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18章 內幕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得知楊博文為了那個東西付出了如些的代價,葉勝平忍不住有些動容,向楊博文問道:“為了這麼一個東西,付出了這麼多,值得嗎?這裡面究竟有什麼東西,讓你和那些人這麼重視裡面的東西?”

楊博文的眼中充斥著仇恨的目光狠聲道:“值,太值了,怎麼可能不值呢,這是我弄到的最值的東西了。至於裡面的東西是什麼,當然是可以讓不少人坐立不安的東西。”楊博文到最後,臉上露出了一絲瘋狂的笑意。

葉勝平看到楊博文講到關鍵的地方停下了,趕快催促道:“別賣關子了,裡面究竟是什麼內容啊?”

楊博文沒有回答葉勝平的問題,而是問道:“GOC集團進駐華北省並且準備在L市開工建廠的事知道吧?”

葉勝平理所當然的道:“當然知道了,那幾天咱們華北省天天播這個新聞,GOC集團入駐華北省,是第一個在我省投資建廠的世界五百強跨國企業,為華北省的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連內容我都快會背了,不過隨身碟裡的內容和GOC集團有什麼關係啊?”

楊博文依舊是自顧自的向葉勝平問道:“那你知不知道在L市建設的廠房是從事什麼行業的嗎?”

葉勝平想了想道:“雖然不太清楚他們在L市建廠是做什麼的,他們集團也沒有向外公佈,不過既然是建廠房的話,肯定就是實體經濟。應該是從事製造業或者加工業吧?”

楊博文冷笑一聲道:“他要是從事生產製造或者是加工業的話,那就不會有後邊這些事了。”

葉勝平有些奇怪的道:“那他們連廠房都建了,不幹這兩樣。難不成還要把蓋好的廠房租給別人啊?”

楊博文給出了答案:“GOC集團在L市建的廠房是做死夠一戶口本都不嫌多的資源回收再利用的。”

葉勝平有些奇怪的道:“怎麼還死夠一戶口本都不嫌多了?這產業的名字一聽不就是做環保產業的麼?”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楊博文解釋道:“所謂的資源回收再利用產業,就是把電腦裡,VCD裡,還有別的帶晶片的東西回收,然後透過技術提取,得到晶片中含有的黃金。而在這個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對人體健康有害的汙染物。並且被汙染的地區的環境非常難恢復,就是一個披著環保外衣的重汙染企業。”

葉勝平奇怪的問道:“這事和你有什麼關係,你又不是L市的。要汙染讓他們汙染唄,人家那邊的領導都同意了,你瞎摻和個什麼勁啊,啥時候你也成了公知了?”

楊博文臉色慘白的道:“我不是L市的。但瑩在L市上學啊。”

聽到瑩這個名字。葉勝平心中一緊,瑩全名楊雪瑩,是楊博文四兄妹中的妹妹,那年楊雪瑩考上大學的時候,葉勝平還和幾個戰友一起去楊博文家慶祝了一下,連去沾一沾文曲星的光,所以葉勝平知道楊博文有個讓他驕傲的妹妹。

楊雪瑩因為是家中除了楊母唯一而且最的女性,所以在楊博文家的地位非常高。不過楊雪瑩並沒有因為家人的疼愛而養成好吃懶做的性格,懂事的她明白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翻弄自己家的三畝地是改變不了家中貧困的狀況的。從決定一定要考上大學,用知識改變家中貧困的命運。

從懂事起就將國內級的帝都大學華清大學作為目標的楊雪瑩每次考試都是全年級的第一,九年義務教育期間除了生活費,學費等費用全靠她的獎學金還有學校的特困生補助湊齊,從未向家中要過一分錢。

在進入高中後,發現村裡高中的教育質量根本無法和城裡的高中相比的楊雪瑩,拒絕了村裡高中免除學費和每學期一千元的獎學金的挽留,毅然選擇花借題讀費進入了一所市裡的重高中,並且用半個學期的時間,將上等的成績變成了全年級的第一,用驕人的成績再次免去了所有的開支,並且每個學年還可以帶著五千元的獎學金衣錦還鄉;最後在三年前高考的時候,一舉以華北省文科狀元的身份進入了帝都大學。

想到楊雪瑩的學校是帝都大學,葉勝平問道:“瑩怎麼又跑到L市去了,她不是在帝都大學上學麼?”

楊博文道:“她大三的時候就完成了畢業設計,然後就申請讀研究生,提前一年就成了現在這個老師的研究生,這個老師現在讓她在L市的公司做事呢。”

葉勝平有些納悶的問道:“瑩的那個老師是GOC公司的?”

聽到葉勝平提起此人,從未殺過人楊博文的身上竟然是出現了一絲殺氣,咬牙切齒的道:“那個老師自己開的公司,怎麼可能是GOC公司的,但他做的事,比GOC公司所做的事還要噁心100倍,我一定要把他送進監獄,為瑩討回一個公道。”

葉勝平感覺從楊博文身上傳來的那種氣息讓他忍不住有些發寒,不過出於對戰友的信任,還是問道:“到底是怎麼回事,瑩到底出什麼事了?和GOC集團入駐有什麼關係?”

楊博文緩和了一下情緒,講起了事情的起因:“GOC集團在L市建廠當然是需要環境評估的,如果環評不達標的話,GOC集團就無法在那裡建廠,當然了,像這種晶片回收再提取黃金的產業無論是在哪國,都達不到環評達標的標準的,因為沒有任何裝置可以讓排出的汙水和廢氣達到排放標準。”

葉勝平不解的問道:“那他們還開工建廠了?不是都已經試運行一段時間了麼?環評不過他們還敢開工?”

楊博文不屑的道:“只要有外資引進,他們所治理的地方的GDP就有實質的進步,本地的就業率也會上升好幾,而那些領導們就有了向上一步的資本。”(未完待續……)

PS:又沒網了,明天要三更補今天的欠賬了,煩的一B。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