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時不我待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十天後。

“11訊號段總第3102次除錯開始,正在生成新文字資訊...”

駐夏威夷華夏臨時研究所的一間實驗室裡,丁升花了七天時間完成破譯器的程式碼工作以後,和關雎晝夜不息的開始了破譯工作。

“生成失敗,第3103次除錯開始。”

很快,關雎給出了一個沮喪的答案,宣告著有一次程式碼破譯工作無功而返。

好在超級智慧系統並不知道氣餒為何物,所以哪怕經歷了三千多次失敗,依然有條不紊的進入下一次除錯實驗中。

屢敗屢戰,越挫越勇。

“總第5278次除錯開始,正在生成新文字資訊。”

“生成新文字資訊‘軌道’,本次除錯成功!”關雎的聲音不再沉靜如水,一下子變得激動了起來,“丁升,011訊號段出結果了,而且這一次看起來竟然是一個完整的片語。”

“先不要忙著高興,準備校準工作。”

比起關雎同學,丁升反倒是要冷靜得多。

全球聯合破譯團隊在第一次聯合會議以前,將接收到的所有外星訊號劃分為00~99共100個頻段,其中已經破譯完成的“前哨站”就是00訊號段。

由託尼斯塔克牽頭,丁升在此基礎上拓展的“訊號破譯器”自三天以前上線作業以後,整整七十二個小時是一秒鐘都沒有休息,然而收穫卻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多。

更準確的說,真正透過校準正式破譯完成的訊號段,只有三組。

而且這五組訊號轉化成為地球文字以後,都是單字節。

正如關雎所說,這次11訊號段的結果“軌道”,是繼“前哨站”以後第二次片語。

當然,前提是這個結果可以順利透過校準程式。

十分鐘後。

“校準完成,確定無誤。”關雎給出了最後的答案。

聽到這個結果,丁升微微舒了一口氣,拿起工作臺上的一支筆,在一張a4紙上鄭重的寫下了“11軌道”字樣。

“你看起來並不開心。”關雎感受到了丁升的情緒。

“三天的時間,我們只破解了四組訊號段,按照這個進度,你應該知道意味著什麼。”丁升回道。

“外星訊號所代表的語言文字資訊的順序呈現一定的隨機性,導致我們無法直接破譯整段訊號,而各個訊號段的複雜性又不能一概而論,所以...”

關雎當然知道,這就意味著三個月的時間很難完成整段外星訊號的破譯工作了。

“我想,我們需要幫助。”

這種時候,丁升並不想做什麼孤膽英雄,他只想解決問題。

“幫助?等等...你是說,你準備再去找一次斯塔克先生?”關雎很快就猜到了一個想法。

丁升卻搖了搖頭,說道,“兩個世界在科技上具有完全的共通性,但各自的宇宙文明卻完全不一樣,我想斯塔克先生並不能幫助我們太多。”

“那你在漫威還認識其他什麼更厲害的人物嗎?”關雎問道。

“呃...坦白說,如果不是沾了滅霸的光,我連認識斯塔克先生的機會都沒有。”丁升坦誠得過於扎心了。

“好吧,那我們能找誰幫忙?”關雎又問。

丁升回頭,透過實驗室的玻璃窗看著外面走廊上行色匆匆的人影,淡然一笑。

“他們。”

聯合研究所,首席實驗室。

雖然各國在夏威夷都擁有臨時實驗室,但大多數情況下,各國的精英破譯團隊都會聚集在工作環境最好的首席實驗室,以方便工作和學術上的交流。

丁升來到這裡的時候,所有人都在聚精會神的忙著手頭的事兒。

另一邊的一面巨大螢幕上,方方正正的列著10x10共計100個智慧方格,右上角的方格中插著一面綠色的小旗幟,如果不是旗幟旁邊還有著“前哨站”三個字,丁升會以為這是經典遊戲掃雷的放大版。

令人唏噓的是,距離上次聯合會議已經過去了十天,100個方格依然只有一面綠色旗幟。

這也就代表著,破譯團隊的所有小組目前為止,還沒有破譯出第二組訊號段。

丁升沒有想太多,自顧走到了大屏幕近前,伸手摸了一把智慧操控臺。

“歡迎您,來自華夏的丁升博士。”

智慧操控臺內建了破譯團隊所有成員的掌紋資訊,一下子就識別出了這位年輕人。

這聲來自操控臺的電子音立刻就吸引了首席實驗室內的大量目光,研究人員們紛紛放下手裡的工作,朝這邊看了過來。

在場所有人都明白,設定操作檯就是為了方便及時公佈訊號破譯答案。

整整十天了,終於有人破譯出了第二組訊號了嗎?

很快,所有人都圍攏到了操作檯前方,其中不乏沈衡院士這樣的大佬,當他看到臺上的人真是丁升的時候,臉上也盡是不可思議。

華夏破譯團隊雖然是由沈衡院士帶隊,但卻是宋禮章院長親手組建。

丁升在華科院也算是聲名遠播,又是宋院長的愛徒,所以不請自來的來到夏威夷以後,沈衡院士就直接把他安排進了破譯團隊。

可話說回來,就算丁升有多個博士學位以及多項國際專利,但這些和破譯外星訊號是兩碼事,再加上丁升不願意跟隊研究,沈衡院士基本上對他沒有抱有什麼特別的期望,安排了一間單獨實驗室以後,就隨他去了。

現在看來,似乎有驚喜。

這種一人站在臺上,一群研究人員站在臺下的場面的大型裝逼現場,但卻沒有任何人發出多餘的聲音,大家都在等待著這位丁升博士輸入答案。

對於這樣的名場面,丁升早已經見怪不怪,淡定的啟用了03號方格,輸入一個“星”字。

“這是漢字‘星’,star的意思。”

馬上就有通曉多國語言的研究人員給身邊的人當起了翻譯。

聽到臺下的議論聲,丁升這才察覺操控臺旁邊還有一個語言轉換,立刻點選了一個,這個字頓時就翻譯多個大語種,一起顯示在了方格之中。

“具體破譯過程我已經上傳到了後期校準庫。”

話音落下,沒有絲毫猶豫,丁升就自信的在方格中插上了一枚綠色小旗子。

隨即,首席實驗室內爆發出了激烈的歡呼聲。

然而讓大家沒有想到的是,丁升並沒有停下來,他再次啟用了14號方格。

“他這是...破譯了兩組訊號段?”

終於有研究人員忍不住張大了嘴巴。

很快,破譯程式提交完成,14號方格也被插上了小旗子。

接著,是77號。

“三組!”

“丁升博士的小組也太強了吧!”

“你們都給我站穩,我剛剛得到的訊息,丁升博士的破譯小組只有他一個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

“沈院士,丁博士不會是胡編的答案吧?”一名同樣來自華夏的破譯人員在沈衡身邊說道。

倒不是這人嘴碎,實在是丁升的三連擊破太讓人難以置信了。

“宋院長說過,華夏之所以能第一時間獲悉外星訊號,就是因為他。有時候,我們總是容易忘記,他可是丁升。”

作為一名天文學家,沈衡以前和丁升並沒有過接觸,但這號人物,他很難沒有聽說。

現在看來,不負盛名。

被破譯難度壓得喘不過氣來的首席實驗室終於迎來了一場情緒的宣洩,所有人都激動的看著大屏幕上被逐漸點亮的方格,內心更加堅定了起來。

然而丁升,依舊在繼續...

11號方格啟用。

軌道。

這是繼‘前哨站’以後,第二個片語。

不難想象,這是一個非常有用的資訊。

“破譯外星訊號的工程實在浩大,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渺小,這些天我開發了一款訊號破譯器,希望大家都可以參與進來,力求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這次訊號破譯工作,這套破譯器利用...”

大顯身手以後,丁升趁熱打鐵,開始講解起了訊號破譯器的先進破譯機制,隨著講解的逐漸深入,所有人都逐漸發現丁升帶來的這套訊號破譯器,簡直不要太優秀。

對比起來,號稱全球最強集結號的首席實驗室的破譯程式,根本就是智能手機時代的傳呼機嘛。

“完美,不可思議,昂貝爾裡武波!有了這樣的破譯器,我相信不出半年,我們就可以搞定這些煩人的外星訊號了。”來自美利堅團隊的沃頓院士說道。

沃頓院士和沈衡院士一樣,基本就是這次聯合破譯團隊許可權最高的兩位主要負責人了。

“不夠快。”丁升搖頭。

在他看來,訊號破譯器+上千名精英破譯人員的組合,無疑是一股強大力量,完全可以更快。

“半年還不夠快?”

沃頓院士有些吃驚,要知道之前預估的樂觀時間是三年,這都縮短六倍了。

“那丁博士期望的時間是多久?”

這個問題丁升早就想過了,他的理想時間是五十天。

按照之前凱瑟琳的演算法,八十天以後前哨站就會抵達太陽系,不管對方是敵是友,給地球留下至少一個月的緩衝時間是很有必要的。

“五...”

正準備把五十天這個時間定死,人群中響起一個聲音打斷了丁升的發言。

“五天!”

隨著聲音落下,凱瑟琳疾步穿過人潮來到丁升面前,低聲道,“我在前哨站的動向監測上推導模擬出了引力透鏡效應,之前的前哨站座標只是一個虛像,我們只有五天的時間了。”

...

臨時實驗室。

“...所以,前哨站並不是利用我們想象的曲速引擎進行超光速前進,而是使用空間跳躍在移動?”

根據“宇宙弦”、“虛像”、“引力透鏡”、“光線扭曲”等等物理術語,丁升很快就把凱瑟琳的話整理總結了出來。

“是的,真正的前哨站會在五天後抵達一個跳躍點。那麼五天的時間,你有把握破譯訊號嗎?”從凱瑟琳的表情不難看出,她也知道這個要求是在強人所難了。

“幾乎不可能。”丁升搖頭。

“是我的失誤,我被虛像座標欺騙了。”凱瑟琳有些懊惱。

“相比起體積渺小的前哨站,星系團級別的虛像才是正常可觀測目標,除了你,沒人可以在這麼快的時間內修正虛像。”

這件事肯定不能怪凱瑟琳,她可是在以一名地球人的智慧,對抗一個擁有空間跳躍技術的文明。

“況且,幾乎並不代表絕對,有訊號破譯器兜底,只要人手足夠,就有機會。”

與此同時,丁升開始盤算大概需要多少人才能在五天以內完成這個專案。

“你的意思是繼續在全球範圍內徵召破譯人員,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凱瑟琳問道。

“對,越多越好。”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