭看了一眼,只看到漫天的風沙,那些漢人的軍隊還沒追上來。

驚魂未定地喘了幾口氣,他開始收攏殘軍。

之後怎麼辦?

派人稟報合丹,自己被李瑕與阿里不哥聯手擊敗了……不,應該是說火赤哈兒被擊敗了,自己在混亂之際收攏潰兵,穩住了局面。

要贏得合丹的信任,才能繼續統領高昌的兵馬,從而才能爭到高昌王之位,而不是急著回高昌城。

李瑕與阿里不哥聯手了、西面的防線被殺敗了,都是因為上一任高昌王火赤哈兒的無能。

合丹必須臨時任命一個新的強大的高昌王……

想到這裡,阿而爾招了招手,招過一名心腹。

“我要去見合丹大王。你帶三百勇士,護送我哥哥的遺體回高昌城,讓紐林病死,明白嗎?”

“明白。”

就是這麼直接。

首先是要明白,高昌王是蒙古大汗冊封的。

投降蒙古五十多年間,高昌王已經換了好幾任。蒙古大汗不會去查這些,只要忠心,能冊封誰,大汗就會冊封誰。

阿而爾又想了想,也不知想到了什麼,卻是忽然咽了咽口水。

雖然才從戰場上逃出生天,他眼睛裡卻泛起了些淫光。

“再替我帶幾句話。”阿而爾道:“我需要收繼我可憐的嫂子,不能讓她無依無靠。”

很快,三百騎帶著火赤哈兒那具失去了頭顱的遺體,向高昌城而去……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