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世人皆讀書!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宋穆懷著激動的心情翻開書頁,入目第一面便是張策大儒的名句。

“君子學而不厭終涅槃,既有偉力在身,當為人族骨柱,為生民安定,天下太平,碧血丹心!”

一句話道盡這位人族大聖一片赤血丹心,也讓宋穆覺得體內熱血湧動,不由自主地抬頭挺胸。

宋穆繼續往下看去,在微微有些泛黃的書頁上,那一個個印刷字型周邊,卻是出現了許多的毛筆字註解。

《文力》上的印刷體內容只說明了引氣該透過如何的步驟實現,而孫師兄的註解之中,卻更細心的解釋了要達成這些步驟需要調動多少文力最好,以及文力調動之時,經過哪些經脈的時候該有何等的變動。

這等詳細的註解,可以說讓初來修煉的宋穆事半功倍,有如神助。

宋穆仔細讀完一遍,頓時也是松了口氣,心中對孫師兄也是更加尊敬。

如此細心且努力學習的孫師兄,想必歲考之後,明年的鄉試便能夠成為舉人了吧。

宋穆繼續往下面看去,待到看完了這第一篇的引氣篇,當下也是盤腿坐在床上,按照上面的說法開始行進修煉。

一股文力被宋穆從丹田之中引出,然後緩緩的在宋穆的身體之中流動。

當文力在自己體內流動了三四圈之後,宋穆便漸漸的感覺到了周遭的空氣之中似乎多了一些東西。

那是如微塵一般的光點,它們虛浮在空中,似乎很難察覺,卻又偶爾閃動光芒出現在宋穆四周。

這就是文氣,它們此刻被宋穆體內的文力吸引,緩緩進入宋穆的身體,然後被文力帶入丹田之中匯聚,再次出來的時候,便已經成為了浩蕩的文力。

僅僅是試了一下,宋穆發覺就能夠頗為輕鬆的將這些文氣納入體內修行,當下也是高興不已,也覺得上面所說的要三五日才有效果看來是個過分謹慎的說法。

而這等情況,若是此刻孫秀才就在這裡,卻是會苦笑連連。

新晉秀才雖然已經凝聚了文力,但是想要催動文力吸收天地間的文氣,卻是要先不斷閱讀古書,同時在體內引動文力,細細感覺。

天賦異稟的半日可引動文氣,差些的便需要三五日才能真正讓文氣出現在渾身四周,然後納為己用。

可宋穆剛才到現在,花費的時間還不到一個時辰。

宋穆能有這番本事,其實也是仰仗了之前宋穆寫出的多首古詩詞。

因為多次大量的引動文氣,讓宋穆早早的與天地之間的文氣產生了一定的共鳴,此刻便是提動文力,心念所動,就能讓文氣自動匯聚過來。

宋穆此刻倒是心情平靜,當下閉目凝神,開始潛心的修行起來。

與此同時,考院之中已經迎來了一個十分重要的時刻。

在眾人一天兩夜的閱卷之後,終於將所有的秀才卷子看完判卷了,並且按照判卷分數,已經將卷子進行了排名。

此刻分成三摞,堆在一件大房間之中的桌案上。

而一眾穿著官袍的閱卷官此刻卻是不願意離去,反倒是一個個吹胡子瞪眼,在其中等待著。

不多時,一個身影推門而入,正是範提學,見到場中這麼多人,也是愣了一下,不過還是笑著說道。

“諸位何必這麼心急,都已經亥時了,揭榜還在大後天,我們明日再排名也不遲。”

這時候卻是有人搖頭,當下開口說道。

“提學大人,這次的卷子實在是讓卑職夜不能寐,今日一定要看看,這次的文章,究竟是誰寫出來的。”

“是的,提學大人,我們也想要看看。”

一眾閱卷官群情激憤,範提學當下也是嘆了口氣,知道這些人是在想著些什麼。

這一次的卷子的確是質量十分高,有不少優秀的文章出現。

有些卷子,自己這一次或許還能夠送去省城,給學政大人觀閱一番。

而眾人如這般站在這裡,其實就是那份字型獨特的卷子。

其寫出的各種文章,讓眾人都心意難平。

“罷了,既然大家都這麼說,那麼我們先排名,再揭名。”

眾人聽到提學大人這麼說,當下都是松了一口氣。

先排名再揭名也是考試的規矩,揭開糊名之後,就要抄錄排名備份,而後再取出各科前三的卷子,由人謄寫之後,於院試那日一同發榜。

至於這本卷,則是要府學封存,待到之後其中有人進士及第,再送入省城書院,以作萬世流傳。

眾人聽聞當下也是紛紛讓開通路,範提學走到那三摞卷子的面前,小心的翻了翻,然後開口說道。

“諸位,詩詞賦三篇,便按照這順序排吧。”

眾人聽到範提學這麼問道,當下都是點了點頭,而目光卻是不由自主的朝著那卷子上看去。

因為在這詩詞賦的卷子之中,三份卷子之中有兩份是同一個人寫出來的。

而那便是用著獨特字型的人。

肖厲就站在旁邊,此刻他雖然沒說什麼,但是心中其實已經有了一個猜測。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那首《南鄉子》的詞,可謂是十分壯闊,才氣厚重,答卷已重達千斤,是毫無爭議的第一。

而寫出這首詞的人,又寫出了如此的經義文章和策略,這一次的案首,卻是非他莫屬了。

翻閱完一遍的範提學也是同樣的態度,只見到他手中拿著一張策論卷子,正是那字型獨特的卷子,然後放到策論卷子最上。

“這策論諸位想必諸位沒爭議吧?”

眾人看了看,是那篇駭人的策論,都沒說話,算是預設了。

旋即範提學便又拿起一份經義文章,也是同一人所做,竟然也放到了經義卷第一張。

“這……大人,他這篇文章,真的當第一?”

這時候有人開口問道,也有人跟著附和,他們推崇的都是另一篇文章,那篇端正的文章之中各方面都挑不出毛病,就是立意沒這篇如此強烈,但可謂是最貼合當下讀書人意見的文章。

不過範提學的臉上卻是露出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然後開口說道。

“諸位選擇那篇文章的確也沒有什麼錯誤,雖然我不應當妄加揣摩,但是那份卷子,並不夠份量。”

眾人聽到範提學這麼說道,一個個臉上也是帶著不解之色,範提學繼續開口解釋道。

“諸位不要忘了,這份卷子乃是當今的太子太傅出的,而如今東宮太子十歲,讀書已經多年。”

範提學突然這麼說道,眾人一愣,卻旋即也反應了過來。

“大人的意思是?”

“那篇文章寫的內容雖不是闡述如今的學習之道,但是其立意分明,觀點宏偉,不僅極力勸學,更是說了君子威重該有的模樣,如果我換句話來說。”

“這篇文章,若是經過一番潤色,或許可入皇家之眼,諸位覺得如何?”範提學說這句話的時候,神情帶著幾分沉著。

眾人聽聞,當下也是低頭沉思。

肖厲也是低頭沉思,不過卻是面帶微笑,範提學的這番解釋的確是有幾分道理。

太子太傅出的這道題目,不僅是用來考天下童生的,也是來考教太子的。

陛下中年得子,最是愛護有加,但太子年幼,仍然是有些孩童之氣,有些道理不是老師說出來,他就能夠讓他聽進去的。

世人皆讀書,天子亦如此!

文朝建立至今,十代帝王,各個都是進士及第,那文太祖更是一達大儒境界,饒是當今聖上,也已經是大學士境界。

只有在這個時代,才能有這樣的奇觀,世人皆嚮往儒道至聖。

因而王公貴族的子弟也同樣出入科舉考場,那長安的考場之中,甚至坐在你隔壁考舍的考生,或許就是某個郡王侯爵,乃至當朝太子。

所以這篇經義文章,勸學之重,在於勾起人內心的鬥志。

只有讓太子好好看看天下人治學的態度,他才會在心中有所比較。

眾人紛紛沉出了一口氣,這一次心中卻沒了幾分不甘。

封東維當下也是面露驚色說道。

“三科科科第一,這案首,實力雄厚!”

如此說著,眾人的眼睛都亮了起來,當下齊刷刷的看著面前的卷子,眼中滿是好奇之色。

範提學也是大袖一揮,當下開口說道。

“揭名,定榜!”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