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他就是個天才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太宗積極吸取隋亡於貪圖享樂的教訓,自我剋制慾望,勵精圖治,同時注重與民休息,薄賦尚儉,為政謹慎】

【注重吏治建設,省並冗員的同時,派出黜陟大使巡察全國,考察風評,將官吏們的功過都寫在宮內屏風上,以確保做出正確的任命】

【同時令五品以上的京官輪流值宿中書省,以便隨時垂詢民間疾苦和施政得失】

【在太宗的執政下,隋末以來的動亂,逐漸被撫平,社會逐漸安定下來】

【經過君臣二十三年的努力,大唐社會恢復安定,經濟恢復並穩定發展,對外武功顯赫】

【各國使者來朝,為長安的繁華所折服,商人來到長安進行商貿,市場繁榮,學者來到長安學習大唐的先進文化,大大促進了彼此之間的文化交流】

【並為後代的大唐盛世奠定了豐厚的基礎,開創了自漢武以來又一次璀璨高峰,是所謂‘貞觀之治’】

“真羨慕啊!”

“蒸蒸日上的場景,都已經從字裡行間之中露出來了,真是不錯的景象!”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無怪乎會成為帝王們的學習典範。”

趙匡胤等帝王讚歎道。

李世民看著這光幕上的文字,也是很高興。

之前一直聽李隆基,趙匡胤他們說自己皇帝當的很好,開創了‘貞觀治世’,還不知道到底是一副什麼樣的景象。

如今終於看到了!

很美!

他很有成就感!

雖然現在的他,才剛剛執政幾年時間。

還達不到這光幕上所說的貞觀治世。

但他相信!

靠著自己的努力,一定能達成光幕上所說的那個繁榮盛世。

始皇帝,劉邦等人,此刻也是摸著鬍鬚,讚歎的看著李世民的無上成就。

真的很厲害!

縱然是始皇帝也挑不出半點毛病。

他甚至覺得…

李世民這就是帝王的模板。

只要學他,就一定能成為一代明君。

【重視農業,實行均田制和租庸調制,使農民能安定生產,耕作有時,並減輕農民賦稅勞役】

【重視商業,為商業發展提供許多便利條件,使商業迅速和長足地進展】

【一半的世界性商業大城市都出現在大唐貞觀年間,經濟極其繁榮】

【注重對西域的經營,在西域設立了安西四鎮,為東西方來往的商旅,提供了安定的社會秩序和有效的安全保障,進一步促進了商業經濟的發展】

【並給世界文化的交流提供了便利條件,大唐的威名逐漸遠揚】

“絲綢之路時隔幾百年終於又再次開通,還真讓人挺懷念的。”

楊堅出聲,讚歎的說。

“可惜從大唐中期開始,絲綢之路又一次斷絕,從那之後就再也沒有貫通過了。”

趙匡胤嘆息道,言語之中,多少有些可惜。

“什麼,這樣一條好的交流之路就沒了?”

李世民聞言有些不願意相信。

這是不是太浪費了?

他辛辛苦苦開創出了這麼一條大路,後世帝王居然不知道珍惜?

“因為海上絲綢之路開啟出來了,陸地上的那一條絲綢之路需要更多的財力與物力,就被放棄了。”

宋徽宗如此的說,作為最富庶的朝代的君王,在這一點上,他還是有發言權的。

聽到這話,李世民臉色這才好看一點。

但其實…

宋徽宗有句話沒有說…

後世之所以沒有使用絲綢之路,也是因為自唐中期之後,絲綢之路已經完全斷絕,中原王朝失去了對之的控制。

所以…

這才開闢了海上絲綢之路用來代替。

【武德九年,突厥趁著李世民即位之初,兵力薄弱入侵,重兵抵達渭水邊,太宗故布疑陣震懾住突厥大軍,並殺白馬與突厥定下盟約】

【此戰雖僥倖獲勝,太宗卻完全不曾開心,並視之為恥辱】

【親率所有禁軍步騎將領在顯德殿殿廷學習射箭,他親自面試,射中者隨即賞賜弓刀,布匹綢緞,任何人勸諫都不聽從】

【貞觀四年,渭水之盟簽訂的第四年,太宗令李靖出師塞北,征討東/突厥,大勝而歸,霸主東/突厥滅亡,大同道行軍副總管張寶相活捉頡利可汗,獻到京師】

【太宗親自赴太廟報告,只此一戰,奠定了大唐霸主的地位,四方部族驚懼不已,稱呼太宗為‘天可汗’】

“這麼兇猛的嗎,大唐太宗皇帝!”

劉徹見的這一幕,忍不住讚歎。

心中也是大受震撼!

李世民…

這真的是一個跟他一樣的男人。

有仇必報,絕對不拖延。

被突厥威脅的而不得不簽訂渭水之盟?

那就隱忍一段時間,富國強兵之後,立刻洗刷恥辱。

絕不拖延!

也絕對不會將渭水之盟視為什麼功績,只會覺得恥辱。

但…

如果李世民是經過了一兩代的積蓄之後,這才打敗了突厥,他倒是不會如此驚歎。

因為他就是這樣的。

他之所以驚歎,是因為距離渭水之盟簽訂才過去四年,他就把對方俘虜了。

這就相當於他們大漢高祖被匈奴包圍,屈辱求活之後的四年,就擊敗匈奴,活捉冒頓單于。

這簡直逆天了!

他都是經歷了高祖,加上文景兩帝的好幾代積累之後,這才敢對匈奴下手。

可謂是舉國強兵,一旦輸了就完了。

而且,打的也不輕鬆!

可李世民…

似乎完全不叫事一樣,跟玩一樣,不到一年時間就把霸主東/突厥搞定了。

他深深的感覺到了什麼叫做落差感。

“武帝,你沒必要傷心的,跟他比軍事才能,那是不可能的。”

像是注意到了劉徹的失落,趙匡胤苦笑著:“太宗是個怪胎,幼時就聰明機智,面臨關鍵大事剛毅果斷,而且見解高明,目光深遠…”

“他十八歲就非常機智的勤王救駕了隋煬帝,十九歲更是親率精銳,於亂軍敵寇之中,救出大唐高祖。”

“二十歲的時候,就被起兵的高祖任命統帥右三軍!”

“二十一歲就憑藉赫赫戰功被封王,一生征戰,鮮有敗績,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軍事天才。”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胖大師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